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一、病程经过:1986年5月6日,我二分场畜牧四组8229号奶牛开始患病。早晨该牛食欲废绝,暧气、反刍停止。左侧腹部明显增大,时而卧地呻吟,后肢踢腹。检查:体温39℃,呼吸42次/分,脉搏68次/分,瘤胃  相似文献   

2.
产后不食是兽医临床治疗奶牛疾病的主要病症.笔者经过十余年的奶牛疾病治疗经验,在产后排除四胃变胃等器质性疾病外,将奶牛产后不食分为实热型和虚弱型2类,根据牛病的特点采用西药输液并口服中药方剂治疗奶牛产后疾病,不仅提高了治愈率,并且缩短了疗程,给饲养户挽回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1实热型 病例1为滦县兴源牧场张某饲养了8头奶牛,其中1头2岁奶牛产后次日,突然不食,排出黑色稀粪,并伴有恶臭,体温升高至41.6℃,呼吸60次/分,心率90次/分.不见排尿,可视黏膜潮红,诊断为湿热型腹泻.  相似文献   

3.
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疾病,但环疽性乳房炎在临床上少见。笔者在1989年6月份收治一例。1.症状:我场九队赵××饲养的3岁奶牛6月25日产犊,第一胎。26日就诊,临床检查营养良好,食欲废绝体温40℃以上,脉搏89次/分,呼吸45次/分,步态僵  相似文献   

4.
<正>奶牛5岁第三胎次日产奶牛30千克,该牛于2012年8月11日下午3时分娩,产1公犊,畜主于12日晨求诊。1主诉其奶牛自产后舔犊,吃食无异常。晚9时挤完第二次奶(两次共挤初乳30千克)见其后脚频踏,交替负重,至半夜,母牛不停呼叫,以为是唤犊吃乳,未引起注意。至第二天晨5时挤奶时,奶牛已倒卧于圈内如死状。2临床检查患牛精神差,体温37.2℃,心跳47次/分钟,呼吸12次/分钟,伴有呼噜声,四肢开展卧于圈内,头左侧弯,用力牵  相似文献   

5.
真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改变,称为真胃变位.真胃变位是奶牛的一种消化机能障碍性疾病.近年来该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1-5].真胃变位分两种类型:(1)真胃通过瘤胃下方移到左侧腹腔,置于瘤胃和左侧腹壁之间,称为左方变位.(2)真胃向前方扭转(顺时针),置于肝脏和右侧腹壁之间,称为右方变位,也叫真胃扭转.手术治疗仍然是治疗奶牛真胃变位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之一[6-11].  相似文献   

6.
对11082头肠胃病奶牛的诊断进行了分析。心动过缓在病牛中总出现率为0.28%(32/11082头),其心跳平均值在36—58次/分之间,其中肠卡他最低,为45次/分;真胃阻塞与瘤胃积食为47次/分;前胃弛缓为50次/分。病牛中,死亡淘汰率为44%(14/32头)。心动过缓  相似文献   

7.
老龄黑白花奶牛的胆结石病例国内已有报道,但育成黑白花奶牛较少。报告一例如下。病例介绍:1987年1月20日,笔者应诊一头育成黑白花奶牛,本市高桥乡出水洞村二组,母,18月龄。主诉:平日以配合饲料为主,入冬以来日见消瘦,不安心吃草,常呼叫,喜饮盐水。见患牛体瘦毛焦,眼黄,卧地不起,粪稀带血,呼吸30次/分,心率75次/分,体温36℃。采用对症疗法无效,  相似文献   

8.
1999年11月20日上午,毛坝乡三村罗某一头8岁奶牛,求诊.主诉:一周来,病牛体温较高,两后肢跛行,食欲下降,产奶量下降.临床检查:体温39.5℃.呼吸:20次/分,心率80次/分,瘤胃蠕动音减弱,心肺正常.被毛逆乱,两后肢膝关节肿大,质软,触诊敏感,穿刺,可见浑浊而混有血丝的黏液.口色淡红,舌苔白腻,脉滑数,大便干燥,尿黄赤.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奶牛误食呋喃丹种衣剂引起中毒,时有发生。笔者将近几年来防治奶牛呋喃丹中毒的经验,现报道如下。1呋喃丹的作用呋喃丹是一种用于农作物拌种用的高效、剧毒杀虫剂,偏酸性。35%呋喃丹种衣剂用于甜菜拌种,3%呋喃丹颗粒经水溶化后用于大豆拌种。呋喃丹对人畜有害。2病例救治介绍2.1病例1我场14队奶牛户高某饲养的1头6岁黑白花奶牛,产犊10天,在家附近进行放牧活动时,奶牛误食了废弃的拌呋喃丹种衣剂的甜菜种子发生中毒。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患牛体温39℃,心跳110次/分,呼吸45次/分;精神沉郁,流涎,吐沫,呼吸加快,全身肌肉震颤,走路蹒跚…  相似文献   

