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植胶区地处热带北缘至南亚热带地区,受季风影响,降雨量分布不均,60%~90%的降雨量集中在5~11月,干湿季明显。干旱对橡胶树生长和产胶均产生不利影响,严重干旱可导致橡胶树干枯死亡。多年来,国内外对橡胶树旱害表现、早害机制进行了研究,并发展了一些抗旱栽培技术。现将橡胶树抗早栽培措施介绍如下。1、选择良好地段植胶从减轻旱害的角度考虑,在干旱较严重的地区植胶,胶园应选择在阴坡坡下、壤土且土层深厚的地段上。  相似文献   

2.
橡胶树旱害与其抗旱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干旱对橡胶树生长和产胶等的影响,以及国内外对橡胶树旱害机理和抗旱栽培技术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
在干旱胁迫下,橡胶树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增加。为了研究干旱响应的过氧化物酶基因功能,从橡胶树中克隆了HbPRX53全长DNA。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HbPRX53含有334个氨基酸和1个植物过氧化物酶结构域。聚类分析结果发现,其与拟南芥过氧化物酶At PRX53最相近。HbPRX53在橡胶树树皮、叶片、胶乳和花中均有表达,但在叶片中表达量最高,白粉菌侵染、机械伤害和干旱显著上调叶片中HbPRX53的表达。此外,吲哚乙酸、脱落酸、水杨酸乙烯、过氧化氢和茉莉酸处理也会上调HbPRX53表达。这说明HbPRX53与橡胶树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响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橡胶树树苗早春定植时经常面临干旱胁迫。为阐明干旱胁迫对橡胶树幼苗抗旱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采用断水处理方法分析持续干旱和复水诱导橡胶树组培苗PR107叶片和根生理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断水11 d时,叶片渗透压增长25.57倍(p0.01),土壤含水量下降95.4%(p0.01),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增加,但Chla/b比值显著下降(p0.01)。在断水5 d时,根系丙二醛含量最高,在断水11 d时,叶片中MDA含量显著上升。根系脯氨酸含量在断水11 d时最高。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在断水11 d显著上升。叶片和根系中SOD酶活性在断水11 d显著上升,POD酶活性差异不显著。表明橡胶树组培苗在连续断水11 d时,主要通过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体系在不同程度上响应干旱胁迫。复水2 d后,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本研究为揭示橡胶树组培苗干旱响应的生理变化规律和研发配套栽培调控技术措施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核糖体蛋白在橡胶树逆境响应中的作用机制,从巴西橡胶树品种热研7-33-97叶片中克隆了核糖体HbRPL14基因,并进行HbRPL14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HbRPL14基因的表达分析。结果表明:其编码蛋白含有特征性核糖体_L14家族结构域,该基因在橡胶树胶乳、花和叶片中表达,但在树皮中不表达。采用荧光定量分析技术证明干旱、机械伤害和白粉菌侵染均显著上调HbRPL14基因表达,表明核糖体HbRPL14基因受逆境调控,通过提高核糖体蛋白合成水平,参与橡胶树对干旱、机械伤害和白粉菌侵染的响应。  相似文献   

6.
橡胶树原产于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其产物天然橡胶不仅是重要的工业原料,而且是重要的战略物资.目前在东南亚、印度、斯里兰卡、中国等地区有较大面积种植.我国植胶区相对偏北,风害、寒害、干旱等自然灾害较多,橡胶树产量偏低、生长缓慢.为了实现橡胶树的高产、高效生产,本文就橡胶树栽培技术规范化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从橡胶树旱害的表现、历年橡胶树旱害情况以及干旱对橡胶产量的影响,提出干旱地区采胶策略、方法、配套措施及今后的采胶设想与思路,旨在为干旱地区科学采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8.
