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摘要:为掌握丽水市莲都区蔬菜土壤酸化状态,为相关防控工作提供依据,采用野外土壤pH值快速 测定方法,对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15个村、峰源乡6个村的蔬菜基地土壤pH值进行速测,调查蔬菜土壤 酸化现状。结果表明:220个测点的土壤pH值区间在4.1~6.5,其中有173个测点为强酸性(<4.5,1级) 及酸性(4.5~5.5,2级)土壤,占比为78.6%;另有47个测点为微酸性(5.6~6.5,3级)土壤,占比为 21.4%;中性(6.6~7.5,4级)、微碱性(7.6~8.5,5级)、碱性(>8.5,6级)的土壤均为0;且设施菜 地酸化程度明显高于露地菜地。针对丽水市莲都区蔬菜土壤酸化严重的现状,提出采用氰氨化钙处理酸 化土壤后配施微生物菌肥的改良技术,可实现土壤pH值提升0.71,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5.8%。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水肥一体化减量施肥对果园土壤肥力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设置7个处理:土施(100%);分次土施(100%)(与水肥减施处理次数保持一致);水肥(100%);水肥(90%);水肥(80%);水肥(70%);水肥(60%)。观测0~20、20~40 cm土层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水肥一体化降低了土壤p H值和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同时水肥减施处理还降低了0~20 cm土层土壤交换性镁、有效锌含量。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分级标准,芒果园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交换性镁含量都处于低水平以下,属于匮乏状态,而土壤速效磷、有效铜、有效锌含量则处于高水平以上。通过2年的田间试验发现,芒果园水肥一体化减量施肥虽然提高了肥料利用效率但也降低了果园土壤的养分含量,不利于果园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在后期减量施肥中应提高氮钾肥的施用量,降低磷肥的施用量。  相似文献   

3.
以不同施肥处理的3个梨园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干筛法和湿筛法,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0~60 cm土层梨园土壤团聚体的质量分布比例及其稳定性的影响,以期为库尔勒梨园土壤合理施肥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干筛条件下,与CK相比,NPK+BIO处理显著提高0~20 cm, 20~40 cm和40~60 cm土层>2 mm、0.25~2 mm团聚体含量(P<0.05),增幅为62.00%、59.98%(0~20 cm),12.15%、22.71%(20~40 cm)和22.40%、29.61%(40~60 cm);显著降低0.053~0.25 mm、<0.053 mm团聚体含量(P<0.05),降幅为35.98%、43.86%,48.70%、67.65%和40.63%、33.16%,DR0.25含量占总数量的70.87%,78.87%和75.61%。湿筛条件下,NPK+BIO处理显著提高0~20 cm和20~40 cm土层>2 mm、0.25~2 mm团聚体含量(P<0.05),增幅为47.56%、6.15%(0~20 cm)和28.43%...  相似文献   

4.
李艳芝 《河北果树》2009,(4):21-21,25
一般大棚桃种植2~3年后开始出现土壤障碍现象,主要表现为土壤的理化性质恶化,土壤孔隙堵塞,土壤团粒结构破坏,造成土壤营养元素失衡、板结、污染和肥力下降,土壤酸化、盐化,严重时土壤表层出现白色盐花(“白霜”)、铜青绿色斑纹斑点,甚至棕褐色(“红化”),对桃树产生危害。  相似文献   

