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大豆不仅是一种经济作物,也是油料作物的一种,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大豆是一种营养价值比较高的食物,其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脂肪酸,大豆的需求量也逐渐提高。大豆的生产效益与栽培技术有关,对提高产量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病虫害以及大豆的管理工作也影响着大豆的生产效益。本文从提高大豆种植生产效益的意义、种植的技术要点、大豆种植栽培技术、构建新型的大豆产业化运作模式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2.
对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在实际生产中的产量和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产量与净作玉米相当,多收大豆1864.2 kg/hm2,效益比单作玉米高出6123.84元/hm2,增收39.27%;该模式破解了间作套种作物不能高产难题,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降低了劳动成本,表现出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很好应用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3.
张静 《特种经济动植物》2023,(4):122-123+148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是在传统间作套种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适合机械化生产的种植模式。通过阐述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以期为提升聊城市玉米大豆作物种植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马铃薯及主要农作物的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和效益分析方法测算了吉林省马铃薯及其主要农作物在全国农作物中的比较优势。结果表明,马铃薯、大豆、高粱、玉米在吉林省具有生产效率优势,高粱、玉米、大豆具有面积优势。通过对吉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效益分析得知水稻、玉米、马铃薯生产效益位于前三位,而玉米又以其位于黄金玉米带的得天独厚优势,在吉林省播种面积最大,成为吉林省第一大种植作物,水稻、马铃薯、大豆以其经济效益高在吉林省亦有较大的生产规模,成为吉林省种植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由于天气旱涝不均、病虫危害严重,导致大豆产量急剧下降,且价格也随之降低,极大地减小了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资源投入也相应的减少,从而造成了大豆生产方式粗放、效益不高、产量降低的局面。因此,要提高农民的大豆种植积极性,保证大豆种植高产稳产效益,最大化地降低大豆种植的投入成本,则要运用科学合理的先进生产种植技术,使大豆生产效益达到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大豆和玉米作为我国大宗粮油饲农产品,需求量巨大,且大豆和玉米为同季作物,存在争地矛盾,随着农业现代化建设、发展水平的提高,农产品种植栽培技术体系愈发丰富。基于此,为提高大豆玉米生产数量与生产质量,从技术角度加大对玉米、大豆间作新农艺推广的支持力度,本文深入探究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栽培技术,具体包括品种选择技术、种植技术、结构配置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总结技术要点,以期提高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7.
玉米、大豆是东北农业种植主要作物,尤其是吉林玉米历来被称作"铁秆庄稼",为广大农民所喜爱,大面积种植,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玉米的生长优势、产量优势是其他作物难以代替的。汪清县鸡冠乡和汪清县天桥岭镇的农技工作者经多年的研究探索,在2006年分别引进了大豆-黑农48和玉米哲单37号两个优良品种。下面就谈谈这两种作物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8.
1981—1988年我们对永城、夏邑、虞城、商丘、宁陵、民权、柘城、睢县8个县的139个农户种植的小麦、玉米、大豆、红薯、棉花五种作物的成本进行了调查核算,对8项经济技术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如表。从表中可以看出:一、亩收入 8年平均每种作物的主副产品的亩经济收入从多到少,依次为(按实际收入计,下同):棉花、小麦、玉米、大豆、红薯。二、亩利润 8年平均五种作物的亩生产成本中,以大豆最低,其它依次为:玉  相似文献   

9.
兰州地区玉米/大豆间作模式效益分析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2016年在兰州地区不同海拔条件下以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地当量比、水分利用效益、肥料利用效益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与单作比较,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显著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具有良好的产出效果,单位面积产量较单作提高了1.59倍;水分利用效益为3.20元/m~3,较单作玉米和单作大豆分别增加了59.20%和171.19%;N利用效益为71.55元/kg,较单作玉米和单作大豆分别增加了27.02%和73.18%;P2O5利用效益为107.32元/kg,分别增加了24.07%和94.83%;K2O利用效益为134.15元/kg,分别增加了19.08%和62.36%。玉米/大豆复合种植实现了土地、劳动力、土壤养分和水热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集约化利用,具有提高土地产出量及可持续利用性的优势,同时能适应机械化作业,显著提高生产效率,适宜在该区域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0.
大豆是重要的粮食、油料及饲用等多用途作物,但是由于种植大豆比较效益低,生产加工比较落后及受国外大豆的冲击,影响了大豆种植户的积极性,大豆种植面积下降。因此,调整大豆种植结构、增加大豆种植面积、发展大豆产业,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黄柳婷  王颖 《江苏农业科学》2021,49(11):231-235
以花生、大豆为例,基于1993—2017年省级花生、大豆的面板数据,从生产的替代效应与选择效应视角,挖掘作物生产结构调整及生产区域集中化的驱动力.结果表明,在生产替代效应下比较效益促进花生和大豆的生产规模扩张,但这种促进作用会伴随着最优化行为约束下的生产选择效应减弱,从而导致花生和大豆的生产规模收缩,且相较于非劳动密集型作物大豆,劳动密集型作物花生的比较效益促进结构调整受兼业程度影响的敏感程度更大.因此,应政策性提高花生和大豆相对于其他替代作物的比较收益,同时考虑到地区农民非农兼业化程度,加快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推进花生、大豆生产专业化分工.  相似文献   

