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PCA-Entropy TOPSIS的甘薯品种块根质构品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质构品质是甘薯块根品质评价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其鲜食和产后加工。质构品质评价是甘薯综合利用过程和品质育种的重要环节。完善甘薯块根质构品质评价体系,为其利用和育种提供参考。【方法】应用物性分析仪质地多面分析法对45个甘薯品种块根的硬度、黏附性、内聚性、弹性、胶黏性和咀嚼性进行测定,分析各质构参数间的相关性,采用主成分分析确定各个参数权重,并结合TOPSIS法对45个甘薯品种块根的质构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45个甘薯品种的质构参数均有一定差异,咀嚼性和黏附性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35.23%和49.15%。咀嚼性变化范围为60.30—284.66 N,平均为149.29 N,浙薯13的咀嚼性最大,为284.66 N,166-7和龙薯14的咀嚼性较小,分别为60.30和77.28 N;黏附性变化范围为-10.4—-0.80 J,平均为-4.71 J,龙薯31的黏附性最大,为-1.34 J,冀紫薯2号和普薯32的黏附性较小,分别为-9.34和-10.40 J。内聚性和弹性的变异系数较小,分别为14.27%和15.75%。内聚性变化范围为0.15—0.28,平均为0.21,商薯19的内聚性最大,为0.28,红皮白心的内聚性最小,为0.15;弹性变化范围为5.01—8.93 mm,平均为6.59 mm,西农431的弹性最大,为8.93 mm,166-7的弹性最小,为5.01 mm。胶黏性变异系数为23.84%,变化范围为11.97—32.78 N,平均为22.20 N,普薯32的胶黏性最大,为32.78 N,166-7的胶黏性最小,为11.97 N;硬度变异系数为19.47%,变化范围为59.79—143.41 N,平均为105 N,绵粉1号、商徐紫1号和苏薯29的块根硬度大于140.00 N,166-7的块根硬度最小,为59.79 N。相关性分析表明,块根硬度与胶黏性、咀嚼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胶黏性与咀嚼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内聚性与弹性、胶黏性、咀嚼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弹性与胶黏性、咀嚼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6个质构参数经主成分分析,被提取的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94.674%,硬度、黏附性、内聚性、弹性、胶黏性和咀嚼性的权重分别为0.121、0.161、0.102、0.232、0.162和0.223。【结论】明确了淀粉型甘薯质构品质优良的品种为龙薯31、商薯19和冀薯982;鲜食型甘薯质构品质优良的品种为苏薯16、紫罗兰和徐薯32。  相似文献   

2.
【目的】质构品质是甘薯块根品质评价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其鲜食和产后加工。质构品质评价是甘薯综合利用过程和品质育种的重要环节。完善甘薯块根质构品质评价体系,为其利用和育种提供参考。【方法】应用物性分析仪质地多面分析法对45个甘薯品种块根的硬度、黏附性、内聚性、弹性、胶黏性和咀嚼性进行测定,分析各质构参数间的相关性,采用主成分分析确定各个参数权重,并结合TOPSIS法对45个甘薯品种块根的质构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45个甘薯品种的质构参数均有一定差异,咀嚼性和黏附性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35.23%和49.15%。咀嚼性变化范围为60.30—284.66 N,平均为149.29 N,浙薯13的咀嚼性最大,为284.66 N,166-7和龙薯14的咀嚼性较小,分别为60.30和77.28 N;黏附性变化范围为-10.4—-0.80 J,平均为-4.71 J,龙薯31的黏附性最大,为-1.34 J,冀紫薯2号和普薯32的黏附性较小,分别为-9.34和-10.40J。内聚性和弹性的变异系数较小,分别为14.27%和15.75%。内聚性变化范围为0.15—0.28,平均为0.21,商薯19的内聚性最大,为0.28,红皮白心的内聚性最小,为0.15;弹性变化范围为5.01—8.93 mm,平均为6.59mm,西农431的弹性最大,为8.93 mm,166-7的弹性最小,为5.01 mm。胶黏性变异系数为23.84%,变化范围为11.97—32.78 N,平均为22.20 N,普薯32的胶黏性最大,为32.78 N,166-7的胶黏性最小,为11.97 N;硬度变异系数为19.47%,变化范围为59.79—143.41 N,平均为105 N,绵粉1号、商徐紫1号和苏薯29的块根硬度大于140.00 N,166-7的块根硬度最小,为59.79 N。相关性分析表明,块根硬度与胶黏性、咀嚼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胶黏性与咀嚼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内聚性与弹性、胶黏性、咀嚼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弹性与胶黏性、咀嚼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6个质构参数经主成分分析,被提取的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94.674%,硬度、黏附性、内聚性、弹性、胶黏性和咀嚼性的权重分别为0.121、0.161、0.102、0.232、0.162和0.223。