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小线角木蠹蛾是白蜡的主要蛀干害虫,通过观察研究发现小线角木蠹蛾成虫羽化集中在晚上,羽化高峰期18:00—20:30;羽化后当晚交尾、产卵,交尾高峰20:30—23:00,22:00到凌晨1:00为产卵高峰期,卵产后12~14 d开始孵化。明确了小线角木蠹蛾的生殖节律,为小线角木蠹蛾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确定自然条件下小线角木蠹蛾Streltzoviella insularis幼虫的龄数,从野外定时采集小线角木蠹蛾幼虫,测量其头壳宽、体长、体宽、前胸背板宽、上颚长、上颚宽6项指标,利用变异系数、Brooks指数、Grosby指数、频次分布图进行统计分析,并建立6项指标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小线角木蠹蛾幼虫13龄,头壳宽是判定小线角木蠹蛾幼虫龄数的最佳指标;并确定了各龄幼虫的龄期。结果可为小线角木蠹蛾发生规律的研究和防控方案的准确制定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毛白蜡小线角木蠹蛾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介毛白蜡小线角木蠹蛾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并结合东营地区的特点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通过防治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采用室内和室外相结合的试验方法研究了中华甲虫蒲螨对蛀干害虫小线角木蠹蛾的寄生效果。结果表明:在室内,小线角木蠹蛾的幼虫接种蒲螨后,在2 h内可以导致幼虫死亡;蒲螨从取食到产生后代,在25℃的温箱内需7 d左右。在室外,分别采取3种不同密度处理方式,释放后10、20、30、40 d发现,平均防效无明显差异,基本在81.93%~87.10%。应用中华甲虫蒲螨能够有效控制小线角木蠹蛾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绒毛白蜡为木犀科白蜡树属落叶乔木.该树种耐盐碱、瘠薄,抗性强,比普通白蜡生长快,具有抗涝、抗有毒气体和抗病虫害之特点.山东省滨州市林业局经多年科学试验,优系选育,已培育出大批优质速生绒毛白蜡,广泛应用于城市的绿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沙棘木蠹蛾(Holcocerus hippophaecolust)和榆木蠹蛾(H.vicarious)为木蠹蛾科(Cossidae)线角木蠹蛾属(Holcocerus)的近缘种,二者形态相似,难于进行区分。本文基于线粒体COⅠ、COⅡ和Cyt b基因片段,对我国不同种群的沙棘木蠹蛾和榆木蠹蛾进行遗传差异分析,以探讨二者之间的亲缘关系。遗传距离分析表明,沙棘木蠹蛾和榆木蠹蛾在COⅠ、COⅡ和Cyt b 3个片段的遗传差异分别为0.009,0.001和0.062,仅相当于二者种内遗传差异均值范畴,远远低于同属的种间遗传距离均值,表明两种昆虫之间存在高度的遗传相似性。两种木蠹蛾在3个基因位点共检测到6个共享单倍型,占单倍型总数的四分之一,且共享单倍型分布不受地理距离限制,显示两个种的种群之间尚未完全分化。系统发育树分析中,沙棘木蠹蛾和榆木蠹蛾在3个基因序列均未构成独立分支,而是形成了混合集群。介于沙棘木蠹蛾和榆木蠹蛾之间极高的遗传相似性,对二者之间的亲缘进化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进行了川硬皮肿腿蜂对天牛的防治效果和中华甲虫蒲螨对小线角木蠹蛾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川硬皮肿腿蜂释放量80~100头/株(1管/株)的天牛被寄生率达37.65%~45.08%,平均41.70%;释放量160~200头/株(2管/株)的天牛被寄生率达40.79%~46.03%,平均43.77%;两种释放量的平均防效基本相当,总寄生率43.12%,经济释放量为80~100头/株(1管/株)。中华甲虫蒲螨释放量1~2万头/株(1管/株)的小线角木蠹蛾的防效达41.08%~46.71%;释放量2~4万头/株(2管/株)的小线角木蠹蛾防效达42.38%~48.33%;总防效在43%~46.12%,平均防效44.17%。两种释放量防效基本相当,经济释放量为1~2万头/株(1管/株)。经过2年多的观测研究,证实川硬皮肿腿蜂和中华甲虫蒲螨均可适应沧州市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环境,对天牛、小线角木蠹蛾等多种蛀干性害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绒毛白蜡为木犀科白蜡树属落叶乔木。该树种耐盐碱、瘠薄,抗性强,比普通白蜡生长快,具有抗涝、抗有毒气体和抗病虫害之特点,还可用于城市的绿化建设。一、速生绒毛白蜡特性速生绒毛白蜡树干通直,树皮光滑呈灰绿色,小枝多而细长。每枚复叶5~7片,叶形窄呈椭圆形,长约7厘米,宽约3~4厘米,叶面光滑,叶缘有锯齿,下面有绒毛。翅果长圆形,长约3.5厘米(雄株无翅果)。绿期长,生长快,能在  相似文献   