中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成就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中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成就 1904年,中国引进橡胶树并试种成功。但直到1949年前,中国仅有各类型小胶园2800公顷,橡胶树120万株,年产天然橡胶199吨。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非常重视天然橡胶产业的发展。经过50多年的艰苦奋斗和艰难攻关,克服了中国植胶区台风、低温、干旱等国外植胶区少有的种种困难。打破了橡胶树种植的传统禁区。在北纬18—24°地区大面积成功种植橡胶树,并且取得大面积平均单产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9.
依据橡胶树胶乳转录组数据,利用RT–PCR技术鉴定了一个快速碱化因子(rapid alkalinization factor,RALF)家族基因cDNA序列。该cDNA长度为767 bp,开放阅读框长度为411 bp,编码136个氨基酸。序列比对显示该RALF基因与AtRALF34有较高相似性,因而命名为HbRALF34。以热研7–33–97无性系橡胶树为材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不同组织及乙烯、茉莉酸、伤害、过氧化氢、高盐、低温、干旱等处理下HbRALF34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HbRALF34在橡胶树叶片、花、树皮以及胶乳中均有表达,其中胶乳中表达量最高;与健康橡胶树相比,HbRALF34在死皮橡胶树胶乳及树皮中的表达量显著上调;乙烯、茉莉酸、过氧化氢及伤害处理能诱导该基因表达,而低温、干旱及高盐处理则抑制该基因表达,表明HbRALF34可能参与橡胶树的信号传导、产排胶调控以及胁迫响应。  相似文献   

10.
橡胶树优树无性系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14个橡胶树无性系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以1年生橡胶树无性系幼苗为试验材料,在人工盆栽自然干旱胁迫条件下,测定了各无性系的叶片组织含水量(RWC)、保护酶(POD、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SP)含量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橡胶树叶片的相对含水量(RWC)呈下降趋势,保护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整体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各指标的变化幅度在不同无性系间表现不一,且干旱胁迫到5d和10d时无性系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利用隶属函数法对材料进行了抗旱性综合评价,初步选出抗旱能力较强的4个无性系:314(云研1号)、617(河大8)、271(特云研1号)、618(德15)。  相似文献   

11.
勐腊农场地处云南省西双版纳勐腊县境内,是我国种植天然橡胶较为理想的地区,但仍然经常受到冬季寒流和干旱的影响,每年常规橡胶定植时间都推迟到6月至7月间。这个时候植下的橡胶树如果管理较差,到冬季来临时无法达到3蓬叶以上的过冬标准,又遇上较冷年份,将使橡胶树受寒害死亡或者生长受抑制而成为弱苗。因此如何使橡胶树速生快长,安全度过当年的寒害期是云南橡胶定植成功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草甘膦除草剂的靶标酶为5-烯醇式丙酮莽草酸-3-磷酸合成酶(EPSPS)。为研究HbEPSPS基因在橡胶树中的逆境响应功能,分析其在草甘膦、机械伤害、白粉菌侵染和不同激素处理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草甘膦、机械伤害和IAA处理诱导HbEPSPS显著上调;干旱、ABA、SA和ETH处理亦能诱导HbEPSPS显著上调;H2O2处理橡胶树叶片中HbEPSPS表达呈现双峰规律;白粉菌侵染叶片,HbEPSPS表达显著下调。不同部位表达分析结果表明,HbEPSPS基因在花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树皮和叶,在胶乳中表达量最低。