5.
采用均匀布点的方法研究重庆市丰都县耕层土壤有机质状况,结果表明土壤类型对土壤有机质影响较大;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幅较大(0.30~69.72g/kg),大多数(69.65%)在10~20g/kg;近年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增加,但总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平。提出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加大有机肥的使用量是提高丰都县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塞罕坝地区云杉人工林土壤有机质、pH、全磷、全氮、全钾、速效磷、速效钾和碱解氮的含量在不同地势(沟底、坡面和曼甸)和不同土层深度条件下的差异。结果表明,0~10 cm深度土壤各类养分在坡面地势的含量显著高于沟底和曼甸,其中有机质、全磷、速效磷和碱解氮含量平均相差50.7%、34.8%、37.4%和46.3%,沟底的速效钾和碱解氮显著高于曼甸;10~20 cm深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全磷含量、全钾含量、速效磷含量和碱解氮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以上元素在坡面地势的含量比沟底和曼甸平均高出46.7%、34.2%、22.7%、27.3%和63.8%,但沟底和曼甸中各类元素的差异不显著;20~40 cm深度土壤有机质、速效磷和碱解氮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坡面的含量明显高于沟底和曼甸,但沟底和曼甸中各类元素的差异不显著。相同地势条件下,各类土壤养分元素均呈现出地表高于地下的现象,其中0~10 cm深度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和碱解氮含量分别比20~40 cm深度土壤高出65.2%、53.2%、80.3%和64.8%,pH在不同土壤深度间无明显差异。研究结果为塞罕坝云杉人工林经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充分阐明草皮生产对其生产基地土壤质量的影响,对长春市二道区朝阳沟草皮基地连续草皮生产7年土壤;哈尔滨市松北区乐业镇魏家屯连续草皮生产8年土壤40个样本进行了土壤性质测试分析与探讨。结果表明:连续7、8年草皮生产后,其基地土壤比表面增加;微团聚体组成中,〈0.001 mm,0.001~0.005 mm粒级均增加,0.01~0.05 mm粒级均降低。pH值、CEC(阳离子交换量)、EC(电导率)变幅不大;有机质含量降低,降低幅度达20.00%以上。土壤腐殖质的胡敏酸碳/富里酸碳(HA/FA)比降低。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均降低,以磷、钾含量降低幅度较大,分别高达80.00%、65.00%以上。提高了外源施入氮、磷、钾素的吸附能力,降低其释放能力,特别是磷、钾素。调查结果,表明连续7、8年草皮生产对土壤物理性质及土壤肥力造成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葡萄枝条堆肥对设施栽培葡萄园土壤和87-1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以不施有机肥(CK)和施用生物有机肥(SF)为对照组,施用葡萄枝条堆肥(PF)为试验组,比较了在不施有机肥、施用葡萄枝条堆肥和施用生物有机肥3种条件下土壤的理化性质、叶片质量以及果实品质的有关指标。结果表明:在土壤理化性质方面,施用葡萄枝条堆肥比CK 0~40 cm土层土壤容重下降0.08 g/cm3,土壤电导率降低0.158 ms/cm,pH值升高0.18,有机质含量提高227.59%;相比于CK,施用葡萄枝条堆肥后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的含量分别提高了170.38%、72.56%、158.85%、57.24%、157.92%;叶片质量方面,施用葡萄枝条堆肥后,叶面积增加33.95%,比叶重增加16.59%,叶绿素含量增加24.69%,净光合速率提高45.41%;果实品质方面,施用葡萄枝条堆肥与CK相比,单粒重和维生素C含量没有明显变化,单穗重增加12.5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11.45%,可滴定酸含量升高33.76%,花青素含量提高49.38%,果实硬度增加7.06%。综上,葡萄枝条堆...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有机无机肥配施碱性物料对柑橘园土壤结构改良、土壤酸化治理、土壤养分调控及果实品质提升的效果,通过2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优化施肥套餐对柑橘园土壤和树体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农户常规施肥相比,4个土壤改良套餐处理均能显著改善柑橘园土壤结构,土壤硬度降低了10.45%~42.61%,土壤容重降低了4.83%~23.78%,土壤孔隙度提高了5.79%~28.37%,增加了土壤团聚程度,减轻了土壤酸化现状,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24.48%~51.10%,提升了土壤肥力;脐橙单果重提高了2.91%~15.40%,维生素C含量提高了1.64%~46.1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了0.94%~17.90%,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了2.70%~22.86%,固酸比提高了5.63%~52.81%。综合评定,T4处理(有机肥+复合肥+土壤调理剂)的改良套餐适宜在劣质低效的柑橘园示范与推广。  相似文献   

