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美丽乡村的建设,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乡村公共空间的景观建设也成为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党的十九大上,首次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生态宜居"离不开乡村居民公共活动空间的构建,离不开美好环境的打造。对近年来乡村建设的景观方面进行了仔细研究,研究其公共空间的形态、尺度、功能,对比国内外公共空间景观的发展现状,发现目前存在于乡村公共空间环境中环境破坏,照搬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手法,硬质景观泛滥,广场比例失调,功能单一,协调性差,建设耗资巨大等各项问题,提出对未来乡村公共空间景观营造的具体研究办法,解决目前乡村公共空间景观营造中的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钟炜婷  庞玥  徐瑾 《现代园艺》2023,(3):102-106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地域文化消逝、“千村一面”等问题受到重视。湛江市位于粤西临海地区,农村基数庞大,村落蕴含多元的地域文化,为了加速乡村振兴进程,湛江启动全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并取得新成效。本研究基于地域文化的视角,以营造乡村公共空间场景为抓手,整合村庄资源和空间建设现状,提出打造村落标志、构建生态、修复文化和植入文创等场景的营造策略,以期为乡村公共空间场景营造提供新思路,激发乡村内源活力,为乡村公共空间景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绍兴市结合本地区乡村地域文化特色,逐步探索出基于地域文化的乡村公共空间景观建设路径,丰富了乡村公共空间的文化情趣和韵味,也为其他地区开展基于地域文化的乡村公共空间景观建设提供了参考蓝本。在概括介绍基于地域文化乡村公共空间景观建设的基础上,介绍绍兴市开展基于地域文化的乡村公共空间景观建设的实践情况,并为该类实践对其他地区开展乡村公共空间景观建设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内容,以期丰富乡村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传统乡村景观的保存和改造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乡村景观有关概述为主要依据,从强化景观规划理念、廊道与斑块协调建设、改造乡村民居景观、加强传统文化景观的保护修复、注重公共空间景观建设、建设绿化景观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加强乡村景观的建设,为农村居民创造优质且美观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5.
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实证分析天目村公共环境设施组成以及存在的问题,从环境设施要素形态、色彩、功能等方面,设计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公共环境景观,改善乡村公共环境形象,加快天目村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实现“绿色家园,美丽乡村”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6.
为全面了解阜阳市乡村公共空间景观建设质量,基于AHP-综合模糊评价法,在现状调研和咨询专家的基础上,选取了观赏性、功能性、生态性、文化性和社会性5个方面评价因子,构建了阜阳市乡村公共空间景观评价模型。以庄吴营村为样本,对其乡村公共空间景观质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结果显示,吴营村公共空间景观评价等级为一般,其中植物景观多样性、地域文化保护与传承是影响该地区乡村景观质量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对于阜阳市乡村公共空间景观建设与提升优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乡村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是乡村建设的重点内容,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利用有限资金和资源建设乡村景观成了乡村建设的重要议题。梳理低成本景观的概念及研究现状,采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乡村公共空间低成本景观评价体系,根据评价体系指标权重对低成本景观设计要素进行排序,进而提出乡村公共空间低成本景观设计方法,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刘洋 《花卉》2022,(10):85-87
我国提出美丽乡村战略已有时日,北京郊区的美丽乡村建设也进行得如火如荼。为解决北京农村环境整治问题,本文以顺义区南法信镇六个村庄为例,对北京农村环境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合理布置绿地、休闲空间、文化及健身设施的建议,致力于创造优美的乡村公共活动空间,营造“处处相宜,家家美景”的良好环境,达到美丽乡村战略规划的环境整治目标,以期为相关设计和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晋江市美丽乡村的建设已有显著成效,乡村景观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文章从景观设计学角度对乡村中散落荒置的点状公共空间进行研究,分析乡村中点状公共空间的四个特征,针对其特征分别提出其在景观设计中应遵循的一些原则,并将之运用到晋江市上垵村村口处点状公共空间景观建设实践中,以期为今后的乡村点状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公众参与是乡村景观设计的重要渠道,它极大提高了设计效果,实现了美丽乡村建设目标。在乡村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中引入公众参与,从政府、设计师、村民协作出发,结合"共同缔造"乡村振兴理念的"五共"机制,以闸口村公共空间为例,探索公众参与的乡村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11.
