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解CRISPR技术领域的研究现状,以中国知网(CNKI)中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筛选出的8031篇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5.8 R3和Excel 2019分析CRISPR技术研究文献的年发文量、发文机构、基金、期刊、关键词等。在CNKI中文数据库中,CRISPR技术的年发文量在2014-2021年期间呈上升趋势,在2019年达到峰值。综合类院校、农业类院校和农科院是CRISPR技术研究的主要机构。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郑州大学段广才和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的毕延震,均为19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发表的论文数量最多,为2107篇,占比26.24%。高频关键词表明,当前农业领域CRISPR技术在水稻上的应用最为广泛。关键词中心性大小表明基因编辑、基因敲除、水稻等是当前国内CRISPR技术领域研究热点。关键词突现分析表明编辑效率、盐胁迫、活性氧、马铃薯、生长发育、过表达可能是该领域未来的研究热点。该论文从宏观上了解掌握CRISPR技术,为我国农业生物育种技术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中国烟草营养与施肥研究现状——基于1998—2007年文献计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文献资源为依据揭示我国1998~2007年来烟草营养与施肥领域的研究概况与发展趋势。从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获取所需资料,对发文量变化、主要作者、期刊分布、地域分布、主题分类等进行计量分析。发文量趋于逐年上升的态势;确定核心作者10人、核心期刊6种;发文地域广泛,但发文量较多的机构主要集中在我国烟区。施肥及土壤是主要研究内容;该研究领域表现出学科交叉融合,新技术运用活跃等特点。近10年中国烟草营养与施肥研究有较快发展,施肥以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全面进入生产与生态并重的施肥阶段。 相似文献
3.
为对国内外古树研究现状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探究该领域的研究前沿和研究热点,以2012—2021年间CNKI中文期刊数据库、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集中收录的该领域相关研究文献作为数据基础,充分整合CiteSpace和VOSviewer文献计量可视化软件的优势,采用综合的文献共著网络、共被引网络以及共词网络进行科学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方法。研究发现,国内外研究者们对古树的关注程度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国内,主要研究机构包括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太原市园林植物研究中心等,国内主要研究内容涉及4个方面,分别是古树资源调查、古树保护措施、土壤对古树生长的影响以及古树生态特征分析。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国家是美国,排名第2位的是中国。在国际研究机构中,影响力最大的研究机构是中国科学院。Yang Y等为该领域高影响力作者。国际古树主要研究内容涉及4个方面,分别是古树生物文化遗产价值、古树广泛的生态价值、古树在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价值,以及古树独特的遗传多样性优势。 相似文献
4.
虎杖是国内外广泛分布的重要中草药和工业原料植物,准确把握其研究现状和发展态势对虎杖种植和利用有重要指导意义。该研究以2002—2022年CNKI中文期刊数据库、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检索文献为基础数据,应用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系统分析了虎杖研究现状、动态和前沿热点。2002年以来国内外对虎杖研究关注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影响力最大的研究机构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四川大学等。从国际范围看,中国是虎杖研究合作影响力最高国家,发文量占全球的44.8%。国内外虎杖研究热点主题分别形成17个聚类,国内热点包括其药用价值、生长特性、离体培养,白藜芦醇、虎杖苷、大黄素、绿原酸、总蒽醌等功能成分提取、药效和利用等。国际热点包括蒽醌类、白藜芦醇等功能成分提取分析及其抗氧化、抑制细胞增生等医药健康用途、新活性物质鉴定、作用分子机理、合成生物学、能源和农药利用、生物入侵和生物控制等。研究确证了中国研究单位和研究者的优势和影响力,为深化虎杖研究提供了方向指导。 相似文献
5.
利用文献计量学及文献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国内外植物氮素代谢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进行总结与分析,便于相关研究者了解本领域的研究现状。以2013—2022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WoS)和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植物氮素代谢研究相关论文为文献来源,对发文量、主要研究力量、文献共被引、关键词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发文量整体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中国、美国、西班牙、德国和巴西等国家在植物氮素代谢领域的影响力较大,国内外机构发文量较多的是农林类高校及科研单位。氮的吸收利用、氮利用效率、盐胁迫、铵信号的介导和氮代谢相关酶的研究构成了植物氮素代谢的重要基础。近10年国际上植物氮素代谢研究的热点为植物耐受性、氮利用效率、氨同化、参与氮代谢相关酶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等;国内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不同氮素形态对植物品质和产量的影响、植物的氮素利用效率、碳氮代谢等相关方向,此外耐旱性、乙烯是最新研究前沿。今后植物氮素代谢应进一步围绕氮素利用效率这一目标展开研究,对氮肥施用进行长期动态观测,研究定量标准;关注植物碳-氮代谢协同机制;基于多组学技术开展植物氮素代谢的相关基因研究;整合... 相似文献
6.
