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螟是危害内蒙古科尔沁区玉米生产的主要害虫,也是科尔沁区重大病虫害重点监测的害虫,本文章基于对2014~2017年不同玉米螟测报方法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虫情测报灯诱虫始见期早于性诱器诱虫,且玉米螟性诱器诱集玉米螟数量明显低于虫情测报灯诱虫数量。性诱器2#性诱芯诱蛾总量明显比1#性诱芯多。虫情测报灯、性诱器诱蛾数量在6月中下旬出现第一次诱虫高峰,7月下旬和8月上旬出现第二次高峰。  相似文献   

2.
李宽  郑能文  蒋敏华  王星 《浙江农业科学》2022,63(10):2364-2367
为验证不同监测方法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的监测效果,测试了智能性诱、智能灯诱、田间赶蛾的稻纵卷叶螟虫情动态。结果表明,性诱监测诱集蛾量明显低于灯诱监测,且在主害代未能形成明显的峰期和峰次,监测效果不如灯诱监测。灯诱监测诱集蛾量虽然少于田间赶蛾,但其诱蛾动态与赶蛾监测基本吻合,且灯诱峰次多、始见期早。田间赶蛾与灯诱比较,高峰日早,峰型更为明显。智能灯诱监测可较好地反映稻纵卷叶螟的田间发生动态,性诱、灯诱、田间赶蛾、田间调查等多种监测方法相结合,可准确测报稻纵卷叶螟各世代的峰期及蛾量发生趋势。  相似文献   

3.
采用测报灯系统和性诱剂系统2种智能工具监测水稻二化螟越冬代的虫情动态.结果表明,2种智能工具对二化螟的诱测效果均较好,测报灯系统峰型明显、 虫量集中,性诱剂系统诱测日期早、 虫量诱集多,两者主蛾峰日与田间发育进度调查预测化蛾高峰相近,预测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浙中地区不同玉米害虫的发生规律,在东阳市同时使用自动虫情测报灯和高空测报灯对玉米田亚洲玉米螟、草地贪夜蛾、桃蛀螟、小地老虎、劳氏黏虫、黏虫、东方蝼蛄和斜纹夜蛾进行种群监测。结果表明:自动虫情测报灯和高空测报灯监测的种群动态基本一致,但峰值数量存在差别,高空测报灯诱集的成虫数量高于自动虫情测报灯;亚洲玉米螟、草地贪夜蛾、桃蛀螟、小地老虎、劳氏黏虫、黏虫和斜纹夜蛾在浙中地区每年均可发生4—5代,东方蝼蛄每年可发生1代;高空测报灯监测数量具有“突增突减”现象,亚洲玉米螟、草地贪夜蛾和黏虫的春季高峰均比自动虫情测报灯提早2—6 d。利用高空测报灯和自动虫情测报灯监测峰值的时间差可有效指示迁飞性昆虫的迁飞行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寻找更加准确测报预报玉米螟发生情况的方法。[方法]设玉米螟性诱剂试验田,并在附近设虫情测报灯,对比利用性诱剂和虫情测报灯对玉米螟的诱捕效果。[结果]性诱剂诱捕玉米螟较虫情测报灯所诱蛾量多,且两种测报方法测出的各代成虫高峰期与历期推算的吻合度高。[结论]利用性诱剂诱捕玉米螟丰富了病虫测报预报手段,提高了预报测报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性诱剂在丘陵地区稻纵卷叶螟预测预报上的应用效果,以稻纵卷叶螟性信息素为材料,于2014年5~10月在湖南省汨罗市开展了稻纵卷叶螟田间消长动态的监测研究。结果表明,与自动虫情测报灯和田间系统赶蛾等常规方法相比,稻纵卷叶螟性诱剂的诱蛾量相对偏少,自动虫情测报灯、田间系统赶蛾与性诱剂诱集的诱杀比分别为13.5︰1、23.5︰1;但其对稻纵卷叶螟的数量动态变化的监测与常规方法基本一致,蛾高峰出现日期准确。综合来看,性诱剂可用于湖南丘陵地区迁飞性害虫稻纵卷叶螟的田间监测,为该地区统防统治技术的推广,特别是大面积植保无人机防治提供更加准确快速的预测信息,同时可显著降低人工测报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7.
2015~2017年连续3 a在邵阳县应用昆虫性诱电子测报系统对稻纵卷叶螟成虫开展性诱监测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诱蛾量均远大于灯诱但远低于田间赶蛾,成虫始见期、高峰期与田间赶蛾高度吻合,其监测效果优于自动虫情测报灯和普通性诱捕器;但自动计数系统存在计数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改进后可用于卷叶螟动态监测及预测预报,以便提高测报准确性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为给金纹细蛾田间预测预报提供理论依据,在山东烟台地区苹果园悬挂金纹细蛾性诱剂诱捕器对金纹细蛾成虫进行诱集。结果显示:金纹细蛾在烟台地区1年发生5代,越冬代成虫4月初始见,4月下旬达到羽化高峰;第1代、第2代、第3代及第4代成虫羽化高峰期分别为6月上中旬、7月中下旬、8月中下旬和9月底至10月初;平均每个诱捕器在4~10月间可诱捕到金纹细蛾成虫2 238.8头。  相似文献   