10.
张博文  郭素娟 《果树学报》2023,(9):1904-1914
【目的】对不同土壤类型条件下栽植的板栗品质进行综合评价,为高品质板栗的栽培、施肥与合理引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棕壤、褐土、黄褐土、黄棕壤、黄壤、红壤6种不同类型土壤条件栽培的板栗为对象,分析坚果品质与土壤养分的相关关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板栗单粒质量、含水量、支链淀粉/总淀粉比值以及可溶性糖、蛋白质、脂肪、总酚含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不同土壤类型pH、有机质和矿质养分含量变异系数范围为8.60%(pH)~48.35%(全磷),有机质含量与全氮、全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速效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pH与速效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全氮含量与全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有效铁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有效锌含量与有效磷、有效钾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2)不同土壤类型条件下各板栗品质指标变异系数范围为5.99%(含水量)~26.32%(可溶性糖含量),坚果单粒质量与有效锰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速效钾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1.
 采用控制浇水量的方法设计土壤(相对含水量为低44.46%±1.22%~52.84%±2.34%)、中(59.75%±3.11%~77.85%±3.47%)、高(75.24%±3.24%~99.27%±5.67%)3个范围,研究土壤含水量对茴香生长与精油含量及其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升高,茴香株高、植株节数、根干质量、地上部干质量、全株干质量、全碳含量、单株精油产量和叶绿素a/叶绿素b均随之升高,而根冠比、全氮含量、蛋白氮含量、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随之下降;中土壤含水量的植株花序数、精油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较高,低和高土壤含水量的则较低;不同土壤含水量处理茴香植株,其精油共鉴定出22种成分,除α-蒎烯、香桧烯、β-蒎烯、γ-萜品烯、萜品油烯、肉豆蔻醚6种成分相对含量差异不显著外,其余16种成分相对含量均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差异;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大,精油的第一主要成分反式—茴香脑含量呈升高趋势,低、中、高3个含水量处理的含量依次为41.34%、53.87%和62.97%,第二主要成分柠檬烯含量与反式—茴香脑含量变化相反,其3个含水量处理依次为44.77%、34.77%和22.16%。因此,低土壤含水量处理相对有利于茴香柠檬烯的积累,而高土壤含水量处理相对有利于反式-茴香脑的积累。  相似文献   

12.
以苹果为试验材料,采用对照(CK)、单施生物菌肥(F)、单施土壤调理剂(M)及二者配施(FM)4种改良措施对重茬和非重茬果园进行改良,研究了重茬和非重茬果园0~20、20~40、40~60 cm土层土壤EC值、pH及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以期为当地重茬和非重茬果园新品种苹果树苗移栽和提升果园土壤质量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M处理可显著提高重茬果园0~20 cm土壤pH(8.25),F处理显著降低非重茬果园土壤pH,土壤EC值与pH呈相反趋势;M处理显著提高重茬果园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32.53%;非重茬果园各土层土壤蔗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在F处理显著提高78.23%~167.11%、13.79%~20.68%、99.53%~156.33%,在M处理提高14.76%~84.40%、9.31%~40.35%、19.45%~158.43%。重茬和非重茬果园土壤蔗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均与pH呈显著负相关,与EC值呈显著正相关。该研究建议重茬和非重茬果园分别采用单施1 500 kg·hm-2土壤调理剂和单施1 500 kg·hm-2生物菌肥土壤改良效...  相似文献   

