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标准体系构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论述了我国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的标准化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标准体系构建的重要意义、构建原则、构建目标和总体设计。提出了从森林生态站建站、运行管理、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观测方法、数据管理和数据应用等6个方面构建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标准体系的总体方案,对于指导我国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加速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标准化进程,促进森林生态站及其网络的健康有序发展,提升网络化研究能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路甬祥院长在2007年11月3日视察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所时指示:要抓紧洞庭湖湿地生态站建设,为保护中国大型内陆淡水湖泊生态安全,保护宝贵的湿地资源作出贡献。因此,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建设工作成为该所创新三期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中科院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近2年的努力,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的建设工作已全部完成。  相似文献   

3.
近日,科技部下发了“关于批准建设河北站沽源草地生态系统等36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通知”(http://www.chinalab.gov.cn/),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所与广西区共建的广西环江喀斯特农业生态站。通过科学院和科技部组织专家的严格评审,成为国家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迄今中国科学院共有23个野外站成为国家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相似文献   

4.
森林定位观测研究不仅是森林生态基础数据获得的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依托其实验地和数据库进行森林火险的预测预报.利用逻辑斯蒂克二项分布模型,建立森林火险预警模型,以SQL Server数据库为支撑平台,建立火险因子数据库,并利用JSP技术通过该模型与SQL数据库和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的互访,实现数据库实测数据与火险预警的模拟转化,并在局域网上发布森林火险等级,通过共享信息平台向林业主管部门发出.由于森林火险预警是建立在实时监测的基础上,对森林火险预警具有区域代表性、数据的共享性、监测技术的自动性和信息传输的网络可视性,从而可弥补森林气象火险预警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由"生态"和"文明"组成,是指人类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体。从"文明"的发展阶段来看,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后形成的一种高级文明形态,是文明发展的新阶段。从"文明"发展的类型来看,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并列的文明类型。生态文明的核心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6.
8月11日,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副所长丁永建和中科院贡嘎山国家野外站站长王根绪访问中科院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  相似文献   

7.
森林采伐与局部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随机样地的方法,分别对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牧丹江等林区的采伐作业区进行了森林更新及水土保持等方面的调查,对获得的大量数据研究表明;1.大兴安岭林区应采用隔带皆伐或渐伐,采伐带宽为50-100m,保留带宽为50-80m;采用择伐时,采伐强度应控制在605左右;2.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以云冷杉为主的林分,应采用择伐采伐强度应小于25%;3.以红松混交林为主的林分,采伐强度应控制在24%-34%。同时,  相似文献   

8.
2006年12月6-7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家洋院士在院资环局傅伯杰局长、广西区科技厅、河池市、环江县有关领导陪同下,实地考察了喀斯特环境移民示范区和环江喀斯特站。并为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农业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揭牌。  相似文献   

9.
为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发挥科研数据的利用效率,在全面了解会同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25年来的常规观测数据的基础上,确定湖南会同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数据管理系统(Eco—DBMS)要完成的基本任务和要达到的总体目标,建立了标准地数据库、水文数据库、气象数据库、养分循环数据库.系统开发过程包括五个阶段:可行性分析、系统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凋试、系统评价和维护;该系统可进行数据录入、查询、修改、统计、排序、系统维护、打印报表并生成子数据库,实现了对该数据库信息的管理.该系统可广泛用于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0.
宜昌市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建设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宜昌市自然、社会和经济等信息源入手,按照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人口流相互联系的规律,运用城市复合生态观、城市景观生态学等方法,开展城市园林绿地景观类型及空间布局、城市森林水文效益、城市不同绿地类型环境效应等的定性与定量的研究,并通过对宜昌市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辩识、诊断、调整与重构等过程,建立一个以成片森林为主,乔、灌、草相结合的复合森林生态系统,达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生活质量,支持城市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7月5日,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组织专家组对中国科学院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创新三期建设项目进行了现场验收。  相似文献   

12.
2008年11月6日至7日,新西兰草地生态学专家Rolston博士到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进行考察。Rolston博士先后考察了试验站的土壤侵蚀过程实验区、牧草实验区、农作物实验区以及古周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示范区,并参观了试验室、气象信息系统及研究成果展览。Rolston博士高度评价了‘草-畜-沼气’模式在古周喀斯特石漠化治理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针对古周小农户冬季牧草短缺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长期观测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变化规律,建立了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从时间、空间、研究内容上来讲,国内外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之间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本文着重阐述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的历史发展及现状,总结现在研究的热点问题,并指出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福建森林生态系统安全和生态响应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6  
生态安全是近年来新提出的概念.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自然生态系统,它维系着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为人类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资源和环境条件及生态服务.本文介绍了森林生态安全的内涵,阐述了福建森林生态系统安全的重要意义及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分析了福建森林生态系统的不安全性,并提出了对其维护和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会同生态定位研究站科研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MIS与GIS结合应用于生态定位研究是一个较好的具体扩展性的解决生态数据量大、统计繁琐的解决方案,能实现生态定位研究的管理规范化、现代化、自动化和网络化,更好地为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服务。阐述了会同生态定位研究站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介绍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对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生态定位作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和各类野生动植物及微生物等;森林生态资源占据自然资源的绝大部分比例,能够起到调节平衡作用。就当前形势来看,我国森林资源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仍比较大,森林生态资源保护与开发工作仍需有关部门加强重视监管。从我国森林资源特征和所处情况分析,森林生态系统需要得到合理维护与开发利用,力求为森林生态资源功能效用最大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余盛明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9):193-195
结合黄山森林资源特点,分析了黄山森林生态文化建设的优势和条件,在挖掘黄山森林生态文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和应用森林生态文化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生态系统定位研究到形成网络是当今世界生态学的发展趋势。本文着重阐述美国和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研究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并提出21世纪与全球气候变化相关的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9.
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生命系统的重要结构和功能单元,其生态服务功能体现于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所形成的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条件与效用。评价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多运用实际市场法、替代市场法和假想市场法对其空气净化、固碳释氧、水土保持、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功能指标进行价值计量。通过对生态服务功能实现机理、干扰机制的研究证实了要稳定发挥生态服务功能就必须首先保证系统结构的完整和稳定;系统服务功能评价、动态管理及补偿机制的研究则为系统的经营和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决策参考。然而,现有的评估体系和评估方法尚不统一、功能机理研究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理论成果。因此,今后的研究需进一步统一评估体系与方法,拓展研究的时空尺度,揭示系统的功能机理,建立评价模型,从而服务于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持续管理。  相似文献   

20.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机构,在大陆分属国家林业局和中国科学院。前者由大兴安岭等15个森林站组成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CFERN),后者在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中,设有长白山等7个森林试验站。这些站近期研究包括碳循环、生物多样性等10个领域。本文仅从近十年的研究成果和正在进行的研究项目作重点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