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资源型城市环城矿山排土场存在严重生态破坏、扬尘污染、水土流失等问题,以安徽省马鞍山市姑山铁矿钟山排土场为例,研究形成了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钟山排土场模式,该模式由生态用材林(防风林)区、水土保持林区、生态农业区和生态经济林区等构成。经过治理,钟山排土场的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并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该模式可为长江流域环城矿山排土场等废弃地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随着小流域综合治理及坡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由此应运而生,经过数年推动与实践,全国各地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本文结合国内外小流域治理模式以及浙江省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经验,形成了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修复、河道综合整治、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生态农业建设、面源污染治理和监测预防为一体的措施体系,并对浙江省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杜霞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9):103-104,132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是传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发展和完善。该文概述了隆德县清流河小流域的基本情况、水土流失的特征与危害以及面临的突出问题、治理思路、模式与成效,提出了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东坪小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实现有效防治东坪小流域水土流失,改善其生存环境,发展当地经济,必须坚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建立生态环境改善与经济发展耦合的运行机制,建立有效生态资源与经济相互促进的治理模式,调动全体农民群众参与保护生态,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根据小流域自然和社会经济情况,以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为中心,以更好地促进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为目标,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保护生态环境,结合地区水土流失现状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建立具有水土保持兼高效生态经济功能的半山区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6.
东陵乡新立小流域经过全面综合治理,流域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水土流失得到控制,生态环境得以改善,形成了水土保持生态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由于所处地理条件及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临夏州东乡县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情况较重,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应在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方面采取系列措施。本文分析了东乡县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危害,并提出了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黄土高原沟壑区是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该区域的水土流失直接导致黄河下游河道的淤积、抬升,严重威胁下游河道沿岸广大平原地区的安全。做好黄土高原沟壑区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建设美丽乡村,振兴乡村战略的前提。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式拓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本文介绍了黄土高原沟壑区主要水土流失问题,并以西峰南小河沟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成功案例为例,分析了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方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下武威市凉州区的水土流失现状及存在问题,明确了凉州区"十四五"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规划的总体思路、范围和主要目标任务,并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以期为凉州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王金芳 《新农业》2022,(17):73-75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防治农业生产面源污染、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等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张家川县毛家峡项目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主要做法,并就综合治理后的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黄土高塬沟壑区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该区域的水土流失直接导致黄河下游河道的淤积、抬升,严重威胁下游河道沿岸广大平原地区的安全。做好黄土高塬沟壑区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建设美丽乡村、振兴乡村战略的前提。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式拓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本文介绍了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危害,并以西峰南小河沟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成功案例为例,分析了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方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吴菊安 《农业展望》2013,(10):41-44
目前,水土流失及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小流域综合治理成为地方政府未来工作重点。中国流域资源丰富,可大力发展流域经济。同时,依托小流域综合治理,重点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参照2002年农业部出台的中国十大农业生态模式,结合目前流域经济和农业经济发展现状,提出了基于小流域治理型的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自上世纪以来,原州区通过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在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区域经济和治理水土流失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林业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为全面实施现代林业经济战略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4.
研究总结了宁夏南部彭阳县近20年来小流域综合治理过程中的经验与问题,认为在减少小流域水土流失,加强区域生态环境修复过程中,创建好的模式,建立好的机制,是促进流域综合治理,提升生态修复质量,实施有效治理,保证治理成功的根本.  相似文献   

15.
针对固原市原州区气候干旱、生态环境恶劣、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发的实际,为提高造林成活率及林木保存率,结合多年的造林实践,探索总结出适宜原州区林业生态建设的治理模式,包括集水坑整地造林、带状集流沟整地造林、鱼鳞坑整地造林,以期为其在今后的林业生产中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针对流域的自然条件、水土流失现状及特点,提出了该小流域治理模式。通过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建立综合防治和立体开发体系,做到层层设防,节节拦蓄,控制水土流失,促进项目区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转化,使水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对新农村建设起到很好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彭阳县水土流失量大面广,生态环境脆弱。建县以来,彭阳县不断探索,持续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努力打造“生态立县”品牌,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大量的做法与经验。截止2014年,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76.00 km2,探索出了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思路与模式。  相似文献   

18.
针对固原市原州区气候干旱、生态环境恶劣、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发的实际,为提高造林成活率及林木保存率,结合多年的造林实践,探索总结出适宜原州区林业生态建设的治理模式,包括集水坑整地造林、带状集流沟整地造林、鱼鳞坑整地造林,以期为其在今后的林业生产中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渭源县把梯田建设作为防治水土流失的主要工程常抓不懈,极大地改善了全县的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但基于全县部分地区坡耕地面积较大、农业生产条件较为落后的实际情况,还需采取一系列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以减少土壤侵蚀、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从而实现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城乡经济发展、提高当地群众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的目标。本文以2020年渭源县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为例,概述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相似文献   

20.
陇南市自2013年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以来,全市结合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在坚持传统小流域综合治理基本经验的基础上,以水源保护为中心,以控制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为重点,山、水、田、林、路、村、固体废弃物和污水排放统一规划,预防保护、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并重,按照"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科学布设防治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开启了水土流失治理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