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园林学科在人居环境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将“地域特色”融入园林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有利于深化专业教学理念,完善专业教学内容,实现专业教学目标。在分析当前课程思政视角下专业教学改革研究特点及问题基础上,以浙江省为例,阐述“浙江特色”融入园林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可行性,提出“浙江特色”融入园林类专业课程思政的路径,并以此为例构建“地方特色”融入园林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三阶段策略,即“文化启蒙-特色融合-实践稳固”,提出了融合地域特色的课程思政教学新模式,以期为他省园林类专业课程思政创新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新农科建设和“课程思政建设”是我国培养新时代农林人才的重要举措。以我校园艺专业的专业课园艺试验与统计学课程教学为例,按新农科建设和“课程思政”的要求从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课程思政基本路径、课程思政元素挖掘进行了探索和教学实践,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园艺试验与统计学专业知识讲授中,提升了课程思政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适应新农科发展的要求,金陵科技学院园艺专业《植物保护学》课程思政建设围绕理论教学,实验、实习和考核方式等内容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专业课教师需改善知识结构,在授课内容、实习、考核方式上将“思政元素”自然融入专业课课堂,发挥专业课程与思政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4.
课程思政对培养全方位发展的农业人才至关重要,为深入探索园艺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方法,本文以园艺专业核心课程园艺植物保护学为例,从园艺专业培养目标及思政元素的挖掘、园艺植物保护学的课程地位、内容及思政教学意义、园艺植物保护学课程与思政元素融合的具体措施与实例、课程思政教学方式与教研改革和园艺植物保护学课程思政效果评价五个方面对园艺专业核心课程的思政改革进行了探讨。以该课程的思政建设为范例,不断调整和完善专业核心课程思政教学,提高并带动园艺专业的课程思政改革,为培养新时代农业人才提供更好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立足农业院校中药学专业的优势和特色,针对学生培养过程中出现的专业思想不稳定、中医药思维和实践传承不够等问题,将涉及中药材真伪优劣、生长发育、栽培管理、加工炮制、质量分析、开发利用等内容的课程,以中药质量为主线构建“中药质量课程群”,围绕课程建设目标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精心打磨思政元素映射点,将“思政教育”隐性融入到课程理论、实验、实习、实践、专业技能竞赛等各个环节,设计丰富的“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案例,形成具有农业院校中药学相关专业特色的课程思政体系。  相似文献   

6.
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水族科学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基于新农科背景下的课程思政背景,水族景观规划与设计课程确立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将思政育人要素融入教学全过程。通过深入挖掘该课程思政元素并建库,采用多元教学方式精准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建立含课程思政的考核评价体系等措施,实现专业知识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同向同行。该课程在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资源、实践教学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有力促进了富有“三农”情怀和科学人文精神的水族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从内涵、原则和基本思路三个方面深入探讨农学类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专业特点和共性特征。提出了“明确教师定位,避免强行思政”“保持知识体系,完善教学逻辑”和“打造思政特色,凝练思政主线”的基本原则,探讨了“挖掘思政触点,形成协同效应”“创新教学手段,提升育人效果”“引入信息化教学,促进主动思政”和“重视教师因素,推进团队建设”的基本建设思路。研究结果有助于明确相关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建设方向,为涉农高等院校开展农学类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思政触点”和“思政手段”借鉴。  相似文献   

8.
以"新农科"和一流专业建设为契机,围绕立德树人、以学生为本、学教融合为课程目标,将思政元素融入农事操作实践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实践课程教学创新模式在农科专业好感度和人才培养上的重要作用,提高农学类专业人才的能力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以高职农学专业植物保护技术课程为例,围绕农作物植保员的职业守则,确定教学目标和素质目标,深挖与植物保护技术课程相关的思政元素,列出课程思政案例,形成课程思政矩阵,利用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把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有机融为一体,实现"三全育人"的终极目标,为相关学科的思政育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本文以东北农业大学动物营养学专业课程为例,根据专业课程特点从课程建设目标、建设思路、建设内容等方面,对动物营养学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概述。将思政教学元素融入专业课程之中,使思政育人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不仅能让学生掌握解决相关的专业知识,还能提高其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以课程思政为载体,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理想信念教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德、职业文化和工匠精神等有机融入教学全过程,实现教学思政一体化。坚持守正创新,持续有效推进课程改革,为新时代培养出更多适宜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建设一流本科课程是普通高校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举措,符合新时代国家教育战略需求。混合式一流课程是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重要部分。教学团队以新农科人才培养为导向,遵循“两性一度”标准,坚持“三全育人”理念,以培养具有“三识、四能和五技”人才的课程目标为着力点,对普通昆虫学混合式课程进行建设。本课程将课程思政和课程教学有效融合、线上系统与线下教学深度融合、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充分融合,实现教学方法多元、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资源丰富以及成绩评定方式多样。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普通昆虫学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在教师队伍素质、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实效。  相似文献   

