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机采棉品种选育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棉花机械采摘发展迅速,采摘机械对棉花品种要求较高,机采棉品种的选育成为实现棉花机械采摘的关键。通过论述机采棉品种选育的发展过程、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果,概括了我国机采棉品种选育现状,并对机采棉品种选育研究重点方向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2.
适时采摘棉花吐絮后,一般每隔5~7d采摘一次。若采摘过早,棉花纤维尚未充分成熟,产量和品质降低;采摘过晚,棉絮经风吹日晒,会降低纤维拉力,色泽受到污染,也会降低棉花质量。需要注意的是,成熟的棉絮遇雨后,棉壳、棉叶、包叶的色素都会污染棉纤维,  相似文献   

3.
棉花是六十七团的支柱产业,实现棉花机械化采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解决劳动力不足、降低采摘成本、走现代化农业的必由之路.为此,该团从2008年开始试验机采棉的种植,2009、2010年扩大种植面积1000h㎡.但是,随着机采棉面积的不断扩大,机采棉采净率的高低成了首要解决的问题,为总结机采棉经验,提高采摘质量,现对机采棉采摘时影响采净率的因为以及解决办法分析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机械采摘棉花可有效帮助棉农增产增收,解决因摘花劳作繁重、高薪难聘采棉工的难题。摘棉机作业时,有很多不能忽视的安全问题,由于棉花本身极其易燃,使用机器采摘棉花,一定要防范燃烧风险。摘棉机驾驶员要严格按操作手册执行,把防火技术应用作为作业中的重中之重。一、操作摘棉机田间作业之前,要清除重点部位的棉絮和杂物,以避免失火1.采棉头部位。包括脱棉盘、湿润盘、摘锭座管后部、吸风门及采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棉田出现出苗不齐、长势不匀、苗大小不一的问题,除与土壤湿度、温度和播种深度等因素有关外,棉花种子粒度对其影响也不可忽视。但棉花种子粒度究竟对出苗和产量有多大影响,笔者于2001-2002年进行了棉花不同品种粒度的试验。1材料与方法供试品种为中棉19和豫棉14。种子经硫酸脱绒后,选出中棉19子指重10.3~10.5g和豫棉14子指重10.2~10.5g的大粒种子;中棉19子指重9.3~9.6g和豫棉14子指重9.6~10.0g的中粒种子;中棉19子指重7.1~7.3g和豫棉14子指重7.3~7.7g的小粒种子;对照种为中棉19的混合种子,子指重8.4~8.9g,豫棉14混合种子,子…  相似文献   

6.
棉花幼苗和离体根无性系中棉酚的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陆地棉三对色素腺体近等基因系以及海岛棉不同色素腺体基因型为材料 ,对种子萌发后的子叶、根系和离体根系无性系的棉酚及其旋光体含量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结果表明 ,有色素腺体棉种子萌发后的子叶棉酚含量呈下降趋势 ,而无色素腺体棉则呈积累趋势 ;棉花根系中的棉酚含量与子叶有相同趋势 ,但变幅显著小于子叶。有色素腺体棉和无色素腺体棉的离体根系无性系中的棉酚含量均随着培养时间而持续增加 ,培养 2 5d的棉花根系无性系中的棉酚含量可达到 0 .8%~0 .9% ,说明棉酚主要由棉花根系合成。棉酚旋光体含量测定结果表明 ,棉花种子萌发初期的子叶左旋棉酚和右旋棉酚含量与其种仁相一致 ,但种子萌发 1 4d后 ,二者的含量几乎相等 ;离体根系无性系 ,以及无色素腺体棉的子叶和根系中的棉酚均为消旋棉酚 ,表明棉花生长过程中合成的棉酚为消旋棉酚。此外 ,本文还就棉酚及其旋光体的合成和代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棉种包衣与拌种防苗病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苗期病害是棉花生长前期重要的复合性病害,包括棉苗红腐病、棉苗炭疽病和棉苗立枯病,前两种病害病原菌附着在棉种短绒上,依靠种子进行传播,棉苗立枯病则靠菌核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中过冬,在适宜的温度及湿度下,往往引起棉花苗期病害大面积发生,造成烂种、烂根、死苗,出苗不齐,严重影响棉花生长,降低棉花产量。  相似文献   

8.
不同部位不同采摘期棉花纤维品质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纤维品质不仅与气候有关,还与空间部位和采摘期有关.本研究表明,以棉株中部、横向第4果节位的棉花纤维品质为最好;采摘时期以9月底至10月初的棉花纤维品质最稳定,是反映棉花纤维品质较为客观的时期.  相似文献   

9.
陆地棉种子萌发过程中盐处理对NaCl胁迫的缓解作用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采用室内控制条件下,研究棉花种子盐胁迫后的处理方法,以寻找提高受盐渍危害的棉花种子萌发率的方法和措施,为盐碱地棉花生产提供有益的借鉴。试验以中07、中棉所35和中棉所41为材料,将在0.5%NaCl条件下进行双夹层滤纸发芽试验。在培养过程当中进行不同浓度、  相似文献   

