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麻长果种和圆果种的起源与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
3.
众所周知,在印度和孟加拉国,大面积栽培的黄麻品种是两个栽培种中的圆果种。其中株高和茎粗是纤维产量构成的重要组分(Arunachalam和Iyer,1974;Ghosh Dastidar,1978)。我们通过八个亲本的双列杂交的配合力分析,研究了这些性状与纤维产量的基因作用的性质。为了鉴定优良的杂交组合,我们还估测了  相似文献   

4.
圆果黄麻次生韧皮纤维层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5.
根据黄麻栽培、利用历史和近年来对黄麻野生资源考察地区的地理环境状况的分析研究,对黄麻的起源得出圆果种黄麻起源于中国南部及与之接壤的印缅地区,长果种黄麻起源于非洲的东非地区和中国南部及与之接壤的印缅地区。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圆果黄麻中偏迟品种“179”、迟熟品种“粤圆5号”、早偏迟品种“快早红”为材料,探索圆果黄麻不同品种整株次生韧皮纤维层的发育以及主要经济性状与次生韧皮纤维层发育的关系。主要结论是:圆果黄麻次生韧皮纤维层的分化是在出苗后20天左右,品种间差异不大。次生韧皮纤维层的发育是由基部向梢部,自下而上进行的。下部(基部)发育比中部早,中部又比上部早。下部的次生韧皮纤维层数比中部多,中部又比上部多。次生韧皮纤维层停止分化发育的时间有同样的趋势。而次生韧皮纤维层分化发育的速度和延续的时间则与品种特性有密切的关系。“179”纤维层分化发育的速度较“粤圆5号”快,停止分化的时间比“粤圆5号”迟,所以“179”下、中、上部的次生韧皮纤维层比“粤圆5号”多,这是“179”比“粤圆5号”增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可见次生韧皮纤维层数的多与产量有着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圆果种黄麻主要经济性状与单株纤维产量间的主次关系,本试验采用灰色关联和相关性分析的方法,对黄麻14个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4个主要经济性状的变异系数为3.03%~15.59%,变异系数最大的为分枝数,最小的为分枝高度;在相关分析中,单株纤维产量与株高、分枝高度、单株鲜皮重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在关联度分析中,分枝高度、单株鲜皮重、鲜皮晒干率与单株纤维产量关联度较高。因此,黄麻在高产栽培和品种选育方面,除了应该选择分枝高度、单株鲜皮重和鲜皮晒干率作为主要目标性状外,同时也要注意多性状的综合选择。  相似文献   

8.
9.
试验于1993—1994年在福建省主要黄麻产区进行,参试品种共7个。本文对2年8点次3重复的原麻产量结果进行了方差分析,并对各项变异来源进行了LSR法测验及稳定性参数的估算,分析各参试品种的丰产性和稳定性。同时对其主要经济性状、抗病性和生育期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0.
11.
12.
用8份不同遗传基础的材料作为亲本,做不完全双列杂交。分析了F1杂种优势、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结果表明:株高、工艺长度、分枝数、蒴果数、出麻率、单株纤维重的平均优势分别为5.939、7.380、16.767、20.872、9.567、19.260。所研究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方差均极显著。表明本试验中加性效应与非加性效应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用8份不同遗传基础的材料作为亲本,做不完全双到杂交。分析了F1杂种优势、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结果表明:株高、工艺长度、分枝数、蒴果数、出麻率、单株纤维重的平均优势分别为5.939、7.380、16.767、20.872、9.567、19.260。所研究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方差均极显著;表明本试验中加性效应与非加性效应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广义法、F_2代群体分离法和回交法估算圆果种黄麻开花期等性状遗传力、遗传进度,遗传变异系数与诸性状的相关系数以及该性状控制基因数目。结果表明,黄麻开花期性状在测试诸性状中遗传力最高,因遗传引起的变化或是环境条件影响程度最小。该性状最小控制基因数目为3对、呈不完全显性,分离规律呈偏斜常态分布,分离群体植株开花期居中间偏早的多,超亲频率约1.5~3%。开花期性状较强的世代传递力和早期稳定性,说明在低世代对该性状的严格选择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烤烟的杂种优势及其配合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饲料大麦F1代杂种优势与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18.
19.
圆果种黄麻种质资源抗炭疽病鉴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0.
用GriftingⅡ等法对10个饲料大麦亲本及其配制45个组合F1代进行主要性状遗传特性。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表明;①多棱型饲料大麦性状遗传力偏低(37.6%~56.0%),千粒重受基因加性和非加性效应控制,易受环境影响。②国内外良种与云南地方品种间杂种优势较强,同时改变了云南高蛋白资源的不良性状。③Myt144亲和谱广,gca较高;Diamond与Karan15、紫光芒裸二棱8640等品种间杂交sea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