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林类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农林专业人才,有利于当前农林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分析了农林类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包括专业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未能得到很好的融合、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置体系不完善、教师的文化素质教育观念淡薄等,并从加强文化素质教育领导、抓好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提高教师的文化素质、培养农林类高校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构建以生态文明为特色的校园文化等方面探讨了提高农林类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研究生党支部是对研究生党员进行教育、培养和管理的重要阵地,是党的组织基础,是
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群体因年龄、思想、理想等方面的差异,研究生党支部活
动较难开展。本研究以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总结了新时代背景下农
林类高校研究生党支部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从党员培养、党员干部培训、组织生活体系等方面提
出建议,旨在进一步优化研究生党支部建设,不断增强研究生基层党建工作活力。 相似文献
3.
以计划行为理论为依据,基于宝清县346份农户涉农创业情况调查问卷,运用有序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宝清县农户涉农创业行为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年龄、获取政策性支持的顺利程度、创业类型、是否参加过培训对农户有效的涉农创业行为影响显著.依据研究结论提出如下建议:一是老人帮助新人,实现经验共享制;二是合理简化手续,注重政策落实度;三是稳定优势行业,发展待优化项目;四是增加专项课程,多渠道进行培训. 相似文献
4.
捐赠收入是当前我国农林类高校教育基金会的主要资金来源,扩大捐赠收入规模对其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我国农林类高校教育基金会的现实困境,以4Cs理论为分析框架,从捐赠主体需求、额外支付成本、捐赠便利以及组织与捐赠者的沟通4个方面对影响捐赠收入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优化政府及高校捐赠策略、提高资金利用率、加强队伍建设以及完善信息披露等应然策略,以期扩大农林类高校教育基金会捐赠收入,为农林类高等教育的资金供给提供内源动力。 相似文献
5.
6.
新农科建设驱动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路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农科建设驱动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价值逻辑上应实现从“单向”到“双向”的“农业域”与“教育域”有机融合,以及从“成才”到“成人”的农林人才培养内涵变革。然而,当前农林人才培养的惯性思维阻滞了农林人才培养理念的更新,农林人才培养的离散冲突桎梏了农林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以及农林人才培养的路径依赖束缚了农林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化,这些困境成为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现实阻碍。为此,涉农高校亟待以人才培养目标的重塑革新农林人才育人理念,以专业建设为核心加速农林人才培养提质进程,以产学研合作为契机推进农林人才培养一体化发展,深入推进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7.
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精英分子,肩负着服务“三农”事业的重担。文章基于对北京四所高校的在校生所做的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估计了高校大学生未来从事“三农”工作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高校大学生较为愿意从事“三农”工作,但选择工作地在农村的意愿极低。此外,文化水平、专业、父母是否务农、户籍、去农村的频率、认为农村是社会建设和发展的基础、愿意在农村生活以及认为农村生活是社会、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的可持续途经对大学生未来从事“三农”工作意愿有积极影响;大学生越认为农业不适合投资,则未来从事“三农”工作的意愿越弱。因此,提升大学生从事“三农”工作意愿的关键在于高校教育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8.
"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人才是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而作为农业人才储备的农业院校大学生"离农""弃农"现象越发严重。如何引导农林高校学生向农业人力资本转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南京农业大学学生为样本,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学生就业涉农意愿以及"一懂两爱"目标下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难点和痛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业高等院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距"一懂两爱"人才培养目标仍有一定差距,学生对农业领域的理解不够深入,部分学生对农村抱有偏见,就业涉农意愿普遍较低。对此,文章提出建议:优化课程设置并重点关注实践课程的设计;营造"支农"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关注农业;培养大学生政治素养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人才培养模式和考试招生制度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厚基础,宽口径"的大类招生和培养模式成为一种新的趋势,这也是高等教育从专业教育转向基础教育的具体体现。此研究以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森林资源类专业学生为例,通过问卷调研、深度访谈、对比实践等方式,重点探讨农林类院校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对于学生学业发展产生的影响以及在此种模式下如何更好地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希望对国内相关院校起到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理论分析农户休耕行为及其意愿决策机理的基础上,构建Probit模型,采用重金属污染区湖南省长沙市和株洲市部分休耕试点农户入户调研的243个样本,实证分析农户休耕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差异性。研究表明:1)被调查者的年龄、耕地离家距离、耕地等级和对休耕政策认同程度对农户休耕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家庭劳动力人数占总人数比例、休耕前农业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和休耕补偿期望偏差对农户休耕意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2)不同年龄段、不同家庭劳动力占比、不同耕地离家距离和不同休耕政策认同程度限定下,影响农户休耕意愿的因素具有差异性。其中,对休耕政策认同限定下女性农户的休耕意愿比男性农户低,且农户年龄越大越愿意休耕;家庭劳动力人数占总人数比例在50%及以下的农户受教育程度与休耕意愿呈现正向影响;农户家庭特征和对休耕政策的认知是在大多数限定条件下影响农户休耕意愿的重要因素。重金属污染区农户休耕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差异性分析结论将为制定政策调动农户休耕积极性和完善耕地休耕制度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满意度是评价高校本科专业办学成效的关键。文章基于H高校本科专业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多元Logistic模型分析本科专业大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满意度较高,但仍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2)满意度受性别、户籍性质、政治面貌、成绩排名、课程和教学内容设计合理性、课程与行业发展趋势的紧密程度、课程对今后工作的帮助程度、校企合作、教学信息化等因素的影响显著;(3)满意度受教师的师德师风、理论水平、实践水平、教学方法、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实践能力提高程度、教材选用、图书资料、实验设施、实习实训基地等因素的影响不显著。据此,应着重从专业课程、师资队伍和学生能力等维度发力,通过加强专业课程建设、培育一流师资队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等举措,提升高等农林院校本科专业大学生满意度,促进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12.
