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晓涵 《南方农机》2023,(6):97-100
笔者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研、个体访谈总结共同富裕建设的先行区域和发达地区中农民主体性嵌入数字乡村建设的经验,梳理总结主要模式,同时对农民群体进行细分调研,并重点调研数字化水平相对低、获得数字红利相对少的小农户群体,发现数字乡村建设存在区域差异、农民对数字化建设的认知与参与度存在差异、多种因素影响农民主体性等问题,进而提出了提升农民主体意识、完善相关制度、激发基层组织以及农民组织的活力等提升农民在数字乡村建设中主体性嵌入的主要机制,以助推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2.
郝栋栋 《南方农机》2022,(10):104-106
数字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中国的一项重要工程,随着国家数字乡村政策性文件的印发和国家数字乡村建设试点的有效推行,农业发展信息化、农民生活智能化、农村建设网络化整体加速了农业现代化发展.基于此,笔者从长丰县、苍南县、秭归县三个国家数字乡村建设试点的经验着手,面对数字乡村发展在主体性意识淡薄、资金来源单一、高...  相似文献   

3.
要想真正实现乡村发展,就要立足乡村本位、保留乡村本色,而从生活场域和情感归属双重考量来看,农民必然要发挥起建设乡村的主体性作用。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乡村发展亟待农民作为,充分发挥农民主体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尝试从内涵阐释、困境反思和实现路径三个维度对乡村振兴进程中农民主体性的发挥进行探讨和分析,以乡村振兴总体要求为切入点,以坚持农民主体性为逻辑主线,提出要促进农民在经济主体性上的"自立自强",政治主体性上的"自主自谋",社会主体性上的"自为自律",文化主体性上的"自觉自信",以破解当前农民主体性发挥的各项难题,从而有效全面地推进乡村振兴进程。  相似文献   

4.
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是指运用涵盖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手段推动乡村产业体系重构,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引擎,通过数字技术的嵌入和应用,实现农村产业体系优化和人居环境改善,构建宜居宜业的智慧乡村。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要之策,是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使命,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依托。目前,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在推进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梗阻,主要体现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存在明显供给缺口、乡村数字化技术人才短缺等。为此,在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的发展进程中,需推动乡村基础设施完善,实现乡村数字化转型;强化涉农要素有效供给,强化乡村数字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个体赋能。  相似文献   

5.
张晓伟  梁龙 《南方农机》2024,(6):106-109
农民始终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和核心,其主体性的发挥程度,直接关系着乡村振兴的推进力度和建设成效。但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很多农民脱离农业从事非农产业,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程度加重,加之农民自身主体意识薄弱、农民文化水平较低且接受再教育条件欠佳等原因,农民群体主体性的发挥程度偏低。基于此,课题组提出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培育农民主体意识、提升农民主体性的可行性建议:深入推动“共同缔造”,激发农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明确各级各类主体责、权、利的界限,突出农民主体性地位,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加强农民再教育建设,向农民提供再教育的资源条件,提升农民的文化水平、综合素质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6.
吕丹  马歆  江朦朦 《农业工程》2020,10(6):98-101
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向,也是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电商的广泛开展,赋能数字乡村建设,在提升农村地区数字化水平的同时,还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然而,农村地区人才短缺的现状,严重制约着数字乡村建设和农业电商的发展。通过梳理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电商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明晰农业电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培养谁-谁培养-如何培养”的问题。提出以地方院校为培养主体,面向地方大中专院校在校生、农村地区有意愿的创新创业人员和城镇中计划返乡创业人员,分类制定培养方案,开展涵盖农业电商专业知识、创新精神和创业素养等内容的系统化创新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7.
薛心怡  周杰 《南方农机》2023,(24):101-103+112
随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推进,以5G、区块链、物联网、边缘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各领域各节点持续融合,乡村产业链、文化链、治理链、生态链的数字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然而,各项数字技术却因适用场景、技术特性、体系架构等制约因素存在差异,在应用于数字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尚存不足。为此,课题组以国家乡村建设总体战略为导向,利用边缘计算技术基础赋能平台的角色,以边缘计算为基础、以“边缘计算+”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实现数据、算法与算力的融合,有效发挥“边缘计算+”在优化数字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差异化需求、增设数据保护壁垒等方面的优势,推动数字乡村网络化、系统化、平台化建设,进而赋能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8.
边学勇 《南方农机》2022,(10):183-186,190
农民是乡村建设的主要参与者、实际受益者和直接评价者,是乡村发展的主体.然而在目前的乡村文化建设中,农民主体性地位常常被政府和社会所忽略,建设的重心不再基于农民的认知和真实需要,而在于外部力量的想法,乡村文化的内生性发展模式出现断裂,由此引发的很多现实问题也亟待解决.因此,政府和社会在文化建设方面必须贯彻落实乡村文化的内...  相似文献   