9.
绒毛白蜡为木犀科白蜡树属落叶乔木.该树种耐盐碱、瘠薄,抗性强,比普通白蜡生长快,具有抗涝、抗有毒气体和抗病虫害之特点,还可用于城市的绿化建设. 一、速生绒毛白蜡特性 速生绒毛白蜡树干通直,树皮光滑呈灰绿色,小枝多而细长.每枚复叶5~7片,叶形窄呈椭圆形,长约7厘米,宽约3~4厘米,叶面光滑,叶缘有锯齿,下面有绒毛.翅果长圆形,长约3.5厘米(雄株无翅果).绿期长,生长快,能在含盐量0 3%~0.5%的土壤中正常生长,是城市、园林、道路绿化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10.
木蠹蛾属鳞翅目,木蠹蛾科(Cossidae)。是阔叶树主要的蛀干害虫之一,分布广泛,为害严重。近年通过森林病虫普查,初步查明我省有:黄胸木蠹蛾(Cos sussp)、蒙古木蠹蛾(Cossus mongolicus Ersch)、石于柏蠹蛾(HYPopta sibirica Al—ph)、东方木蠹蛾(Holcoceuerus orientalis(Gaede)、柳乌蠹蛾(Holcocerus v—icarius Walker)和小褐木蠹蛾(Holcocerus insularis Stgr)等六种。有关这些种的生物学特性、外部形态描述,我省已有专文论述、但是作为蛾类分类最主要的依据—雄性外生殖器的形态,目前国内尚无报道,笔者根据全省病虫普查工作中汇集到的标本,对上述六种木蠹蛾的雄性外生殖器的形态作了初步研究,现简报如下,仅供参考。由于水平所限,错误在所难免,希望各位专家及同志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1.
榆林地区五种木蠹蛾鉴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省榆林地区过去曾报导过为害杨树、榆树、柳树的芳香木蠹蛾和柳干木蠹蛾。最近几年,我们又在该区发现了为害沙柳、酸刺、沙蒿的沙柳木蠹蛾、酸刺木蠹蛾和沙蒿木蠹蛾。这后三种木蠹蛾尚未经过有关专家进一步鉴定,我们仅根据其形态特征初步认定到属,并以为害的主要树种暂取中名。鉴于这五种木蠹蛾在榆林地区各县均有发现,为避免因相互混淆而贻误防治时机,仅将几种木蠹蛾的成、幼虫形态特征和为害特点分别简要介绍如下,以供鉴别时参考。一、沙柳木蠹蛾(Holcocerus sp.)成虫:雌成虫体长23.4~29.6毫米,翅展49.5~58.3毫米;雄成虫体长20.6~25.7毫米,翅展45.1~53.7毫米。触角雌雄均为丝状,体灰色而略带褐色,前胸为一“八”字形黑白相间的毛片所覆盖。前翅灰黑色,  相似文献   