10.
通过3种内吸性药剂不同浓度处理拌种预防棉花苗期棉蓟马危害比较试验,结果显示,吡虫啉和噻虫嗪对棉蓟马均有较好的防效,在生产中,采用合适的剂量与种子配比拌种,在棉花出苗后能够预防苗期棉蓟马危害,控制危害时效长达30 d以上,能够避免棉花在出苗后因受棉蓟马危害而出现无头棉和多头棉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为小型自走梳齿式采棉机的采棉头设计了采摘装置,该采摘装置由10组带齿链条在采棉室内按一定规律分布而成,由链轮链条机构传动,单向回转。为研究该装置的齿片长度、齿片在链条上的排列方式、带齿链条的转速、采棉装置前进速度对采摘装置的采净率、籽棉含杂率和撞落棉损失率的影响,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和多因素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齿片的长度为22 mm,齿片在链条上等间距对称安装,带齿链条的回转速度为100 r/min,采棉装置的前进速度为0.3 m/s时效果最好,采摘装置采收棉花的采净率为89.74%,籽棉含杂率为10.32%,撞落棉损失率为6.24%。  相似文献   

12.
机采棉技术是世界发达国家棉花产业发展中的一项常规技术,在中国推广机采棉技术却是对棉花传统种植及采摘模式的挑战和变革。推广机采棉是兵团全面实施精准农业的需要,是兵团解决植棉工作中拾花劳力紧缺的矛盾,降低拾花成本的有效手段,是兵团减轻职工劳动强度,改善农业职工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举措,也是兵团实现棉花生产向机械化、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纤维是棉花的第一产物 ,其次是种子 ,且其经济价值不菲 ,一般占子棉总产量的 2 / 3以上 ,全世界每年的棉子产量高达 380 0万~ 40 0 0万吨。在四个栽培种中 ,陆地棉的种子较海岛棉、草棉和亚洲棉的个大。棉花被栽培以来 ,其被研究和利用的产品主要是纤维 ,而具有极高经济价值和种子的含油成分和含油量却一直未被重视。其实 ,棉花种子的含油成分及含油量的用途很多 ,但至今 ,世界主产棉国家中 ,研究工作只限于种子的含油率以及环境对含油成分的影响 ,而将种子高含油量进行特定的目标育种工作迄今未见开展。一个有趣的现象是 ,目前世界上被广…  相似文献   

14.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产棉区,地广人稀、干燥少雨、光照充足,棉花集中且连片种植,为棉花规模化生产、机械化采摘提供了较好的条件。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科研人员从机采棉的农艺指标、育种目标和育种方法等方面开始了机采棉品种的筛选和育种研究,选育出了在株型、早熟性及产量等方面都非常适宜机械采收的新品种,机采棉品种的推广应用为新疆棉花大规模化机械采收和品质提升提供了重要的品种保证。  相似文献   

15.
《作物育种信息》2005,(10):13-14
我国棉花抗病育种工作起步较早,先后育成了86-1、中棉所12号、盐棉48等多个抗枯(黄)萎病棉花新品种。随着生态条件的变化,与棉花有关的病虫害也有了改变,特别是90年代部分年份大发生的棉铃虫,对棉花生产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针对棉铃虫的育种工作得到了重视,引进和育成了33B、99B、中棉所29、鲁研棉15号等品种,对棉铃虫的危害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目前,抗虫棉育种已成为棉花育种的主体,但由于抗病棉的特殊性,它在抗虫棉花育种中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过量式稀硫酸棉花种子脱绒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是我国主要产棉基地.棉花生产已成为新疆主要支柱产业.新疆每年所供棉种的特点是数量大、品种多.这就给棉花种子加工与质量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棉种质量管理也就显得更加重要。而棉花种子脱绒技术与设备的运用是棉花种子工程中的基础环节和棉花机械化精量播种、节本增效的关键技术.是影响种子质量好坏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7.
刘建文 《种子世界》2004,(12):38-39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棉花已成为兵团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目前,国内外纺织品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而棉花质量问题始终是制约棉产品销售价格的关键因素,这要求我们要在棉花生产的各个环节抓好质量管理,其中棉花采摘、晒存与运输中的质量管理也是保证棉花高质量,提高效益,创品牌棉花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8.
沙引发对棉花老化种子活力及幼苗生理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转基因抗虫棉花品种中棉所41和浙905为材料,以其遗传背景品种中棉所23为对照,研究了沙引发处理对经人工老化的棉花种子的活力、田间出苗率以及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沙引发处理对提高人工老化的棉花种子的活力和幼苗生长具有显著的效果.幼苗子叶和根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沙引发处理使中棉所41和浙905幼苗子叶和根部维持了较高的SOD和POD活性,而中棉所23幼苗根部SOD和POD活性较老化未引发对照有明显提高.沙引发处理显著减少了3个参试品种幼苗子叶MDA的积累,说明沙引发有助于老化棉花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的生长发育,提高棉花的抗逆能力.沙引发效果受基因型影响,表现为转基因抗虫棉花品种浙905和中棉所41>抗老化能力较强的对照中棉所23.  相似文献   

19.
棉酚腺体与棉酚生物合成及低酚棉分子育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棉酚是一种存在于棉酚腺体中的倍半萜烯类化合物。由于它的抗虫性及毒性,在棉花育种中颇受重视。近年来,对棉酚腺体、棉酚的研究较多,已经发现和克隆了与棉酚生物合成相关的基因,初步阐明了棉酚合成代谢的分子调控机制。有关棉酚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育种家培育种子低酚而植株高酚的棉花新品种。  相似文献   

20.
用3个在滨州市推广面积较大的棉花品种做发芽试验,进行末次计数时间的研究。分别采用3个品种制种田的头批采摘的种子于当年12月份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棉花种子如果不存在硬实和休眠现象,则种子在末次计数时间为第10天和第12天的发芽率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