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发锁 《现代种业》2011,(4):23-23,58
一、分布与为害 小麦胞囊线虫病是我国小麦上的一种新病害,于1989年首先在湖北省发现,现已知在湖北、河南、河北、青海、山西、安徽、北京、江苏等省均有发生,由燕麦胞囊线虫引起。  相似文献   

2.
本文详细分析了大豆胞囊线虫的发病规律、发生因素及传播途径,并提出了合理轮作、应用抗胞囊线虫大豆品种、使用环保型重迎茬大豆专用肥等比较经济、有效、无污染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小麦胞囊线虫又称禾谷胞囊线虫、燕麦胞囊线虫等,属胞囊线虫属,是为害小麦和禾谷类作物的主要病害。自2006年以来,该病发生面积和发生程度逐年加重,据调查,发病地块一般减产15%~25%,严重地块减产可达70%,甚至造成绝收,对睢阳区小麦生产构成极大威胁。一、为害症状及诊断方法小麦胞囊线虫病在小麦不同生长期,呈现不同的病害症状。在苗期,  相似文献   

4.
1996-1999年选择呼盟岭工有代表性乡(镇),采用定点定期系统调查与试验示范相结合的方法,对大豆胞囊线虫病发生危害特点、发病条件及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呼盟大豆单株胞囊数增加,从而导致大豆根瘤数、侧根数减少、植株鲜重下降;株英数、株粒数、株粒数、百粒重减少,使大豆产量减产17.50%-40.92%;制定了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合理地选用种衣剂、混复肥配方、叶面肥喷施等综合防治技术,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大豆胞囊线虫病的发生条件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了大豆胞囊线虫病的发病条件及防治措施,以期为生产上防治该病害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王月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590-11591
[目的]为有效防治萧县小麦胞囊线虫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萧县小麦胞囊线虫病的田间调查与试验,研究了小麦胞囊线虫病的发生范围、田间分布及危害。[结果]小麦胞囊线虫年均只发生一代。病害分布面积占普查面积的79.3%。小麦田土壤中小麦胞囊线虫卵的平均密度为6.5粒/g。与施用2次涕灭威颗粒剂的小区相比,未施药小区新麦12和皖麦50的鲜重损失率分别为23.3%和22.5%,孕穗数分别减少25.9%和11.1%。与未施药小区相比,3.2%阿维菌素0.56ml/m^2、15%涕灭威颗粒剂2.8、4.3g/m^2和施用2次4.3g/m^2小区的平均单株根部雌虫数量分别降低~5.2%、24.0%、44.8%和60.4%,单株鲜重分别增长-7.0%、5.3%、1.2%和17.0%,孕穗数分别增长4%、8%、8%和16%。[结论]深入研究小麦胞囊线虫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对有效防治萧县小麦胞囊线虫病尤秀重要。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小麦孢囊线虫病的种类、危害症状、生活特性及发生动态,分析了该病的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洛阳市小麦胞囊线虫病发生情况及防控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早春,我们在河南省洛阳市小麦上查到一种新的病害。对小麦危害比较严重。经送上级业务部门和科研单位鉴定,确认为小麦胞囊线虫病。为了搞好这种新病害的防治,我们从2007年5月至2008年3月。组织全市植保系统技术人员对该病进行了3次大面积普查和重点调查。并对重点发生区宜阳、偃师、洛龙3个县(市、区)5个村民组的42户农民进行了调查。针对我们调查了解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简单介绍了大豆胞囊线虫病的发病症状及识别方法,阐述了其主要传播途径,分析了其发病因素,并从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提出了其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小麦胞囊线虫病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胞囊线虫病(Cereal Cyst Nematode,CCN)是由禾谷胞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引起的一种国际性的小麦土传病害。1874年在德国首次报道,现已在30多个小麦生产国发生,并造成很大危害。许昌市于2003年11月在禹州市火龙镇马寨村首次发现该病害以来,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危害程度不断加重。2007年10月下旬以来,该病在局部地区危害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1.
<正>大豆胞囊线虫病(Heterodera glycies Lchinohe)又名大豆黄萎病,俗称火龙秧子。一直是世界大豆产区的主要病害。该病于19世纪80年代首先在中国和日本发现。1954年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发现了该病。2002年由于大豆胞囊线虫病危害,美国大豆产量损失360万kg,约合7.84亿美元[1]。事实上,巴西每年有数百万公顷大豆遭受大豆胞囊线虫危害[2]。我国自20世纪80  相似文献   

