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高层次、高水平的创新型农林人才和多学科背景、高素质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是涉农高校新时代“育卓越农林新才”的历史责任。工业科技知识及工程文化背景,是现代农业学科分工细化与交叉融合并存纵深发展趋势下,农科专业学生跨学科通专融合知识结构重塑的必要构成及专业综合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训练的重要内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自2005年面向农科专业开展工业认识教育实践以来,探索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一个载体两个平台三个目标”的农科专业工业认识教育模式,建立了完整的农科专业工业认识教育教学内容体系和组织体系,为新农科“育卓越农林新才”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一种“工程方案”。  相似文献   

2.
坚持教育创新,培养农科创新人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本文从构建学分制教学管理新模式,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实施按院招生新举措,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化;设置跨学科本科新专业,培育和发展新兴学科专业;加快闵行校区二期建设,营造农科创新人才培养新环境等四个方面,论述了研究型大学发展农科教育和培养农科创新人才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3.
新农科建设提出要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的训练,培养一批农科“双创人才”,适应“四新农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实用性农林人才。在此背景下,探索了校级植物病害检测与绿色防控一流平台在培养植保专业植物病理学方向“双创人才”的模式与实践效果。该模式旨在为植保专业“双创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双创”型人才是新形势下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实践教学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实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以安徽农业大学农科专业为例,创建了学分制下实践教学内容改革的新模式,构建了由课程实验、课程实践、专业实践、思政实践和素质拓展实践等组成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分制下农科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造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出构建"五创模式"培养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创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目标,强化教育教学的创新导向;创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内容体系,构建创新型人才知识结构;创议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创建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机制,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创设"专业认知—实景模拟—见习顶岗"的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以河北农业大学"本科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路线图"制定与实施为契机,河北农业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建立了与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路线图相结合、与学生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相匹配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提出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具体实施途径,包括:以培养公共基础能力为目标,开展创新意识教育;以夯实专业基础能力为指针,扩展创新活动范围;以强化专业核心能力为导向,拓展创新参与领域;以提升专业就业能力为定位,发展职业创新生涯。该体系实施效果显著,值得继续巩固和加强。  相似文献   

7.
在教育部《关于加快新农科建设推进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的意见》和“农业强国”精神引领下,文章提出以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加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索构建新农科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农学专业核心课程“作物栽培学”为例,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与时俱进增加思政元素,培养专业自信和“知农爱农”情怀;将课程讲授内容纵向重构为“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模块;建立“学生创新/创业研究+课堂研讨”的知识提升教学模式;联合试验站,构建“教学内容+田间实物”相结合的虚拟实物化课堂;基于OBE理念,组建“校内专业教师+校外企业导师”双师培养团队。以上课程改革,为培养高素质农学复合型创新人才提供了实践经验,提升了地方农业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水平。  相似文献   

8.
房增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4,(17):5735-5736
以青岛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为例,讨论了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为目标的实验教学体系,以提高学生专业应用能力为目标的实习教学体系,以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为目标的科研训练体系,以及以提高学生科技创业能力为目标的创业教育体系“四位一体”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问题,以期为该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9.
针对农林高校应用化学专业普遍存在的专业发展定位大而全、学科方向凝练不够、办学特色不明显等问题。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专业立足于学校"农业"特色,构建了以天然产物化学与应用为专业特色的农科化学人才培养体系。以天然产物化学课程为切入点,以"激发学生天然产物化学兴趣"为导向,以专业课程群—教学团队—实践基地为依托,以科研平台—大创项目—技能竞赛为全面保障的教学体系,形成了教学—科创—实践协同育人的运行机制。让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体系从学科基础—专业理论—专业技能训练—创新创业思维和技能培养,呈现连贯性、系统性和方向性,培养具有专业特色的农科化学人才。  相似文献   

10.
开展“新农科”教育,培养双创型“新农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目前,高等院校涉农专业在双创型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力量薄弱、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等问题,无法满足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对农科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围绕“新农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针对双创型“新农人”人才培养发展趋势,通过对“新农科”内涵及乡村振兴对人才需求的全面解析,构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涉农专业适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四模块三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即分别从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核心技能训练、专业综合技能训练和科研创新能力训练等4模块分层次结合农科教推进双创教育,并从“专创结合”人才培养、双创型师资队伍建设、双创平台搭建、实践经费渠道拓宽和双创评价方法等方面提出相关文章建议。  相似文献   

