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该文以‘马斯特’康乃馨组培苗为试材,以荧光灯为对照(CK),采用LED为光源,研究红光、蓝光和不同红蓝复合光处理下,光质对康乃馨组培苗生长和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1)康乃馨组培苗的株高最高在红光处理下最高,蓝光处理下最低,红蓝1∶3的株高明显高于荧光对照处理;单色光处理下根数显著高于对照处理。(2)蓝光处理下叶绿素a、叶绿素b及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蓝光能增加康乃馨组培苗光合色素的含量;复合光质处理和对照荧光灯处理下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没有显著差异;(3)红蓝3∶1处理下,可溶性糖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蓝光处理下蔗糖含量最高;红蓝1∶3处理下,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最低;红光下可溶性蛋白最高。LED光源的的光质组合可以作为康乃馨组培苗育苗的光质。  相似文献   

2.
通过设置白光、红光、蓝光和红蓝混合光(红光∶蓝光=1∶1)4组光源,研究不同发光二极管(LED)光质对菠菜生长、光合色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光质对菠菜生长形态的影响不同,红光促进茎的伸长,抑制茎增粗,蓝光则相反;红蓝混合光能提高株高、茎粗和叶面积,促进叶片的生长发育.(2)红光促进菠菜地上部生长,抑制地下部生长;蓝光和红蓝混合光对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但蓝光对地下部生长的促进作用大于红蓝混合光;红蓝混合光处理的地下部和地上部生长较平衡,根冠比适宜.(3)红蓝混合光能促进菠菜叶片叶绿素的合成,而红、蓝单色光则相反,蓝光和红蓝混合光均有利于类胡萝卜素的合成;红蓝混合光处理下光系统Ⅱ实际光化学效率[Y(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 P)最高,光系统Ⅱ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额[Y(NO)]变化稳定,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 N)最小,说明菠菜对红蓝混合光光能的有效利用率高.综上所述,菠菜对红蓝混合光的光能利用率高,地上部生长最好,提高产量,维持地下部和地上部生长平衡.  相似文献   

3.
不同红蓝光配比对茶树生长及生物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红蓝光配比对茶叶品质成分的影响,以黔湄601茶树苗为试验材料,对不同红蓝光配比下茶叶干鲜质量与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黄素、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及咖啡碱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发现:100%的红光有利于茶树芽叶质量、茶多酚含量的增加,100%的蓝光有利于光合色素的积累;与红蓝单一光质相比,复配光质红光∶蓝光=1∶3处理显著提高了茶树芽叶游离氨基酸、花黄素含量,降低了酚氨比;与红光∶蓝光=1∶1相比,复配光质红光∶蓝光=1∶3处理显著提高了茶树芽游离氨基酸、芽叶花黄素含量,降低了叶酚氨比。说明蓝光比例增加有利于茶树芽叶的品质形成,红蓝光质比为1∶3最有利于茶叶功能成分的积累,是茶叶设施栽培的理想光源。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黄瓜(Cucumis sativus L.)育苗质量,研究了光质对黄瓜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以津研4号黄瓜为试验材料,以日光灯(白光)为对照,研究了LED红光(R)、蓝光(B)和红蓝复合光(RB,R∶B=1∶1)对黄瓜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蓝复合光提高了黄瓜幼苗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红光和蓝光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红光提高了黄瓜幼苗可溶性糖含量,蓝光和红蓝复合光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蓝光显著提高了黄瓜幼苗维生素C含量,而红光和红蓝复合光降低了维生素C含量;红蓝复合光显著提高了黄瓜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红光、蓝光和红蓝复合光显著降低了黄瓜幼苗过氧化氢酶(CAT)活性。  相似文献   

