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科交叉发展已然成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因素。农林高校作为我国特色型高校,同样肩负着促进学科交叉发展、培育建设新兴农林交叉学科的重要使命。推动学科交叉发展不仅有助于农林高校拓展传统学科发展空间,培育新的学科领域,推动农林高校高质量发展,还有助于农林类高校不断取得重大科研突破,促进国家战略发展。然而,就农林高校学科交叉发展实践而言,仍存在学科交叉发展组织模式有待完善、思想瓶颈有待突破、人才队伍有待扩充以及评价体系有待优化等现实困境。由此,文章提出完善组织模式为基石、突破思想瓶颈为基础、扩充人才队伍为支撑以及优化评价体系为根本的农林高校学科交叉发展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2.
发展新兴交叉学科已成为国内外一流大学进行知识创新、增强创新能力、服务社会经济的重要路径。当前,我国农林高校新兴交叉学科建设存在“亲本”学科结构有待优化、成果贡献潜力挖掘不足、建设体制机制尚不完善等问题,亟需拓展学科布局,推进基础学科、人文社科与农科的交叉融合;创新科研组织模式,构建新兴交叉学科平台条件;完善制度环境,不断健全促进学科交叉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3.
交叉学科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催生重大原创性成果的主要驱动力,培育和建设交叉学科是新农科建设的内在要求。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江西农业大学不断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探索了发展新型涉农交叉学科之路,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了新农科视域下农业高校交叉学科建设思考:审慎谋划布局,保障交叉学科设置合理性;遵循学科发展规律,提升交叉学科建制化水平;凝炼学科主攻方向,增强交叉学科持续发展能力;创新体制机制,提升交叉学科能展能力。  相似文献   

4.
数字农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农林高校培养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人才。数学在提升农业人才信息化水平,推动农业数字化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淡化通专界限、打破通专壁垒、推动通专融合是大学数学课程体系改革的本质诉求。通过梳理农林高校数学课程通专融合实践中的普遍性问题,以“夯实基础、支撑专业、实践创新”为核心理念,提出调整数学课程定位、组建跨学科教师团队以及深化数学课程教学与考核改革三个方面的课程结构优化路径,构建适应国家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农林高校大学数学教学新范式。  相似文献   

5.
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是适应和推动新形势下农业科技高速高效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设置交叉学科以融合多专业的知识成为研究生培养的有效路径。农业生物智能设计学科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多维组学技术、蛋白质工程和细胞生物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已成为农业领域最前沿的交叉性学科之一,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潜能价值。以农业生物智能设计学科为例,研究和分析了农业领域交叉学科体系下研究生培养面临的困境,为促进人才培养系统性、前沿性和实践性的相互融合,推动农业科技复合型人才培养,从深化交叉学科课程体系改革、加强交叉学科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交叉学科研究生创新和交流平台和优化交叉学科研究生教育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学位点资源配置是学科建设过程中重要的决策和管理依据。以2010年申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的14所农林高校的学位点资源配置数据为研究样本,从学位点的科研基地、学术队伍、研究方向、科研项目、学科交叉融合等方面,分析我国农林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学位点资源配置的特征,并对农林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以学科交叉融合和交叉学科建设为特征的学科发展态势迅猛形成,正在引发人才培养模式、科学研究范式发生颠覆性变革。为此,国家已将学科交叉与交叉学科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下大力气组建交叉学科群,加强学科之间的协同创新[1];要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2]。深刻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构建学科集群化建设机制,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是一项需要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学科交叉融合是当前学科建设的发展趋势,也是建设"双一流"的重要途径和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学科交叉融合主要有项目型、平台型和交叉学科型等3个类型。河北农业大学高度重视学科交叉融合,在促进多学科联合攻关、设立发展建设专项、建立网络交流平台、建设社会服务平台、设置交叉学科(方向)和促进广泛学术交流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并在管理制度、创新机制和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予以条件保障。  相似文献   

9.
“三农”政策对农林高校的新文科建设提出了新要求。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探析"三农"政策影响农林高校新文科专业建设的组态路径,得到回应农村生活现代化要求、回应农村治理现代化要求、回应农村产业现代化要求三种组态路径类型。建议通过强化管理学类新文科专业的建设优势、填补文科其他学科的新文科专业建设的空白、创新设置文科学科交叉的新文科专业等措施加强农林高校新文科建设。  相似文献   

