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具有实际意义的“果皮厚度”概念,不单纯是果皮的厚薄,尚有果皮弹力,韧性的含意,它是衡量果实经济性状(品质、贮藏力等)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但到目前为止,尚无较好的测定方法。一般用刻度法直接测量其厚度,由于受果肉影响,果皮厚度不易迅速准确测得,又反映不出果皮结构及韧性特点。我们模拟牙齿破碎果皮的着力状况,试图用压力法,测其果皮的耐压力,以便反映出果皮韧性及其结构状况。  相似文献   

2.
荔枝采后果皮变色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不同采后处理的荔枝在贮藏过程中果皮的渗透率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果皮细胞膜渗透率大于30%时。荔枝果皮就发生大面积褐变;果皮细胞膜渗透率的变化是荔枝采后果皮变色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高低并不是荔枝果皮颜色变化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3.
具有实际意义的“果皮厚度”概念,不单纯是果皮的厚薄,尚有果皮弹力、韧性的含意,它是衡量果实经济性状(品质、贮藏力等)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但到目前为止,尚无较好的测定方法。一般用刻度法直接测量其厚度,由于受果肉影响,果皮厚度不易迅速准确测得,又反映不出果皮结构及  相似文献   

4.
采用光泽度仪(HYD-09)对76 份不同生态类型的黄瓜种质资源进行果皮表面光泽度检测。结果表明:黄瓜果皮表面光泽度在品种和类型间存在一定差异,变幅在1.32~4.92 Gs 之间;筛选出果皮表面光泽度值在4.60 Gs 以上的光亮果皮种质资源3 份;果皮表面光泽度值在1.60 Gs 以下的灰暗果皮种质资源9 份。  相似文献   

5.
果皮是西瓜果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对果实的贮运性能有重要影响。通过制作果皮组织的石蜡切片,观察了8组同基因型不同倍性西瓜果皮结构,研究不同染色体倍性对西瓜果实果皮结构的影响及西瓜果实贮运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倍性西瓜果皮结构存在差异,多倍体西瓜果皮厚度及各组成部分的厚度均大于二倍体,石细胞大小及形态与二倍体存在差异,多倍体西瓜果实的内果皮层从外到内有较为明显的小细胞向大细胞的过渡,而二倍体的这一变化不明显,在西瓜果实的不同发育时期,果皮结构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华盛顿脐橙果实采后油胞病害与酶活性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华盛顿脐橙果实为试验材料,研究采后果皮油胞病害的发生状况及病变过程中果皮POD(过氧化物酶)、PPO(多酚氧化酶)、PAL(苯丙氨酸解氨酶)等相关酶活性的变化,以探索柑橘果皮油胞的病变生理。研究结果表明,果皮油胞病害发生率随贮藏时间的增加而上升;伤果的发病率显著增加,发病时间早;低温降低了贮藏后期果皮油胞病变率。损伤处理显著提高了果皮PPO、POD和PAL酶活性,而低温则抑制了这些酶活性。在整个常温贮藏过程中,正常果和损伤果的油胞病害发生率与这3种酶活性都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说明果皮POD、PPO和PAL的高活性是果皮油胞病变的重要生理因素。  相似文献   