12.
吴伟 《农村科技》2011,(1):30-30
胞囊线虫是一种定居型内寄生线虫,危害大豆根部,是典型的土传病害。发病初期叶片褪绿黄化,症状表现不明显,与大豆缺素症或缺肥症十分相似,只有发病十分严重时才表现出独特的症状。随着本县大豆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大豆胞囊线虫病危害日益严重,一般减产10%~35%,严重则造成毁田。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小麦纹枯病的发病特点、发生规律,并从选择抗纹枯病的小麦品种播种管理、科学施肥、水分管理、化学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小麦纹枯病的综合防治技术,以促进太和县小麦的高产。  相似文献   

14.
大豆花叶病和胞囊线虫病在我国发生十分普遍,对大豆生产影响很大,甚至绝收。文章分别从发病症状、发病特点等方面加以论述,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方法,为保证大豆的稳产高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小麦病虫种类多,为害期长,在防治上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加强病虫的预测预报,掌握控害的主动权,以农业防治为基础,重点防治小麦纹枯病、赤霉病、白粉病、吸浆虫、穗蚜,兼治其他病虫;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减少用药次数,降低用药量,以保护天敌减轻病虫为害.应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小麦孢囊线虫病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孢囊线虫病是我国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害,生产上亟需安全有效的防治方法。从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农业防治、化学防治以及生物防治4个方面对小麦孢囊线虫病的相关防治研究进展进行论述,并探讨了小麦孢囊线虫病综合治理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小麦孢囊线虫病的综合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小麦是漯河市源汇区的主要粮食作物,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受气候、生态、种植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小麦整个生育期受多种病虫草的危害。针对近几年来小麦病虫草害的发生特点,在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和深入调查、摸清麦田生态的基础上,抓好小麦病虫草害系统监测,大力推广优化配套综合防治技术,根据小麦各生育期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在生产上抓好播种期、返青拔节期、孕穗期、抽穗灌浆期等关键时期,把握各个生育期,尽量减少用药次数,采取综合防治技术措施,从而经济有效的控制病虫草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黑龙江省大豆胞囊线虫病的发生规律并探讨其防治技术,对不同品种、品种混播、不同耕作方式胞囊线虫病进行了田间鉴定。利用烘干称重法等对干物质积累、叶面积、单株胞囊数量和产量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选用抗线品种可有效地减少大豆植株根际胞囊的数量;品种混播对防治大豆胞囊线虫没有明显的效果;不同耕作方式中,原垄卡种产量高于其它方式。表明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大豆胞囊线虫病可以通过应用抗线品种、不同耕作方式等防治措施进行有效控制,对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大豆胞囊线虫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发生在20 世纪 60 年代,大豆胞囊线虫病(Hetero dera glycines)主要在黑龙江省西北部松嫩平原干旱少雨地区的盐碱地、沙壤土、壤土地块发生,局部大豆田发生较重,对产量影响较大。在东北部三江平原,多雨潮湿、低洼内涝地区、白浆土地块大豆田即使发生也比较轻,而且大部分大豆  相似文献   

20.
曹广禄 《新农业》2021,(8):50-51
大豆胞囊线虫病是大豆生产的常见病害,给大豆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综述大豆胞囊线虫病的特点、危害及发病规律,并从品种选择、栽培轮作及生化防治等不同角度介绍大豆胞囊线虫病多种常见的防治方法.旨在减轻大豆胞囊线虫病对大豆生产的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