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的1981—2013年西藏干旱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为了研究西藏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利用西藏38个气象站点1980—2013年的月降水资料,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作为干旱指标,分析了西藏旱季和雨季的干旱及重旱频率分布特点。结果表明:东南部旱季干旱频率较高,西部雨季干旱频率较高;而旱季和雨季的重旱频率高的地区都在中、东部;20世纪90年代旱季干旱和重旱发生频率最高,21世纪初雨季干旱和重旱频率最高。对西藏不同区域干旱强度演变情况分析表明,各区域1981—2013年旱季和雨季干旱强度变化都不一致,总体来说,沿江一线和东部地区变化相对稳定,南部边缘变化相对较剧烈。 相似文献
7.
2005—2012年新疆南疆棉区棉花杂交种主要经济性状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杂交棉在高密度植棉模式下主要经济性状优势,为新疆南疆棉区棉花杂交种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利用2005—2012年南疆中早熟杂交棉和常规陆地棉区域试验品系和审定品种的皮棉产量、纤维品质性状的多年多点数据,进行整理和对比分析。在高密度膜下滴灌种植模式下,杂交棉参试组合经历了起步-快速发展-急速下降的过程。杂交棉参加区试组合在单株铃数、单铃重、衣分变幅较大。陆陆杂交棉组合平均皮棉产量略高于常规陆地棉,纤维长度、比强度等品质指标略低于常规陆地棉,但均不显著。陆陆杂交棉审定品种在单株结铃、单铃重方面显著高于常规陆地棉,但每公顷铃数较常规陆地棉低3.0万个,平均皮棉产量差异不显著。陆海杂交种在单株铃数、纤维品质、抗病性等总体优于陆陆杂交种和常规棉,但在单铃重、衣分、皮棉产量平均分别低于常规陆地棉27.0%、11.3%、7.0%。在目前高密度植棉模式下,参试杂交棉组合较常规陆地棉生产优势并不明显,继续开展高密度强优势杂交棉育种及种植模式研究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8.
生态系统安全状态障碍的诊断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笔者基于遥感和GIS技术,采用栅格技术,以吉林省西部为例,引入了“因子贡献率”、“指标偏离度”和“障碍度”的概念,对影响吉林省西部2000年生态安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生态安全的障碍因素区域差别较大。单一类型障碍因素作用区域占总研究区的76.92%,其中主要作用因素有6种,为经济发展水平、土壤类型、区域开发指数、地貌形态,人口自然增长率和相对起伏度。多因素作用区域中两种障碍因素作用的区域占绝对优势。整个区域中土壤类型作为障碍因子的区域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7.57%,其中又以风沙土、碱盐土两种土壤类型为主,占3/4以上,沙化和盐碱化已经成为吉林省西部一个不容忽视的生态问题。研究实现了障碍因素的空间化,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区域综合治理提供了具体依据和可操作的具体指导,所采用的生态环境病理诊断的方法为区域生态安全方法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西南地区1960—2013年参考作物蒸散量时空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西南地区108个气象站点1960—2013年逐日气温、降水、风速、日照时数、太阳总辐射和相对湿度数据,应用Penman-Monteith模型和ArcGIS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分析其参考作物蒸散量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近54年来,西南地区参考作物蒸散量在波动中呈降低趋势,其变化倾向率为 -4.509 mm/10 a,其中降低幅度以20世纪90年代最大,距平值为-19.526 mm,增幅却以70年代最显著,为12.744 mm,特别是在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初,参考作物蒸散量大幅下降,最低值出现在2000年,为628.264 mm;从季节变化看,春夏季呈降低、秋冬季却有上升的趋势。参考作物蒸散量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表现为:以云贵高原西部为高值中心,向四周递减,且低值区分布面积远大于高值区,高值区位于云南高原和广西丘陵部分地区,低值区分布在四川盆地、贵州高原、松潘高原和滇西北高海拔地区。