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7 毫秒
1.
以发芽种子缺氧处理后幼苗耐湿性状为指标,初步评价了60份不同来源甘蓝型油菜耐湿性,并对各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和二维排序分析.结果表明:种子缺氧处理严重抑制油菜幼苗的生长,不同甘蓝型油菜耐湿性差异明显且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相关分析表明,相对活力指数与相对成苗率、相对根长、相对茎长、相对鲜重、相对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电导率呈极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筛选出幼苗活力因子、幼苗恢复生长因子、细胞膜稳定性因子等3个对耐湿性贡献较大的主成分,它们对耐湿相关信息的累积贡献率达87.33%.根据相对活力指数大小和二维排序一致结果筛选出1份来自重庆和3份来自德国的强耐湿性甘蓝型油菜品种.  相似文献   

2.
为了定量分析诸科技因子与自然因子对上海县1955—1988年油菜生产力发展变化的贡献和作用,建立了油菜生产力的专家模型、道格拉斯模型和趋势产量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趋势产量于1978年达峰值。1978年比1955年每亩趋势产量提高72.9公斤,增产132%。其中,品种更换、栽培技术改进、施肥水平与地力变化和三因子综合作用对产量增长的贡献分别占54%、36%、15%和27%。1988年比1978趋势产量下降24.3公斤,减产19%。四者对产量变化的作用分别为1.6%、-6.4%、-7.2%和-7.0%。筛选出对当地脉动产量构成较大影响的7项气候指标,其综合丰歉指数的变幅达40%—-60%,丰年平均增产率为27.2%,歉年平均减产率为22.6%。对脉动产量产生较大影响的病虫危害年,大体上三年一遇,平均减产指数为5.7%,个别严重危害年的减产指数可达30%。  相似文献   

3.
以发芽种子缺氧处理后幼苗耐湿性状为指标,初步评价了60份不同来源甘蓝型油菜耐湿性,并对各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和二维排序分析。结果表明:种子缺氧处理严重抑制油菜幼苗的生长,不同甘蓝型油菜耐湿性差异明显且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相关分析表明,相对活力指数与相对成苗率、相对根长、相对茎长、相对鲜重、相对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电导率呈极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筛选出幼苗活力因子、幼苗恢复生长因子、细胞膜稳定性因子等3个对耐湿性贡献较大的主成分,它们对耐湿相关信息的累积贡献率达87.33%。根据相对活力指数大小和二维排序一致结果筛选出1份来自重庆和3份来自德国的强耐湿性甘蓝型油菜品种。  相似文献   

4.
寒地春油菜菌核病流行预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建立春油菜菌核病流行预测模型,利用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1991-1998年春油菜不同生育期各气象因子与菌核病发病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春油菜花期的气象因子对菌核病茎部发病率影响最大,其中6月下旬平均气温和7月中旬降水量是关键因子.利用花期各气象因子建立了春油菜菌核病茎部发病率回归模拟方程为:Y=-34.230056 0.405018X1-8.759353X2 9.274252X3 0.024760X4 0.1893376X5 2.835423X6同时组建了神经网络模拟模型,得到了较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水培试验中,研究了不同油菜品种的硼素营养特性。在高硼条件下.不同品种的含硼量为新油杂7号>伊犁野油菜>泽荣83,在低硼条件下为伊犁野油菜>泽荣83>新油条7号。施硼明显增加各油菜品种的单株结角数和每角粒数,提高单株生产力。其中,新油杂7号增产潜力最大,泽荣83与伊犁野油菜次之。  相似文献   

6.
油菜发育过程及生育期机理模型的研究Ⅰ.模型的描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油菜发育的温度效应曲线化,以发育生理生态过程为基础,利用作物生理发育时间为尺度,系统地预测油菜的物候发育,包括出苗期、现蕾期、始花期、终花期、成熟期.模型中用来描述特定品种发育遗传差异的参数有温度敏感性、生理春化时间、光周期敏感性、基本营养生长期因子和基本灌浆期因子,前三者分别体现了不同油菜品种在热效应、春化作用、光周期反应方面的遗传特性,后两者分别体现了不同油菜品种的基本的营养生长期和灌浆期长短的遗传特性,5个遗传参数共同决定了不同品种到达各发育阶段的生理发育时间.  相似文献   

