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蔬菜根结线虫生防细菌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西蔬菜地分离到359株细菌菌株,用其细菌菌悬液和发酵上清液对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qnita的二龄幼虫进行处理,评价其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毒力.结果显示,有336株菌株的菌悬液对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具有杀伤能力,其中49株菌株对南方根结线虫的室内校正死亡率达60%以上;用细菌发酵上清液处理二龄幼虫,也表现出对幼虫活性的抑制作用,48h后有8株菌株发酵上清液原液校正死亡率达80.00%以上.  相似文献   

2.
类芽孢杆菌TX-4菌株对根结线虫的生防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类芽孢杆菌属TX-4菌株发酵提取液的不同浓度处理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J2)和卵。结果表明,TX-4发酵液的不同浓度提取液对线虫卵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J2幼虫有显著的致死作用。线虫卵的抑制率和J2幼虫的致死率,随着浸渍时间的加长和提取液浓度的升高而加大。用高浓度(10倍稀释液)提取液浸泡根结线虫卵2 d,对卵的孵化抑制率达70.4%。应用不同浓度的TX-4菌株发酵提取液或TX-4菌株细胞悬浮液防治接种J2(1000头/盆)的盆栽试验表明,两种处理均显著(P<0.01)减少番茄根瘤指数和线虫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对南方根结线虫具有良好活性的生防菌株,为杀线虫制剂的研制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平板稀释法对从抗线虫黄瓜根系附近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芽孢杆菌分离,通过浸渍法筛选出杀线活性高且稳定的菌株,结合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活性菌株进行分类鉴定,并通过离体、盆栽及田间试验对分离菌株防治南方根结线虫的效果进行验证。【结果】筛选出1株具有较高杀线虫活性的芽孢杆菌C1,经鉴定菌株C1为长形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 macroides)。杀线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菌株C1发酵上清液对南方根结线虫卵孵化的相对抑制率为74.50%、对雌虫孵化的相对抑制率为95.17%、对2龄幼虫的24和48 h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8.83%和100.00%,且杀虫活性稳定;盆栽试验发现,菌株C1发酵液50倍稀释液对番茄南方根结线虫的防效为73.24%;田间防病试验结果显示,菌株C1发酵液50倍稀释液对黄瓜南方根结线虫病的防效达82.67%,且产量较清水对照增产20.0%。【结论】菌株C1不仅对南方根结线虫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且能促进作物生长,可作为生物农药和肥料在农业生产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室内离体测定方法,测试枯草芽孢杆菌OKB105菌株在不同培养基(Landy、LB、λ肉汤、TY、超级肉汤、胰化蛋白胨肉汤、TYGPN、A、M63、M9)的发酵滤液中对植物寄生线虫[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2龄幼虫、程氏伞滑刃线虫(Bursaphelenchus chengi)、豆伞滑刃线虫(B.doui)、拟松材线虫(B.mucronatus)]的生物活性,以期获得具有较高防效的发酵培养基。结果表明:OKB105菌株的培养滤液分别处理植物寄生线虫6 h后,对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防效较佳的发酵培养基是TYGPN、LB、LANDY、TY、胰化蛋白胨肉汤、超级肉汤等6个培养基;对豆伞滑刃线虫防效较佳的是TYGPN和TY等2个培养基;对豆伞滑刃线虫、拟松材线虫防效最佳的是TYGPN培养基;OKB105菌株TYGPN培养基发酵上清液对4种标靶线虫都具有较强的拮抗性。  相似文献   