7.
以10个茄子自交系为亲本,按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方法Ⅱ配制组合,对茄子果皮红色素的配合力和遗传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茄子果皮红色素受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共同控制;茄子果皮红色素的一般配合力在各亲本间、特殊配合力在各组合间均存在显著差异;茄子果皮红色素是由显性基因起主要作用,性状受环境影响大,其狭义遗传力比较低,不利于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8.
测定了砀山酥梨褐皮芽变品系锈酥和砀山酥果皮中木质素含量的动态变化,观察了锈酥和砀山酥果皮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锈酥和砀山酥果皮中木质素含量均随果实的发育而升高,锈酥木质素含量显著高于砀山酥。花后100~125天,锈酥果皮由绿色转为褐色,木质素含量迅速增加。锈酥果实成熟时,果皮表皮细胞结构致密,木栓化程度高于砀山酥,是可能导致果皮褐色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花色苷是红色果皮发育过程中主要的呈色物质。本试利用HPLC法分析测试了龙眼属近缘种资源龙荔果皮中花色苷的含量和种类。结果表明,红色果皮中花色苷含量达到18.60±5.12 mg·kg-1(鲜重),分别是浅红色果皮和青绿色果皮中含量的6.8倍、33.2倍,且差异显著;还比较分析出龙荔果皮中花色苷种类以花青素-3-芸香糖苷为主,含量97%~98%。为进一步分析其积累规律和形成的分子生理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抗裂与易裂果西瓜果皮解剖结构及酶活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果型厚皮纯合家系抗裂果‘K2’和小果型薄皮纯合家系‘L1’为试材,比较果实果皮解剖结构与酶活性。于授粉后的21、24、27、30d取样,通过石蜡切片观察果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抗裂果果皮中石细胞的大小和形状比易裂果的更小更圆;在抗裂果中观察到一个明显的从小细胞到大细胞转变过程,抗裂果果皮结构的变异程度明显高于易裂果;在小型西瓜成熟的过程中,果实的抗裂性与果皮细胞结构的变化和排列有关;检测授粉后30d果皮酶的活性,表明薄皮易裂果家系中果皮果胶酶、纤维素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要高于厚皮抗裂果果皮;裂果率与果皮果胶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果皮厚度和果皮果胶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果皮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预防柑橙裂果的技术措施1适时增施氮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笔者调查各品种裂果果实发现,多数裂果的果皮厚度在2~3mm之间,同品种中不发生裂果的果实果皮大都比发生裂果的厚1~2mm。因此,增厚果皮,增强果皮韧性是降低裂果率和预防裂果发生的有效途径。在果实生长...  相似文献   

12.
猕猴桃体型大,外表比较粗糙,果皮深褐色,果肉嫩绿色,市场上大多从湖南、贵州等地区出口的;奇异果的外表光滑,而黄金品种的果皮是古铜色,果肉是金黄色,大多都是国外进口的。1果皮形态猕猴桃和奇异果的大小、外形都差不多,很多人都难以分辨出二者,如果二者对比,很容易看出猕猴桃的体型比奇异果的大一些,而且猕猴桃果皮上的细毛较为多显得粗糙,奇异果的果皮细毛少显得光滑。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砀山酥梨’芽变品系‘锈酥’果皮褐色形成机理,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盛花后25、50、75、100、125、150和175 d果皮中木质素含量和相关酶活性变化;从构建的‘锈酥’正向SSH-cDNA文库中筛选出与木质素生物合成密切相关的CCoAOMT-EST,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了‘砀山酥梨’和‘锈酥’果皮中CCoAOMT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锈酥’果皮发育前期木质素增量较大,且木质素增量累计比‘砀山酥梨’高12.2%;‘砀山酥梨’和‘锈酥’果皮中PAL、4CL、CAD酶活性均在花后75 d达到最大值,而POD酶活性则在花后125 d出现高峰;二者果皮中4种酶活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锈酥’果皮中均相对较高;‘锈酥’果皮中的PAL和4CL酶活性与木质素增量变化均呈显著正相关,而‘砀山酥梨’则未呈现出此规律;在果实生长发育各个时期,‘锈酥’果皮中CCoAOMT相对表达量均高于‘砀山酥梨’。因此推测,‘锈酥’果皮褐色形成与果皮中木质素积累及相关酶活性提高有关,果皮中CCoAOMT的增量表达是‘锈酥’果实褐皮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柑橘皮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 前言 据资料显示,2000年世界柑橘的产量已突破1亿t,其中35%被用来加工。柑橘皮是柑橘加工的副产物,约占整个果重的25%~40%,因此柑橘果皮的综合利用对提高柑橘加工厂的经济效益和减少污染、保护环境都是十分有利的。柑橘果皮主要由外果皮、中果皮、内果皮组成。外果皮约占果重  相似文献   

15.
砂梨果皮锈斑成因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砂梨(Pyrus pyrifolia Nakai)是我国南方地区、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的主栽梨系,也是东亚以外国家中作为栽培种的惟一东方梨。梨果实成熟时,果皮一般呈现三种色泽:黄绿色(或绿色)、褐色和红色。黄绿色(或绿色)的果皮多见于西洋梨、秋子梨、白梨和一部分砂梨。在栽培种中,褐色果皮为砂梨独有。虽然红色果皮的梨品种较少,但在秋子梨、  相似文献   

