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彩色马蹄莲是天南星科马蹄莲属、多年生草本球根花卉。作切花栽培的彩色马蹄莲主要有红色马蹄莲、黄色马蹄莲。它原产于南非,栽培习惯与常见的白花马蹄莲有根本不同,且栽培有一定难度,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种球的选择及处理(1)种球选择。用于生产切花的种球,要选择健壮无  相似文献   

2.
为了从天然植物中寻找新型、有效的植物源农药防治马蹄莲软腐病,测试了49种中草药的乙醇提取物对彩色马蹄莲软腐病菌(Erwinia 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的抑制作用及其MIC值和MBC值,并进一步进行盆栽防效试验.结果表明:五倍子乙醇提取物对彩色马蹄莲软腐病菌的抑菌作用显著,其次是丹参、乌梅、北五味子,其他中草药对彩色马蹄莲软腐病菌无抑制作用.五倍子提取物浓度为30 mg/mL时,盆栽防效达到65%.  相似文献   

3.
以彩色马蹄莲组培苗为材料,设置纯蓝光(B)、红蓝光组合R∕B(1∕2)、R∕B(1∕1)、R∕B(2∕1)、纯红光(R)5种LED光质,以白光为对照(CK),研究不同光质对彩色马蹄莲组培苗形态指标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R∕B(2∕1)光质条件下,彩色马蹄莲苗的增殖率比CK处理高42.9%;植株的株高、鲜重、...  相似文献   

4.
就马蹄莲(Zantedeschia)的植物学特性和生态习性作了简要综述,介绍了目前马蹄莲繁殖、栽培、育种、病害与防治、种球贮藏及开花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阐述了中国马蹄莲(Zantedeschia)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不同营养液配方对马蹄莲光合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以马蹄莲(Zantedeschia aethiopica(L inn.)Spreng)为材料,研究了不同配方营养液,不同生长环境下马蹄莲的若干生理特征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马蹄莲在2号营养液中生长良好,这表明2号营养液更适合马蹄莲生长。这也表明马蹄莲能很好的适应水培的环境条件,只要环境合适,就能很好的生长。同时也能看出,营养液是水培马蹄莲生长的一个制约条件,营养液的配方及浓度决定了马蹄莲生长的好坏。  相似文献   

6.
彩色马蹄莲切花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彩色马蹄莲是天南星科马蹄莲属多年生草本球根花卉.作切花栽培的彩色马蹄莲主要有红色马蹄莲、黄色马蹄莲,它原产于南非.栽培习惯与常见的白花马蹄莲有根本不同,且栽培有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7.
选取彩色马蹄莲(zantedesc hiahybrida)中的黄花马蹄莲(zantedeschia elliottiana)为试验对象,于贵州省植物园温室及室外苗圃进行种植。通过对其植株存活率、植株平均地径、平均株高、开花植株数量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在平均昼温17~19℃,平均夜温在16℃左右的温度范围内黄花马蹄莲生长良好。而若于2~4月在贵州贵阳地区采取露地栽培的形式进行黄花马蹄莲的种植,则需要采取必要的保温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通过筛选引起彩色马蹄莲软腐病的致病病原菌,进行水杨酸(SA)、茉莉酸甲酯( Me - JA)、苯并噻二唑(BTH)、二氯异烟酸( INA)4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病原菌的体外生长抑制试验,室内和室外诱导彩色马蹄莲抗病原菌等试验,结果表明:1.00 mmol/L的SA能部分抑制病原菌的生长,1.00 mmol/L的INA能完全抑制病原菌的生长,1.0 mmol/L的INA处理液浸湿彩色马蹄莲叶片,24h后接种,能够部分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室外回接试验发现,喷施各种生长调节物质24 h后接种,只有0.10、0.25、1.00 mmol/L SA具有一定程度的诱导效果.  相似文献   

9.
彩色马蹄莲光合特性日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i-6400光合测定仪对彩色马蹄莲(Zantedeschia hybrida)Florex Gold花期(6月下旬)叶片的光合生理特性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彩色马蹄莲Florex Gold花期叶片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存在"午休"现象,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和16∶00;叶片净光合速率(Pn)与气孔导度(Gs)、光合有效辐射(PAR)、大气温度(T)以及空气相对湿度(RH)均存在极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植株的气孔导度和光合有效辐射同净光合速率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光合有效辐射与气孔导度共同决定着彩色马蹄莲Florex Gold的光合速率,是彩色马蹄莲光合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9种不同保鲜剂对切花马蹄莲(Zantedeschia aethiopica)保鲜效果和观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切花马蹄莲采用保鲜剂50 mg/L苯甲酸进行瓶插处理,对减缓切花重量下降、促进花苞开放、花径增大、提高寿命等方面有显著的作用,保鲜效果好,建议在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11.
彩色马蹄莲(Zantedeschia hybrida)属天南星科(Araceae)马蹄莲属(Zantedeschia),多年生草本球根花卉,因其色彩艳丽、花期长、形态高雅等特点,深受消费者的欢迎,被誉为21世纪的"花卉之星"和"彩色百合",在国际花卉市场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文章综述了彩色马蹄莲的矮化与促花调控,为彩色马蹄莲的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彩色马蹄莲在贵阳地区的生长适宜性环境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彩色马蹄莲在贵阳地区的适宜性生长环境。[方法]以直径7~10 cm的彩色马蹄莲种球为材料,设光照(强光、中等强度光和弱光)和土壤(沙质壤土、壤土和粘土)两种环境条件,运用正交试验法探究贵阳地区的环境条件对彩色马蹄莲生长的影响。[结果]3种类型土壤对彩色马蹄莲生长势无显著性影响,Sig=0.992(P>0.05),光照对其生长势影响表现为极显著性,Sig=0(P<0.01),光照对其生长影响的程度依次为弱光<中等强度光<强光,以遮光度为50%的弱光最适宜彩色马蹄莲的生长。[结论]彩色马蹄莲在贵阳地区生长的适宜环境是在4月份开始下种,在既定的自然温度条件下,以遮光度为50%的弱光与3种类型土壤的组合处理为宜。  相似文献   

