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返魂草是长白山区主产道地中药材,由于近几年制药企业以返魂草为原料开发的药品逐年增多,返魂草原料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近几年,吉林省白山市的抚松、靖宇等县充分利用长白山区参后林地资源,采取林药间作方式直播种植返魂草,实现了以短养长,长短结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本文根据调查和实践取得的资料和数据,就利用参后林地直播种植返魂草情况进行简单的效益分析,供大家参考。1地块选择与整地  相似文献   

2.
3种间作方式对林地土壤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2007—2009年对林药、林鸡、林菌间作的研究表明:林药、林鸡、林菌间作均能降低林地土壤的pH值,其效果是食用菌最好,中药次之,最后是养鸡。在增加土壤有机物方面,2007年的排序是中药<食用菌<养鸡。2008—2009年稍有变化,效果最好的是食用菌,其次是养鸡,最后是中药。对林地土壤的全氮和速效氮改良效果来看,3年的排序均是中药<养鸡<食用菌。对全磷的改良效果顺序是中药<食用菌<养鸡。速效磷的改良效果顺序是中药<养鸡<食用菌。增加全钾、速效钾效果最好的是间作食用菌。与对照相比,林药、林鸡、林菌间作树胸径分别提高14.6%、25.2%、31.3%。药、鸡、菌间作产量分别提高1.2%、14.6%、6.3%。  相似文献   

3.
林药间作系统对药用植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该文对林药间作系统中药用植物产量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研究 ,其目的是筛选合理的间作模式 ,为生产实践服务 .试验设置了 5种不同毛白杨行距梯度和无林地对照 ,观测了不同毛白杨行距以及同一行距下的不同林地位置间作的甘草、桔梗、天南星 3种药用植物的产量分布规律 .结果表明 :甘草和桔梗产量在行间呈现“低 高 低”的抛物线型分布 ,而天南星产量在行间呈现“高 -低 -高”的抛物线型分布 ,根据数据可以拟合出 3种药用植物在毛白杨行间的产量分布抛物线方程 ;另外 ,甘草产量随着毛白杨行距的减小而减小 ,桔梗和天南星产量先增加后降低 ,它们与毛白杨行距之间均呈抛物线型相关 ,通过方程可以确定 3种药用植物与毛白杨间作时毛白杨的最佳行距和该种行距下药用植物最大产量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兴隆县发展林药间作的优势条件,提出不同种类林分林药间作发展模式,并总结了林药间作经济发展原则,以期为林药间作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高速公路两侧绿化带林药间作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高速公路两侧绿化带发展林药间作的必要性、优势和模式,并介绍目前林药间作栽培应注意的问题。通过对林药间作效益的分析,指出发展林药间作能在短期内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林药间作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近10年来林药间作效益分析、林药间作对药用植物与周围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归纳,以期为深入研究林药间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为我国推广林药间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6-2016年中国知网、万方、重庆维普等中文数据库与Web of science、Pub Med等英文数据库,以题名或关键词为"林药间作"和/或"复合种植"进行检索,整理、归纳了近10年来有关林药间作的研究文献。【结果】林药间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实施林药间作后所产生的效益及对药用植物产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论】今后的研究应该加强林药间作对药用植物活性成分、指纹图谱及复合系统中水循环、养分循环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中药材产业是固原市优势特色产业之一,也是六盘山区退耕还林和生态移民迁出区推行林药间作,实现脱贫致富的优势产业,林药间作在隆德县已初见成效。目前,固原市拥有17.34万hm~2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研究探索林药间作方式,大力发展林药间作种植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8.
林下间作是林业经济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是单一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延伸,是一种循环经济。林下间作可以充分利用林下资源,达到林地生物多样性,构建稳定生态系统,促进林木的良好生长,可以林菌、林农、林禽、林菜等多种形式的间作,实现林业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本文主要侧重介绍林下间作黑木耳的生产技术,希望能成为林业经济的一个增长点,促进林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山区林药间作的前景、栽培模式的构建及栽培模式类型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山区林药间作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对在山区推广林药间作模式提供参考,从而提高山区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林药间作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对林药间作的实践经验进行有效总结,通过林药间作对周围植物和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对林药间作的研究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林药间作品种及优化模式筛选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药间作是一种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为一体的多功能复合经营模式。2003-2005年进行了"林药间作优化模式试验研究",从3种气候类型区22种林药间作模式中筛选出了各气候类型区9种优化间作模式。该文介绍了试验方法及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药用大黄林药间作的关键技术,于陕西省镇巴县盐场镇响洞村退耕香椿林地下移栽一年生药用大黄种苗,并测定其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药用大黄生物量的积累随种植年度的增加而增加,第1年增长较为缓慢,第2年、第3年增速较快;不同郁闭度对药用大黄生物量的积累有显著性影响,当郁闭度为40%时,生物量积累最为显著,药用大黄平均单根鲜重高达5.3 kg。镇巴县药用大黄与香椿树林药间作,可以有效地缓解土地资源匮乏,保护野生资源不被破坏,同时也是生态种植的一种应用,为镇巴县林药间作模式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正林下山参又称育山参、林下参,是利用天然的林冠和林地等自然条件,模拟野生人参生长的生态环境,采用免耕法播种或移栽后自然生长的人参。其种源为园参,但外观形态及内在质量方面均与野生人参相近。发展林下山参种植,不但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而且对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辽东山区自然资源丰富,生态条件优良,极其适合林下山参的种植,现将辽东地区林下山参高效栽培技术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针对华北农牧交错区退耕林地大面积荒芜资源无效流失的问题,通过榆树幼林-南瓜带状间作,达到林地高效利用与生态-经济效益协同增进的目的。【方法】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理化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结果】榆树幼林与南瓜间作后,瓜蔓覆盖地面,显著提高了南瓜行间和榆树林地的土壤水分含量,林-瓜间作地水分的利用效率较单作提高了23.7%~163.3%;间作改变了南瓜行间杂草群落自然演替的方向,一年生杂草成为优势物种,其饲用营养物质的含量和产量较林带间杂草显著提高。间作比单作南瓜增产24.4%,榆树生物量累积提高28.4%,杂草增产144.4%,南瓜的经济效益也提高了23.2%。林-瓜间作比单作土地利用效率提高了132%。监测表明,榆树幼林-南瓜间作地的土壤输沙量与南瓜单作地、退耕榆林地间的差异均不显著,没有因南瓜地的土壤耕作而提高土壤的风蚀量。【结论】华北农牧交错带退耕区榆树幼林-南瓜带状间作是区域生态-经济效益兼顾、综合利用林地资源的有效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5.
柱花草林地间作技术及综合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国内间作柱花草主要品种的特征特性、林地问作栽培技术与利用方法及林草畜配套立体种养结合的农业生产模式,分析当前林草畜有机体种养模式的综合效益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未来林草畜有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林地气候环境条件影响油茶丰产的重要因素,为了促进油茶产业的高效、低耗和常态化发展,以江西吉安县澧田乡马山林场3年生油茶林为试验对象,在油茶林地进行红薯、大豆与花生3种常见农作物的间作试验,调查分析了间作后林间空气温度、相对空气湿度、光照强度、表层土壤温度与浅层土壤温度5个指标,并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筛选适宜油茶林地种植的间作物。结果表明:间作降低林间空气温度的大小依次为大豆红薯花生清耕(对照);升高林间日均相对湿度大小依次为红薯大豆花生清耕(对照);减弱林间日平均光照强度大小依次为花生大豆红薯清耕(对照)。对不同间作处理进行综合分析并排序为:大豆红薯花生清耕(对照)。因此,大豆和红薯对油茶林气象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显著,推荐在油茶幼林生长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林药间作的林地综合效益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林业生产周期长、效益低、见效慢等问题,笔者在林药间作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林间空地发展中药材生产,既对林木起到了抚育作用,促进了林木生产效益的提升,同时药材生产效益显著,增加了林地的产出率和经济效益,是实现林业生产以短养长、良性发展的较好模式。  相似文献   

