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沙床容器育苗是目前广西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育苗的重要方式,本文从轻基质水分、电导率和温度等方面比较沙床和托盘育苗2种方式之间的差异,探讨沙床在杉木容器育苗中的水分、电导率和温度平衡能力。结果表明:晴天和阴天时,轻基质水分含量呈递减趋势,沙床中轻基质杯水分含量降低幅度极显著低于托盘;雨天时,托盘中轻基质水分含量极显著高于沙床,沙床有利于排出轻基质杯中多余水分。沙床对轻基质杯中的养分具有一定的保持作用,可减缓轻基质杯中的养分流失速率,这种保持作用在距离施肥稍长一段时间表现尤为明显。轻基质杯中温度比空气温度低1~2℃,3种天气情况下,沙床中轻基质杯中的温度均高于托盘,沙床具有一定的保温作用。  相似文献   

2.
王建军 《中国林业》2010,(23):56-56
<正>华北落叶松喜凉、喜湿树种,在平川沙壤地苗圃很难育起。山西省雁门关林场平川沙壤地苗圃多年以来一直没有育起,2005年我们下定决心要改变平川沙壤地苗圃落叶松育苗失败的现象,向老技术员询问失败原因,通过看书、查找资料,对土壤进行改良,把以往的高床育苗,改成平床育苗,对种子进行严格筛选,催芽时对种子进行高锰酸钾消毒杀菌。现就有关情况总结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研发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沙床轻基质容器育苗技术,并对该技术的特点、创新性及应用前景进行了阐述。采用沙床轻基质容器育苗方法,杉木种子发芽率提高50%以上,1年生杉木苗平均苗高、地径分别为32.4 cm和5.5 mm,苗木出圃率达90%以上,能有效提高良种利用率及苗木质量,利于育苗期间的集约化经营与精细化管理。育苗沙床兼具排水和保水功能,能有效平衡苗木生长对水分的需求,实现苗木对水分的高效利用并大幅节约用水成本。采用沙床培育的轻基质容器苗根系发达、茎干粗壮、抗逆性增强,造林后成活率显著提高。采用沙床培育轻基质容器苗是实现杉木工厂化和规范化育苗的重要技术支撑,是提升杉木育苗技术水平的重要突破,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科学性和先进性,可在杉木栽培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20余年对湿地松沙床催芽育苗生产实践,提出了湿地松沙床催芽育苗技术,包括苗圃地选择、土温床设置、播种期及种子处理、营养土配制及比例、装袋、排袋、小苗移栽、病虫防治、苗期管理等关键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5.
苗木生产中 ,育苗用的苗床分为高床、低床和平床 3种。山东属于降水较少且年内分布极不均匀的省份 ,使灌溉和排涝成为培育良种壮苗的重要措施之一 ,因此 ,大部分苗木生产单位都采用低床育苗 ,而忽略了高床育苗的优势。为探讨这个问题 ,我们连续多年进行了高床育苗实践 ,并与低床育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认为 :高床育苗有利于改善土壤肥力状况 ,苗木出苗早、出苗齐、出苗率高 ,苗木生长快 ,且节省投入。现将高床育苗和低床育苗效果分析报告如下 :1 基本情况高床育苗从 2 0 0 0年春季开始 ,在沂水县马站镇沙家庄村、乔家官庄村、杨家城子村苗…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火炬松容器育苗中的浸种催芽、育苗沙床制作、营养杯的制作、放置营养杯的基床制作、芽苗移植和培育管理等技术措施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火炬松容器育苗中的浸种催芽、育苗沙床制作、营养杯的制作、放置营养杯的基床制作、芽苗移植和培育管理等技术措施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8.
连香树播种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本地分布的连香树种子,采用沙床和大田两种方式育苗,总结连香树的育苗方法和苗木生长规律.  相似文献   

9.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沙床育苗是目前广西广泛推广的育苗方式,为更有效地培育杉木良种壮苗,从苗木苗高、地径、生物量、出圃率以及病害发生情况等方面,多指标综合分析杉木沙床育苗的密度控制。结果表明:适当增加育苗密度,有利于苗高生长,当行距为8 cm,株距在5~11 cm之间递增时,苗高之间无显著变化,当株距达13 cm以上时,苗高显著降低;适当减小育苗密度,有利于提高地径生长量,当株距在5~11 cm之间递增时,苗木地径显著增加,而当株距达11 cm以上时,地径趋于稳定。苗木生物量随密度减小呈增加趋势,当株距达11 cm以上时,生物量趋于稳定。当株距为5 cm时,出圃率显著降低,且病害发生率显著增加。综合分析可得,杉木沙床育苗的最佳密度为11 cm×8 cm,适宜调整的密度区间为(9 cm×8 cm)~(13 cm×8 cm)。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育苗方式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苗根系生长的影响,从生长量、生物量以及根系生长状况等方面,分析采用沙床及托盘培育的1年生杉木苗的生长差异。结果表明,采用沙床培育的轻基质杉木苗的平均苗高和平均地径分别为31.38 cm、4.51 mm,高于采用托盘培育的轻基质杉木苗(25.69 cm、3.34 mm)。采用沙床及托盘培育的杉木苗的根冠比分别为0.24、0.16;采用沙床及托盘培育的轻基质杉木苗的侧根数量分别为84.3、68.8条。采用沙床培育的轻基质杉木苗的侧根数量以及根冠比显著高于采用托盘培育的轻基质杉木苗,说明沙床较托盘培育的苗木根系发达,更利于保持苗木水分的平衡。采用沙床培育的苗木出圃率为88.75%,显著高于托盘培育的苗木出圃率。  相似文献   

