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0 毫秒
1.
试验采用先施豆饼肥、上面施化肥后覆土,再在上面种植鳞茎的沟施方法,探讨不同用量的豆饼肥和化肥(过磷酸钙+氯化钾)对长筒石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未显著增加叶生长量和鳞茎生物量。施肥后首季表现出用量越多叶量越小的趋势,表现出施肥的负面效应,但随后年份负面影响减小。长筒石蒜生长缓慢,鳞茎鲜重平均年复合增长率仅41%。建议选择相对肥沃的土壤种植,施肥则宜多次薄施。  相似文献   

2.
李云飞 《北方园艺》2010,(1):132-133
对盆栽鼠尾草进行7个不同肥料处理,观察其对鼠尾草生长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N-P-K三元复合肥及磷酸二铵处理的植株高度、花序长度、花期持续时间及植株的干鲜重都大于其它处理的,其中100 mg/L的N-P-K三元复合肥处理的植株效果最好。建议在生产中使用100 mg/L的N-P-K三元复合肥对鼠尾草进行追肥。  相似文献   

3.
中国石蒜叶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有序样本聚类分析,将中国石蒜叶高生长进程划分为生长盛期、缓慢生长期和生长后期.中国石蒜在生长盛期的叶高生长量超过总生长量的50%~60 9/5.对中国石蒜叶高生长曲线进行Logister生长曲线拟合,结果达极显著.  相似文献   

4.
在温室内采用红蓝组合(6∶1)LED灯在叶生长期对忽地笑进行不同水平的补光处理,研究补光及日光温室栽培对叶生长及鳞茎生物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温室栽培显著增加了叶长度和鳞茎产量,分别比室外种植提高73%和145%;忽地笑是喜光植物,且对光敏感,虽然室内补光处理间鳞茎产量未达显著性差异,但较弱的补光就能不同程度地增加鳞茎产量。  相似文献   

5.
以红花石蒜(Lycoris radiate(L’Her.) Herb.)为试材,采用石蜡切片显微观测和Image-Pro Plus软件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红花石蒜鳞茎内淀粉粒的时空分布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为进一步明确石蒜鳞茎的“源-库”转换规律及其休眠机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鳞茎内不同部位淀粉粒的分布密度存在明显差异,总体表现为中层鳞片>内层鳞片>鳞茎盘>外层鳞片;而在相同的鳞片中,淀粉粒的分布密度由外侧向内侧逐渐变小。在年生长发育过程中,鳞茎盘内的淀粉粒数量与粒径大小的变化不显著;鳞片内的淀粉粒数量总体呈“先降后升”趋势,淀粉粒的面积和粒径则表现出相反趋势。在6个不同发育时期,鳞茎盘内淀粉粒的平均面积和粒径均显著小于鳞片。这说明红花石蒜地上部的生长发育与地下鳞茎内的淀粉粒属性变化有一定关联。总体表现为营养生长与鳞片内淀粉粒的数量积累呈正相关,而生殖生长与淀粉粒的大小变化呈正相关。即盛花期鳞茎主要发挥“源”的功能,而在叶生长期鳞茎主要发挥“库”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中国瓜菜》2012,(1):74
<正>(1)要根据番茄的生长情况确定营养素种类。一般来讲,结果前期植株生长比较旺盛,易徒长,应少用促进茎叶生长的叶面营养素,可选用磷酸二氢钾、复合肥等。结果盛期植株生长势开始衰弱,应多用促进茎叶生长的叶面营养素来促秧保叶,可选用尿素、糖等。  相似文献   

7.
石蒜鳞茎膨大过程中内源激素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蒜(Lycorisradiata)鳞茎自然膨大过程很慢,严重制约其商业化生产的发展,研究鳞茎膨大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规律,能够为利用外施生长调节剂调控石蒜鳞茎的膨大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通过构建同一遗传背景下的石蒜鳞茎膨大过程材料,研究鳞茎膨大过程中4种内源激素:生长素(IAA)、细胞分裂素(CK)、赤霉素(GA)以及脱落酸(ABA)含量的变化,并通过转录组测序的方式,研究此过程中内源激素合成及信号转导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内源GA能够负调控石蒜鳞茎的膨大,而内源IAA和CK正向调控,但IAA的作用时期可能更多集中于鳞茎膨大早期,且可能通过调控CK的合成及信号转导过程来发挥作用,内源ABA可能在石蒜鳞茎膨大的调控过程中作用不大。另外,还发现茉莉酸(JA)和水杨酸(SA)相关基因在石蒜鳞茎膨大过程中表达上调,暗示JA和SA的调控作用可能与石蒜鳞茎的膨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二、对二次生长的影响二次生长是大蒜一大生育异常现象,有外层型、内层型和气生鳞茎型三种类型,一般以前二种类型为主。外层型二次生长发生于植株外层叶(非鳞茎部位叶)叶腋,发生早,对蒜头商品性影响最大;内层型  相似文献   