【结论】明确了淀粉型甘薯质构品质优良的品种为龙薯31、商薯19和冀薯982;鲜食型甘薯质构品质优良的品种为苏薯16、紫罗兰和徐薯32。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库尔勒香梨花期温度变化对香梨果实脱萼率和坐果率的影响及其与同化物积累的关系,确定花期温度变化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发育的影响机制。【方法】以库尔勒香梨为试验材料,在初花期和盛花期进行增温处理,测定在坐果始期、萼片离层形成期与萼片脱落期的果实同化物含量的变化并观察梨果实脱萼率和坐果率。【结果】与对照相比,香梨不同花期增温处理均能降低脱萼率,盛花期增温处理的脱萼率差异极显著,降低了2.29倍;各处理组间坐果率差异均不显著。在坐果始期,盛花期增温处理后果实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显著增加,相比对照分别高1.86和2.79倍,但初花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在萼片离层形成期未形成离层果实可溶性糖,蔗糖和淀粉含量均高于离层形成果。在萼片脱落期,各处理宿萼果果糖和淀粉含量均高与脱萼果。【结论】初花期增温处理对萼片脱落率和坐果始期果实同化物积累没有显著影响;盛花期增温处理促进坐果始期果实同化物积累,进而抑制萼片的脱落。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库尔勒香梨果柄、胴部和花萼的维管束发育与萼片脱落的关系。以香梨为供试品种,分别对短果枝花序第4序位的香梨进行喷施清水(对照)、吲哚乙酸(indoleacetic acid,IAA)和三碘苯甲酸(triiodobenoic acid,TIBA)处理,并比较了短果枝第4序位的香梨在脱萼过程中果柄、胴部和萼筒维管束数目和面积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香梨脱萼率大小顺序为TIBA处理>对照处理>IAA处理。对照与IAA处理的果柄、胴部和萼筒部位的维管束数目无显著差异,但均大于TIBA处理。对照与IAA处理的萼筒维管束面积显著高于TIBA处理。脱萼率与胴部维管束数目、萼筒维管束数目均呈极显著性负相关,与果柄维管束数目和萼筒维管束面积均呈显著性负相关。综上可知,TIBA处理会影响萼筒维管束的数目和面积的增加,抑制维管束的发育,增加香梨的萼筒脱萼率。  相似文献   

5.
花期喷施脱萼剂对库尔勒香梨春梢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库尔勒香梨为试验材料,研究花期喷施脱萼剂对库尔勒香梨春梢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库尔勒香梨花期分别喷施3种脱萼剂后,抑制了春梢生长,其长度和节间长度明显地缩短,粗度显著地增加,其中分别以喷施300 mg/L PBO、500 mg/L多效唑和1 000 mg/L矮壮素效果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复合试剂"M"和PBO对库尔勒香梨脱萼率、坐果率和果实品质指标的影响,为库尔勒香梨高产优质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应用技术和理论依据。【方法】以盛果期的库尔勒香梨为研究对象,在其盛花期喷施不同浓度的复合试剂"M"和PBO,测定其脱萼率、坐果率及部分果实品质指标。【结果】喷施不同浓度的复合试剂"M"和PBO均明显提高了库尔勒香梨的脱萼率和坐果率,改善了果实品质,其中M1试剂的效果最显著,其脱萼率、花朵坐果率分别为83.3%和11.7%,比CK(对照)分别高42.1%和4.8%,比PBO处理分别高18.4%和2.6%;M1处理的果实花青素和叶绿素含量也均最高,极显著高于PBO处理,其类胡萝卜素含量反而最低;与CK相比,PBO和M1处理均明显提高香梨果实VC含量、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降低单宁和可滴定酸含量,其中M1处理的果实蔗糖和总糖含量均极显著高于PBO处理,果糖含量显著高于PBO处理,单宁含量反而显著低于PBO处理,其它果实品质指标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盛花期喷施复合试剂M1,能够显著提高库尔勒香梨脱萼率、坐果率,提升果实品质,在库尔勒香梨高产优质生产中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授粉品种对‘库尔勒香梨’果实萼片宿存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库尔勒香梨’为母本、国内14个主栽品种为父本进行杂交,研究了不同授粉品种对‘库尔勒香梨’果实萼片脱落率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授粉品种对‘库尔勒香梨’果实脱萼率的影响存在差异,脱萼率较高的授粉品种是‘雪青’、‘鸭梨’、‘中梨1号’、‘翠冠’。‘库尔勒香梨’果实单果重、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也因授粉品种不同存在较大差异,而果实纵径、果形指数和饱满种子数差异不显著。综合果实萼片脱落情况及品质指标,‘鸭梨’、‘翠冠’、‘中梨1号’、‘丰水’、‘砀山酥梨’是‘库尔勒香梨’较理想的授粉品种。  相似文献   

8.