此结果表明,HbEPSPS基因在橡胶树草甘膦药害和激素信号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为研究其在橡胶树抗逆机制中的作用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Mlo基因是一种负向调控植物防卫机制的基因。为了解巴西橡胶树HbMlo9基因的功能,通过基因表达分析,探究HbMlo9基因在橡胶树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在机械损伤、干旱、白粉菌、脱落酸(ABA)、乙烯利(ETH)、茉莉酸(MeJA)和过氧化氢(H_2O_2)处理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HbMlo9基因主要在树皮和花中表达,在胶乳和树叶中表达量较低。在处理早期机械伤害会诱导该基因显著上调表达。在干旱处理下该基因表现出复杂的应答模式。白粉菌侵染不能诱导HbMlo9基因表达量发生变化。ABA、ETH、MeJA和H_2O_2处理早期,该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随后显著下调。这说明HbMlo9基因参与橡胶树的激素信号传导以及逆境响应过程,但不参与抗白粉病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Mlo基因在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 Muell.Arg.)中的功能,利用橡胶树‘热研7-33-97’的叶片转录组文库,扩增得到橡胶树Mlo基因,并对其进行基因表达分析。该基因推导的蛋白质大小为57.76 k D,由510个氨基酸编码组成。蛋白结构分析发现其具有一个Mlo蛋白特征性的Mlo Superfamily保守结构域,含有7个跨膜结构域,无信号肽,无核定位信号,定位在内质网膜上。这与HbMlo1和At Mlo1的结构相似性很高,被命名为HbMlo1-1。基因表达分析发现,该基因主要在橡胶树的树皮中表达,其表达量在机械伤害、白粉菌作用下显著上调。干旱诱导HbMlo1-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降。IAA、ETH、JA、H2O2均能诱导HbMlo1-1基因上调表达。说明HbMlo1-1参与橡胶树植物激素信号传导途径和抗逆响应机制,但不具有抗白粉病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MYB44是植物典型的R2R3-MYB转录因子,在不同物种间基因结构保守,可转录调控植物对干旱和盐等胁迫的抵抗能力。笔者总结了MYB44的结构特征,着重阐述MYB44转录因子在逆境响应中的调控机制与应用现状,并对Hb MYB44在橡胶树抗逆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橡胶产业的发展为经济增长发挥了主要作用,我国栽培橡胶树的省份主要是海南和云南,为了规范橡胶树的栽培,促进橡胶树的生长,推动橡胶产业的良好发展,需要采用合理的栽培管理技术,为橡胶树的栽培提供有利条件。因此,本文针对橡胶树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了分析,从而为橡胶树的栽培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小橡胶粒子蛋白(SRPP)是巴西橡胶树中参与橡胶生物合成的重要蛋白因子之一。SRPP的氨基酸序列与橡胶延长因子(REF)和菜豆胁迫相关蛋白(PVSRP)的同源性分别为72%和68%。为了进一步研究SRPP基因表达及其调控的机制,作者采用接头连接介导的PCR散步法(ligation-mediated PCR),克隆了SRPP基因的启动子。序列分析表明,SRPP基因启动子中与光诱导相关的顺式元件占39%,可能属于光诱导型启动子,因此,SRPP基因的表达可能受光信号的调控。此外,SRPP基因启动子还具有热激响应元件(HSE)、干旱胁迫响应元件(MBS)、防卫和胁迫响应元件(TC-richrepeats)、脱落酸响应元件(ABRE)、赤霉素响应元件(GARE)和激发子响应元件(EIRE,Wbox)等,这表明橡胶树SRPP基因不仅参与调控橡胶生物合成,而且可能是橡胶树中响应逆境信号的抗性基因,在橡胶树抵御逆境胁迫的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克隆橡胶树转录因子HbERF1,分析其在橡胶树中响应非生物胁迫的表达模式,并通过在拟南芥中过表达鉴定其生物学功能,为橡胶树抗逆育种提供基因储备。