12.
木蠹蛾种类及其分布的初步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木蠹蛾系阔叶树重要蛀干害虫,对平原绿化及城市园林树木危害严重,不少地方已经成灾。自1979年,我们开始了对该虫的研究工作。鉴于我国木蠹蛾种类记述方面的资料较少,我们也涉足了国内木蠹蛾种类及其分布的调查,现仅就所获资料整理如下。 一、研究概况 国内有关木蠹蛾的研究资料到目前为止,仅见报道20余篇。所涉及的虫种,属木蠹蛾科的9种,豹蠹蛾科5种。如青海林科所对杨木蠹蛾(芳香木蠹蛾(Cossus  相似文献   

13.
通过在东港市对天津绒毛白蜡进行引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2年生苗造林,成活率达到95%,保存率85%以上,采用5生苗造林,成活率达到90%左右,保存率80%以上;绒毛白蜡抗逆性极强,在土壤含盐量0.2%~0.38%的立地条件下,都能正常生长,对长期积水的水湿地,不但能保持较高的成活率,也能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与柳树、榆树相比,绒毛白蜡生长表现略优,是东港市引种比较成功的抗性强的理想树种。  相似文献   

14.
张瑆 《云南林业》2004,25(1):16-17
纵坑切梢小蠹是一种严重危害松属树种的危险性蛀干害虫,是云南省补充检疫对象。在云南省,纵坑切梢小蠹(以下简称小蠹虫)危害猖獗,对全省松林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近几年来,我们从治理小蠹虫的实践中,总结出了治理小蠹虫的成功经验和综合治理技术。现将综合治理技术介绍如下。1小蠹虫的预防1.1培育健康森林,搞好生态治理①造林应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多选择优势乡土树种和抗性强的树种造林。②混交林对小蠹虫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造林时应多树种搭配,营造针阔混交林,创造有利于林木生长而不利于小蠹虫发生的环境条件。混交林比例应大于30%。③…  相似文献   

15.
黄胸木蠹蛾是多种阔叶树种的重要蛀干害虫。为正确认识云南省黄胸木蠹蛾对林木所造成危害的危险性,加强管理,有效地控制该虫的危害和防止其进一步扩散蔓延,采用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Pest R isk Analysis)的方法,对黄胸木蠹蛾在云南省的危险性进行了系统的定性与定量分析。通过综合评估,认为黄胸木蠹蛾在云南省属于中度危险性的森林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16.
绒毛白蜡的造林技术刘恩贺绒毛白蜡,又名绒毛,在植物学上属木樨科属,落叶乔木。该树原产美国,1907年首先引入山东,现已在我国19个省、市、自治区广泛栽培,尤其在山东、天津等,已成为盐碱区营造用材林、防护林和城乡绿化的主要树种。据山东省滨州地区栽培试验...  相似文献   

17.
国槐为落叶乔木,寿命长、适应性强、冠大荫浓,是山西省优良的乡土树种。介绍了锈色粒肩天牛、槐蚜、小线角木蠢蛾以及小卷蛾等国槐主要虫害危害特征、发生规律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我们在进行中国木蠹蛾种类及区系调查时,收集到豹蠹蛾属Zeuzera两种标本。 经鉴定为国内新记录:一种为背纹豹蠹蛾Zeuzera nubila staudinger,系史再成于1981年6月在新疆哈密采集的雌性标本;另一种为切翅豹蠹蛾Zeuzera postexcisa Hampson,系云南省林业厅采集,中国科学院动物所提供的两头雄性标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绒毛白蜡的特性,认为该树种是用材林、城市绿化特别是盐碱地造林的好树种。作者针对目前省内绒毛白蜡植树造林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发展绒毛白蜡的4点建议:①造林必须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②在营造用材林时,应根据该树种特性,确定培育的材种,根据培育目标设计合理的造林密度;③城市绿化应采用大苗并注意合理修剪;④采用多种途径,加强良种选育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十多年来,我们以慈利江垭林场为主,陆续对豹蠹蛾危害杜仲(Euc ommia ulmoides Oliv)作了一些调查,现将情况整理如下。一、形态特征豹蠹蛾属鳞翅目、木蠹蛾科(Cossidae),学名Zeuzera leuconotum Butler,又名栎干木蠹蛾、胡麻布木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