7.
油菜发育过程及生育期机理模型的研究I.模型的描述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将油菜发育的温度效应曲线化,以发育生理生态过程为基础,利用作物生理发育时间为尺度,系统地预测油菜的物候发育,包括出苗期、现蕾期、始花期、终花期、成熟期。模型中用来描述特定品种发育遗传差异的参数有温度敏感性、生理春化时间、光周期敏感性、基本营养生长期因子和基本灌浆期因子,前三者分别体现了不同油菜品种在热效应、春化作用、光周期反应方面的遗传特性,后两者分别体现了不同油菜品种的基本的营养生长期和灌浆期长短的遗传特性,5个遗传参数共同决定了不同品种到达各发育阶段的生理发育时间。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内蒙古海拉尔地区春油菜结角层的研究,分析了结角层中角果组成,分布及其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1、春油菜结角层较薄,PAI较小,提高产量主要是控制下位分枝的生长,改善结角层内部的光照条件,形成一个高光效的结角层结构。群体直立不倒,各枝序排列有序。2、提高结角层生产力的关键是在结角层的纵向上提高千粒重、横向上增加角粒数。3、各枝序的生产力与它们的结角起止高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为尽快探索出优质杂交油菜高产制种优化模式,提高单位面积制种产量和经济效益,开展了氮、磷、硼、密度、行比五因子研究,采用5×5正交二次旋转设计,根据32个小区杂种产量求出各因子与产量之间多元二次回归方程。运用频数分析法,在计算机上模拟寻优,确定优质杂交油菜制种亩产60公斤以上综合农艺措施最优方案:亩施碳铵47.6—48.5公斤、过磷酸钙26—34公斤、硼砂1.7—1.9公斤、密度为1.4—1.5万株/亩、父母本行比2:2—2:4,其可靠程度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油菜AP2/ERF家族转录因子的分离及其生物学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的生长发育受病害、干旱、高盐和低温等逆境胁迫的影响较大。油菜植株中很多被上述胁迫诱导而表达的基因,如产物能直接增强油菜对逆境抗性的功能基因,和产物为转录因子而作为信号转导调控其它基因的表达而间接提高抗性的调控基因。很多转录因子涉及到油菜逆境抗性,AP2/ERF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家族。目前通过不同方法从不同种类的油菜中共克隆了24个AP2/ERF家族转录因子,属于ERF和DREB/CBF亚族。这些基因分别能够被低温、干旱、高盐、乙烯、ABA和茉莉酮酸酯诱导,并启动油菜中一些相关下游基因的表达,从而增强油菜的抗逆性能。本文综述了油菜中AP2/ERF家族转录因子的克隆、进化关系分析、空间结构及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11.
贵州遵义县油菜种植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GIS技术,分析贵州省遵义县种植油菜区域各项养分,确定评价单元和选取评价因子,构建油菜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因子权重,最后综合评价遵义县种植油菜的适宜性。结果表明,遵义县大部分水田适宜油菜生长,其中适宜种植油菜的水田面积为39 399.07 hm2,占46.91%,高度适宜种植油菜的水田面积为17 143.78 hm2,占20.41%。  相似文献   

