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植物生长调节剂“植丰宝”在绿化苗木上的施用试验;证明“植丰宝”能明显增加绿化苗木的高、径生长速度,提高绿化苗木的规格和品质,缩短成苗时期。可以在绿化苗木生产中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氮对杉木不同家系苗木生长影响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19个杉木不同家系的苗木进行氮素营养要求试验,1年生苗木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杉木不同家系对氮素营养的要求差异较大;有些家系生长好,对氮素要求也高,2g氮处理可使家系三明54苗高、地径生长增益分别达39.8%、41.7%,三明56苗高、地径生长增益分别达45.5%、39.7%;有些家系生长不良,对氮素营养的要求高,2g氮处理可使家系三明42苗高、地径生长增益分别达316.2%、103.6%,A1苗高、地径生长增益分别达132.5%、138.0%;有些家系生长不良,对氮素营养的要求不高。  相似文献   

3.
不同营养土对火力楠的育苗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索培育优良火力楠苗木的最佳营养条件,利用菜子饼加化肥,菜子饼加火烧土化肥及火烧土分别与纯土配制成四衙 营养土培育火力楠苗木。试验表明这四种营养土都能促进火力楠苗木的生长。经F测验和均数差异比较,以菜子饼加化肥的效果最好。文章介绍了试验方法与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4.
使用植物生长刺激素是促进植物生长的一项重要措施。东北培育落叶松苗应用“九二○”激素,显著地促进了苗木生长。我省高山林区长期以来更新跟不上采伐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更新苗木生长缓慢。为了加速苗木生长,1972年我们在理县米亚罗川西林业局夹壁工区苗圃进行了激素处理苗木的试验。采用“九二○”植  相似文献   

5.
木荷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的施肥种类和不同的播种方法进行对比试验,发现增施磷、钾肥能显著提高木荷苗木质量,而播种方法对苗木的根系生长和产苗量都有显著影响。通过试验,总结出一套木荷的丰产优质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怀宁县皖河滩地进行了4个杨树品系:湘林77、80、90和南林95的引种育苗试验,供试面积6.67hm2;2008年5月20日至10月20日,在不同品系杨树苗木中随机抽取一个标准行苗木,每隔15天调查一次地径、苗高,以进行不同杨树品系苗木生长规律与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杨树4品系地径、苗高生长均随时间呈线性增加;不同品系苗木地径和苗高生长差异显著,南林95和湘林80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7.
试验结果表明,细枝木麻黄和粗枝木麻黄的接种效果较山地木麻黄明显。接种不同弗兰克氏菌的木麻黄苗木、其高、地径和生物量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营养元素Ca,Co,P和Mg有效地提高苗木的接种效果,其中P是林麻黄生长的固N的限制因子。接种苗木的含N量均高于对照的苗木。  相似文献   

8.
利用菌根化及其稳态营养对湿地松容器育苗的试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t菌接种的上水平营养处理所形成的外生攻根感染率分别高于中、下、ck处理的108%、109%、130%;Pt菌接种与自然感染的苗木高、径生长只有在上水平营养自理中差异显著,而中、下、ck等处理差异不显著;在Pt菌接上,水水平营养与相庆的ck的苗木高、径生长差异极显著,中水平营养与相应的ck的苗高生长差异显著、径生长差异不显著;在自然因  相似文献   

9.
对20个杉木不同家系的苗木进行磷素营养要求试验,1年生苗木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杉木不同家系苗木对磷素营养反应敏感,2g磷处理使苗高、地径分别增益3.7%—96.5%、7.4%—61.1%,4g磷处理使苗高、地径分别增益2.1%—83.1%、3.7%—57.9%,杉木苗期需要磷素营养。三明38、三明67、三明48、三明58四个家系生长比较理想,在0g磷处理下,1年生平均苗高13.0—15.99cm,平均地径0.23—0.27cm,这4个家系具有更大的生长潜力,20个家系间对磷素营养要求方面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云南松混沌的苗木群体演变为初始林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松生长的环境,蕴藏着生长所需要的能量,也包含低温、干旱、病虫害等破坏性因素,是持续涨落波动的“能量流”。“苗木群体”对不稳定“能量流”的适应,表现为通过优胜劣汰的演变为初始林分。能够进入初始林分的“苗木群体”,可由“平均苗龄”1~10年刻划的“苗木株数递减率”来描述。各种密度的“苗木群体”都通过优胜劣汰的过程进入初始林分,它是一种整体性的演变过程。用随机调查的192个“苗木群体”样本进行导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