5.
不同光谱的LEDs对蝴蝶兰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新型光源LEDs(Light emitting diodes)辐射的红蓝等光进行不同光质配比组合后,对蝴蝶兰组培苗各形态指标、色素含量、碳氮代谢及抗氧化酶系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色红光处理的蝴蝶兰组培苗徒长,RBG(红光/蓝光/绿光)处理组全部生根,单色蓝光处理的组培苗根系活力最高.红蓝组合和单色蓝光处理的叶片色素含量高于白光,叶绿素a/b比值、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比值随着R/B比率的降低而减小.可溶性糖、蔗糖、游离氨基酸和淀粉的含量及C/N(碳氮比)在单色蓝光下均高于单色红光处理.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不同LED光质对辣椒采后果实品质的影响,以黑暗处理为对照,采用LED白光、红光和蓝光分别对辣椒(Capsicum annum L.)P1833的采后果实进行处理,并对果实质量和硬度、辣椒素类物质、维生素C、氨基酸含量等商品性和风味营养指标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LED白光处理可显著降低辣椒果实中的辣椒素类物质含量,提高叶绿素含量(P<0.05);LED红光处理的辣椒果实质量和硬度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LED蓝光处理果实辣椒素类物质含量显著低于对照,显著高于LED白光和红光处理,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和白光处理(P<0.05)。此外,LED蓝光处理辣椒果实中的总氨基酸、人体必需氨基酸、儿童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含量均达到或接近对照的2倍,且人体必需氨基酸营养价值质量分数明显高于对照和其他光质处理。综上,LED白光能够延缓辣椒果实褪绿,LED红光可保持果实商品性,LED蓝光在增加果实氨基酸营养价值方面具有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7.
不同光质下香椿苗的生长动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新型半导体光源发光二极管(LED)精量调制光质(红光、蓝光和红蓝混合光),以普通日光灯(白光)为对照,研究不同光质对香椿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光处理香椿苗的株高、鲜质量、干质量、可溶性糖含量均较高。蓝光处理香椿苗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较高。说明照射红光或蓝光可促进香椿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光质对商茄1号碳氮代谢及根系活力的影响。[方法]采用LED光源,以"商茄1号"为试材,研究了红光、蓝光、红蓝(3∶1)、红蓝(5∶1)和白光(对照)对茄子碳氮代谢及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红蓝光(5∶1)处理下叶片蔗糖、总糖、淀粉含量和根系活力最高,蓝光处理下总糖和淀粉含量最低,而全氮、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和CAT活性在蓝光下含量最高;红光下全氮含量最低。[结论]该研究为光质环境调控下商茄1号优质高产和其他茄子品种光质调控提供理论和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9.
补光对日光温室越冬番茄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普通荧光灯为对照,采用不同光质荧光灯(红,蓝,红蓝1∶1)对日光温室内番茄进行定时补光(6:30—8:30,16:00—18:00;光照强度2 000 lx),研究不同光质补光对番茄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补照红光能够促进番茄植株生长;补照红光和红蓝混合光能提高番茄产量,且补照红光的增产效果最好,产量增加22.4%;可溶性糖含量以红光处理最高,可溶性蛋白、Vc和可滴定酸含量以蓝光处理最高,果实番茄红素含量在红光与红蓝混合光照射下均明显增加。综合评价,补照红光有利于促进番茄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0.
利用LED光源,以剑叶蕹菜为试材,研究红光、蓝光、红蓝光3∶1、红蓝光5∶1和白光(对照)对蕹菜光合特性、光合色素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光、红蓝光5∶1和红蓝光3∶1处理下蕹菜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均高于白光,且以红光处理下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最大;不同光质处理下蕹菜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呈正相关关系,与胞间CO2浓度呈负相关关系。红蓝光5∶1处理下蕹菜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最高,而红光和蓝光处理叶绿素含量均低于白光;不同光质处理下,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均接近3∶1;蓝光处理蕹菜类胡萝卜素含量最低。蓝光处理下蕹菜硝酸盐含量最高,红蓝光5∶1处理、红蓝光3∶1处理和红光处理下蕹菜硝酸盐含量均低于白光对照,且以红光处理下硝酸盐含量最低。红光处理维生素C含量极显著高于白光,蕹菜维生素C含量与硝酸盐含量呈负相关关系。红蓝光5∶1处理下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蓝光处理可溶性糖含量最低,而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1.
以不结球白菜和番茄幼苗为材料,利用LED精量调制光源,设黄光(Y)、绿光(G)、红光(R)、蓝光(B)和红蓝组合光(R∶B=6∶1)5个LED光处理,以日光色镝灯为对照,探讨了不同LED光源对植株内源生长素(IAA)、赤霉素(GA3)、脱落酸(ABA)和玉米素核苷(ZR)含量的影响,以及不同密度红蓝光对番茄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光LED处理下不结球白菜体内GA3含量最高;红蓝光6∶1 LED处理下不结球白菜ABA,IAA和ZR含量最高。番茄幼苗IAA含量在绿光LED处理下最高,GA3含量在蓝光LED处理下最高,ABA和ZR含量在红蓝光6∶1 LED处理下含量最高。通过研究不同密度红蓝光对番茄生长的影响发现,不同红蓝光密度下,番茄叶片IAA,GA3和ZR含量随着光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而ABA含量与光密度的大小成反比。  相似文献   

