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牛的繁殖性能是影响牛只养殖场生产水平以及经济效益的关键之处,其中母牛分娩阶段的饲养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产仔前后母牛营养物质的保障以及母牛产后瘫痪疾病的防治直接关系到母牛以及犊牛的健康.本文将对母牛分娩期的饲养管理注意事项以及母牛产后瘫痪的防治进行介绍,旨在为母牛分娩期的科学养殖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2.
本文总结了妊娠母牛、围产期母牛以及哺乳母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妊娠母牛饲养管理重点:保持适宜体况,做好保胎工作;围产期母牛饲养管理重点:预防流产、胎衣不下、产后瘫痪,促进母牛体况恢复;哺乳母牛饲养管理重点:早断奶,早发情。  相似文献   

3.
奶牛产后瘫痪也叫乳热症或低钙血症或生产瘫痪,是母牛分娩后易突发的一种严重的代谢性疾病。现阶段我国奶牛养殖的数量和规模获得极大提高,奶牛养殖的疾病问题也开始逐渐凸显。本文分析了奶牛产后瘫痪的症状、病因和治疗措施,并提出了改善母牛干乳期的饲养管理、优质粗饲料的饲喂、母牛良好的饲养环境和适量补充钙磷等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养牛业发展过程中,母牛是重要的繁殖载体,母牛健康直接影响着养牛业稳定发展。近年来,母牛养殖时产后瘫痪发病率显著升高,母牛产后瘫痪病因复杂,如:营养不良、冷热应激、运动不足等,病牛四肢瘫痪、卧地不起、陷入昏迷,严重影响母牛产后恢复及哺乳,因此积极做好防治工作显得至关重要。本文着重对母牛产后瘫痪的病因及防治措施展开了深入探析。  相似文献   

5.
一些母牛常因怀孕期饲养管理失调,营养不全,体虚,运动减少,尤其是老岭母牛且怀胎儿较大,分娩前后除表现产犊无力、难产、产后瘫痪等疾病外,子宫全脱也常出现.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 加强饲养管理加强母牛怀孕期的饲养管理,改善饲料营养,适当增加运动,及时正确地助产、接产是预防该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母牛产后瘫痪是母牛分娩后容易出现的一种营养代谢病。该病主要是由于母牛产后缺乏钙、磷等矿物质造成的。母牛产后瘫痪主要发生于高产母牛,且该病全年四季皆可发生,给我国养牛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母牛产后瘫痪一般发生在母牛分娩后3 d以内。一旦出现该病,母牛会表现出精神不佳、食欲下降、四肢瘫痪、体温下降、呼吸减慢等症状。若未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会导致母牛被淘汰,对我国养牛业造成巨大的危害。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母牛产后瘫痪的病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减少母牛分娩后瘫痪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正>农户养牛由于饲养管理不科学,母牛产后瘫时有发生。2014年笔者对全县28个乡镇的56个养牛小区的肉牛进行了调查,共调查2950头经产母牛,发生产后瘫痪的比例为5%左右,治愈率90%,失去生产能力的占10%,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当地肉牛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重点阐述了如何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养牛知识,严防母牛产后瘫痪的发生,以期为养殖户  相似文献   

8.
奶牛产后瘫痪是母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营养代谢病,其特征是知觉丧失,四肢瘫痪.舍饲养高产奶牛更易患此病,一般发病率为母牛总数的3%~5%,2008年某镇共发生13例,下面就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及预防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奶牛产后瘫痪是优良高产母牛较为常见的产后疾病,据我们不完全统计,发病率约占3.4%左右。奶牛一旦发生此病,以后每当分娩时,极易复发。为了有效地予防本病的发生,我们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除注意改善饲养管理外,对发过本病的奶牛采用药物防治,在临床上取得了良  相似文献   

10.
围产期指的是奶牛临产前15天(围产前期)和产后15天(围产后期)的一段时间,是奶牛饲养管理最关键的时期。这期间奶牛要经历干奶、分娩、泌乳等生理过程,易发生应激反应,免疫力下降易患代谢性疾病(产褥热、产后瘫痪、酮血症、胎衣不下)、消化道疾病(前胃弛缓、真胃变位)、繁殖产科性疾病(乳房炎)等。实践证明,围产期母牛比泌乳中、后期母牛发病率均高。据统计,成年母牛死亡有70%~80%发生在这一时期。围产期的健康决定着奶牛产奶量多少和经济效益的高低。因此,抓好该期的饲养管理,是整个奶牛生产的关键环节。1产前母牛的饲养管理临产前母牛生殖…  相似文献   