13.
朱慧  何颖悦 《中国瓜菜》2023,(5):104-108
为解决番茄连作障碍问题,分别设置常规施肥(CK)、常规施肥配施聚丙烯酰胺(T1)、常规施肥配施硅钙钾镁(T2)、常规施肥配施几丁质(T3)、常规施肥配施壳寡糖(T4)处理,研究不同土壤调理剂配施对连作番茄土壤特性和产量与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T2和T4均提高了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降低了pH值,提高了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土壤调理剂配施处理(T1~T4)对番茄光合特性产生的影响均较小,但均显著提高了番茄的根系活力,且均提高了果实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其中处理T4的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均最高;处理T4产量最高,较CK显著增加了26.26%。综上,常规施肥配施壳寡糖(T4)处理效果最好,能提高土壤肥力,改善番茄品质、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地布覆盖对苹果园土壤理化性质及杂草生长状况的影响,2016年在河北省邢台县浆水镇前南峪村苹果示范基地,以6a生‘烟富3号’苹果树为试材,采用田间调查、室内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不同管理措施对土壤理化特征及杂草抑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布覆盖处理0~20cm、20~40cm、40~60cm土层的土壤容重分别为1.41g/cm^3、1.45g/cm^3、1.49g/cm^3,较对照分别降低了6.0%、4.6%、2.6%;最大持水量分别为29.29%、28.51%、26.62%,较对照分别提高了9.9%、11.7%、4.6%;地布覆盖在0~20cm、20~40cm、在40~60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为5.00g/kg、3.74g/kg、2.43g/kg,较对照分别提高了25.0%、19.5%、15.2%;2种土壤管理处理各土壤养分含量在0~40cm土层差异显著,在40~60cm土层差异不显著;地布覆盖处理区杂草抑制率达到100%,节省了除草用工。  相似文献   

15.
周鹤 《河北果树》2014,(4):53-54
<正>1园地选择选择土壤标准是:坡度不超过10%,土壤pH值4.0~5.5,最好4.3~4.8;土壤有机质8%~12%,最少不低于5%;土壤疏松,排水性能好,土壤湿润但不积水。一是水湿地潜育土。这类土壤上野生蓝莓分布广泛,土层主要由枯枝落叶及腐苔藓组成。土壤疏松,通气良好,土壤pH值4.8,有机质高达56%。土壤中含氮量很高,达900 mg·kg-1,这类土壤往往位于深林区,土壤水分充足,是蓝莓栽培较为理想的土壤类型。二是草甸沼泽地。这类土壤一般偏酸性,pH值5.0~5.7,有机质10%,夏季土壤黏重。栽培蓝莓时需要挖排水沟、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问题,选取河北省保定市周边地区持续重金属污染的原位土壤与赤子爱胜蚓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采样与室内培养相结合的方式,研究蚯蚓扰动作用对土壤重金属Cd、Cu和Zn全量与有效性变化的影响及蚯蚓对重金属的富集规律。主要结果如下,蚯蚓在供试土壤(清洁土与3种原污土)中培养至第14天时,不同供试土壤全量Cd、Cu和Zn含量较培养前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土壤全量Cd含量分别降低了40.48%、9.90%、0.89%和6.15%;土壤全量Cu含量分别降低了3.16%、8.16%、4.34%和7.74%;土壤全量Zn含量分别下降了2.27%、3.53%、3.34%和4.84%。供试土壤DTPA-Cd、DTPA-Cu和DTPA-Zn含量较培养前呈升高趋势,DTPA-Cd含量分别增加了29.41%、16.54%、14.33%和0.51%;DTPA-Cu含量分别增加了10.51%、1.26%、12.28%和5.30%;DTPA-Zn含量分别增加了44.99%、9.62%、7.97%和0.18%。另外,不同污染土壤下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蚯蚓体内Cd、Cu和Zn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蚯蚓对Cd、...  相似文献   