12.
利用LED光源,研究白光、红光、蓝光、红蓝光及紫光处理对茄子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光处理下中性转化酶和酸性转化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茄子叶片酸性转化酶活性总体高于中性转化酶活性;红蓝光处理下茄子叶片磷酸合成酶活性最高,较白光对照提高14.5%;红光处理和红蓝(2∶1)光处理对茄子叶片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影响较大;蓝光处理下,茄子叶片APX活性最低,较白光降低23.39%。蓝光处理和红蓝光处理下茄子叶片维生素C(维生素C)含量最大,较白光对照分别高出46.57%和21.06%;红光和紫光处理下茄子叶片维生素C含量较低,较对照分别低13.43%和20.9%。  相似文献   

13.
以黄瓜品种‘鲁春32’为试材,利用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光源,设置红光、蓝光、红蓝(4∶1)、红蓝(1∶1)4个处理,以白光作为对照,研究不同光质照射对黄瓜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光合参数和SPAD(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pment,土壤作物分析仪器开发)值的影响。结果表明: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o)、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光合作用反应中心Ⅱ(ФPSⅡ)和光化学淬灭(qP)在红蓝组合光下均高于红、蓝单质光,且均以4R1B处理下值最大。净光合速率以R4B1处理值最大,气孔导度以蓝光下值最大,胞间CO_2浓度总体上表现出与光合速率负相关关系,在4R1B处理下值最低。SPAD值在蓝光处理下值最大,较对照增加22.19%,红蓝组合光次之,红光处理下值最小,较对照降低9.11%。总体上,4R1B处理下黄瓜电子传递效率最高、光合能力最强,最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有利于培育壮苗。  相似文献   

14.
系统研究了不同光质(蓝光、红光和无光)对工夫红茶萎凋过程中氨基酸和儿茶素组分含量变化趋势及成品茶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萎凋时间的增加,鲜叶氨基酸含量除茶氨酸和天冬氨酸下降、谷氨酸先增加后下降外,氨基酸总量及其余组分均增加;红光处理天冬氨酸和茶氨酸降低程度最大,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赖氨酸、组氨酸增加明显,而丝氨酸、缬氨酸、苯基丙氨酸无光处理组增加明显,其余氨基酸在蓝光处理下增加明显。鲜叶中没食子儿茶素(G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酯型儿茶素及总儿茶素含量随萎凋时间的增加而降低,但儿茶素(C)、没食子酸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儿茶素没食子酸酯(CG)含量随萎凋时间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表儿茶素(EC)含量却随萎凋时间的增加先降低后增加;红光处理的GC、EGC、EGCG、酯型儿茶素及儿茶素总量降低程度最大;与无光处理相比,红光和蓝光处理均能显著降低ECG的含量。同时,红光和蓝光萎凋处理的成品茶感官审评得分高于无光处理,且红光组香气因子得分高,蓝光组滋味因子得分高。由此可见,不同光质能影响鲜叶萎凋过程中儿茶素和氨基酸组分含量变化,并影响成品茶品质,红光萎凋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15.
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s,LEDs)是新型的高效节能光源,具有体积小、能耗低、低发热且与植物生长的光谱范围相吻合等优点,已用于设施栽培补充光源。研究了不同比例LED光源对黄瓜品种露丰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荧光灯(FL)、单色红光(R)LEDs,红蓝组合光(R∶B=7∶3、1∶1、3∶7)LEDs以及单色蓝光(B)LEDs共6个不同的光源处理30 d。结果表明,红光处理下的黄瓜幼苗株高和可溶性糖、淀粉含量最大;红蓝7∶3 LEDs处理下的鲜质量、干质量、叶面积最大;红蓝1∶1 LEDs处理下的蔗糖含量最高;红蓝3∶7 LEDs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红蓝3∶7 LEDs处理的根系活力显著高于其余LED光处理;蓝光处理下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红蓝7∶3 LEDs处理下的鲜质量、干质量、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均显著高于荧光灯处理,可作为日光温室中黄瓜生产的补充光源。  相似文献   