以新疆厚皮甜瓜早熟品种‘西州密25号’为试材,选取果实赤道部位距籽腔10mm处果肉为试样放入温控箱中,设置升温处理组:初温10℃,逐步升温至30℃;降温处理组:初温30℃,逐步降温至10℃,研究环境温度升降变化对甜瓜果肉组织质地物性包括硬度、粘附性、内聚性、弹性、胶黏性、咀嚼性的影响以及温度与各质地参数间相关性。结果表明:在10~30℃温区,升温组、降温组哈密瓜果肉硬度、粘附性、内聚性、胶黏性、咀嚼性变化差异显著(P0.05)。通过均值和标准差相关性分析可知,果肉硬度、胶黏性、粘附性、咀嚼性与环境温度存在相关性变化,升温过程中,随着温度升高,果肉硬度下降,内聚性、胶黏性和咀嚼性显著升高(P0.05),弹性显著下降(P0.05);降温过程中,随着温度降低,果肉胶黏性与咀嚼性显著下降(P0.05)。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不同煮制时间鸡蛋质构品质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选取当天产鸡蛋120枚,随机分成4组,每组30枚,分别于煮蛋器中煮制5、10、15、20 min,通过测定鸡蛋的质构参数及蛋品质,探究不同煮制时间对鸡蛋质构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煮制前10 min的硬度显著低于煮制15、20 min(P<0.05),鸡蛋煮制5 min的黏附性、弹性、胶黏性和咀嚼性均显著低于煮制10、15、20 min(P<0.05);5 min时煮制损失率显著低于煮制10、15、20 min(P<0.05),煮制20 min时的鸡蛋水分含量显著低于煮制5、10 min(P<0.05)的水分含量.水分含量与硬度、黏附性、弹性和咀嚼性均呈显著性负相关(P<0.05),与内聚性和胶黏性呈负相关(P<0.05).随着煮制时间的延长,鸡蛋的水分含量下降,硬度、黏附性、弹性和咀嚼性逐渐升高后趋于平稳,煮制10 min可使鸡蛋充分变性凝固.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库尔勒香梨为试验材料, 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及形态的影响.[方法]2008年4月,不同花期喷施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9月测定不同处理的香梨品质及形态指标.[结果]初花期喷施PBO、萘乙酸(NAA)均能提高香梨的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而脱落酸(ABA)、吲哚乙酸(IAA)、吲哚丁酸(IBA)和激动素(KT)均使果实单果重降低,硬度增加.花期多效唑(PP333)处理使果实的单果重、硬度、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均降低,乙烯利(ETH)单果重降低,ABA处理的固酸比高于对照.除了初花期赤霉素(GA3)处理的果型指数显著大于对照外,花期各处理的果型指数和果柄长度显著低于对照,而果实的核横比和核纵比基本上高于对照.[结论]初花至盛花期喷施PBO和NAA对提高香梨的品质及降低果型指数和果柄长度效果较好,落花期各处理虽能降低香梨的果型指数,但在提高香梨品质方面均不理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库尔勒香梨采后果实软化的影响,探讨香梨果实硬度下降的机制,为香梨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库尔勒香梨为试材,经1-MCP处理,贮藏于常温(20±1)℃条件下,研究果实软化过程中果实硬度、果胶、纤维素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1-MCP处理能够较好的保持香梨采后果实的硬度,降低果胶、纤维素的降解速率,明显抑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纤维素酶(CX)的活性.