18.
林药间作系统光照效应及其对药用植物高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给林药间作模式在我国林区和西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区的科学推广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通过设置不同毛白杨行距梯度 ,对林药间作系统光照效应及其对药用植物生长规律的影响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林药间作系统中 ,毛白杨树行中间测点的光照强度日变化规律与对照一致 ,都是单峰曲线 ,但是峰值低于对照。树行的其他测点 (冠下点和冠外点 )的日变化规律东西是对称的 ,前者上午出现峰值 ,后者下午出现峰值。日平均光照强度在行间的空间分布规律为树行中间测点高于冠下和冠外测点 ,而且东林冠下高于西林冠下。另外 ,行间平均光强随着毛白杨行距的减小而减低。随着毛白杨行距的变小 ,甘草的速生期最快生长速度由对照点的 1 1 1cm·d-1下降到行距 3m的 0 45cm·d-1,桔梗的速生期最快生长速度变化不大 ,天南星速生期最快生长速度有所增长 ,对照点仅为 0 2 0cm·d-1,行距 3m下达到0 37cm·d-1。这说明桔梗和天南星比甘草更能适应间作的环境 ,可以初步确定为适宜间作的药用植物种类。图 5表 2参 5  相似文献   

19.
陕西省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林下经济的科学内涵与基本特征,提出了林下经济成为陕西省林业经济的新增长点.研究总结出符合陕西林下经济发展的10种发展模式,包括:林游(生态旅游)、林茶复合经营、林菌复合经营、林药复合经营、林粮间作、林菜间作、林草间作、林禽复合经营、林畜复合经营等林下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0.
二、林药间作模式 (一)易县林药间作模式易县位于河北省中部,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季风性气候,年降雨量564.5毫米左右。易县在2002年施行退耕还林以来,遵照生态优先,生态效益、社会经济效益并重,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原则,大力发展金银花、知母、栝楼、瞿麦等木草本药材,推广林药间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