9.
陈雷 《福建农机》2023,(4):36-40
数字乡村的兴起标志着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的深度融合,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开辟了新的道路。数字媒体在农产品推广营销、乡村文旅发展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为乡村经济注入了新活力。文章探讨数字媒体建设对数字乡村发展的影响和面临的挑战,并从信息设施建设、社区接受度、数字农业现代化、乡村文化等方面分析其发展路径,以期为数字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0.
郭凡凡 《南方农机》2023,(14):98-101
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更是助力共同富裕的根本之策。因此,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助力共同富裕的必要前提、必由之路、有效方式,这对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提供了思考与启迪。基于此,笔者认为,筑牢农村农民共同富裕的基础,必须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推进农业农村数字乡村建设,引领农民朝着共同富裕之路奋力迈进。要聚焦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工作为抓手,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要借助数字技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建设,推进乡村治理模式转型;要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等方面发力,以实现农业经济持续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打下良好基础,促进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11.
杨红梅 《农业工程》2018,8(9):104-106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抓手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高素质的现代新型农民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在当前新形势下必须要依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加强对农民的进一步教育,促进农业科技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铸就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的建设,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首先指出新型职业农民内涵,论述了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意义,最后提出新形势下农村职业农民培养体系构建措施。   相似文献   

12.
李双君  张雷 《南方农机》2023,(22):38-41
【目的】数字农业发展在促进农民增收增产、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转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通过对吉林省数字农业发展情况进行研究,指出存在的问题,为更好的发展献计献策。【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等对吉林省数字农业发展现状、发展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阐述。【结果】吉林省数字农业发展中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缺少专业人才、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融合力度不足、技术创新能力不足,这些问题阻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乡村振兴的发展。研究团队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分别是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培养数字农业领域人才、健全数字农业协同发展机制、政府加强经济职能建设等。【结论】通过解决数字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数字经济与农业农村融合,实现数字农业可持续发展,助推吉林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13.
赵萍 《现代农机》2024,(2):32-34
整合互联网技术平台推动乡村振兴,是数字乡村战略实施的重要措施。乡村旅游合作社是促进乡村振兴的有效载体,通过建设数字化平台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乡村旅游生产效率,可以为彝族地区依托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禀赋推动一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新思路。为进一步完善乡村旅游产品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发挥乡村旅游合作社资源整合与对接市场的作用,彝族地区乡村旅游合作社数字平台主要包括数字化管理、数字化运营及数字化服务三大功能模块,从农业生产、文化旅游产业、营销推广三个方面进行数字化平台的基本架构与应用设计。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数字农业农村建设,作出实施大数据战略和数字乡村战略、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等一系列重大部署安排。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精准化、管理服务智能化、乡村治理数字化建设,对助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我国数字农业成绩斐然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加速融合。产业数字化快速推进,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控制等数字技术加快向农业农村渗透,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不断深化,市场监测预警体系逐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农兽药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5.
吕若南  孙鹏 《南方农机》2022,(17):117-119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乡村文化建设是我国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任务。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文化建设是近年来新兴的文化发展趋势,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数字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和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提供多种优势,对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课题组针对数字基础设施不完善、乡村数字素养不足、文化内容无法满足群众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等问题,提出了强化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文化建设的人才支撑体系、优化乡村文化产品的内容和传播空间等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以来,数字乡村建设可持续性是农村区域性发展的重要一环。【方法】首先,从数字乡村建设的发展出发,指出数字乡村可持续的重要性;其次,从加强理论研究、完善基础设施、做好政策宣传方面深入领悟政策内涵,并针对区域特点完善人才引进策略、人才激励体系,建设专家合作共享平台,以发展农业领军人才;再次,从交叉融合机制、网络流量探索和新型产业试点进行数字乡村建设模式创新探索,促进数字乡村可持续性发展;最后,完善验收机制,巩固数字乡村建设成果,为乡村振兴提供基础性保障。【结果】数字乡村建设可持续发展是形势所趋,应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加强政策领悟,针对区域特点发展领军人才,结合模式创新开发特色数字乡村建设路径,促进数字乡村建设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2035年基本建成数字人才强国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将数字技术应用于乡村振兴已是必然趋势。数字技术助推三晋大地乡村振兴事业不仅对建设山西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有重要现实意义,还为新形势下采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与完善乡村现代设施、加强数字人才引进与激发乡村主体活力、创新宣传推广方式与打造乡村品牌效应等措施,针对性解决山西乡村振兴中存在的数字基础设施匮乏、数字乡村储备人才不足和数字乡村品牌宣传欠缺等现实难题提供了技术支持和路径。  相似文献   

18.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需要以加强对新型农民培训工作为主线,以新型农民个体素质的提高和群体管理能力的提高两方面作为工作的重点,运用共享思维和生态思维为新型职业农品的培训服务,以此来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体系的建设.本文详细阐述了当前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与特征,并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下,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提出了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9.
刘敏钰 《南方农机》2023,(23):117-120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数字治理理论的不断成熟,数字乡村建设成为现阶段乡村建设行动的最新方向。为了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笔者在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从数字治理的视角出发,对现阶段乡村建设行动的转型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对未来的展望进行集中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未来的乡村建设行动必将以乡村居民为核心,以人才和技术为重要驱动,朝着数字化、集约化的方向不断前进。积极引入数字化人才,明确村民主体地位,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以期为更好地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针对当前中国乡村地区存在的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教育事业发展滞后、农民收入渠道单一、农村需求严重不足等问题,探索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路径。【方法】课题组概述了国内外数字乡村发展路径研究现状,从江苏省数字乡村建设现状切入,对乡村信息缺乏管理、地区发展不平衡、乡村建设缺乏资金、村民受教育水平不高、数字化设备研究落后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整合利用信息、增加财政投入、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农业农村数字化应用研究等解决对策,探讨通过数字乡村治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路径。【结果与结论】只有加强数字化农村建设,在新的社会经济环境下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效率,才能实现城乡的均衡发展,从而为构建数字中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