9.
为验证稻纵卷叶螟不同监测方式的效果,对2018年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稻田赶蛾、性诱监测、灯诱监测3种稻纵卷叶螟监测方式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3种监测方式对稻纵卷叶螟五(3)代、六(4)代的世代划分、成虫高峰期及高峰日的判定基本一致;3种监测方式3个代次累计监测蛾量变化趋势不一致,赶蛾累计监测量变化趋势与田间发生程度变化趋势一致;性诱效果可能受气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稻纵卷叶螟测报实践中,应综合应用3种监测方式进行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纽康公司生产的二化螟性诱剂对二化螟成虫的诱杀效果进行研究,得出二化螟性诱剂对对二化螟靶标性强,诱虫稳定性较高,累计诱虫量比测报灯要多,且与测报灯下诱蛾量的动态趋势大体一致,性诱剂监测的蛾峰日比测报灯更接近于大田实际情况,对二化螟成虫预测比较准确,能完全替代测报灯进行二化螟预测预报,与灯诱及田间剥查虫蛹相结合,可起到较好的互补性,能更及时、准确地为预测预报田间幼虫发生为害期提供依据,可以作为基层测报人员监测二化螟应用于预测预报的一项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夏玉米花粒期鳞翅目害虫的种群动态,于2019年和2020年在河南省漯河市对夏玉米花粒期鳞翅目害虫进行田间幼虫调查和测报灯下成虫监测。结果表明,漯河市夏玉米花粒期鳞翅目害虫分属2科6种,其中夜蛾科主要包括东方黏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劳氏黏虫[Mythimna loreyi(Duponchel)]、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和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 E. Smith)],螟蛾科主要包括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和桃蛀螟[Congethes punctiferalis(Guenée)]。8月上中旬至9月中下旬6种鳞翅目害虫幼虫在夏玉米田混合发生,8月中旬混合种群虫口密度最大,最高虫口密度为118头/百株;不同年份田间优势种略有差异,2019年优势种为桃蛀螟、亚洲玉米螟和棉铃虫,2020年优势种为亚洲玉米螟和桃蛀螟。同时期测报灯共诱集6种鳞翅目害虫8 850头,在8月中旬和9月上旬为诱虫高峰期;桃蛀螟、棉铃虫和劳氏黏虫在两年中均为优势种,亚洲玉米螟在2019年为丰盛种,在2020年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出经济、环保、有效的二代玉米螟防治方法,进行了性诱法与测报灯诱集二代玉米螟成虫数量消长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性诱法诱捕玉米螟成虫雄蛾蛾量消长数量与佳多牌测报灯诱捕成虫雄蛾数量消长基本一致,且发生盛期及末期均吻合,收到较好的诱杀效果。  相似文献   

13.
通过稻纵卷叶螟性诱监测器及其自动计数系统试验,对性诱监测和测报灯灯诱及田间赶蛾进行诱捕效果、发生期、自动计数的准确性分析,探求稻纵卷叶螟新的测报方法,使其监测简易化、自动化、多元化。  相似文献   