影响西南地区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因子主要以日照时数、风速和相对湿度为主,但各区所受主控因子却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了河南省2000—2010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力,通过生态赤字、生态承压度与万元GDP生态足迹进行可持续发展水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0年11年间河南省人均生态承载力由0.5318 hm2增加到0.8220 hm2,除2003年外均处于上升趋势中;(2)人均生态足迹总体处于上升趋势中,其中人均生物足迹先降后升,能源足迹不断上升,建设用地足迹增速最快,化石能源用地足迹比重最大;(3)11年间人均生态赤字由0.2479 hm2增加到0.5238 hm2,处于上升趋势中,经济发展始终处于不可持续状态,生态承压度经历了反复的下降与上升过程;(4)万元GDP生态足迹不断下降,由2000年的1.4640 km2下降到2010年的0.5481 km2。中原经济区建设契机下为实现河南省可持续发展,应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打造农业强省;优化产业结构,保证经济质量提高;践行生态理念,引导绿色生产与消费。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计量方法,以SCIE数据库为数据源基础,检索了有关棉花研究的文献,从文献量、学科、期刊、著者和引文等角度进行了统计和分析,以定量数据从侧面反映10多年来中国棉花研究领域学术发展状况,揭示了中国加入WTO后棉花研究领域的蓬勃发展态势,年载文量稳步快速增长,学科研究领域广泛,基础科学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国际交流与合作普遍,形成了较强的棉花研究团队,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领军人物,带动了中国棉花学术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滴灌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滴灌作为一种节水灌溉技术,在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滴灌为代表的现代化农业的科学灌溉将大大缓解全球水资源危机。笔者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以SCI-E数据库为数据源基础,利用Excel软件对2002—2014年间有关滴灌研究公开发表的研究性文献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从文献量的年代、国家/地区、研究机构、来源出版物、研究方向、著者及引文等角度,采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揭示了十多年来世界滴灌学术领域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国际滴灌研究力量分布和发展态势,了解掌握了目前滴灌研究领域各国、各科研机构、核心作者的发文情况及研究热点。并通过与中国滴灌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中国滴灌研究的国际地位,为中国学者深入进行滴灌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用主成分和系统聚类法评价棉花品种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09份引进棉花品种开源的19个数量性状进行分析,结果前7个主成分对变异的贡献率达86.7%;从中选择9个综合性状进行系统聚类,109份资源被分为二十类,其中C(尤其CⅠ①和CⅡ②亚亚类)、E、L、P四类的综合性能较好,且遗传距离较大,在这四类间选亲本杂交成功率较高,且工作量仅为盲目配制组合的8.17%。本文还就杂交亲本选配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采用地统计学的变异函数分析方法对我国2006年棉花长势空间变异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县域尺度的我国长势指标存在空间异质性.5月真叶数、6月真叶数、7月总果节数、9月成铃数的半方差值随间隔的变化很好的符合高斯理论模型的变化趋势,模型拟合的决定系数变化在0.472~0.856之间,8月成铃数则较好地符合球状理论模型,模型拟合的决定系数为0.879.空间自相关范围分别是 1644.25、1822.61、2293.59、2777.63、1195.56 km.5月份单株真叶数99.9%的空间变异是由于结构性因素的原因造成的,7月份的单株总果节数的96.7%的空间变异是由于结构性因素的原因造成的,6月单株真叶数、8月单株成铃数、9月单株成铃数的空间分布的结构比分别为0.61、0.929、0.869. 相似文献
15.
以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检索源,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1987—2018年国内降解地膜研究态势。结果显示:降解地膜研究文献数量偏少,近10年来其速度和数量呈上升趋势;研究区域全国各地区均有涉及,新疆、甘肃、山东是研究靠前的3个地区;研究情报源分布较为广泛,但高质量载文期刊较少;研究人员分散不稳定,核心作者不突出;科研和教学单位是主要研究机构,研究内容多为应用降解地膜后对土壤水热及作物产量的影响,而在降解机理、环境安全方面的研究比较缺乏。建议降解地膜今后的研究方向和趋势应满足"五性一配套"综合体系,即:功能性、操作性、可控性、经济性、安全性和配套性。 相似文献
16.