5.
不同根际细菌对南方根结线虫抑制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稀释平板涂布方法从番茄根结土壤中初步筛选出对明胶有水解作用的菌株。通过各菌株发酵上清液对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死亡率和虫卵孵化率抑制作用,以及拮抗菌悬浮处理番茄根系30 d后观察番茄根结数量变化,进一步筛选获得高效菌株。通过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对能显著抑制根结线虫生长的2株菌株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筛选出了10株对明胶有明显水解圈的细菌,其中菌株BTG和X5具有较强的明胶水解能力。菌株BTG和X5发酵的上清液处理二龄幼虫24 h后的死亡率比无菌上清液处理死亡率提高了72.13%和62.14%;而用菌株上清液处理14 d后的虫卵孵化率比无菌上清液处理的孵化率降低了38.62%和30.73%。菌株BTG和X5的菌悬液处理的番茄根结数比不加菌悬液对照处理根结数分别降低了80.49%和73.17%。经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菌株BTG和X5都属于芽孢杆菌。通过比较各株细菌对二龄幼虫(J2)死亡率,虫卵孵化率及番茄根结数量的影响,筛选出了2株可用于生物防治作物根结线虫的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6.
GJ23 生防菌剂防治南方根结线虫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不同浓度的GJ23生防菌剂菌悬液和发酵上清液原液,对南方根结线虫的二龄幼虫和卵进行处理,评价GJ23生防菌对南方根结线虫的生物防治效果。结果显示,GJ23生防菌剂的菌悬液和上清液原液的不同稀释倍数均可抑制根结线虫二龄幼虫的活性,但可促进其卵的孵化。温室盆钵试验结果表明,2倍稀释的GJ23菌液对南方根结线虫的产卵能力和根结的形成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番茄生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黑曲霉菌株Y-61发酵滤液对南方根结线虫卵囊孵化、分散卵孵化和2龄幼虫的活性及其温室盆栽防治效果.结果表明,Y-61发酵滤液对番茄根结线虫卵囊孵化的相对抑制率为98.47%,对2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为97.92%,均与10 μL/mL的1.8%阿维菌素乳油和10 μg/mL的10%噻唑磷颗粒剂无显著差异;对分散卵孵化的相对抑制率为67.38%,与10 μL/mL 1.8%阿维菌素乳油和10 μg/mL的10%噻唑磷颗粒剂差异显著,其浓缩10倍的发酵液与药剂对照无显著差异;在番茄盆栽试验中,Y-61发酵原液、浓缩10倍的发酵滤液和10 μL/mL 1.8%阿维菌素乳油的防效分别为68.57%、97.14%和95.14%,三者之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8.
朱英波  史凤玉  李建英  龙茹  武云鹏  乔亚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077-21078,21081
[目的]鉴定野生大豆内生芽孢杆菌BHL3501并研究其对大豆胞囊线虫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分析,鉴定了从野生大豆根中分离筛选到的1株具有杀线虫活力的内生细菌BHL3501,并研究了BHL3501菌株代谢物不同倍数稀释液对大豆胞囊线虫卵孵化及2龄幼虫活力的影响。[结果]BHL3501菌株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其发酵原液处理24h后对大豆胞囊线虫卵孵化的相对抑制率为98.3%;10倍稀释液处理下相对抑制率为79.5%,均与无菌水对照差异显著。发酵原液处理24 h后,2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为93.1%,各稀释浓度处理均与无菌水对照差异显著。[结论]BHL3501代谢物对大豆胞囊线虫卵孵化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其2龄幼虫有较强的毒杀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山萘根茎提取物及其萃取物对南方根结线虫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南方根结线虫的防治提供支持。【方法】以室内培养和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山萘根茎提取物以及其不同萃取物对南方根结线虫胚胎发育、胚后发育和2龄幼虫孵化的影响。【结果】1 000mg/L山萘正己烷萃取物、氯仿萃取物对南方根结线虫的胚胎发育和卵的孵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种萃取物对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3,6,9d的孵化抑制率均为100%;山萘根茎甲醇粗提物对南方根结线虫胚后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4龄幼虫发育为成虫的发育历期推迟了3d,雌虫产卵的初产日推迟了2d,并且雌虫产卵量减少。【结论】山萘根茎提取物对南方根结线虫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放线菌菌株1331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并探究其发酵液对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的抑杀作用。【方法】在摇瓶试验中采用单因素筛选和正交试验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该菌株的最佳摇瓶发酵培养基为发酵培养基Ⅱ;最佳发酵条件为装液量80 mL (500 mL摇瓶),种子液接种量为5%(体积分数),初始pH值7.0,培养温度25℃,150 r/min培养7 d。该条件下菌株1331产孢量为1.68×109 CFU/mL,其5%发酵稀释液处理南方根结线虫卵9 d,卵孵化率与对照相比降低了70.59%;10%和20%发酵稀释液对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48 h的校正死亡率分别达88.97%和100%。【结论】放线菌菌株1331发酵液可有效抑杀南方根结线虫,具有潜在生防价值。  相似文献   

