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国农村城镇化水平低下,严重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只有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才能有效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分析了农村人口城镇化对农民增收的作用,从5个方面分析了农村城镇化发展缓慢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建设是推动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能够给农民增收带来机遇和就业岗位。该文通过对陕西省1990-2013年农民人均收入与城镇化率的调查,利用SPSS软件对两者存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城镇化建设与农民增收之间存在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杨素宇 《现代农业科技》2014,(5):316-316,320
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城镇化发展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同时提出了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具体建议,以期为加快我国城镇化发展、促进广大农民增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集中以及由此引起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非农化重组的一系列制度创新和变迁的过程,也是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社会变迁的一种反映。推进城镇化、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增加农民收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结合福州市的具体情况,分析城镇化发展水平与农民收入的关系,建立回归模型,研究城镇化发展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探讨城镇化建设下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与措施,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有益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农村人口城镇化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扩大农产品消费市场、增加非农就业、带动周边农村的土地及物业升值等机制影响农民增收,以广东近30年的发展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广东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化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长期均衡关系,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农民人均纯收入将增长约1.23%。指出广东应继续推进和优化农村人口城镇化战略,通过农村城镇化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等,从根本上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重庆市城镇化水平与农民收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基于2019年《重庆市统计年鉴》,利用2000—2017年时间序列数据,通过SPSS软件对二者进行相关分析,利用Eviews 9.0软件建立回归模型并进行格兰杰检验,实证分析了重庆市城镇化水平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城镇化水平可促进农民收入,二者之间存在长期正向均衡关系,城镇化水平每提高0.01%,农民则增收3.04%。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既要推进城镇化,也要关注农民利益,对城镇化与农民收入制定长期计划,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从各方面增加农民收入,并提高农民自身素质,使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双轮驱动,促进全民小康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利用1978~2012年相关数据对我国农民工资性收入与城镇化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增长显著促进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镇化水平对农民工资性收入存在隐性的影响,农民工资性收入和城镇化水平均存在明显的累积效应。因此,建议科学规划扎实推进高质量的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切实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通过改革创新促进城镇化与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农民工工作直接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农民增收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增收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国情和社会发展阶段是制约农民增收的两大基本因素。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增加政府投入,减轻农民负担,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城镇化建设是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途径,城镇化建设其本质就是通过对土地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提升农村地区人们的生活水平,城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让农民增收,城镇化发展可以优化农村资源配置,提高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是土地、资本和劳动力。加快城镇化进程是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1.
在深入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同时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是必要的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要求,是根本的"三农"问题解决途径。通过计量分析农民收入与城镇化的关系,认为农民增收最具操作性的推动政策之一是城镇化。通过对城镇化规划路线的切实制定,提高服务业发展,加大教育力度及人力资本积累,以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加快城镇化进程、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缩小城乡差距的背景下,农民如何实现增收已成为农村改革的关键问题。尤其是刚实现全面"脱贫摘帽"的贵州省,如何利用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来帮助农村居民增加收入、实现乡村振兴也是一个迫切的课题。根据贵州省相关数据定性分析城镇化与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关系,可以发现,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与城镇化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就地城镇化相比较异地城镇化更能提高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城镇化发展阶段不同对农村财产性收入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3.
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增收的关键是就业.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使越来越多的农民不再是农民,提高城镇化水平.发展小城镇,是转移农村劳动力的一条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4.
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增收的关键是就业。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使越来越多的农民不再是农民,提高城镇化水平。发展小城镇,是转移农村劳动力的一条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5.
提高陕西省农民收入步履艰难。对提高农民收入构成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1988-2011年陕西省农民增收影响因素进行单整和协整分析,结果表明:农民人均教育年限、城镇化水平、支农资金和人均耕地面积对陕西省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较高,是农民增收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根据四项因素指出了实现农民增收的可能途  相似文献   

16.
通过城镇化把大多数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进入城市,从而在减少农村居民的同时提高农村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留在土地上的农民才有可能实现农业的集约和规模经营,农业才有可能成为现代化产业并解决留守农民增收问题。研究结合贵州城镇化实际,对贵州农民收入现状及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城镇化进程中促进贵州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王秀峰  田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2):6013-6015
通过城镇化对农民增收影响的实证分析,提出了农民增收路径。  相似文献   

18.
影响安徽农民增收的“双核心”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作为“三农”工作的重心——促进农民增收一直是安徽农村发展的重点和难点,而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众多。为此,该文收集1985-2009年安徽农民收入的相关面板数据建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从众多影响安徽农民增收的因素中提取“双核心”影响因素:农村城镇化水平和农民素质,以期为“十二五”时期促进安徽农民增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正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这不仅关系到农民增收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不仅关系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关系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不仅影响地区城镇化、工业化进程,而且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所以,在新形势下认清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找出农村经济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确立农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思路,明确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和途径,是我们  相似文献   

20.
广西是一个传统的西部农业大省,农业经济却始终处于欠发达状况.通过建立模型分析了农业机械化程度、城镇化程度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结果显示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文章还分析了广西农业机械化和城镇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促进农业机械化、城镇化发展使农民增收的对策,提出通过农业机械化实现农民增收,通过城镇化发展促使农民收入实现稳定性、持续性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