[结论]1-MCP处理能够保持香梨采后果实的硬度,延缓软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库尔勒香梨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库尔勒香梨(Pyrus brestschneideri Rehd.)生产中的施用效果,该田间试验以20 a树龄库尔勒香梨为研究试材,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PBO(增效醚,包含细胞分裂素BA与生长素衍生物ORE)、PP333(15%多效唑)和复硝酚钠对库尔勒香梨果实产量及内外部品质的影响,分别设置不同生长调节剂、不同浓度、清水及空白喷施处理,共计17个处理,每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显著提高库尔勒香梨产量,可以降低果皮厚度、果实硬度、果实总酸含量,还可以提高果实脱萼率、红晕果率、果实还原糖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其中以喷施PBO 300倍液效果最佳。与对照处理相比,喷施PBO 300倍液处理的库尔勒香梨产量、红晕果率、脱萼果率及果实还原糖含量分别提高了63.41%、42.01%、38.97%和22.22%,而果皮厚度、果实硬度及果实总酸含量分别降低了26.44%、13.42%和31.3%。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库尔勒香梨萼端黑斑病对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沙依东园艺场和阿克苏地区生产的库尔勒香梨为试验材料,通过对贮藏过程中健康梨和感病梨色差(L、a、b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实硬度的测定,研究不同产地库尔勒香梨萼端黑斑病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沙依东健康梨L和b值大于阿克苏,a值小于阿克苏。同一产地健康梨和感病梨L、a、b值差异显著,感病梨a和b值大于健康梨,L值小于健康梨。2个产地库尔勒香梨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实硬度均呈逐渐下降趋势,感病梨中2个指标的下降速度比健康梨更快。沙依东库尔勒香梨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较小,因而品质较好。[结论]该研究为提高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和控制其萼端黑斑病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李长江  李鹏  井春芝  田嘉  张渊  李疆 《西北农业学报》2017,26(11):1631-1638
以‘库尔勒香梨’‘鸭梨’‘锦丰梨’为试验材料,探究‘库尔勒香梨’幼果不同部位内源激素分布差异与果实萼片脱落之间的关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幼果萼端、中部和下部的IAA、ZR、GA3和ABA质量分数,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库尔勒香梨’脱萼幼果、‘鸭梨’幼果与‘库尔勒香梨’宿萼幼果、‘锦丰梨’幼果萼端IAA、ZR质量分数不存在差异性,而幼果下部IAA和ZR质量分数存在极显著性差异,‘库尔勒香梨’脱萼幼果和宿萼幼果下部ABA和GA3质量分数存在极显著性差异。‘库尔勒香梨’脱萼幼果和‘鸭梨’幼果中的IAA、GA3主要分布在萼端,ZR主要分布在中部,ABA主要分布在萼端和下部;宿萼幼果和‘锦丰梨’幼果中的IAA、ZR和GA3主要分布在幼果中部,ABA主要分布在幼果下部。在‘库尔勒香梨’萼片脱落临界期,脱宿萼幼果不同部位内源激素质量分数存在显著差异性,幼果下部IAA、ZR质量分数高有利于萼片宿存,幼萼片端GA3和ABA质量分数高可能有利于萼片脱落。  相似文献   

15.