16.
果实常见的几种生理病害(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核果类果皮褪色症 1.1 发生范围 主要发生在桃和油桃果实上。 1.2 危害性 在世界上核果类的主产区均有发生。如美国的加里福尼亚、华盛顿、乔治、新泽西、南卡罗里那和科罗拉多州,意大利、新西兰、澳大利亚、阿根廷和智利等地区发生相当频繁。 1.3 病害症状 果皮褪色症如同果皮褐变。产生黑斑或花纹,严重影响果实的外观品质。 1.4 发病原因 果皮褪色主要与果皮擦伤和重金属离子污染有关。健康果皮细胞损伤后,细胞里的花色素、酚类色素与重金属离子反应就产生了褐变。铁、铜和铝都是重要的有害污染物,仅5~10毫克/千克的铁在果肉细胞pH值约为3.5时就足以诱导果皮褪色。该过程在果实采  相似文献   

17.
柑桔果实贮藏后期常普遍出现枯水现象,是限制宽皮柑桔延长贮藏的主要因素,某些年份也是影响甜橙贮藏的大问题。枯水果实,在宽皮桔主要表现是:果皮发泡,皮肉分离,囊瓣汁胞失水干缩。在甜橙类的表现是:果皮呈不正常的饱满,油胞突出,果色变淡无光泽,手触坚硬无柔韧感,失水严重时果实显著变轻,果皮凹凸不平;剖开果实观察:果皮变厚,白皮层疏松,油胞层色变淡,透明,易与白皮层分离,易脆裂,油胞内油压降低,挤之芳香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套袋对梨果皮中As A代谢的影响。【方法】以‘满天红’和‘翠冠’梨为试材,研究了果实套袋后果皮中As A含量及其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在果实发育过程中,As A、T-As A和DHA的含量在2个梨品种中变化趋势一致,均是在幼果果皮中最高,在成熟果果皮中最低;套袋显著降低了果皮中的As A和T-As A含量。此外,对参与As A代谢的酶活性测定发现GLDH、Gal DH、DHAR和MDHAR的活性均在幼果果皮中最高,成熟果果皮中最低,这与As A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同时套袋降低了GLDH、DHAR和MDHAR的活性。果实发育过程中,‘满天红’的GLDH活性高于‘翠冠’的GLDH活性,而其他酶活性在这2个品种中差异不显著。【结论】品种间As A含量的差异可能主要受GLDH调控;套袋通过抑制GLDH、DHAR和MDHAR的活性,从而导致梨果皮中As A含量的降低。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气相色谱技术对26 份辣椒材料果皮脂肪酸组成进行了研究,并与种子中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供试的26 份辣椒材料果皮中共鉴定出9 种脂肪酸成分,分别为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和山嵛酸;辣椒果皮中主要脂肪酸组分是亚油酸、亚麻酸和棕榈酸,各脂肪酸组分含量在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变异系数为8.16%~53.37%。与种子中脂肪酸组成含量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辣椒果皮中检测到月桂酸,且亚麻酸的平均含量相对较高;而种子中未检测到月桂酸,且亚油酸的平均含量约是果皮中的2 倍,说明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在辣椒果实的不同部位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0.
脐橙精油氧化还原性对油胞下陷病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探索脐橙果皮精油氧化还原性与柑橘果实油胞下陷病害的关系,【方法】以奉节脐橙为试材,对奉节脐橙正常和油胞下陷病发生较严重的果实在病变过程中果皮精油的pH、维生素C含量、活性氧产生速率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在整个贮藏过程中,奉节脐橙果皮油胞下陷病发生率和果皮精油pH随贮藏时间的增加而上升,外皮组织中溢出的精油的氧化性使病变率显著增加;正常果的果皮精油产生活性氧速率低于症状果,但抗氧化活性和维生素C含量高于症状果。【结论】说明奉节脐橙精油氧化还原性是果皮油胞下陷病害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