9.
以长筒石蒜(Lycoris longituba)开花种球为试材,采用土壤(沙土,沙土+泥炭土3∶1,园土+泥炭土(5∶4)和光照(遮阴率88%、54%、0%)双因素试验设计,探讨了不同土壤和光照条件对长筒石蒜叶片数量和长度、鳞茎干重和湿重比,以及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数量、鳞茎干重和湿重比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升高,叶片长度随着光照的增加而减少,适当的土壤养分有利于增加叶片数量和长度、鳞茎干重和湿重比,但过量的土壤养分并没有显著的效果,反而出现下降的趋势;不同土壤基质对盛叶期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无显著影响,而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净光合速率显著增强;土壤和光照的交互作用也存在显著差异,光照的影响要大于土壤的。因此,长筒石蒜在叶期属于阳生植物,为提高其鳞茎产量应保证充足的光照和适量的土壤养分。  相似文献   

10.
不同肥料配比对生菜生长指标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种不同类型的生菜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尿素和三元复合肥配施对生菜生长指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于2种生菜品种,施加不同配比肥料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其单株净质量、株高、开展度、叶片大小以及叶片数等生长指标,其中混施尿素和三元复合肥的施肥方式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最显著,而施加尿素2.5 kg/667 m~2+三元复合肥2.5 kg/667 m~2与施加尿素5 kg/667 m~2+三元复合肥5 kg/667 m~2的效果差异不大。因此,生菜种植过程中可选择尿素2.5 kg/667 m~2+三元复合肥2.5 kg/667 m~2追施2次作为最佳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11.
在蔬菜氮肥长期定位试验条件下分析了不同类型蔬菜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及经济(产量)系数的变化以及与土壤肥力的关系,建立了处理条件下的产量变化模型,进一步证明了有机肥与N素化肥配施的显著增产效果,根据蔬菜的产量效应将试验蔬菜划分为喜N型蔬菜、忌高N型蔬菜及N素敏感性蔬菜3种类型,并提出N肥施用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摘要:为解决生姜过量施肥造成的土壤根区连作障碍危害问题,以667 m2 追肥N 17.4 kg、P2O5 10.2 kg、 K2O 33.6 kg为常规追肥量(对照),研究比较了不同追肥量处理对生姜植株生长、产量、营养元素吸收 及根区土壤养分与土壤酶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较常规追肥减施20%可促进生姜植株生长,且有一定 的增产效果,而较常规追肥减施40%则植株生长不良且减产;而较常规追肥增施20%,可促进生姜植株生 长,但并无增产效果。生姜植株对养分元素吸收量表现为K>N>P,其中N、K元素在生姜植株中含量较 高,P元素在姜块中含量较高,适当增施钾肥,有助于生姜植株对钾元素的吸收和转运过量的施肥,过量 施氮不会在土壤中累积,但过量施用的磷、钾肥则会在土壤中富集;过量施肥会导致土壤pH值下降和土 壤蔗糖酶活性降低,抑制土壤有机质的分解。综合生姜生产效益情况,建议较常规追肥量减施20%化肥, 通过适当减施,可提高产量,调整根区环境,达到减肥增效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不同追肥次数和用量对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推行减量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研究了不同施肥措施对连续种植的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施肥处理在保证不减产的情况下,节肥效果显著,与传统施肥处理(T1)相比,优化施肥各处理(T2—T5)每667 m~2施用化肥纯养分总量分别减少44.8、44.8、65.6、3.2 kg,节肥47.0%、47.0%、68.8%、3.4%,T4处理节肥效果最佳;在高肥力地力水平下,追肥用量减半完全可以保证作物所需养分,其中T3产量最高,表明在优化施肥的基础上增加追肥次数,少量多次追肥更利于作物生长;T3提高了番茄维生素C含量,降低了番茄的硝酸盐含量。综上,化肥减量对连续种植的番茄产量没有明显影响,但显著提高了番茄的品质,以T3即化肥底施减量50%配施40%有机肥且适当增加追肥次数处理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不同追肥措施对有机桃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追施不同有机肥、生物肥和叶面肥等对有机栽培条件下5 a生桃(品种:北京24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每个处理基施45 t/hm2羊粪的基础上,后期追施有机肥、生物肥、喷叶面肥处理均能显著增加有机桃的产量,尤以追施有机肥并同时喷施叶面肥处理的桃产量最高;不同施肥处理对桃果实中的总糖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追施不同肥料的处理显著地降低桃果Vc含量,但对桃果硬度的影响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15.
Today's urban forest increasingly consists of planted trees, especially as native forest fragments yield to urban sprawl. These trees are usually larger (over 2-m tall) than typical reforestation trees and grow very little for the first few years after planting. Stressful urban sites exacerbate this effect and many practitioners hope to shorten the time required to reach environmentally functional size by fertilizing at planting. This is a controversial practice since nitrogen (N) application creates the potential for water quality impairment and effectiveness is uncertain. It is not clear how nitrogen application affects large trees with radically altered root:shoot ratios or how nursery production methods and restrictive sites affect response. In a series of five separate studies, we tested several N rates on ten shade tree species (both field- and container-grown) and transplanted to a range of urban sites, from a relatively undisturbed forest fragment to a highly compacted cutover soil with an absent A horizon. Trunk diameter increase, as an integrative metric of tree biomass accumulation, was followed for up to 4 years on each experiment. Overall, we saw little effect from fertilizing at planting at any rate we tested, regardless of location. Three studies that included leaf analysis with a SPAD-502 chlorophyll meter indicated that neither SPAD meter values or N concentration within leaves was increased by fertilizing at planting, suggesting that the newly planted shade trees took up very little of the applied N. Overall, SPAD-502 readings correlated well with actual leaf N concentration (r=0.692). This group of studies indicates that fertilization at planting does not increase post-transplant growth, even in stressful urban sites and it is therefore not effective at shortening the establishment period of transplanted shade trees.  相似文献   