12.
青贮型玉米套种大豆抗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是改单一青贮型玉米种植为青贮型玉米套种大豆的种植模式,是高低秆作物搭配种植的创新技术,能充分发挥玉米的边行优势,扩大大豆受光空间,实现一季双收。该技术在保障玉米生产的基础上,能提升大豆供给能力,增加农民的种植效益。本文以守住粮食安全生产为出发点,简要阐述了玉米套种大豆的优势,集成总结了通渭县青贮型玉米套种大豆抗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包括播前准备、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等技术内容,并提出了青贮型玉米套种大豆栽培技术的推广措施,以期为青贮型玉米套种大豆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黑龙港地区主要农作物生产的技术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衡水市桃城区邓庄乡8个材249个农户5种主要农作物生产的投入产出调查资料为依据,应用统计最大生产函数模型对小麦、棉花、夏玉米、春大豆、夏大豆生产的技术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生产的技术效益在5种作物中最高,其余依次为棉花、夏大豆、夏玉米、春大豆;技术效益总体上随投入量的增加而提高;小麦、棉花、夏大豆、夏玉米、春大豆的技术增产潜力分析为26.8%、39.4%、41.8%、45.1%和54.5%。  相似文献   

14.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能够集约化利用土地、光热资源,充分发挥玉米的边行优势,增加大豆的受光面积,既能实现作物带间轮作,又能适应机械化作业,是不同作物和谐共生的一季双收种植模式。该种植模式作为一项高产出、可持续型农业技术,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意义重大。本文作者对鄂尔多斯地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初步探索成果进行了提炼、总结,以期为该项技术的推广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大豆是一种粮、经、饲兼用作物,在榆林市种植历史悠久,曾经是榆林市农业四大支柱产业之一。进入21世纪,榆林市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缩减,目前,种植面积为32000hm2,总产量为26400吨。笔者就榆林市大豆生产中存在的大豆产业政策乏力,比较效益差,农户种植积极性普遍降低;生产环境低劣,品种单一,单产低而不稳;生产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生产管理粗放,栽培技术落后,病虫危害严重,大豆加工增值产业缺失等主要问题和政府政策推动战略,保护农民利益;改善大豆生产环境,加快大豆品种选育,引种试验推广提高大豆单产;扩大大豆生产规模,加强科技研发创新能力;改造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创建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模式;开展大豆深加工,提高大豆附加值等解决途径,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建议,为促进榆林市大豆产业发展,提升大豆整体生产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我省玉米生产的过剩导致种植业结构不合理 ,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使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势在必行。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 ,提出要调整我省种植结构 ,应重点发展大豆生产 ,并对如何科学种植大豆 ,提高比较效益提出了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绵阳市大豆种植面积、品种、栽培模式、加工等方面分析了绵阳市大豆产业现状。通过调研得出,种植大豆效益低、适合本区域的大豆良种少、农村劳动力缺乏和大豆生产机械化程度低等是影响绵阳市大豆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建议加大大豆科研投入、加大新品种、新技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加快提升大豆机械化水平、完善基本农田建设、加大种植补贴扶持力度、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充分发挥绵阳地区优势,提升大豆产能,为我国大豆产业振兴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8.
为贯彻落实中央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部署和要求,围绕“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的工作主线,南乐县按照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的要求,大力调整秋粮种植结构,压缩玉米种植面积,扩大大豆种植面积。为积极发展大豆生产,提升大豆生产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南乐县制定了《南乐县2019—2023年优质大豆生产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9.
建设东北优质大豆产业带提升中国大豆国际竞争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清 《世界农业》2005,(2):18-19
黑龙江、吉林、辽宁及内蒙古东四盟市2001-2003年大豆播种面积400万~460万hm2,总产量710万~820万t,占全国50%左右,商品豆和出口大豆比重高达70%和90%以上,是中国大豆生产基地(表1).由于大豆价格近两年来持续走高,其种植效益远大于玉米.在东北地区,农民纷纷减少玉米种植面积而扩大大豆种植面积.与此同时,国家出台大豆产业扶持政策,仅免征铁路建设基金一项,就使豆类相关产品铁路运输成本降低30%~40%,为东北优质大豆产业带建立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0.
苏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油作物种植区。近年来,为提高单位面积产出和效益,我国在粮油产区重点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在分析苏北平原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必要性的基础上,总结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要点,分析此项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快技术推广的对策,为其他地区推广应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