16.
《农技服务》2015,(8):79-80
针对不同栽培管理条件对芽苗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对不同芽苗菜的栽培温度(10℃、20℃、30℃)、栽培湿度(70%、80%、90%)、不同光质(LED红光、蓝光、红蓝组合光)进行试验测定苗高、苗粗及单株重、粗纤维、水分含量、维生素C含量。葵花籽芽苗菜的光照选择为红蓝组合光照射,蚕豆芽苗菜选择蓝光照射,绿豆芽苗菜选择红光来照射。影响芽苗菜Vc含量蓝光>红蓝组合光>红光。红蓝组合光、蓝光处理下芽苗菜的Vc含量明显高于黑暗和红光处理,但红光明显提高了芽苗菜的生长指标和干物质含量。红光处理的芽苗菜的粗纤维含量最高,且Vc含量最低。综合结果表明,红蓝光对芽苗菜的品质最好,红光处理下的最差,但红光处理下的芽苗菜生长快、产量高。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光质对韭菜营养品质的影响.采用新型半导体光源发光二极管(LED)创造不同的光质环境对韭菜进行培养,设红光,蓝光,红/蓝(3∶1),红/蓝(7∶1)四个处理.结果表明,韭菜可溶性糖和粗纤维含量都以红光处理最高,蓝光处理最低;Vc含量以蓝光处理最高,红光处理最低;两个韭菜品种可溶性蛋白含量对光质反应表现出品种间差异,“791”以红/蓝(3∶1)处理最高,紫根韭菜以红/蓝(7∶1)为最高;类黄酮含量以红蓝混合光处理显著高于单色光处理.综合评价,红/蓝(7∶1)处理下韭菜的营养品质最好,蓝光最差.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不同光源补光对设施红地球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以8年生红地球葡萄为试验材料,于萌芽开始至果实成熟期,设置5种不同光源(红光、蓝光、红蓝光2:1、红蓝光4:1、红蓝光6:1)补光处理,以不补光为对照,研究不同光源对红地球葡萄叶片光合特性及成熟期果实品质的影响,并结合主成分分析筛选最佳补光光源.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5种补光处理均能提高葡萄叶片光合作用和果实品质;红光处理果实的纵径、果形指数最高(29.87 mm、1.16);蓝光处理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pH、还原糖含量最高(19.3%、4.14、179.13 g/L);红蓝光2:1处理果实的固酸比、花青素含量最高(5.49 mg/g、0.16 mg/g);红蓝光4:1处理果实的糖酸比最高(49.79),可滴定酸含量最低(3.45 g/L).以花青素含量、纵横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还原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pH、糖酸比等果实品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最适补充光源排序为:蓝光>红蓝光2:1>红蓝光4:1>红光>红蓝光6:1.补充蓝光可作为促进设施红地球葡萄果实成熟及提高果实品质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LED光质对小白菜品质的影响,为提高叶菜类的营养品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镝灯为对照,设置4种不同光谱能量分布的LED光质处理,即红光、蓝光、绿光、红蓝组合光(红光∶蓝光=6∶1)处理,观测不同处理下的小白菜生长情况。[结果]红蓝组合光处理下,小白菜鲜重和干重最大,磷、钾含量最高,亚硝酸盐含量最低;粗蛋白含量在蓝光处理下最高。[结论]红蓝组合光是适合小白菜生长的光源,可应用于作物的生产栽培中。  相似文献   

20.
试验研究不同光质(白光、红光、蓝光、红蓝光1∶1)对盆栽白术生长和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光质对白术根系生长影响显著,红光处理下白术根鲜重、根长显著降低,其他光质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蓝光下根鲜重稍高;红光下株高最高,红蓝光下株高最低;蓝光下根冠比最高,差异性显著;不同光质对白术地上部鲜重和叶片中光合色素含量影响差异不明显,蓝光下叶绿素a/b稍大.由此可见红光促进白术苗期地上部的生长同时抑制根系的生长,苗期增加蓝光照射可提高叶片对光能的利用率,积累更多的光合产物,促进地上部光合产物向根的运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