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 包衣种子是种子质量标准化的一项重要内容。种子包衣技术就是把含有农药、微肥和植物生长激素等多种成分的种衣剂,通过机械加工手段,均匀地包在种子表面。它是在传统浸种拌种技术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是科技兴农国家重点推广技术之一。包衣种子具有以下优点:  相似文献   

2.
保水剂包衣对春小麦出苗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在辽西半干旱区褐土农田,应用几种保水剂,对春小麦种子进行包衣处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包衣处理能够促进小麦出苗,出苗提前1-2d,出苗率提高6.5%-11.1%,能够显著增加小麦产量,增产幅度达到7.46%-12.66%,产投比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3.
<正> 三唑酮又名粉锈宁、丰收灵,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内吸性强、持效期长、安全的杀菌剂,被植物体各部分吸收后,能在植物体内传导。对小麦白粉病、锈病、黑穗病及高粱、玉米丝黑穗病、圆斑病等防效极佳,对麦类全蚀病、云纹病、黑穗病、根腐病及瓜类、果树、蔬菜、花卉等的白粉病等均有高效,具有预防、铲除、治疗、熏蒸等作用。可与多种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混用。  相似文献   

4.
邢光耀 《种子科技》2008,26(1):44-45
三唑酮等三唑类药剂防治病害的机制是抑制真菌体内CytP450单加氧酶的活性,破坏麦角甾醇生物合成,导致细胞膜损伤而死亡。但它同样也能抑制植物体内赤霉素合成过程中的C-14位脱甲基酶CytP450单加氧酶,使促进细胞伸长的赤霉素不能合成。目前,生产上基本上采用高效、广谱性的三唑类杀菌剂拌种预防小麦病害的发生,但用药量过大时会严重抑制小麦种子的萌发和出苗。由于近年来小麦纹枯病和全蚀病发生较重,采用高剂量可增强对两种病害的防治效果。为此,我们做了三唑酮和苯醚甲环唑拌种对小麦出苗率影响的药效试验,以期明确三唑酮和苯醚甲环唑拌麦种的适宜用量,从而为三唑类杀菌剂拌种防治小麦病害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小麦白粉病菌对三唑酮的抗药性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试验比较了叶段法、小株法、试管苗法、活动苗圃法测定小麦白粉菌对三唑酮药剂的灵敏度的差异,并建立了灵敏度基线,发现了抗药菌株,可供测定小麦白粉菌的抗药性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啤酒工业的发展和畜牧、水产养殖业规模的扩大,对大麦产品的需求量逐年增多,价格随之上涨,由此激发了农民种植大麦的积极性,带来了大麦用种量的逐年上升。种子经营者看准了这一市场机遇,通过多种渠道抓种源以满足农民用种的需要。但是,由于大麦种子生产加工的粗放性和不规范性,要想向农民提供安全可靠的种源,  相似文献   

7.
8.
冯维卓 《中国种业》2005,(12):33-34
江苏农垦集团公司为省属国有企业,下属27个国营农(林)场,土地面积210万亩,其中耕地95万亩.棉花为江苏农垦重要的经济作物,常年种植20万~25万亩,最多时种植35万余亩,2000-2001年降至15万亩左右.棉田主要分布在盐城、连云港、南通等沿海地区的国营农场,大部分为一年一熟制机械直播棉,目前单产为90kg/亩(皮棉)左右.  相似文献   

9.
三唑酮对提高植物抗逆性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三唑酮即是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杀菌剂,又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当植物受到逆境胁迫时,一定浓度范围的三唑酮能延缓叶绿素含量和相对含水量的下降、抑制丙二醛(MDA)含量和膜相对透性的增加、提高逆某些抗氧化剂含量和有关抗氧化酶活性,从而提高植物的抗胁迫能力。根据有关资料综述了三唑酮对提高植物抗逆性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邢光耀 《种子科技》2008,26(3):50-51
三唑酮等三唑类药剂防治病害的机制是抑制真菌体内CytP450单加氧酶的活性,破坏麦角甾醇生物合成,导致细胞膜损伤而死亡。它同样也能抑制植物体内赤霉素合成过程中的C-14位脱甲基酶CytP450单加氧酶,使促进细胞伸长的赤霉素不能合成。目前,生产上基本上采用高效、广谱性的三唑类杀菌剂拌种预防小麦病害的发生,但用药量过大时会严重抑制小麦种子的萌发和出苗。  相似文献   

11.
春小麦施肥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氮、磷、钾肥料不同配比对春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小麦生长及产量均有促进作用。在施肥的六个处理中,处理2(N:P2O5:k2O=6:8:3)的小麦生长具有明显的优势,表现为小麦各生育时期干物重、叶绿素含量增加,硝酸还原酶活性(NRA)及籽粒含氮量较高,与产量有关的性状如:穗长、小穗数、穗粒数、穗粒重及干粒重等得到明显改善,籽粒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742.6kg /hm2,增产率为18.8%,小麦品质也表现较好,蛋白总量高达804.7 kg/hm2。  相似文献   

