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沿江棉区棉花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棉花栽培的实用技术要点,主要包括:营养钵育苗、移栽、苗蕾期管理、施肥、化学调控、病虫草害防治等。  相似文献   

2.
地膜覆盖栽培日本等国首先在蔬菜、果树生产中应用,以后又推广于烟草、花生、早稻等作物,一般增产30—50%。我国棉花地膜覆盖栽培研究也较早。1976年以来,山西省农科院棉花所在水地和旱地棉田进行了研究。试验指出,地膜覆盖对土壤理化性质及棉花生育都有良好作用。但盐碱地棉花地膜覆盖研究甚少。为此,我们于1981—1982  相似文献   

3.
4.
吴刘发 《农技服务》2011,28(4):429-430
安徽沿江丘陵棉区棉花面积不断增大,近几年结合棉花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该区棉花生长发育的规律和需肥特点,并结合土壤气候条件、栽培种植与灌溉方式,总结出该区棉花高产栽培技术,以达到棉花优质高产、培育土壤肥力、减少环境污染、提高植棉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沿江棉区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一代棉花在沿江棉区推广面积日益扩大 ,对棉花生产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农技推广部门和棉农对杂交一代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缺乏全面地了解 ,致使育苗效果不好 ,出现种子质量方面的纠纷。为此 ,笔者详细介绍了营养钵育苗的苗床准备、播种、管理和移栽技术。  相似文献   

6.
简要分析安徽沿江棉区棉花生产方式的现状和现有种植品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棉花育种的方向,指出要培育三系雄性不育杂种,尽快开展株型育种和高光效育种,培育高光效株型品种,为实现棉花生产机械化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渗水地膜、普通地膜、露地3种处理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渗水地膜能节水保墒,调节土壤三相组成,增大光合势,降低落铃率,促进干物质积累,有极大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8.
特早熟棉区棉花地膜覆盖规范化栽培技术赵其铮(辽宁省经济作物科学研究所辽阳111000)辽宁棉区位于北纬38°~43°,东经119°~124°,无霜期140~160d,年积温(≥10℃)3300~3600℃,降雨量450~700mm,春季少雨,多集中...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沿江棉区棉田高效套种模式,充分利用当地光热资源,提高棉田产出效益,进行3个早熟甜瓜品种与棉花套种的大田对比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本地的棉田套种甜瓜品种。结果表明,日本甜宝、贝香甜2个品种与棉花套种,市场销路好,综合效益高,纯收益分别为16 950、16 800元/hm~2,高于单植棉的6 465元/hm~2,值得在当地棉区推广。  相似文献   

10.
范正旺 《农业科技通讯》2011,(12):146-147,164
简要分析安徽沿江棉区棉花生产方式的现状和现有种植品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棉花育种的方向。指出要培育三系雄性不育杂种,尽快开展株型育种和高光效育种,培育高光效株型品种,为棉花生产机械化服务。  相似文献   

11.
安徽沿江棉区棉花区域大配方效果验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项研究以安徽省沿江棉区的棉花为研究对象,采用“大配方、小调整”策略,研究区域大配方、小调整和缓释配方的应用效果,为棉花简化、节本、高效施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从产量上来比较,望江县以大配方处理最优,略优于小调整,东至县则以小调整优于大配方;从效益上分析,棉花专用配方缓控释肥处理最高,小调整次之,随后是大配方处理。因此,大配方小调整更高产,棉花专用配方缓控释肥更高效。  相似文献   

12.
<正> 一、课题提出自从我国1975年提出“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来,棉花病虫综合防治工作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棉花害虫的防治问题,我省从1977年起在安庆地区设点开展棉虫综防技术的探索。安庆两熟高产棉区,棉田多分布在长江两岸,土地肥沃,气候条件适宜,植棉技术较先进;1982年曾提出一套“合理用药,以益控害”的综防措施,初步改变了过去重前轻后、单一化防乱打农药的习惯。但是,害虫种群结构是动态系统,各地差异较大,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综防模式。即使在同一个地区随着自然环境、耕作制度的变化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也需不断改进修订综防措施的组合。农村自实行生产责任制后,棉田管理分散,原综防措施受到限制。协作组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生产实际需要出发,加强了基础理论探讨,扩大了研究范围,力图重新组建一个更能适应沿江两熟棉区的棉花害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沿江棉区棉花生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该棉区棉花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 棉花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上的严重病害,为国内外检疫对象.我国北方棉区三十年代开始发现此病,为害程度逐年加重;长江棉区解放前和五十年代初只个别地方零星发病,未引起重视.六十年代末期至今十多年来由点到面、由零星散发病到成片为害,使局部棉田受害较重,发病率高达78.50% (如附表).  相似文献   

15.
大棵稀植棉花每亩1500—2000株,比常规密度单株结龄数增加14.8个,烂龄数减少5.7个,烂龄率降低15.96%,产量增加25%—35%,品级提高1—2级;每亩可节约用工10—15个,农药费降低4—6元,直播节约棉种4—5公斤,制营养钵节约棉种0.5—1公斤,亩降低成本25—40元;间种早熟黄豆,每亩可收青豆角75—100公斤,价值60—80元。是一种提高植棉经济效益的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16.
沿江棉区棉花盲蝽蟓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棉蝽蟓的种类和形态特征、危害特点及发生与环境的关系,分析了盲蝽蟓发生加重的原因,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沿江棉区棉铃虫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进才  曹长结  吴江霞  蒋末云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8):1624-1624,1677
采用点滴法和浸叶法分别测定了安徽省望江棉区棉铃虫对高效氯氰菊酯和灭多威的抗性水平。监测结果表明:望江县棉区棉铃虫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灭多威的抗性都已达到中抗水平,抗性倍数分别为10.54和10.93倍,其LD50和LC50分别为0.0622μg/头和1070.7794mg/ml。  相似文献   

18.
地膜覆盖土壤水热效应及降解特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大力推行三高农业的同时,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农业持续发展不仅仅是三高问题,而且和环境、资源充分利用等息息相关(赵其国,1997)然而在高投入和高产出情况下,由于大量使用化肥造成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和蔬菜累积硝酸盐(沈明球等,1982;周根娣等,1989),...  相似文献   

19.
<正> 我国北部特早熟棉区,在棉花生产上,具备着光照充足,雨量集中,昼夜温差大等优越性,并且经济产量系数较高,病虫为害较其他棉区为轻等特点。但在棉花生产上,最突出的不利因素是热量条件,≥10℃积温刚够早熟棉种生育需要,常遭早霜为害,霜后花比例较大,因此研究特早熟棉区的温度条件与棉花生长发育的关系,对本区棉花栽培技术的指导及棉区规划有重要意义。观察研究是在山西太谷山西农业大学农场进行的。太谷位于北纬37°25′,东经112°35′,海拔799.6米,年平均气温9.8℃,≥10℃积温为3666.3℃(1954—1979其中缺1959年),无霜期175天(1960—1978),属特早熟棉区。太谷县棉花生育期间各月、旬平均气温概见表1。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