17.
以“奇迹”番茄为试材,采用秸秆腐熟还田的方法,研究不同秸秆还田剂量和方式对番茄产量、品质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期为玉米秸秆在设施栽培中还田改良土壤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多数情况下,同水平腐熟还田与未腐熟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产量指标影响差异不显著;腐熟秸秆还田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提高幅度分别为11.66%~14.67%、15.40%~16.17%、2.30%~10.81%和15.38%~20.10%;秸秆还田降低土壤电导率,二水平腐熟还田与未腐熟还田降幅分别为13.54%和8.58%,腐熟秸秆还田显著提高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二水平和四水平腐熟还田升幅分别为20.39%和16.73%,未腐熟秸秆还田显著降低土壤硝态氮含量,比同水平腐熟还田降低16.68%;秸秆还田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总孔隙度,提高土壤非毛管孔隙度,降低土壤毛管孔隙度,土壤容重降幅为11.46%~14.65%,土壤总孔隙度升幅为4.05%~13.68%,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升幅为28.11%~68.10%,土壤毛管孔隙度降幅为13.47%~25.94%;秸秆还田使土壤团聚体表现为大团聚体增多,小团聚体...  相似文献   

18.
岸坡坡耕地不同耕地类型下土壤酶与土壤微生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峡水库岸坡系统中的坡耕地为研究背景,以4种典型的耕地类型(柑橘园、玉米地、胡豆地、弃耕地)为对象,对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化学性质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全钾、全氮、有效磷、有机质含量在土壤垂直剖面上差异显著,而且,全氮、有效磷、有机质含量在不同耕地类型之间的差异也不显著;有效氮、全磷、速效钾含量及pH在0~20 cm土层的不同耕地类型之间以及在0~20 cm土层与在20~60 cm土层都基本达到显著水平.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在土壤垂直剖面上,由上至下呈显著递减趋势;三大菌群数量在同一剖面不同耕地类型之间差异显著.土壤酶活性在土壤垂直剖面上,除了蔗糖酶活性差异不大以外,过氧化氢酶、脲酶、蛋白酶和磷酸酶活性都基本达到显著差异;而蛋白酶活性在0~40 cm土层中不同耕地之间表现不显著,其它酶活性都有较大差异.三大土壤微生物数量、五大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化学性质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梨土壤养分与微生物群落方面,探究红宝石梨树土壤养分与微生物群落应对低分子有机酸的变化规律,并分析梨树土壤微生物群落与养分吸收及果实品质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施用氮磷钾肥为对照,设置5%与10%的苹果酸(LM与HM)、柠檬酸(LC与HC)、草酸(LO与HO)与氮磷钾肥配施为处理,测定梨树土壤养分与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相比,低分子有机酸处理降低了梨园土壤EC值,柠檬酸与草酸显著降低了梨园土壤pH,而柠檬酸与LO处理显著降低了有机质含量。LC显著降低了土壤硝态氮含量,而LO则显著升高了土壤铵态氮含量。与对照相比,低分子有机酸显著降低了0~20 cm土层土壤有效P含量,而LM显著升高>20~40 cm土层速效K含量。另外,低分子有机酸显著改变了梨树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与碳源利用特征,其中HM显著升高0~20 cm土层多样性指数,而LO则显著降低了羧酸类与氨基酸类的利用强度。相关分析表明,0~20 cm土层微生物群落与果实维生素C含量、果实氮磷钾含量、产量等呈负显著相关,而>20~40 cm土层微生物群落与单果质量、果实色泽、果实钾含量以及叶片氮含...  相似文献   

20.
社会飞速发展,工业日益强大兴起,潜移默化地导致人类社会活动的不断增加,潜在危机也接踵而至,土壤受到较为严重的污染。土壤受到污染,改变了理化性质,土壤里的作物也会受到影响,污染物间接地危害人体,因此需要加入改良剂来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更好地保护治理土壤。通过加入蒙脱土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效果来确定蒙脱土的改良作用,经过一系列的探究性试验及统计分析,初步探究得出蒙脱土对污染土壤在酸碱度和电导率以及有机质方面改良效果不显著,在土壤钾含量、磷含量方面改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