11.
产后瘫痪属于奶牛在生产之后常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主要原因是日常对奶牛的饲养管理不当,造成奶牛营养代谢功能紊乱而引起发病.本文主要分析了奶牛产后瘫痪的有效防治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西兽医认为奶牛产后瘫痪的发生主要与分娩前后血钙浓度急剧降低有关,也有人认为与大脑皮层缺氧、缺血有关~([1-2])。按照中兽医理论,产后瘫痪的发生,多因母牛妊娠期间或分娩前后,饲养不当,营养不全,以致脾胃虚弱,营血不足,精气亏耗,肝肾两虚;加之母牛产后气血暴亏,百脉空虚,腠里不固,风寒湿乘虚而入,流窜经络,致气血凝滞,经络不通,而成筋骨萎软,腰腿疼痛,卧地难起之症。试验通过"产后康"防治奶牛产后瘫痪,探讨其对奶牛  相似文献   

13.
正产后风是指母牛产后腰腿瘫痪的一种疾病,此病对母牛危害极大,各品种牛均可发生,特别是饲养管理不善的规模化养牛场,牛舍封闭、饲养密度大、通风不良,注射消毒不严时,常可诱发本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5~11月份多发。1病因1.1母牛妊娠期营养缺乏或劳役过度或产子时间过长,可致气血亏损,肝肾两虚,遂发筋骨软弱,腰腿瘫痪。  相似文献   

14.
<正>母牛生产瘫痪是母牛分娩后发生的一种低血钙症,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多发生于5至8岁的母牛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治愈率较高。1病因1.1饲养管理不当。由于母牛产后能量损失很大,失水较多,特别是乳房排出的含钙量高,有的为了多挤奶,把乳房中的奶全部挤完,这样使乳房内压显著下降,血钙、血糖大量流失,导致母牛产后瘫痪,严重者甚至死亡。1.2母牛机体对钙的吸收障碍,势必导致母牛机体血钙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奶牛产业的健康发展,牛奶价格持续上涨,饲养效益稳步增长,饲养户注重奶牛高产而无度榨奶,导致奶牛产后瘫痪成为我县成年母牛常发、多发病之一.2000~2010年,我们对全县的22个规模饲养场进行了跟踪技术服务,本病一般见于5~8龄(3~6胎次)的高产奶牛,饲养管理不当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发病率一般在5%~8%,各季均有发生,并且呈散发.通常是在奶牛分娩前后7天以内发病,产奶量越高,榨奶越多,发病越多.临床上,以血钙浓度下降、肌无力、瘫痪和昏迷为特征,可继发或伴发难产、子宫下垂、胎衣不下、子宫感染、瘤胃臌气、酮病、乳腺炎等多种疾病,导致患牛产奶量下降,繁殖性能降低,高产奶牛淘汰率增高,给奶牛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青冈县某奶牛场60头围产期母牛,共出现了12头产后瘫痪病牛,占产房母牛总数的20%.而上年同期本病的发生率为10%,呈现上升趋势.现就本场奶牛产后瘫痪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总结了母猪产后瘫痪的病因及防治方法,并提出了加强饲养管理、禁止过早配种和合理搭配日粮等措施,有效防控母猪产后瘫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正母牛产后瘫痪,又称母牛生产瘫痪,发生在分娩前称为产前截瘫,发生在分娩后称产后瘫痪,是母牛在分娩前后发生的一种急性低血钙症。笔者在临床诊疗中接触过多例母牛产后瘫痪,治疗及时者愈后良好,治疗不及时则死亡率较高,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经济损失。现将治疗中遇到的典型病例记录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肉牛养殖中,母牛的饲养管理尤为重要。母牛养得好,不仅繁殖率高,而且生出的犊牛体质健壮,少生病,长势好,能大大提高养牛的经济效益。母牛的饲养管理包括育成母牛、青年母牛、妊娠期牛、围产期母牛及产后母牛的饲养管理等。  相似文献   

19.
<正>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奶牛养殖又是畜牧业的支柱产业。在我国农村存在大量散户奶农,由于奶牛粗放式的饲养,导致养殖效益差,疾病问题困扰严重,奶牛产后瘫痪就是其中之一。奶牛产后瘫痪经常在成年母牛产犊两天内发生,给养殖户的经济利益构成严重威胁。要想控制奶牛产后瘫痪的发生,养殖户应树立先进的饲养观念,科学的管理方法,合理的治疗手段。并且把养殖效益与饲养方式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有效降低奶牛产后瘫痪的发生机率,使养殖户增  相似文献   

20.
中小型规模养猪场,饲养母猪过程中,由于饲养管理粗放,缺乏技术措施,使母猪产后常发生一些疾病,如乳房炎、子宫内膜炎、产褥热、产后不食、产后瘫痪等,若防治不当,将导致母猪不孕、淘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