10.
新一轮“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农林高校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为有效提升地方农林高校发展能力和水平,需要树立面向区域特色、面向未来科技和面向改革治理的发展理念,坚持改革发展“五条路径”:打造优势学科,走交叉融合之路;锚定区域特色,走错位跨越之路;推进队伍建设,走人才强校之路;完善治理体系,走内生动力之路;拓展办学资源,走蓬勃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双一流"建设和"新工科"建设是国家为了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核心是培养各类创新人才。地方农林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是为地方农林领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在"双一流"建设和"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制定还有诸多问题需要探索和思考。以福建农林大学农业工程类研究生培养为例,针对目前此类研究生培养存在的培养目标、培养途径及培养质量评价等主要问题提出当前形势下培养模式改善途径,旨在为地方和区域培养优秀农业工程领域专业人才以及促进福建省农业工程学科长足发展提供思路,同时也为全国地方农林高校农业工程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础研究对入侵生物学学科形成与发展的作用解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业科技管理》2015,(5):26-29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学科的发展,尤其是一些新兴交叉学科的形成和发展,而基础研究则是引领和促进学科发展的源头动力和核心支撑。文章以新兴学科——我国入侵生物学的形成和发展为例,全面分析了基础研究在推动学科知识与理论体系形成、国际领先理论成果获得、领军人才培养和学科团队建设、学科国际话语权和地位提升及学科支撑产业发展能力提高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出加强基础研究,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发展及整体提升入侵生物学学科的源头创新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系统分析我国农林高校水土保持传统学科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基础上,以山东农业大学水土保持传统学科教学体系改造提升的理论与实践为实例,对该学科新教学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建设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此为我国农林高校传统学科教学体系的改革提供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农业科技管理》2017,(2):22-24
19世纪末以来,跨学科研究与交叉学科不断涌现,学科交叉点往往是新的科学生长点,学科交叉研究也成为解决重大复杂科学问题、社会问题和产生重大科学发现的重要途径。文章对当前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农业科研学科体系建设、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等做出了研判,并以中国农业科学院为例,提出了重大学科辐射工作设想,并从组织方式、保障措施等方面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掌握农林高校学科发展水平,促进农林高校"双一流"建设。以ESI数据库和InCites数据库为统计源,构建面板数据,从学科生产力、学科影响力和学科发展力三个维度选取12项评价指标对我国农林高校学科竞争力进行综合测评。结果显示,我国农林高校学科综合竞争力指数和学科生产力指数发展水平整体不高,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285和0.244。学科影响力指数和学科发展力指数发展水平相对较高,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335和0.300。"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学科发展力表现相对突出,普通高校的学科影响力表现相对突出。  相似文献   

16.
学科交叉研究是颠覆性创新的重要途径,交叉学科发展需要制定与学科特点相适应的科技管理办法。文章通过分析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交叉学科发展现状,剖析交叉学科科技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营造良好创新环境、优化创新资源配置、促进跨学科融合交流、完善学术评价方式和创新分类管理模式等加快建设交叉学科科技管理工作体系的建议,旨在优化科技管理工作方法,助力交叉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17.
崔峰 《中国农业教育》2013,(1):42-46,90
旅游高等教育正进入由数量扩张向全面提高质量的转型时期。相对综合性高校而言,农林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存在优质生源缺乏、学科被"边缘化"、办学空间受限、学生就业竞争力弱等诸多瓶颈。为进一步提升高等农林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水平,应在强化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加大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彰显专业特色等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国农林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迎来黄金发展期,在数量和质量方面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对我国首轮“双一流”建设的9所农林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进行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农林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繁荣背后的发展困境”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回信”精神,为我国高等农林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即强化政治建设,切实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师”作用;坚持引培并举重在培养,持续优化队伍结构;促进教学科研两轮驱动,全面提升育人水平;坚持破立并举,健全更为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通过多措并举,着力打造具有显著农林特色、符合新时代“六要”要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9.
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之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农林高校因研究领域、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特性,其生态文明教育具有教育对象的针对性、传播生态文化的普遍性、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实施的关键性等典型意义.农林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应实现教育对象世界观、伦理观和实践观的生态转变.农林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重在通过传播生态文化,营造生态氛围;引导教育对象反思科学行为,推动实践转向;构建评价体系,规范日常行为等方式来实现.  相似文献   

20.
营养与健康科学是多学科交叉融合形成的一门新兴前沿学科,作为教育部批复建设的首批博士学位授权交叉学科之一,发展前景广阔。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健康科学学科设立于2019年,通过学校自主审核增列成为国内首个博士学位授权的营养与健康科学交叉学科,对于相关学科的建设具有引领和借鉴的重要意义和作用。通过对营养与健康科学国内外发展概况的梳理,对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健康科学学科设置和发展成效情况的概述,得出交叉学科的谋划要以战略需求为导向,交叉学科的创立要以学科领域厚实基础为载体,交叉学科的建设要以高水平科研平台为依托,交叉学科的发展要以组织机制创新为保障的启示与经验,提出做好学科规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国际化科研平台、加强社会服务、形成良好学科生态的发展路径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