11.
几丁质及蛋白质是构成根结线虫体壁和卵壳的主要物质。几丁质酶和蛋白酶活性的高低是评价生防真菌防治潜力的重要生化指标。从陕西省陕北关中陕南根结线虫病害严重的设施蔬菜大棚中采集土样、根结样106份,用分离培养基分离到真菌436株。液体发酵测定分离菌株的几丁质酶活及蛋白酶活,筛选获得几丁质酶活≥0.06 U/mL的菌株11株,蛋白酶活≥100 U/mL的菌株3株。其中JXC224几丁质酶活达0.087 U/mL,蛋白酶活125.8 U/mL,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的侵染率达67%,是一株具有开发潜力的生防菌株,经ITS测序分析,鉴定其为枝顶孢霉(Acremonium sp.)。  相似文献   

12.
噻唑膦对南方根结线虫的作用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噻唑膦对南方根结线虫的作用方式,在室内利用浸渍法测定了噻唑膦对南方根结线虫卵孵化的抑制作用以及对2龄幼虫的致死作用;利用沙柱法测定了对2龄幼虫迁移能力的抑制作用;利用染色法测定了对2龄幼虫侵入番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噻唑膦处理浓度的增加与处理时间的延长,线虫卵的孵化抑制率、2龄幼虫的死亡率显著提高,而2龄幼...  相似文献   

13.
从北京22个菜区的27种蔬菜植物根表和根际土壤中分离出883个细菌分离物,在营养琼脂培养基(NA)平板上检测对目标线虫 Panagrellus redivivus 的致死率,得到10个最有效菌株,它们在接种24h 后(22℃下)对该线虫的致死率均在90%以上。这10个有效菌株对植物寄生线虫有很强的拮抗作用,在 NA 平板上仅6h 后就使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Xiphinemathornei,Trichodorus pakistanensis,Scutellonema clathricaudatum 和 Criconemoides profuses 的致死率达100%。在营养肉质培养基(NB)中培养48h 后的滤液及其2倍、6倍、和10倍的稀释液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有显著的致死作用。用10~9cfu·mL~(-1)的细菌悬浮液浸根后显著降低番茄的根结指数,防效达35%~82.1%。经鉴定.这10个有效菌株中8个属芽孢杆菌(Bacillusspp.),2个为不动细菌(Acinebacter spp.)。  相似文献   

14.
为了明确黄瓜根结内生真菌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的防效,采用菌株发酵液对根结线虫进行离体活性和盆栽防效测定,结果表明,菌株经形态和18S r DNA鉴定为Plectosphaerella sp.,其发酵液对根结线虫处理48 h的致死活性为93.73%;盆栽试验表明,Plectosphaerella sp.对根结线虫的防效为56.1%。发酵液处理的黄瓜根系卵块数量少于对照,土壤中根结线虫2龄幼虫数量也少于对照。总体来看,Plectosphaerella sp.对根结线虫具有较高的生防活性,能为黄瓜根结线虫生物防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测定生物有机肥在田间对西葫芦生长影响及根结线虫防治效果,使用由不同菌株发酵的生物有机肥处理西葫芦及根结线虫发生严重的区域,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使用生物有机肥后,首先可显著提高植株茎粗、叶绿素含量、地上及地下生物量;其次可显著降低土壤中根结线虫二龄幼虫密度、根结指数和单株根系虫卵数,明显减轻根结线虫田间发病率,最高防效可达63.00%;同时还可显著提高土壤中自由线虫数量。因此,使用生物有机肥能显著提高西葫芦植株生物量,有效防治根结线虫的田间危害。  相似文献   

