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水稻塑盘旱育抛秧应注意的几个重要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德新 《耕作与栽培》1998,(1):21-21,40
水稻塑盘旱育抛秧栽培,是集水稻塑盘湿润育秧和肥床旱育稀植这两项技术之长,充分发挥肥床旱育壮秧和塑盘抛栽的优势,克服塑盘湿润育秧秧龄弹性短等弱点,寻求两项技术最佳结合的一项农业适用新技术。通过我市近两年的实践证明,塑盘旱育抛秧表现出秧苗素质高、秧龄弹性大、抛秧用工省、活秧快、发苗早、颖花总量多、穗粒重、产量高等优点。但在技术上应注意几个主要环节。1注意床土培肥和秧床制作型式塑盘旱育秧床的选择培肥标准与肥床旱育秧相同。首先应按1:60的床田比,选择背风向阳、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管理方便、保水保肥、排透性…  相似文献   

2.
水稻肥床旱育稀植技术在江苏省淮安市清浦区推广多年,2006年水稻肥床旱育稀植技术应用面积占本区水稻总面积的91%。推广此技术后,全区水稻单产增加441kg/hm2。但多年来,旱育秧苗床出现黄僵苗、黄(白)化苗、死苗,影响着水稻肥床旱育秧秧苗素质的提高和水稻肥床旱育稀植技术的推广。其中在城南、黄码等乡(镇)的水稻肥床旱育秧每年出现黄(白)化苗,其发生时间在5月25日左右,秧苗叶龄在4.5叶左右,叶片发黄,严重时叶片失绿呈现白色,光合作用不能进行,秧苗逐渐死亡。如果提前移栽到大田,秧苗可逐渐恢复生长。针对这种情况,在狠抓水稻肥床旱育秧苗床培肥的基础上,在城南、黄码乡(镇)进行了水稻肥床旱育秧苗床防  相似文献   

3.
水稻旱育浅植施硅试验初报徐先骥(贵州省贵定县农技站)水稻旱育秧由于秧苗吸硅较少,易感稻瘟病,为探索旱秧施硅防病增产效果,我站1994年进行了水稻旱育浅植硅肥施用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设计设三个处理:①亩施硅肥50kg;②亩施硅肥100kg;③不...  相似文献   

4.
水稻旱育稀植和抛秧技术是“九五”期间被国家科委和农业部列为重点推广的农业增产措施。水稻免盘旱育抛秧是云南省麻栗坡县的科技人员在水稻旱育稀植浅插技术和塑盘育秧抛秧的基础上,经过试验、示范获得成功的一项水稻栽培新技术。该项技术的实质就是不需塑料软盘,直接利用肥床旱育秧,单株拔秧,秧苗根系带土直接抛秧。  相似文献   

5.
2004-2005年三穗县开展水稻生态旱育秧重点试验示范,结果初步表明水稻生态旱育秧比常规旱育秧的秧苗白根多、分蘖多、长势好、抗性强、节省化肥,比常规栽培增产节本.为进步搞好试验示范,促进水稻旱育栽培技术和沼肥综合利用技术的发展.根据省农推总站和省能源办的安排,2006年在雪洞镇开展了水稻生态旱育秧沼肥不同用量与培肥时间试验.  相似文献   

6.
水稻无盘旱育抛秧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稻无盘旱育抛秧技术是以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研制发明的高吸水种衣剂"无盘抛秧剂"为核心技术,实施包衣旱地育苗,培育壮秧,并在秧苗根部形成"吸湿泥球",利于抛植立苗,这种方式既综合了塑盘旱育抛秧的带土抛植、易抛秧、易立苗的优点;又综合了肥床旱育抛秧秧龄弹性大、可培育中、大苗壮秧、利于高产的优点,是将旱育秧技术和抛秧技术相集成的稻作新技术.  相似文献   

7.
水稻苗床本田全程免少耕无盘旱育抛秧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了4种旱育秧方式对水稻出苗时间、出苗率、成秧率、整齐度和秧苗素质的影响,同时还探讨了苗床免少耕 旱育保姆抛秧型、塑盘旱育两种育秧方式在本田免耕和翻耕条件下对抛秧立苗、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苗床免少耕条件下,旱育保姆能明显提高水稻出苗率、成秧率和整齐度,提高秧苗素质和延长秧龄弹性,并可用旱育保姆旱育秧型替代抛秧型培育无盘抛秧;本田翻耕比免耕更易于抛秧立苗,但立苗时间基本无差异,用旱育保姆抛秧型培育的秧苗立苗速度显著快于塑盘旱育秧;无论是本田免耕还是翻耕,无盘旱育抛秧均比塑盘旱育抛秧增产,增产幅度为3.29%~4.95%;水稻苗床本田全程免少耕无盘旱育抛栽产量最高,技术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8.
水稻旱育秧技术机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水稻旱育秧技术机理研究赵国平浙江农业大学敬金星湖南省水稻所吴永祥江苏省农科院现代化所南京210014为了揭示水稻秧苗旱育过程中,低温和土壤水分亏缺对秧苗生长的抑制性,秧苗对低温和干旱土壤环境的忍耐性,以及如何通过技术措施使两者协调,培育出能够取得高产...  相似文献   

