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庆元县乡土植物资源丰富,依其生物学习性,将其分为乔木类、灌木类、草本类、藤本类四种类型,分析了其在城市绿化建设中的应用,以期为庆元县生态园林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乡土植物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土植物具有资源丰富,对当地生态环境具有高度适应性,能提供诸多乔木、灌木、攀缘植物、地被和草本花卉,同时应用到城市绿化中;能展示地方资源,创造地方性景观;苗木易获取,生产成本低廉,养护容易;不致引入生物侵害等优势。在城市绿化建设中,合理开发利用乡土植物资源,不仅能形成地域性植被特色景观,而且对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城市绿化首选乡土植物。 相似文献
3.
植物立体装饰能充分利用各种空间,摆脱土地的限制,扩大绿化面积,提高城市绿化景观效果。从植物立体绿化装饰的特点、用材出发,探讨了墙面、廊架、阳台、门庭、栏杆、屋顶绿化等植物立体装饰技术。 相似文献
4.
基于乡土植物的众多优点及其目前的应用状况,从新的视角对乡土植物在城市绿化中如何具体应用并充分发挥其优势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6.
植物资源利用研究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仪器分析在植物资源利用研究上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阐述了仪器分析在植物资源利用研究中的应用,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8.
9.
近年来,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但藤蔓类植物的运用明显不足,本文简要介绍了该类植物的特点及应用形式,分析了它们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城市绿化已成为城市生态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地应用植物新品种,可丰富城市生物多样性,提高城市绿化建设水平,促进城市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概述了植物新品种在城市绿化建设中的应用情况.总结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应用的意义及原则进行了论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木兰科植物共15属约260种,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亚洲东南部、北美东南部及中美,少数种类分布于亚洲马来群岛及南美洲。中国产11属约140种,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广东、海南等省区。在中国N34°以南至海南岛是森林中主要上层树种。木材为散孔材,纹理直、结构细、材质轻软、干燥少开裂,易施工。有些种类如合果含笑属,材质坚硬、刨面光滑、美观、抗虫耐腐强,为制造高级家具、重要建筑的上等木材。木兰科植物属于落叶或常绿的乔木或灌木,树皮、叶、花有香气,有许多是著名的观赏植物。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逐渐增强。要提高城市的绿化覆盖率,增加城市绿量,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不仅需要平面绿化,还要把平面绿化和垂直绿化有机的结合起来。为此,构成垂直绿化主体的攀援植物,在城市绿化中应充分发挥其优势。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辽宁营口鲅鱼圈区城市绿化的实地调查和和深入的分析,探讨了营口鲅鱼圈区城市绿化主要的植物种类及其配置方式,同时提出了几点建议,对今后鲅鱼圈城市绿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室外调查和查阅有关资料得出威海市现有耐盐碱植物27科40属42种,并分别论述了它们的分布、生境、利用价值及生态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一、应用概况1.在道路绿化中的运用玛纳斯街(南环路—铁路桥)种植有部分五叶地锦,其生长旺盛,并随着季节变化,呈现出嫩绿、深绿、火红的植物本性,营造出天然的彩色屏障。玛纳斯街(铁路桥—312国道西侧)种植有部分石生悬钩子,该植物引种于阿尔泰山区,通过驯化、栽培扩繁,已在奎屯市扎根,丰富了乡土植物材料。 相似文献
16.
城市绿化观赏效果和艺术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完善植物配置,因地制宜地配置各类植物,避免陷入绿量不均、盲目“克隆”、树种单一等误区,充分发挥它们与功能相结合的观赏特性,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求得植物与植物之间,植物与环境之间的最大协调。 相似文献
17.
杀虫植物资源研究利用之我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物源农药具有低毒、安全、环保等特点,是发展无公害农业,生产绿色食品的保障。但植物农药在植物体中含量不足1%,且资源有限,应加强野生资源保护,扩大人工栽培面积。同时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仿生合成,开发新的植物农药。 相似文献
18.
湖北九宫山植物区系起源古老,是我国华中地区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天然植物园;植物旅游资源丰富,是著名的旅游观光、科学考察、休闲避暑的胜地;只有大力保护和合理利用不可替代的植物旅游资源,才能促进九宫山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北京市引进植物资源的野外调查及问卷反馈的统计和归纳,对引进植物资源现状及利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按照其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空间分布、推广及更新等内容进行了详细地阐述,重点对引进植物在北京市的利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包括其在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的优点及在生态适应性上的缺点,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