16.
硫酸锌对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芹菜进行了硫酸锌的施用方式、用量、深度和喷施次数的研究,结果表明,锌肥能显著提高芹菜的产量,基施比追施或喷施效果好,浅施比深施效果好。芹菜各部位含锌量随施锌量增加而增加,增加速度依次为根>叶>叶柄,而含锌浓度依次为叶>根>叶柄。不同施锌水平,对芹菜锰、铁含量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施锌显著地提高了芹菜各部位糖和VC含量。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不同施肥方式下马铃薯生长发育特点以及产量表现。试验结果表明,基肥+水肥一体化施用、基肥+3次追肥处理效果比较好,马铃薯产量较高,特别是基肥+水肥一体化施用的效果更明显、产量更高、效益更好,值得在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18.
长期偏施氮肥对露地土壤--蔬菜生态系统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简述了不同水平有机肥及无机N肥长期定位施用对露地土壤-蔬菜生态系统变化的影响,明确指出长期偏施N肥明显地破坏该系统的结构,降低系统的功能,配施有机肥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但在土壤肥力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应增施P、K肥,防止土壤养分平衡的失调。  相似文献   

19.
通过播前常规施肥、大中微量元素配施(综合养分)处理,研究其对中早熟马铃薯LK99干物质积累,N、P、K、Fe、Zn、Ca的积累、分配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中微量元素配施可明显提高LK99商品薯率和鲜薯产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LK99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呈现"慢-快-慢"的"S"形变化规律,而干物质积累速率呈现单峰曲线变化。整个生育期LK99植株对6种养分的吸收呈"慢-快-慢"的单峰变化曲线。养分在各器官中的分配随着生长发育各阶段的推进而变化,生育前期主要分配在叶片和茎秆中,块茎形成以后,随着库的扩大,开始由茎叶向块茎运移。至成熟期,约有90%的N、P、K和80%的Zn是贮存在块茎中。大中微量元素配合施用有利于Fe、Ca在块茎中的贮存。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北京设施菜田是否需要追施磷肥,以保护地甜椒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磷肥施用方式对甜椒产量、经济效益及土壤含磷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有效磷含量238.32 mg/kg情况下,与常规相比,不施有机肥+追施磷肥、施用有机肥+不追施磷肥、施用有机肥+追施磷肥处理产量分别提高2.0%、4.0%、28.7%,其中不施有机肥+追施磷肥处理纯收入最高,较CK提高1.8%。0~20 cm、20~40 cm土壤有效磷含量平均值以施用有机肥+追施磷肥处理最低,不施有机肥+追施磷肥处理存在磷富集风险。综合分析,建议选用不施有机肥+追施磷肥的方式来进行保护地甜椒的培育,生产中每667 m~2推荐追肥量为纯N 23 kg、P_2O_5 5 kg、K_2O 15 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