17.
为全方位了解国内水稻盐胁迫领域的研究动态,以文献计量学为基础,以“水稻”和“盐胁迫”为主题词,检索1990—2020年收录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水稻盐胁迫方面的高质量论文,共检索到期刊论文442篇,从发文量、作者、科研机构、被引频次、鱼眼图和突现分析方面研究国内水稻盐胁迫方面的现有研究成果。结果表明,水稻盐胁迫方面的研究呈增长趋势,目前处于爆炸式增加阶段;基因编辑和表达研究、根系生长和金属离子平衡研究等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沿海及盐碱地地区对盐胁迫的研究最多,研究更为深入,不同非生物胁迫叠加亦是研究的热点方向。今后水稻耐盐性研究在芽期、苗期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围绕产量这一目标展开相关研究,同时应加强各研究团队、机构之间的合作,推进成果转化、技术推广,更好地服务农业,增加粮食产量,保障国内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8.
陆地棉枯萎病抗性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最小范数二阶无偏估算法[MINQUE(1 ) ]的统计方法 ,分析加性—显性—母体 (ADM)遗传模型、加性—显性—上位性(ADAA)遗传模型 ,估算陆地棉 8个杂交亲本和F1、F2 代各 2 8个组合的枯萎病抗性遗传效应。结果表明 ,陆地棉枯萎病抗性的遗传无上位性效应 ,有不显著母体效应存在 ,因而采用 ADM模型分析 ,加性方差为 2 8.0 8,显性方差为 7.35,母体方差是 0 .43,分别占表现型方差的 49.9%、1 3.1 %、0 .8% ;广义遗传率为 63.0 % ,狭义遗传率为49.9%。陆地棉枯萎病抗性的遗传主要是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 ,以加性效应为主 相似文献
19.
棉花不同群体冠层特征的映像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棉田群体冠层特征对于研究棉花光合作用、蒸散作用等和创建棉花理想的高产株型模式非常重要。利用冠层映像分析方法研究棉花的冠层结构方法新、速度快、准确性高,可以同时测定叶面积指数LAI、平均叶角度MFIA、透射系数TC及不同高度角和方位角范围内的消光系数和叶面积分布等。通过对不同遗传型棉花品种、麦棉两熟不同的配置方式和不同打顶时间对棉花群体冠层结构特征影响的研究表明,(1)中早熟棉花新品种(系)9409叶面积大,平均叶角度和透射系数均较适中,群体冠层结构较为理想。中棉所12、17、19的叶面积指数、平均叶角度和透射系数也比较协调,有利于构建高产群体模式。(2)小3-2式和4-2式麦棉套种配置方式均可达到适当的LAI,但4-2式应注意加强株型控制,以便促进棉花在纵横方向上的均匀生长。(3)打顶时间过早或过晚均不利于建成理想的群体冠层,7月中下旬打顶较好。另外本文还探索研究了应用该映像分析方法的操作技术和使用方法、范围等。 相似文献
20.
陆地棉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及其与农艺性状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分析陆地棉栽培种遗传多样性,通过关联分析寻找与棉花农艺性状相关联的分子标记,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和提高棉花育种效率奠定基础。本文采用74个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标记对172份陆地棉栽培种的基因组变异进行扫描,使用NTSYS-pc 2.20进行聚类,分析该群体遗传多样性;利用Structure 2.3.4软件分析群体结构,在此基础上结合田间表型数据,采用Tassel 2.1的一般线性模型(General linear model,GLM)进行关联分析,定位与农艺性状相关的QTLs。74个标记共检测到148个多态性位点,涉及246个等位变异,变异范围2~7个,平均等位变异数为3.32;引物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0281~0.3733,平均值为0.2370;遗传相似系数变异在0.2816~1,平均值为0.5369,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5369,表明我国陆地棉遗传基础狭窄,尽管国外及西北内陆棉区部分材料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变异。聚类分析将该群体划分为12个亚群,不同棉区的材料交叉分布,且聚类结果基本与系谱吻合。群体结构分析却将172份供试材料划分为3个亚群;通过关联分析,发现30个位点与铃重、衣分、黄萎病抗性显著相关(P0.05),各位点对表型变异贡献率为2.24%~5.27%。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