【方法】利用RACE技术从巴西橡胶树中克隆到HbERF1全长序列,通过qRT-PCR技术分析其在非生物胁迫下的时空表达特性;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拟南芥,利用Southern杂交和qRT-PCR技术对过表达植株进行鉴定,并分析过表达植株在干旱、高盐和PEG等胁迫条件下的表型及相关基因的表达特性,验证HbERF1的生物学功能。【结果】橡胶树转录因子HbERF1没有内含子,GenBank登录号为JQ914647,cDNA序列全长为1 178 bp,包括62 bp的5'非编码区、474 bp的3'非编码区和642 bp的开放阅读框。开放阅读框编码一条213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该蛋白具有一个保守的AP2结构域和一个EAR基序。系统进化分析表明,HbERF1属于AP2/ERF家族中ERF亚族的B-1类,与蓖麻RcERF、杨树PtERF46、拟南芥AtERF4的一致性最高,分别为72%、62%和61%。qRT-PCR分析表明,HbERF1在橡胶树叶片和树皮中均能响应高盐、干旱和PEG胁迫,基因的表达在叶片中受ABA、MeJA的抑制,而在树皮中则受ABA、MeJA和SA的抑制。在高盐和PEG胁迫下,叶片中的HbERF1在处理前期(≤8 h)表达水平都低于对照,而树皮中的HbERF1在胁迫4 h时就受到强烈诱导。在干旱胁迫下,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HbERF1在叶片和树皮中表达水平持续增加,且在树皮中的表达要高于叶片中的表达。HbERF1的过表达提高了拟南芥的抗旱性、耐盐性和耐PEG胁迫的能力,并抑制了乙烯受体基因AtETR1和AtERS1的表达。在过表达植株中,AtETR1和AtERS1的表达水平分别比野生型中的降低了19倍和9倍,差异极显著(P<0.01)。在高盐胁迫下,过表达植株中AtRD22和AtRD29A的表达水平持续上升,且上调幅度高于WT,分别为对照的115倍和100倍;在20% PEG胁迫下,AtRD22和AtRD29A的表达都受到诱导。用300 mmol•L-1NaCl浇灌拟南芥,处理15 d后,野生型拟南芥的叶片几乎全部萎蔫白化,而过表达株系S1仅有少数叶片萎蔫白化。用20% PEG6000水溶液浇灌拟南芥,处理15 d后,过表达株系S1生长正常,已进入生殖生长,而野生型植株仍保持在营养生长阶段,生殖生长被延迟,且部分叶片出现脱水现象。停止浇水2周后,野生型拟南芥植株叶片枯萎程度高于过表达植株,复水1周后野生型植株的存活率仅为35.0%,而过表达植株的存活率则高达95.0%。【结论】HbERF1参与了橡胶树的ABA、JA、SA和ETH信号途径,是ETH信号的正调控因子,对提高橡胶树的耐旱性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3月份,东南亚天然橡胶进入割胶淡季。据了解,经过1个月的休眠期,东南亚天然橡胶主产区目前橡胶树整体长势良好,处于等雨开割的状态。1泰国主产区3月份是泰国天胶主产区的低产季。今年气候相对往年干旱,气温也高。橡胶树长势较好,已抽新叶。从地域上来看,泰国中北部比泰国南部提早半个月左右进入开割季。据产区人士表示,中北部已有降雨。罗勇一带有提前开割的条件,但泼水节在即,当地胶农表示,惯例是泼  相似文献   

20.
钟恳 《中国农垦》2013,(11):7-9
记者:我国冲破传统植胶理论,创造了北纬1 7度以北大面积成功植胶的奇迹,天然橡胶产业从无到有、逐渐壮大,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艰辛历程?杨绍品:天然橡胶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和工业原料.解放初,为打破帝国主义对我国天然橡胶等战略物资的封锁禁运,1951年8月,党中央做出了一定要建立自己的天然橡胶基地的战略决策,同年11月在广州成立了华南垦殖局.1952年3月,抽调2万余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先后到广东、海南、云南、广西、福建等省区组建一批国营农场,开荒种植橡胶树,发展我国的天然橡胶产业.在党和政府的关怀支持下,经过三代植胶人60年的艰苦奋斗和艰难攻关,我国天然橡胶产业经历了艰苦创业、调整巩固、填平补齐、整顿提高等发展阶段,克服了我国植胶区台风、低温、干旱等制约橡胶树生长的种种困难,推翻了世界上关于北纬15度以北不能种植橡胶树的传统论断,在北纬18-24度地区大面积成功种植橡胶树,建立起了海南、云南和广东三大天然橡胶生产基地,跻身世界产胶大国行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