9.
熊飞 《科学种养》2008,(4):12-12
推广从日本引进的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对我国传统的水稻“水育密植”技术来说是一场水稻种植上的革命,它确能使水稻亩产大幅度提高,但需对土壤实施“调酸”、“消毒”,十分复杂,后来采用“壮秧剂”育秧,免去了“调酸”、“消毒”工序,故被称为简化旱育秧。有了旱育保姆后,水稻旱育秧更简单,连水稻催芽也省去了,所以被称为水稻“旱育保姆”新式简化育秧技术。这是育秧技术上的又一次重大突破与革新。该技术与简化肥床旱育秧相比,技术更加简单,而且秧根自带肥球,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水稻旱育秧施用沼肥的效果,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旱育秧按施沼渣10 kg/667 m2和复合肥0.2 kg/667 m2培肥床土,在秧苗2叶1心和5叶1心追施1次沼液5 kg/667 m2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不同育秧方式对水稻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水稻旱育秧,旱育两段与覆膜湿润育秧的秧苗素质及其生育特性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了早育秧和两段高产的原因及不利高产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水稻旱育秧苗质及养分积累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水稻旱育秧的研究,人们已获得了不少试验结果,然而对于旱育条件下,不同类型水稻的苗质差异及养分积累效应的研究少有报道。本研究于1997年在合肥地区通过中稻旱育秧与湿润育秧对比试验,采用8个水稻品种(组合)研究了上述问题,为旱育秧的品种选择和苗床培肥...  相似文献   

13.
中稻肥床旱育秧池综合利用模式黄广耀,花爱梅(江苏省如皋市农业局226500)近年来,随着中稻肥床旱育技术的推广,肥床旱育秧池由分散向集中连片,由临时向固定秧池方向发展。如何综合利用秧池,达到高产高效目标,走多元多熟立体复合栽培的路子,无疑是一条很好的……  相似文献   

14.
敬金星 《作物杂志》1996,12(2):33-36
水稻旱育高效栽培的生态生理特性湖南省水稻旱育高效栽培技术及其应用理论研究课题协作组50年代,日本学者曾对水稻旱地育秧秧苗的形态特征和某些酶的活性及多种营养元素的含量进行过研究。80年代前,国内很少进行过旱育秧的应用理论研究,80年代以来,我国北方稻区……  相似文献   

15.
水稻生态旱育秧配套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11个县水稻生态旱育秧试验和示范,探索了贵州水稻生态旱育秧配套技术。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在施用沼渣10kg/m2的情况下,以提前10d培肥最好;在提前30d培肥苗床的情况下,以施用15kg/m2沼渣为最好;生态旱育秧加旱育保姆处理效果更好;沼液浸种以原液浸种24h左右、不晾最佳,方法简单、效果好;水稻生态旱育秧是生态家园的延伸,是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进一步发展的需要。2004年的试验示范初步表明它具有秧苗壮、产量高、省农药化肥等优点,进一步完善规范、加快推广应用对于提升贵州省生态家园建设水平,促进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推广,发展无公害农业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6.
<正>水稻旱育种植是稻作技术上的一项重大改革,在稻作种植区均表现明显的增产优势,而较好的秧苗素质是水稻旱育秧获得高产的基础。秧苗素质的高低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病害的危害造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应根据田间发病情况及时加以区别对待,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把对秧苗的损失降低到最小限度。主要病害识别从多年的情况来看,其危害旱育秧  相似文献   

17.
育秧组合技术对机插秧秧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杂交稻组合Ⅱ优838为材料,采用三因素再裂区试验,研究了育秧组合技术对机插秧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秧苗素质以塑盘旱育秧最优,编织布育秧秧苗素质较差,但其育秧成本最低。浸种处理的秧苗在秧龄、茎基宽和干物重等方面显著高于对照。壮秧剂对秧苗生长的促进作用大于"旱育秧姆",在培养适龄机插秧壮秧剂更加有利。但在培育超秧龄的大苗机插秧方面,旱育保姆更能控制苗高。在中小秧龄下,以塑盘旱育秧+浸种处理+0.75kg壮秧剂拌80kg土的组合技术最优;在长秧龄下,以塑盘旱育秧或编织布旱育秧+短时间浸种+旱育保姆保衣或壮秧剂结全旱育保姆包衣技术组合最适宜。  相似文献   

18.
壮秧肥对水稻生育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旱育秧采用壮秧肥处理,不仅有明显提高秧苗素质的作用,同时能增加作物抗病能力,还可以增加水稻单产一成左右,而且使用方便、省工、省力、节本。  相似文献   

19.
不同育秧方式与不同移栽方式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同一密度,相同管理水平条件下,探讨不同育秧方式与不同移栽方式两因素之间的平均效应和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旱育保姆旱育秧比常规旱育秧和塑盘育秧的秧苗素质好,产量高;在试验密度范围内旱育保姆旱育秧比常规旱育秧以栽插的产量高,而塑盘育秧以抛秧方式产量高;旱育保姆旱育秧的抛秧与塑盘育秧抛秧方式间产量无显著差异。试验说明旱育保姆旱育秧完全可代替塑盘育秧作抛秧,并可减少塑盘成本,可大力推广应用,而劳动育足地区可采用旱育保姆旱育秧直插方式,以进一步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20.
水稻优化定抛栽培技术是四川省农业主推技术,增加秧苗带土量对抛后成活和最终高产稳产十分重要。根据多年实践和试验示范,总结了增加秧苗带土量的关键技术,包括包衣旱育秧、肥沃壤土作秧床、稀播匀播、肥促化控、秧床浇水、带土拔秧等。长期定位试验表明,与常规抛秧相比,可增产稻谷20~90kg/667m2,增收100~200元/667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