我国乡村是自然"生长"的,处于一种自发形成与发展的状态。然而近几年如火如荼开展的乡村建设却恰恰相反,多采用自上而下的思维方式,照搬照抄城市设计模式,盲目追求现代化,导致乡村公共空间与村民的生活需求及情感依托产生了断层,乡村公共空间失去活力。在此背景下,在前期决策阶段和方案建设实施阶段探讨了公众参与的形式与方法,以期为乡村公共空间景观建设提供一种新的设计方式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浙江省金华市塔石乡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调研分析,指出当前塔石乡美丽乡村景观建设中存在公共基础设施缺失、山村特色景观风貌逐渐消失、公共景观游憩空间缺乏等问题;并依据山村的资源特征和用地建设现状,确定以"魅力塔石"作为美丽乡村景观建设的主题,根据设计构思提出具体的景观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3.
陈俊豪  黄炼 《现代园艺》2024,(10):61-65
推动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在乡村建设过程中,既要重视乡村社区的物质空间建设,也要从人性化、情感化角度思考如何真正激发场地活力。借助文献研究,梳理分析积极心理学、积极设计等相关概念,在此基础上整理提出积极设计在乡村社区公共空间中的实践路径。尝试将积极设计理论方法运用于福临镇影珠山村社区营造实践中,构建乡村社区公共空间设计新模式,从而更好地发挥乡村社区营造对于增进村民福祉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洛川 《现代园艺》2023,(5):98-100
在乡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乡村依托于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民展了旅游业,而乡村公共空间是旅游乡村的重要景观构成之一,如何与本土文化资源融合体现其多元价值,实现以人为本、生态和谐的建设初衷是乡村建设中的重要议题。基于红旅融合的角度,以大马峪村的公共空间设计实践为研究对象,从整体和个体对公共空间设计分析,通过实地调查、深入访谈,总结其空间设计特点,并对现存问题进行阐述和建议,为乡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的进程拉开了中国城乡之间的差距,城乡发展严重不平衡,在国家的政策支持和人道主义考量的双重加持下,乡村的建设成为了当下发展的重点。通过对中国乡村现状的思考及对中国乡村公共空间现存问题的探讨,基于环境行为学理论提出了乡村空间规划意见,基于"内生式"发展模式理论提出中国乡村的发展模式指引。  相似文献   

16.
《花卉》2018,(24)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乡村的人口在不断的流失,而作为乡村基础的人际交往和生产生活的乡村公共空间也在不断的流失,乡村产业结构的变化也是得一些新兴产业与新事物进入到乡村,当代的公共艺术普遍存在于城市之中,在乡村中的设计表达还鲜有例子,但随着乡村旅游行业的发展,结合当地的环境特色与人文特色所设计的公共艺术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乡村之中,也是当下公共艺术家的研究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7.
张岩松  周泽莹 《现代园艺》2022,(6):102-105,108
在我国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广西壮族自治区也在如火如荼地改造乡村风貌.以文化传承和更新为切入点,探讨广西南宁市良庆区那陈镇岜来坡的乡村风貌提升改造策略.通过农房风貌改造、"三清三拆""三微整治"、公共空间与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使岜来坡在乡村风貌提升的过程中,保护传承壮族乡村文化,凸显壮族传统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8.
以江西丰城湖塘乡湖塘村为例,对村庄内景观资源现状做了详细调查及分析,从村庄公共空间、标识性景观等方面对其景观规划设计进行详细介绍。提出乡村传统文化在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过程中面临的巨大挑战。让乡村的民俗、民风以及历史传统等在乡村景观建设中体现出来;农民千百年来沉淀的精神文明财富,不能因为乡村景观提升建设而被破坏。湖塘村的乡村景观建设潜力巨大,只有充分挖掘地域文化,形成地域文化特色景观,提升村庄文化内涵,才能形成湖塘村景观特有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和龙市光东村及其周边环境的调查分析,从人居环境绿化、建筑风格、公共空间、乡村基础设施、文化背景等多方面考虑,对当地主要道路及其周边绿地进行了规划设计。结合当地文化特色以及生态化的设计原则,以植物为核心,科学搭配植物种植,给周边居民和游览者打造一个优美的景观空间。  相似文献   

20.
驿站型聚落不仅是我国乡村聚落中较为独特的存在,还是传统文化遗产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基于当前相关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以廿八都古镇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入社会网络分析法,着重关注驿站型聚落公共空间网络结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公共空间优化策略,以期为驿站型聚落公共空间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具有实践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