11.
以往,水杉育苗通常采用三种特殊措施,一是筑沙床,二是搭荫棚,三是喷雾。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能不能简化这些措施?我们运用毛主席的哲学思想,通过一浸、二灌、三保的办法,加强水分管理,不筑沙床,不搭荫棚,减少喷雾,春夏秋三季全光大田育苗成功。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小粒咖啡沙床苗质量对容器苗质量的影响,以Catimor7963不同苗龄沙床苗为试材进行移栽容器育苗试验,120 d后观测株高、基茎、叶片数、主根长、侧根数及苗木整齐度。结果表明,在参试苗龄范围内,随着沙床苗苗龄的增加,育成的容器苗质量也逐步提升,从对地上部分生长量和植株整齐度的影响来看,两叶一心苗处理的影响极显著和显著地优于其它苗龄处理。  相似文献   

13.
珙桐露天沙床育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珙桐种壳坚硬,较难发芽。根据现有资料,珙桐种子育苗一般需要半年以上甚至长达1——2年才能发芽,发芽率低,且不整齐,给发展珙桐带来一定困难。我们于1980年11月从桑植县引进一批种子,进行露天沙床育苗、混沙分层贮藏、开水  相似文献   

14.
银杏绿枝扦插是银杏无性繁殖的主要措施 ,对沙床扦插不同生根粉 (SBT1)浓度和浸泡时间、不同基质配方营养袋扦插及两种扦插方式移栽成活率进行单因素和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 ,结果表明 :银杏嫩枝扦插用ABT1号生根粉 15 0× 10 - 6 或 10 0× 10 - 6 浸泡 1h ,能明显促进插穗生根 ,增加生根数量 ;不同配方基质以泥炭土 40 % +腐熟锯末 2 0 % +珍珠岩 40 %最为适宜 ;使用配方基质制成的容器袋进行银杏嫩枝扦插育苗 ,移栽成活率显著高于使用沙床扦插育苗  相似文献   

15.
以美丽梧桐萌芽枝条为材料,通过不同激素、不同浓度、不同育苗基质等扦插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激素催根效果明显,NAA100mg/l处理枝条2h扦插生根率达93.33%;半木质化枝条远离顶芽部分扦插生根率高,达95.56%;沙床扦插生根率高,达82.22%;混合基质直接入袋扦插生根率为72.22%,减少了育苗程序,降低育苗成...  相似文献   

16.
文冠果育苗栽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对文冠果的播种育苗的种子分级、混沙埋藏催芽,温水浸种催芽,育苗地选择与整理作床,播种育苗,苗期管理,插根育苗技术以及文冠果栽植技术的选地与整地,栽植时间,栽植方法,幼林抚育管理等技术进行了介绍,以适应文冠果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木兰科五种珍稀树种苗木的繁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育苗生产实践第一手资料,总结了木兰科单性木兰、乳源木莲、观光木、深山含笑、福建含笑等5个树种的采种育苗实用技术,提出苗木培育的关键措施是:适时采种、层积沙藏、选好圆地、砂床播种、芽苗移植,可供育苗时参考。  相似文献   

18.
毛乌素沙地樟子松育苗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阐棕了毛乌素沙地樟子松育苗技术 ,对圃地选择 ,施肥作床 ,播种量 ,苗期管理 ,越冬防寒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9.
7~8月份高温多雨天气是芒果理想的育苗时期,育苗方法如下; 沙床催芽:芒果收种后,要集中存放在阴凉潮湿处,勿让太阳暴晒,以防失去生命力,降低发芽率。催芽前先剥壳取仁,放在沙床上进行催芽。据试验,剥壳催芽出苗率达96%以上,而且出苗快(10~15天),催芽时要早晚各淋一次水,防止表土干裂。  相似文献   

20.
<正> 我场于1982年对湿地松、火炬松进行了三种不同育苗方法的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一、试验材料和方法供试种子经沙藏催芽一个半月后,用0.1%的新洁而灭溶液消毒20分钟,再继续沙藏催芽至播种前。 (一)芽苗移栽育苗 1.作床:选择有排灌条件、背风向阳处作温床。规格为:床宽1.2米,床长一般不超过10米(视种子多少而定),北高(50厘米)、南低(30厘米),东西两边倾斜。床砌好后在床内侧四周用0.1%的新洁而灭溶液消毒,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