16.
研究基于沼泽红假单胞菌PSB-06促生和增强寄主抗病性,苏云金芽孢杆菌KY-1抗逆性强等优点,采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获得这2种菌株的融合菌株,测定了融合菌株对生姜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以期得到综合亲本优良性状的新型高效生防菌株。结果表明:融合菌株显著降低了土壤根结线虫的数量,收获期相对防效达73.68%;融合菌株处理显著提高了生姜的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单株姜球数(13.80个)、姜球宽度(33.47 cm)和单株产量(1.29 kg)均优于空白对照;同时提高了生姜收获期叶片的总叶绿素含量、POD和SOD活性。综合来看,沼泽红假单胞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融合菌株的促生及生防潜力较亲本沼泽红假单胞菌有所提高,为微生物菌种改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从番茄根结中分离得到一株根结线虫的内生生防真菌Wx103,经鉴定为Acremonium sclerotigenum。该菌株发酵液对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具有较强的毒杀活性,发酵液处理24 h后的校正死亡率为90. 25%,处理7 d对卵孵化抑制率为41. 04%;盆栽试验中孢子液处理线虫防效为68. 72%,与3%阿维菌素微囊悬浮剂处理无显著差异。本研究丰富了根结线虫生物防治的微生物资源,可为该菌株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方新 《现代农业科技》2009,(18):143-143,146
从感染根结线虫植物根部的卵、幼虫和雌虫中,分离得到真菌7株,对7株真菌分别进行了发酵液及滤液的抑制卵孵化实验,探讨菌株发酵液不同浓度对卵孵化的影响以及菌株结合有机酸对卵孵化的影响,并设置了菌株最适合浓度,得出菌株结合有机酸后抑制卵孵化的孵化校正率提高,并筛选出对线虫抑制卵孵化有很好潜力的菌3株。  相似文献   

19.
采用室内繁殖的褐飞虱生物型Ⅰ与生物型Ⅱ的 5龄若虫和刚羽化的雌性成虫 ,研究其体内的能源物质含量以及解毒酶体系 (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 )和保护酶体系 (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的活性。结果显示 :①褐飞虱生物型Ⅰ体内糖元含量显著高于生物型Ⅱ (P <0 0 5 ) ,总脂没有差异 ;②生物型Ⅰ的羧酸酯酶活性比生物型Ⅱ低 ,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则无明显差异 ;③生物型Ⅰ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比生物型Ⅱ低 (P <0 0 5 ) ,且随虫龄的增大而增高 ,而过氧化物酶活性则随虫龄增大而降低 ,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利用1株实验室保藏的、分离自大棚黄瓜根际土壤的芽孢杆菌KN1进行发酵培养,在温室条件下研究KN1菌株对黄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黄瓜的促生能力,并对该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接种60 d在温室盆栽试验中,KN1菌剂蘸根处理线虫减退率和防治效果分别为48.2%和41.5%,与单独使用10%噻唑磷颗粒剂效果相当,能够显著减少根结的生成,KN1菌剂蘸根与10%噻唑磷颗粒剂配合使用效果较好,线虫减退率和防治效果分别达71.5%和57.27%;KN1蘸根处理黄瓜植株鲜质量、根系干质量分别比不接种菌剂对照增加30.33%和70.89%;基于16S r DNA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菌株KN1属于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与苏云金芽孢杆菌serovar konkukian序列的相似度达99.5%,结合该菌的培养特征、形态特征将其鉴定为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KN1的鉴定及对黄瓜的温室盆栽防治效果为研究其生防机制及开发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