12.
7.5%精恶唑禾草灵浓乳剂对麦田野燕麦具有良好的防除效果,使用剂量以750~900ml/hm2为宜,对水225kg,于小麦4~5叶期,野燕麦3~4叶期均匀喷施。防除野燕麦效果达85%以上,对小麦安全,灭草后增产20%以上。研究结果表明,7.5%精恶唑禾草灵浓乳剂是防除野燕麦高效、低毒安全的农药,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春小麦种子大小对主要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生祥  宋晓华 《种子》2003,(1):26-27
通过8个春小麦品种的大、小粒种子在大田进行播种试验,结果表明:大粒种子形成的植株分蘖数多,营养生长旺盛,收获穗数多,产量较高。而在株高、穗长、单穗粒数及千粒重等性状上,种子大小不产生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不同类型春小麦芽期抗旱资源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聚乙二醇(PEG-6000)渗溶液对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农家品种、推广品种、小麦族稀有种、及朝鲜抗旱品种进行干旱胁迫,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春小麦抗性极强的品种其相对发芽率存在差异,推广品种、农家品种和稀有种小麦的相对发芽率接近100%,而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的相对发芽率略低,在选用的国外抗旱品种中没有抗旱性极强和抗旱性强的品种;5种类型春小麦中推广品种和稀有种小麦相对发芽率高,具有丰富的极强抗旱性小麦资源。  相似文献   

15.
春性杂交小麦优势测定与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2个杂交组合对T型春性杂交小麦的株粒数、株粒重、株穗数、主穗小穗数、千粒重、穗长6个主要性状进行了超标优势分析,结果表明:所有组合的株粒重、株穗数、千粒重、穗长4个性状具有明显的正向超标优势,株粒数、主穗小穗数2个性状的超标优势表现为正负优势且幅度较大,分别为-19.2%~56.5%、-2.1%~5.3%之间。采用配合力的同亲回归分析,克旱9A和克82R27特珠配合力最高,其次为克丰二A×克82R67、克丰三A×克82R27。用2个春性T型杂种小麦和2个化学杂交剂制成的CHA杂交小麦,3个亲本(其中2个为对照品种)共7个品种,研究了群体密度对春性杂交小麦主要性状及其杂交优势的影响,明确了春性杂交小麦适宜的密度范围,为合理利用杂交小麦的优势效应采取高产高效的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冬小麦和春小麦产量形成差异,2016年10月-2017年6月以冬小麦品种济麦22和春小麦品种津强8号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冬小麦和春小麦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及产量构成。结果表明,春小麦出苗比冬小麦延长8d,营养生长期缩短77~78d,灌浆期延长1~2d,全生育期缩短143~144d。拔节期和开花期,春小麦和冬小麦的叶面积指数无显著差异,但灌浆期春小麦叶面积指数比冬小麦叶面积指数增加6.34%~7.67%,不同生育时期春小麦和冬小麦干物质积累量无差异。春小麦收获穗数和千粒重比冬小麦分别增加2.35%~5.29%和4.28%~5.13%,但穗粒数比冬小麦少1.4~2.3,春小麦与冬小麦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均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春小麦可通过增加播量,增加穗数,保持稳定的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实现小麦稳产,可为区域变革麦-玉种植制度,实现麦-玉周年双机收子粒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春小麦耐热性的筛选方法与指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51份春小麦材料对3种耐热性方法进行了研究评价。供试材料在田间通过晚播计算各基因型的粒重感热指数(Se)或于籽粒浆期用塑料简棚进行遮盖处理并计算千料重感热指数(Sg)评价其耐热性,而在室骨采用膜热稳定性测定方法,以相对热损伤率(RI%)大小评价基因型的耐热性。相关分析表明:Se在年际间和年份内的相关系数均呈极显著高度正相关,从而具有较好的重演性,而RI%与Sg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基因型的热稳定性大  相似文献   

18.
通过田间试验检测了壳聚糖(CHT)溶液及配入外源植物激素包衣种子对春性小麦冬前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用2%的CHT溶液包衣,能显著促进种子萌发及麦苗生长,配入50或100mg/L的6-BA,能明显增加单株分蘖及生物量。试验结果还表明:在2%的CHT溶液中,当PP333浓度为800mg/L时,配入50或100mg/L的6-BA对茎蘖生长发育没有增效作用,但最终均能使春性小麦形成苗壮、蘖多、抗寒性好的冬前群体;然而当PP333浓度为1200mg/L时,配入50或100mg/L的6-BA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并最终也形成苗壮、蘖多、抗寒性好的冬前群体。  相似文献   

19.
试验于1989-1990年在海道大学进行,结果表明,春小麦根系随根带深度加深而增加,浅根区无灌水根系发达是对土壤水分亏缺的适应性表现,深根区根系更发达,为春小麦丰产奠定了物质基础。灌水条件正气我在植株体内含量高,无灌水条件下钾在茎内含量高,春小麦的养分含量和全吸收量有随根带深度增加而增多的趋势,吸收氮钾多,磷次之,生育前期氮磷钾分配在茎叶多,生育后期氮磷在子实,钾在茎内分配比率大,春小麦的产量有随  相似文献   

20.
不同形态氮肥对春小麦品种籽粒淀粉及其组分的调节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尹静  胡尚连  肖佳雷  李文雄 《作物学报》2006,32(9):1294-1300
以不同亚基组成且品质类型不同的6个春小麦品种(东农7742、新克旱9、泉224、辽10、Roblin和龙麦2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淀粉及其组分积累规律、不同形态氮肥(酰胺态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对淀粉及其组分积累的调节效应及不同品种淀粉与蛋白质的消长关系。结果表明,供试HMW-GS组成品种的淀粉及其组分的积累存在基因型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