12.
“农业昆虫学”是农林高校传统农科专业植物保护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面对新农科建设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对“农业昆虫学”教学现状及其在课程教学方法、配套资源建设、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课程知识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根据教学团队长期的教学实践体验提出了以思政和专业协同育人为根基、以资源建设和考核方式改革为支撑,全面带动教学模式的革新,从而提升教学效果的课程建设设想。部分改革实践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课堂参与度、学习能力提升等方面产生了一定的促进效果。  相似文献   

13.
崔莲花    高青山    李钟淑   《现代农业研究》2022,(11):63-66
“新农科”建设要求培育卓越农林人才,打造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培养具有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三农”情怀 的复合型农业人才,其中课程思政建设必不可少。本文以延边大学农学院《动物环境卫生与牧场设计》课程为例,构建 基于五星教学原理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深入挖掘该课程的思政元素,分析了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 措施,旨在为进一步探索适应新农科发展要求的课程思政建设思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教育部《关于加快新农科建设推进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的意见》和“农业强国”精神引领下,文章提出以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加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索构建新农科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农学专业核心课程“作物栽培学”为例,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与时俱进增加思政元素,培养专业自信和“知农爱农”情怀;将课程讲授内容纵向重构为“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模块;建立“学生创新/创业研究+课堂研讨”的知识提升教学模式;联合试验站,构建“教学内容+田间实物”相结合的虚拟实物化课堂;基于OBE理念,组建“校内专业教师+校外企业导师”双师培养团队。以上课程改革,为培养高素质农学复合型创新人才提供了实践经验,提升了地方农业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水平。  相似文献   

15.
土壤肥料学是高等学校农科类专业重要的必修课程,进行土壤肥料学课程思政建设,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选择,也是"新农科"建设的内在要求。该文分析了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提出了修订课程教学目标、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和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等课程思政的实施途径,以期形成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为农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根据海洋科学专业的特色,通过对动物学课程内容进行重新认识和梳理,深度提炼挖掘海洋专业体系在动物学课程中所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理清课程思政主线,以价值观引领为“北斗”,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旋律,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为方向,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和构思,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点进行打磨加工,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建设具备海洋强国理念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以期为其他专业的动物学课程的思政资源开发工作提供参考,充分发挥动物学课程的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17.
“植物保护学Seminar”课程对植物保护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依托该课程当前教学效果及课程思政研究现状,综合授课效果制约因素,强调加强推进课程改革与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并提出了打破传统学科方向界限、组建专业化教师队伍、丰富授课形式、注重学生分组互评、强化沉浸式教学等课程改革新举措以及构建案例库、开设专题讲座、增设实践环节、线上线下相结合等课程思政建设新路径,旨在为研究生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模式的创新转变提供参考,也为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作为思政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及思政课程的“一段渠”,课程思政在新时期新农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园林苗圃学作为园林专业的核心课程,在连接园林植物与园林设计间具有重要桥梁作用,其课程内容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独特优势。本文在认真分析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挖掘课程中思政元素,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优化课程内容和考评体系,探索园林苗圃学课程思政教学路径。  相似文献   

19.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结合东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的实际情况,分别从修订教学大纲、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加强教学团队建设、丰富第二课堂和利用线上+线下相融合5个方面进行了植物病原学实验的课程改革,探索创新型一流人才培养的新模式。通过坚持立德树人,融入思政元素,加强课程教学团队能力建设,注重学生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科研创新能力均得到明显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升华,为学生的本科毕业设计和继续学习深造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地和重要的自然资源,土壤学是农林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本文结合办学特色与“新农科”建设要求,分析了土壤学课程的现状与不足,针对原有土壤学课程的教学课时不足、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等主要问题,结合农学专业特点,提出土壤学课程应增加时事热点、课程思政等内容,与实验实践相结合,展开线上线下全方位、立体化和多层次的教学。目的是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为培养符合“新农科”要求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提供理论参考,并为建设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