以库尔勒香梨为试材,比较了花期短果枝上不同序位梨果柄、胴部和萼筒维管束数目和面积的变化,并对其相应序位的果实脱萼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花序序位升高,库尔勒香梨果实的脱萼率呈增加趋势;从大蕾期到末花期,第1序位维管束数目和面积呈增加趋势,第2、3、4和5序位维管束数目和面积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趋势(除第2序位胴部和萼筒维管束面积呈增加趋势外);在相同物候期条件下,维管束数目和面积大小均表现为第1序位第2序位第3序位第4序位第5序位;脱萼率与果柄维管束数目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胴部维管束数目、萼筒维管束数目、胴部维管束面积和萼筒维管束面积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不同处理对不同序位果柄、胴部和萼筒维管束发育的影响及与萼筒脱落的关系,分析叶片和萼片对萼筒维管束发育影响的差异。【方法】 以杜梨为砧木的香梨为材料,在花序伸长期对库尔勒香梨进行摘叶与摘萼片处理,比较摘叶与摘萼片处理对不同序位香梨果实萼筒脱萼率与果实不同部位维管束数目和面积的影响。【结果】 摘叶使第1、2序位脱萼率降低,第3、4、5序位脱萼率增加;摘萼片处理使第1序位脱萼率降低,第2、3序位脱萼率增加,对第4、5序位影响较小。维管束数目和面积在不同序位间、果实不同部位间均存在差别,即随着花序伸长期进程推移,摘叶与摘萼片处理的第1、2序位维管束数目和面积均呈逐渐增加趋势,第3、4、5序位果柄、胴部、萼筒等部位的维管束数目和面积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摘叶促进第4、5序位维管束数目与第5序位胴部维管束面积的增加;摘萼片促进第1序位至第5序位维管束数目与第1、2、3序位维管束面积的增加(除第2序位胴部维管束面积受到抑制)。【结论】 摘叶对梨果实维管束发育的抑制作用较大,增加果实萼筒脱萼率;而摘萼片处理促进后期维管束数目增长,对果柄维管束的发育有较高的促进作用,降低果实萼筒脱萼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提高水资源在梨果园中的有效利用率,改善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6年生库尔勒香梨为试材,采用沟灌、滴灌、漫灌3种灌溉方式,比较不同灌溉方式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适宜的灌溉方式.[结果]与对照大水漫灌相比,滴灌显著提高果实脱萼率,色泽红润,...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厚皮甜瓜种质资源果实质地进行评价,为建立厚皮甜瓜果实质地评价标准和选育优良品种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应用质构多面剖析法(TPA,质地参数包括TPA硬度、弹性、咀嚼性、内聚性和回复性)、穿刺试验(puncture test,质地参数包括穿刺硬度、脆度和黏附性)和感官评价法(感官硬度、感官脆度、多汁性、紧实度、果肉粗细)对278份厚皮甜瓜种质果实质地进行评价。经相关性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因子分析,建立感官评价指标与质构仪测试指标间的关系模型,明确厚皮甜瓜果实质地评价重要指标,并通过聚类分析,对厚皮甜瓜种质材料进行分类。【结果】厚皮甜瓜果实质地的质构仪评价指标和感官评价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以仪器评价的硬度、脆度、黏附性、弹性、咀嚼性、内聚性和回复性为自变量,分别建立了感官硬度、感官脆度、多汁性、紧实度和果肉粗细的预测模型。质构仪测试指标的因子分析中筛选出3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9.377%。第1公因子反映了果肉的咀嚼特性,第2公因子反映了果肉的黏附性,第3公因子反映了果肉的回复性。咀嚼性、黏附性和回复性是影响厚皮甜瓜果实质地的重要参数。278份厚皮甜瓜种质按质地指标分为...  相似文献   

19.
以库尔勒香梨为试材,比较了花期短果枝上不同序位梨果柄、胴部和萼筒维管束数目和面积的变化,并对其相应序位的果实脱萼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花序序位升高,库尔勒香梨果实的脱萼率呈增加趋势;从大蕾期到末花期,第1序位维管束数目和面积呈增加趋势,第2、3、4和5序位维管束数目和面积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趋势(除第2序位胴部和萼筒维管束面积呈增加趋势外);在相同物候期条件下,维管束数目和面积大小均表现为第1序位>第2序位>第3序位>第4序位>第5序位;脱萼率与果柄维管束数目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胴部维管束数目、萼筒维管束数目、胴部维管束面积和萼筒维管束面积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枣和酸枣杂交F1代果实质地多样性,分析不同质地果实与裂果的关系。【方法】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等方法,研究枣雄性不育JMS2(Z.jujuba)×酸枣邢16(Z.acidojujuba)的F1代及其亲本果实,基于TPA分析并对比果实裂果率。运用应力曲线得出硬度、粘附性、内聚性、弹性、破裂力、胶粘性和咀嚼性7个果实质地参数。【结果】各果实质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分离,变异系数分布17.79%~52.43%。弹性、破裂力、胶粘性和咀嚼性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性系数分布在0.33~0.94,硬度、胶粘性和咀嚼性与其他指标相关性较强,内聚性与硬度、破裂力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粘附性呈显著性负相关,应用主成分分析,把7个质地参数,转化为累计贡献率为96.47%的4个主成分分别为硬度因子、内聚因子、粘附因子和弹性因子,杂交群体不同果实质地分成3个群体,分别为绵密软质群、高弹硬质母本群和中值父本群。中值父本群是3个类群中最大的,占总数的76.56%。【结论】硬度、胶粘性和弹性参数高或果肉内聚性高的类群裂果率更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