14.
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浙江上虞城郊蔬菜基地选择有代表性的十字花科蔬菜田3块,于2004-2007年对田间小菜蛾的幼虫进行系统调查,并在2006-2007年利用性诱剂诱集蛾量。幼虫为害高峰分别在5月中旬、5月底、6月中下旬、8月中下旬。性诱剂诱集蛾量与田间为害相关联,蛾高峰在4月中旬、5月中下旬,7月底至8月初为最高峰,8月底至9月初为小高峰。在探明小菜蛾发生规律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了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5.
2019年大理州草地贪夜蛾发生面积广、危害程度重,已成为玉米生产上第一大虫害.笔者根据草地贪夜蛾成虫趋光性、趋化性等生物学特征,设置性信息素和虫情测报灯监测点,监测草地贪夜蛾成虫在大理州发生情况.结果 发现,成虫诱蛾量性信息素明显大于虫情测报灯;全年有2个明显的诱蛾高峰;1500 m以下低海拔热区诱蛾量大;低温霜冻致诱...  相似文献   

16.
性信息素在棉铃虫预测预报与诱杀防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 ,系统研究了性信息素在棉铃虫预测预报与诱杀防治中的作用。小面积测报的多点试验结果表明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产的性信息素诱芯与英国进口诱芯的诱蛾效果相当 ,明显优于江苏省金坛激素所的诱芯 ;性信息素对1、2代棉铃虫的诱蛾效果优于树枝把 ,对主要危害世代 3、4代的诱蛾效果低于树枝把 ;田间系统查虫查卵的趋势和发生量拟合度验证了上述结果。但当大面积棉田连片使用性信息素时 ,诱蛾效果与小面积测报效果有较大的差别。在 3、4代棉铃虫的蛾峰期 ,每 0 .13 4hm2 棉田放置 1个诱芯盆 ,当性信息素区田间蛾量急增进入盛发期时 ,田间卵量同时进入盛发期 ;当性信息素诱盆蛾量累计为全代蛾量 40 %和 80 %时 ,当天或第 2天田间累计卵量也达到全代卵量的 40 %和 80 %。不同用量试验结果表明 :在 3、4代棉铃虫的蛾峰期 ,每 0 .13 4hm2 棉田放置 1个诱芯盆 ,诱蛾效果较好且经济 ;与相同面积棉田内插放 40个树枝把的诱蛾效果比较 ,前者所诱棉田的雄蛾量降低 1.3 6~ 1.45倍 ,雌蛾交配率下降 3 5 .68%~ 44 .75 % ,落卵量减少 9.90 %~ 17.80 % ,幼虫量减少12 .3 6% ,蕾铃被害量下降 4.49%~ 10 %。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研究性诱剂在临安水稻稻纵卷叶螟监测预报上的可行性以及监测效果,采用了性诱剂监测与田间赶蛾和灯诱监测对比试验,通过4年田间赶蛾与智能测报灯2种监测方法对稻纵卷叶螟成虫的监测,结合最近2年性诱剂监测的试验数据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田间赶蛾受天气和虫情发生程度影响较大,灯诱监测诱集能力较弱,其峰期不如田间赶蛾和性诱剂监测明显。性诱剂监测所得数据显示,其监测峰形明显、峰值较高、峰次较多,能够较好地反映临安地区田间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动态,在实际监测预报工作中可作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水稻稻纵卷叶螟专用性信息素诱集法与田间赶蛾法比较,评估昆虫性信息诱集法的使用效果和应用价值,结果表明,性诱剂的测报数据与田间赶蛾法测报数据基本吻合,对稻纵卷叶螟测报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长春地区二化螟发生世代及性诱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2004~2005年在长春郊区水稻田采用性诱的方法调查二化螟发生世代。结果表明,二化螟在吉林省发生不完全二代。其越冬代成虫发生高峰为7月上中旬及8月下旬。阴天、绿色诱盆、诱盆放置高度60cm时诱蛾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明滁州地区玉米粘虫发生情况,2013—2014年连续2年5—9月设玉米粘虫性诱试验田,并在附近设虫情测报灯,定期进行田间普查,得出滁州地区玉米粘虫最佳测报方法为性诱剂及灯诱,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效果最佳,后期受温度等条件的影响,效果变差,必须用田间剥查的方式,预测玉米粘虫发生程度。利用几种测报方法相补充的方式,更好地在滁州地区开展玉米粘虫测报,为玉米粘虫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