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城郊森林公园对建设长沙生态城市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的环境污染一直是困扰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发展绿色植物,充分发挥城郊森林公园“天然氧吧”的反馈机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举措。在借鉴国内外发展城郊森林公园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长沙市的实际,提出大力发展城郊森林公园,确保长沙山水园林生态城市目标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长沙市正在组织开展城市林业生态圈建设,提出2008年初步建成城市林业生态圈主体工程,环绕长沙形成以树木为主体的大规模、宽厚的绿色生态圈,从而使长沙城市林业得到长足发展。据介绍,长沙是全国惟一一个融山、水、洲、城于一身的省会城市,为提升独特的城市自然风貌,长沙提出“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坐落在森林之中”,并于2004年正式建设城市林业生态圈。整个工程规划总面积2893平方公里,在空间上分为3个层次:由城区绿地系统构成的绿心;中间由环城林带、生态组团等构成的环绕城区的森林包围圈;外围是森林公园、绿海田园等为主体的生态…  相似文献   

3.
城市近郊型森林公园与城市的关系较为紧密,是打造覆盖城乡的绿色林网和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见证。以羚羊山森林公园景观规划建设概况为例,分析其文化景观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现状,提出生态优先,充分保护森林公园景观资源,统筹规划,促进森林公园持续健康发展,因地制宜,凸显森林公园地域文化特质等规划理念及策略。  相似文献   

4.
惠安科山城市森林公园的生态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森林公园的生态重塑,必须以发挥良好的生态效益为前提,尊重生态环境的自然特征、过程、机理要求,重视日常的生态管护,并通过公园功能区重组、基础设施生态化改造、水体修复、森林景观提升及生态文化建设等来打造清澈秀丽、景观自然丰富和谐、生态文化浓厚的城市森林公园。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百万亩造林和城市绿化美化工程实施取得了巨大成效,市域森林覆盖率由2012年的38.6%提高到2022年的44.8%,绿色生态空间结构全面优化提升,空间之间连通性不断增强,形成了大尺度近自然森林为主和生态廊道连通的森林生态网络。生物多样性保育小区、小微湿地等野生动物栖息场所及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奥北森林公园等一批生境类型丰富、生物多样性高的野生动物“家园”建成,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长寿区城市森林公园位于城市拓展区,主要由牛心山、菩提山与桃花溪河两岸“一带”森林长廊组成,总面积近4万亩.是目前全市最大的城市森林公园。  相似文献   

7.
位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省级森林公园———丽水白云森林公园,是一个林木葱郁、绿意浓浓、溪流清澈、水流相连、风景秀丽的城市森林公园,地处东经119052'~119058',北纬28023'~28027',总面积4万亩,森林覆盖率97.2%。外地游客称之为“天然氧吧”,森林公园市区相连,当地人称之“  相似文献   

8.
《国土绿化》2019,(10):46-49
湖北省荆州市地处长江中游、湖北省中南部,位于沃野千里、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腹地,素有“文化之邦、鱼米之乡”的美誉,是一座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滨江城市。自2017年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以来,荆州市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战略导向,以“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荆州”为主题,大力推进森林城市建设。全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市民生态意识显著提升,初步形成了林城相融、林水相依、林路相连、林庄相伴的森林城市格局,实现了经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生态城市及其内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什么是生态城市“生态城市”理论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是人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不断升华的结果。虽然国际生态城市会议已于1990年、1992年、1996年、2000年召开过4次,但对于“生态城市”的定义,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界定,许多专家和学者对此都发表过各自的见解;一些国家还提出了生态城市发展原则。1987年前苏联生态学家亚尼科斯基认为:生态城市是“按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1992年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召开的第二届国际生态城市会议上,组织者澳大利亚…  相似文献   

10.
何海清 《广东园林》2009,31(4):67-70
从惠东县飞鹅岭森林公园入手,阐述生态公园的规划设计应遵循“人性化、生态化、自然化”的理念,并运用城市景观设计和生态学理论,结合当地实际营造一个具有客家文化主题、充满“人性化”、集生态与童趣于一体的城市游憩空间。  相似文献   