13.
2005年在云南省花卉公司种植的马蹄莲上发现有软腐症状,马蹄莲最初在受害部位出现水浸状坏死,病部很快扩大,病组织开始软化、变色,病斑边缘初有明显界限,随着病势的发展界限逐渐模糊不清,然后软腐.从病株上分离得到20株菌,菌株接种于马蹄莲上,发病症状与田间自然症状一致,并从回接病株上重新分离得到此病原细菌.经16S-23S rDNA转录间隔区PCR(ITS-PCR)分析、测序及BIOLOG生理生化测定,确定该病原菌为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胡萝卜亚种(Pectobacterium 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p.c.c.)和菊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chrysanthemi,p.ch.)两种,而主要是Pectobacterium 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p.c.c..  相似文献   

14.
彩色马蹄莲属天南星科马蹄莲属植物,包括黄花马蹄莲、红花马蹄莲以及近几年来国外出现的不少杂交园艺品种.其花型为肉穗花序,佛焰苞呈红、黄、粉红、橘红、橙黄或黄红复色等,色彩艳丽;多数彩色马蹄莲的绿叶带有白色斑点或条纹,可作为配叶材料.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南京种植的彩色马蹄莲软腐病发生严重,从不同品种的彩色马蹄莲不同部位病组织中分离到6个菌株,经形态特征与培养性状比较、生理生化测试、16S rDNA序列分析和致病性测定,鉴定为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胡萝卜亚种(Pectobacterium 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P.c.c).信号分子检测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可产生并释放出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AHLs)类信号分子.利用PCR技术扩增土壤根癌农杆菌中的attM基因,其编码的AttM解酯酶可以显著降解AHLs,在离体条件下可有效地减弱该病原菌的致病性,这为有效控制彩色马蹄莲细菌性软腐病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营养液水培、珍珠岩浇灌营养液、蛭石浇灌营养液、土培4种栽培条件处理下马蹄莲根系形态和生理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根系形态方面,水培马蹄莲的总根长、总面积和一级侧根总长最大,土培最小,营养液水培和土培马蹄莲差异显著;在生理特性方面,珍珠岩浇灌营养液马蹄莲的根系活力和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a含量均达到最大值,显著高于营养液水培和土培马蹄莲;土培马蹄莲的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最高,蛭石浇灌营养液马蹄莲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营养液水培和土培马蹄莲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7.
彩色马蹄莲种球培育和储藏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快速培育彩色马蹄莲(Zantedeschia spp.)种球的途径、方法和种球的储藏技术,以及彩色马蹄莲细菌性软腐病的生物学特性、危害现状及防治方法,重点综述了利用组织培养繁殖彩色马蹄莲种球的理想培养基配方及试管苗移栽的适宜时间。指出目前彩色马蹄莲细菌性软腐病根治困难,只能以综合防治措施为主。提出利用正向遗传学和反向遗传学以及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等途径进行彩色马蹄莲抗细菌性软腐病研究,以提高彩色马蹄莲对软腐病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彩色马蹄莲(Zantedeschia Pink Persuasion)的盆栽萌发试验,发现芽的直径约为0.7 cm或大于0.7 cm,芽高约为0.3 cm或大于0.3 cm时,具有优先萌发的优势,称其为"优势芽".芽体高度和直径可以作为判断彩色马蹄莲球茎优劣的一个依据.  相似文献   

19.
高温对马蹄莲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生长发育程度不同、生长健壮的白色马蹄莲(Zantedeschia aethiopica Spreng)植株,将马蹄莲植株放置于人工气候箱内,在每天2h40℃高温处理,而光照强度、空气湿度、土壤湿度等环境条件均为仿自然生长条件下,对不同马蹄莲的开花数量、株高、叶片生长量、植株生长速度、叶片数等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马蹄莲植株初始高度和终了高度都与其叶片数呈正相关,高温对株高在8~15 cm范围内的马蹄莲中小植株的高生长影响较小,而对株高小于5cm的幼小植株的叶片的生长抑制较小,高温对植株高度大于15 cm的大苗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快速培育彩色马蹄莲(Zantedeschia spp.)种球的途径、方法和种球的储藏技术,以及彩色马蹄莲细菌性软腐病的生物学特性、危害现状及防治方法,重点综述了利用组织培养繁殖彩色马蹄莲种球的理想培养基配方及试管苗移栽的适宜时间。指出目前彩色马蹄莲细菌性软腐病根治困难,只能以综合防治措施为主。提出利用正向遗传学和反向遗传学以及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等途径进行彩色马蹄莲抗细菌性软腐病研究,以提高彩色马蹄莲对软腐病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