11.
高等工程教育现有实践培养环节及组织形式存在一定局限,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工科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需求。为此,燕山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以探索满足新工科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新模式为目标,在OBE和CDIO教学改革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三阶递进式"创新创业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课程群教学体系-模块化综合实践-创新创业综合训练"逐层递进实践能力培养。实践成果表明"三阶递进式"培养体系,对提升工科专业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及创业理念,推进创新型工科人才培养专业改革进程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回顾与分析了70年来中国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变化,发现油气储运工程教育从创建专业之初重视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逐渐转向注重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与当今国际工程教育发展方向存在差异。根据高校教师梯队现状,结合国家能源转型与人工智能时代对油气储运工程人才的需求,指出目前油气储运工程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欠缺、人才培养目标与国际工程教育发展趋势不吻合、学生缺少系统的知识应用环节训练、课程体系不能适应新时代需求、教学方法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等。为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建立教师工程能力培养制度,确立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为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采用理论与实践融合性课程结构,构建“工程+智能”课程体系,应用基于项目的教学方法。研究结果可为新时代油气储运本科教育回归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提供参考。(表1,参18)  相似文献   

13.
“乡村振兴战略”赋予我国高等农林院校人才培养新的使命,“新农科”建设为高等农林院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通过调研分析“智慧牧业”新业态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新需求,将畜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交叉融合,创建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并提出了新农科背景下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创新了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旨在为现代畜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为智慧畜牧业领域人才培养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新农科建设是振兴高等农林教育的重大战略,对高校卓越农林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从微观的层面看,实现新农科建设目标的路径是创新农科专业课教学模式,大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打造农科专业“金课”,形成“金专”,培养面向“新农科”的创新人才。“饲料生物技术”课程采用了模块化、翻转式课堂教学,从课程设计、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等各个环节的创新为新农科专业课“金课”教学新模式的构建提供新的镜鉴。  相似文献   

15.
根据都市型现代农业对农业人才的需求,设置了富有特色的园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了“三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制定了适应都市型农业园艺人才的培养方案;按照坚持高等学历教育与现代农业职业素能教育的有机结合,培养了“双证型”应用型人才;建设了都市型农业园艺人才培养的校内外实践基地,以教师科研项目、为三农服务及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和为纽带,搭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新农科人才建设是培养适应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人才的需要,本文结合新农科建设提出高职教育新型畜牧人才核心能力和能力指标要求,从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四化”课程模式、创建非正式课程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5个方面对新型畜牧人才核心能力培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基于新农科建设和国家对地方高等院校转型发展以及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笔者以菏泽学院动物医学专业为例,以培养基于新农科产业需求的人才为主线,阐述了从强化新生入学专业教育、建设实践教学平台、创新创业实训中心以及开设“第二课堂”等途径,构建“一条主线、两大平台、三个层次、五个模块”的基于产业需求的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实践教育体系,以期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动物医学专业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模式和新范本。  相似文献   

18.
针对新农科建设对农林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充分发挥学校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在“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OBE理念指导下,分别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教学队伍、持续改进评价体系等方面阐述并提出构建基于OBE理念的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新农科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9.
在新农科的大背景之下,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能力培养已经成为全国各大农业类高校高度关注的问题。专业课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越来越受到高校教学的重视。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物病理学教研组以普通植物病理学专业课为载体,探索了“项目导向式”教学法在植物保护类专业课“专创融合”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中的应用。利用项目立项、项目实施、项目总结和项目考核等教学过程,实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导向,以学生学习成果为中心,以项目教学为载体,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基于项目研究的“专创融合”教学新模式。将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教育紧密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思维,让专业知识在解决田间问题的过程中变成自己的专业能力。经过研究和探索,初步完成了新农科背景下的教学改革阶段性任务,在取得显著成果的同时,形成了自身的教学特色,也为其他的农学类专业课教学改革和创新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基于工程训练的大学生创新教育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工程训练是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结合我校的专业特点和学科优势,以面向铁道建设与运营、机械电子等相关行业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为目标,在不断完善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融入工程训练的实践教学过程中。重构工程训练教学体系,探索面向工程实际的创新训练方法,科学组建创新指导团队,探索实训室开放式运行机制,逐步形成从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基本能力训练到基于工程项目的创新实践的循序渐进的创新教育模式,新的创新教育模式实践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