11.
城市森林与城市生态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提出了以森林为主体的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循环经济”体制得以完善的“硬件”的观点;认为城市森林生态系统能有效调节城市生态物流、能流平衡,特别能实现有效控制“C”过量排放(人均森林面积至少要达到9 m2),控制环境污染;森林在城市生态化建设中的地位具有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浙江省兰溪市城市森林公园的现状、问题以及改造对策等综合分析,提出了以人为本、区域统筹、合理利用、保护生态等构建山水城市的原则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温州西郊城市森林公园总体设计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和分析了温州市西郊森林公园的资源现状和开发建设条件,根据实际情况对森林公园进行总体设计,提出总体设计基本原则、性质、指导思想,划分出森林游览、观光农业、生态保护三个功能区,对游乐活动与游乐设施进行规划,并总结了城市森林公园总体设计的经验与突破点。  相似文献   

14.
正萍乡,位于江西西部,地处湘赣边界,素有"吴楚咽喉、湘赣通衢"之称,是国家首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全国海绵城市和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近年来,萍乡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大兴植绿、护绿、爱绿之风,大施规划建绿、项目复绿、拆违增绿、拆墙透绿等工程,打造林水相依、林山相依、林城相依、林路相依、林村相依、林居相依的城市森林生态网络  相似文献   

15.
为构建优良的生态环境、优美的自然景观、“山-水-城-海”相融的城市空间结构,进一步提升三亚城市森林生态服务和景观美化功能,分析评价了三亚市森林资源、城区绿地、湿地资源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参照国家森林城市评价的36个指标分析比较得出,三亚市国家城市森林29项已达标,6个指标待建,仅1个指标——乡村公园未达标;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森林生态格局仍需优化、城乡生态福利有待提升、文化宣传手段需要丰富、生态文明体制需要完善;三亚市森林城市建设规划为三区:北部天然生态保育区4.48万公顷、占全市国土总面积23.37%,应围绕天然林保护,重点加强自然保护区、保护小区和森林公园建设;南部沿海防护屏障区总面积3.55万公顷、占全市国土总面积18.5%,应以基干防护林带建设为主体、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恢复为重点,构建沿海防护林体系;中部多彩休闲产业区总面积11.17万公顷、占全市国土总面积58.1%,应大力发展高效益人工经济林。  相似文献   

16.
赤峰市森林城市建设理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从赤峰市自然环境特点和历史文化背景,结合城市发展的需求,提出了"龙乡山水林城,塞外宜居赤峰"的森林城市建设理念。通过创建森林城市,努力使赤峰成为"森林进城、车行林中、人走树下、出门见绿、林水相依"的自然山水城市。    相似文献   

17.
刘杰  郑志安 《国土绿化》2005,(11):12-12
随着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城市中原有的自然生境和自然景观逐渐消失,原生植被逐渐消亡,城市污染加重,“生态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在城市建设和规划中出现了“生态城市”、“园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等不同说法。生态园林城市起源于生态城市和园林城市,三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又有差别。  相似文献   

18.
徐巧峰 《山西林业科技》2010,39(2):54-55,58
生态园林化城市被公认为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重视和加强城郊森林公园的建设和发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城郊森林公园的内涵、特征、建设意义及山西省城郊森林公园建设实践的理性思考,提出实现山西省城郊森林公园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实施战略。  相似文献   

19.
正长江之滨,松涛澎湃;淮河之畔,银杏鎏金。醉翁亭旁,佳木繁阴;阳明祠外,风光旖旎。青山环绕、林城相彰、林水相依、林路相衬、林居相宜的城市森林生态体系在滁州初具规模。滁州市位于安徽省东部,下辖两市两区四县,襟江带淮,林壑尤美,地跨长江、淮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以来,承德县以重点工程建设为抓手,精心组织,强化责任,加大投入,构建森林城市生态环境、生态产业、生态安全三大体系,助推承德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构建生态环境体系,打造"绿水青山"结合国家园林县城与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工作,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立足建设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以"两河"、"三山"、"四区"(武烈河山水画廊浏览区、柳河山水运动区、北大山石海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滦河生态湿地区)、"五带"(承秦高速、承德机场、京沈客运专线、张唐铁路、101国道等沿线生态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