12.
杂交晚粳寒优湘睛在上海郊区作单季晚稻种植获得成功,并已大面积在上海县及上海郊区推广应用。杂交粳稻制种是杂交粳稻推广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几年来重视对杂交粳稻寒优湘晴(寒丰A×湘晴)组合的亲本特性,制种技术进行反复试验研究,总结了一套大面积制种亩产150公斤的技术经验,经大面积实践验证比较符合上海郊区的实际情况,获得连续三年大面积制种、平均亩产150公斤以上的高产纪录。1990年制种面积1648亩,平均产量179.39公斤,总产295634公斤。现将寒优湘晴制种技术综合如下: 一、亩产超150公斤的穗粒结构 根据三年来汇总资料,亩产超过150…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油菜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角果皮表面积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并对构成产量三因素在不同密度水平、不同结角部位上的变化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密度下各结角部位对产量的贡献:主花序随密度提高而递增,一次分枝稳定在50%左右,二次分枝则随密度提高而递减。最适密度每亩12000株水平下,主花序、一次分枝和二次分枝对产量的贡献大体各占30%、50%和20%。主花序和上、中部一次分枝的角果皮表面积与其籽粒重都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运用经过改进的农业生态区域法,计算了江苏、安徽两省141个县(市)油菜的气候生产力及土壤条件对它们的定量影响。大面积油菜的每亩生产潜力因各地的自然资源条件而不同。通过对各地油菜增产潜力及主要自然限制因素的分析,可以为油菜的合理布局与因地制宜确定增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湘油708为材料,设置施肥类型、施肥量和种植密度为栽培因子,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含量,探究栽培因子对高油酸油菜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油菜油酸和芥酸含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施加75 kg/hm^2有机肥、种植密度为45万株/公顷条件下品质最好,油酸含量79.6%、芥酸含量0.058%.本研究证明了适当施肥和合理的种植密度,对油菜品质具有一定调控作用,可为高油酸油菜种植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降低稻田除草剂残留对油菜生产的风险,筛选不同除草剂耐性的油菜品种,以19个长江流域大面积应用的油菜品种为材料,选择吡嘧磺隆、丙草胺、灭草松、氰氟草酯等4种常用稻田除草剂,通过营养液纸培试验,考查发芽率及幼苗期株高、最大根长、鲜重、干重等性状,以各性状的耐除草剂系数作为衡量指标,对油菜品种进行除草剂的耐性综合评价。结果发现,在稻田除草剂胁迫下,油菜各生长指标反应因基因型而不同,差异显著。通过聚类分析筛选出与除草剂对应的耐性相对较强的油菜品种,并认为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更全面更稳定可靠。在稻-油生产模式中,建议根据水稻除草剂种类,选择对应的耐性油菜品种,降低生产风险。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三年的密度试验得出:呼盟的春油菜单株结角层模式在低密度下呈伞形;适宜密度下呈华盖式;高密度下呈梭形。在华盖式结角层中,高效分枝所占的比例大,各枝序的结角起点高度和终点高度都较一致。华盖式结角层的生产力较高,是春油菜一种合理的结角层模式。  相似文献   

18.
湘西地区油菜播种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湘油11号、湘油13号和秦油2号不同播种期的研究,结果表明湘西三熟制地区最适宜的油菜播种期为9月20日左右,并对不同播期各品种的生育期及产量构成因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西藏春播半冬性甘蓝型油菜光温特性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西藏高寒春油菜生产区的育种和引种提供光温特性方面的理论参考,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分析了18个半冬性甘蓝型油菜品种的营养生长期、蕾花期和角果成熟期的光温因子,评价半冬性甘蓝型油菜在西藏春播条件下的光温特性。结果表明:3个公因子(营养生长期光温因子、蕾花期光温因子、角果期光温因子)对变异的方差累计贡献率达100%,能真实反映9个光温指标及其相互关系。全生育期中,营养生长期光温因子对半冬性甘蓝型油菜生长影响较大,其次是蕾花期。与西藏相邻地域品种表现光温钝感,反之表现光温敏感。t检验结果表明,光温敏感型油菜品种表现较强势的营养个体和较长的生育期,而产量性状差异不显著。说明在西藏春播区选择光温钝感型半冬性甘蓝型油菜品种能够兼顾早熟和高产的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20.
施氮对宁杂1号油菜各枝序角果性状的调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不同施N量处理,研究了N素营养对油菜各枝序角果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油菜各枝序的角果数以主序和中上部分枝较多,并随施N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加,过多地施用N肥会造成结角层角果过多而严重影响其它产量因素。(2)每角粒数以主序和中上部分枝较多,下部分枝较少。各枝序的千粒重和单位角果皮面积生产力(PPA)以主序最高,上部分枝较高,下部分枝较低。(3)适量施N可使上部8个分枝的每角粒数、千粒重和PPA都维持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