10.
《NRC2001版的奶牛营养需要》是由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NationalResearchCouncil,简称NRC)下属的动物营养委员会奶牛营养分委员会第7次修订出版的。该《奶牛营养需要》中有一个计算机模型对奶牛营养需要进行管理(读者可以在Http://www.nap.edu/html/dairymodel中下载)。该模型是目前唯一能够全面考虑多种因素,准确确定奶牛营养物质需要的方法。由于该模型是英文版本的,给我们在使用上带来一定的困难。笔者利用金山公司的《金山快译2003》软件对该模型进行汉化(该软件可到金山公司的网站下载或从市面上购买),并在Windows2000下运行正常。…  相似文献   

11.
榆次市牛奶厂的奶牛和榆次市园林处饲养的梅花鹿,在1983~1985年,散发巴氏杆菌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再未复发。(一)1985年3月,10天时间内,9头奶牛先后发生腹泻,死亡高产奶牛2头,小母牛2头。1.临床症状:体温高达40~41℃,心跳105次/分,呈腹式呼吸,眼结膜发绀、流泪,鼻镜干燥,食欲、反刍、泌乳停止;  相似文献   

12.
在正常情况下,奶牛的真胃位于腹腔的右侧,左侧紧邻瘤胃.但是由于某些内在或外在的原因,真胃的正常位置发生突变,或处于瘤胃的下方,或移至瘤胃的左侧,均可引起奶牛食欲废绝、消化紊乱、排便异常、瘤胃臌气、腹部疼痛等症状,这就是真胃移位.  相似文献   

13.
奶牛的子宫积脓,其主要原因是产犊进行人工助产,胎衣不下实行人工剥离,人工输精消毒不严密;或由于子宫内膜炎治疗不及时病情恶化所致,临床较少见。1临床症状病牛体温38.2℃,呼吸24次/分,脉搏65次/分,心脏及肺脏听诊正常。病牛营养欠佳,被毛粗乱,  相似文献   

14.
日粮中添加共轭亚油酸对奶牛产奶量和乳脂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研究共轭亚油酸对奶牛产奶量和乳脂率的影响,设置试验组和对照组两个水平,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50g/头/日共轭亚油酸,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选用胎次、产犊日期相近的泌乳初期的中国荷斯坦牛8头,随机分为两群,每群4头,试验分两期,每期25天,一次交叉.试验结果表明共轭亚油酸可使奶牛产奶量提高9.19%(p<0.01);乳脂率降低14.08%(p<0.01).  相似文献   

15.
奶牛皱胃变位是指奶牛皱胃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的总称。在奶牛中发病率较高,是危害奶牛特别是高产奶牛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之一。皱胃左方变位即指皱胃从瘤胃右侧腹部的正常位置移行到瘤胃左侧,夹置在瘤胃与左侧腹壁之间,变位后皱胃内的气  相似文献   

16.
中国黑白花奶牛,多源于荷兰黑白花牛种;其祖先生长在荷兰和德国北部,该品种的改良也多在北欧、北美等寒冷凉爽地带。长期的生活环境,使他们形成了耐寒而不耐热的特性。每至炎夏酷暑,气温升高,奶牛产生一系列生理反应,如气温由18℃升至知℃间,一平均体温由38.6℃升下39:9℃,呼吸由32次/分纳至94次/分,卫水博相应增多, 食欲减j旦,精料来食由9.7kg  相似文献   

17.
奶牛产后瘫痪又称低血钙症、乳热症及生产瘫痪等,是养殖生产中的一种常见多发性疾病. 1 临床症状 1.1 病例15岁荷斯坦奶牛产下一头母牛犊后出现发病,其体温为37.8℃、心跳为78次/min、呼吸为26次/min.  相似文献   

18.
奶牛瓣胃阻塞又称百叶干,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前胃机能障碍性疾病,若病程延长,预后不良。我们用浓盐水、姜酊灌服治疗4头病牛,一般都于次日恢复食欲。我们体会,此法疗效佳,取材、使用方便。 1.病例:我场后备母牛1058号,16月龄。1991年10月4日因无饮食欲而求治。查该牛精神沉郁,体温37.5℃,体表较凉,心跳82次/分,呼吸30次/分,  相似文献   

19.
本场2006号奶牛,5岁,二胎。1984年10月20日就诊。症状产后两天,胎衣不下,全身肌肉颤抖,后肢更甚;瘤胃臌气严重;呼吸粗厉、急促,58~70次/分,心跳70~90次/分,体温39.8℃;瘤胃蠕动音弱,反刍停止,不食,偶见吃草,咀嚼无力;结膜潮红,鼻镜干燥;粪干少,尿短赤。治疗 1.先后单服或混合灌服马钱子  相似文献   

20.
胎衣不下引起奶牛败血症的治疗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胎衣不下是奶牛产后胎衣在一定时间内没有排出体外,滞留在子宫内发酵分解,产生大量毒素而吸收导致奶牛败血症的发生,治疗不及时容易引起奶牛死亡。我院对多例此类病症采取综合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举2例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1.1病例1双城市单城乡王某家1头6岁黑白花奶牛,于产后第4天来我院就诊,主诉牛产后胎衣不下,找当地兽医进行剥离,因胎衣粘连较牢固,所以剥离时出较多的血液,第2天牛就不吃草,能喝点水,不反刍,体温40.5℃,当地兽医给治疗1天,未见好转。经检查,体温41.6℃、呼吸89次/分、脉搏123次/分,患牛精神高度沉郁,可视黏膜发绀,磨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