利用河南省538个返乡农民工的调研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回归方法,分析了农民工再教育意愿水平,并研究了影响农民工再教育意愿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返乡农民工接受再教育培训意愿较高,且再教育意愿受自身特征、再教育认知、再教育内容和制度环境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从影响结果来看,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月收入水平、农民工现代性、再教育了解程度、再教育技能认知、再教育费用承担、政府对再教育重视程度和补贴政策对农民工再教育意愿具有正向影响,而年龄、务工年限、自身状况满意度、再教育时间等因素具有负影响。为此,从准确把握农民工实际需求、加强政府补贴力度和提升农民工现代性水平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刘同众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2,(1):135-140
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不同院校的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特征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通过实证调查、研究和分析,发现农林院校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不仅受性别、就业心理压力、体育意识、体育兴趣等内在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所学专业、体育硬件设施、学生经济情况、成长环境等外在因素影响。为此,应当通过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加大体育投入,培育大学生快乐体育和健康体育意识,建立大学生体育锻炼激励机制等方法,消除影响农林院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不利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是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大背景下,农耕文化受到全球化浪潮和现代文明文化的冲击,其保护传承仍面临诸多困境与挑战。涉农高校肩负着为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大力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涉农高校学生是传统农耕文化传承保护的主力军,更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要素。笔者以四川省5所涉农高校为例,调查分析涉农高校学生对农耕文化的认知现状和影响因素,为促进将农耕文化宣传教育融入高校基础教育,推进农耕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利用与传承,使涉农高校学生通过农耕文化教育能怀有大局观,树立服务“三农”的理想信念等方面提供参考理论依据。家庭基础教育与高校专业教育分别在认知启蒙阶段和认知重构阶段影响涉农高校大学生对传农耕文化认知;经过高校对农耕文化思政教育价值和文化育人路径的多年探索后,不仅增强了涉农高校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也提升了优秀农耕文化带来的民族自信。 相似文献
15.
农科类大学生返乡创业,不仅事关我国科技化、现代化、精品化农业发展,更影响“三农”问题的顺利解决、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基于文献研究法,以长三角地区为例,利用926名农科类大学生调研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从个人、家庭、社会和学校四个角度,分析农科类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与行为,探讨影响农科类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的因素。结果表明,农科类大学生返乡创业积极性较高,愿意进行返乡创业的农科类大学生占比为57.45%;个人、家庭、社会和学校因素对农科类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均有着正向影响。其中,个人因素影响最大,其次是教育和家庭因素,而社会因素对农科类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影响最小。因此,高校应开展创业教育,增强大学生返乡意识;政府应加大政策宣传、推动创业意愿;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为返乡创业打好思想基础;增加资金来源、完善保障体系,进而引导农科类大学生返乡创业行为,从而增加其返乡创业意愿。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着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与针对性,给学生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成为当前高校“思政课”的主要任务。农林类高校在“思政课”教学中既有普通高校的共性,又有自己的特性。对此,通过对全国六所农林类高校的调查,找到农林类高校在“思政课”教学中遇到的特性,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方式——分组教学,最终提高农林类高校“思政课”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从微观农户的角度来研究影响理性农户政治参与积极性的因素,对于加快基层民主建设,进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利用南京市5区县30个村的农户调查数据,以村民个体为分析单位,采用有序Probit模型,从农户特征、村集体特征、候选人特征和社会资本四个方面来分析影响农村居民政治参与积极性的因素的方向和程度,这或可为政府制定促进村民选举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
姚斌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5):24-30
涉农专业对口就业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对高职涉农专业学生对口就业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职涉农专业学生对口就业的态度越积极、感知到获得的支持度越大、自我效能感越高、对环境阻碍因素的感知越强,对口就业的意愿越强烈。针对研究结论,对提高高职涉农专业学生对口就业意愿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1):151-155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犯罪问题日益突出,深深影响着大学生的安全和成长成才。本文对山东农业大学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有效途径开展研究,努力把握农业类高校法制教育的现状、特点,梳理、寻求开展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以为提升农业类高校大学生法律素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才,扎实推进法治教育工作有效开展和依法治校提供理论依据,为其他农业类高校法制教育建设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