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在培养拥有知农爱农深厚情怀和强农兴农理想信念的乡村振兴人才中发挥重要作用。从育人目标、育人模式和育人格局看,耕读教育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意蕴。耕读教育在价值导向、精神激励和文化传承中发挥着独特而具有优势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从知、情、意、行四个维度全面把握和精准施策,构建实现耕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有效内在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2.
耕读文化发端于中国古代农耕社会,反映了古人安身立命、立己达人的精神追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开展耕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充分发挥耕读教育的时代价值,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涵养学生“三农”情怀,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创新,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撑。  相似文献   

3.
耕读文明是我国的软实力,耕读教育是涉农高校的必修课,实施耕读教育有利于传承农耕文化、涵养生态素养,培育具有知农爱农情怀的新时代社会主义乡村建设者。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将耕读教育与劳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社会服务、校园文化相融合,以耕读教育共同体为平台,注重顶层设计,强化文化育人,在平台、机制、师资和基地建设上精准施策,率先打造了以“耕读传家”德育品牌建设为抓手,以培养知农爱农情怀为核心的首都耕读教育体系,为培养乡村振兴人才作出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4.
开展耕读教育是农业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肩负强农兴农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四川农业大学以兴天下之农事为己任,研究提出高校耕读教育的三个发展阶段:生产劳动阶段,劳动教育阶段,耕读教育阶段。确立新时代耕读教育指导思想,以新农科内涵建设为引领,对接乡村振兴战略人才需求,创新构建了“蜀韵耕读”教育育人体系:一是组建“三育”师资队伍支撑体系;二是创建“三读”课程育人体系;三是创构“三耕”实践育人体系;四是架构耕读教育全方位保障体系。该体系的创新与实践,助力培养了一批“学农为农”情怀深厚、“强农兴农”能力突出和“知农爱农”服务乡村振兴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5.
涉农高校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是有效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耕读教育是涉农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是有效实现涉农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耕读教育同时要求践行“耕”和“读”,是赓续优秀传统耕读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对涉农高校推进耕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进行探讨,厘清和分析耕读教育推进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表明涉农高校要强化组织管理工作、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人才评价制度,才能在新型人才培养中有效推进耕读教育。  相似文献   

6.
彭万勇  范晓  谷继建  张锐 《安徽农业科学》2023,(24):269-273+277
新时代学校办学要始终牢记为党育人的初心,坚定为国育人的立场,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耕读传家远,诗书继世长”,传承上千年的耕读教育不仅塑造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视野和格局,而且作为重要文化遗产成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思想资源。因此学校教育应传承耕读精神“耕”而“养生”“读”而“明道”,不断提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耕读文化及耕读教育文献梳理开篇切题,论及学校耕读教育现状、成因及对策。认为学校耕读教育存在认识缺位与实践存在困境两大问题,并分析显示系耕读教育价值被低估、耕读教育传承创新不够及耕读教育制度未建立健全三大原因导致。在此基础上,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从耕读教育内容设计、环境条件构建及评价机制三方面设计了新时代学校耕读教育体系,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开展新时代耕读教育,是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培育堪担民族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实践。高校开展新时代耕读教育应具有新的教育内涵,应重点围绕“三观一能”的教育维度:培养“尊重劳动与崇尚劳动”的意识与价值观教育、培养“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的意识与人生观教育、培养“胸怀天下与人类情怀”的意识与世界观教育、培养“独立自立与创新创造”的意识与能力教育。开展好新时代耕读教育,构建起“自立自强,责任在肩”的内涵体系、“耕读传家,诗书继世”的思想体系、“全人发展,个性塑造”的路径体系、“提质创新、赋能创业”的实践体系、“家校社政,协同育人”的实施体系,切实全面推进新时代耕读教育。  相似文献   

8.
涉农高校作为培养“三农”人才的重要场所,应以新农科建设为契机,加强大学生耕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培养更多“学农、知农和爱农”的创新型人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新贡献。本文对高校现有教育基地资源进行分类,分析现阶段基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包括开拓新实践基地、组建高素质的指导教师队伍、丰富耕读教育活动形式及加强宣传。涉农高校可从耕读教育实践基地现状及学生实际出发,加强校地合作,开设与新农科发展相适应、适合学生参与的耕读教育课程,创建特色耕读教育实践基地。  相似文献   

9.
代辉  宋建军  张欣 《甘肃农业》2023,(4):117-121
新时代,加强耕读教育是时代课题、理论需要和实践要求,这既是对劳动教育理念的创新和践行,也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培育乡村振兴人才,传承耕读传家等优秀传统文化。本文深度挖掘了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实施耕读教育在强化文化传承、补充社会教育、促进乡村治理方面的价值,再以乡村资源为基础,中华优秀传统中“君子六艺五德四修八雅”为根,系统构建了符合时代需求的“耕读六艺”实践教育体系,让受教者在乡土实践中了解耕读知识、掌握耕读技能、培养耕读价值观、树立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10.
耕读教育是将农业生产与文化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教育形态,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耕读教育对于呼唤民众厚植爱国情怀、培养“三农”人才、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河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的耕读教育实践路径包括打造师资队伍,提高耕读教育水平;建设实践基地,打造耕读教育平台;创新方式方法,突出服务“三农”导向;发挥网络力量,扩大耕读教育影响等。这些对于其他农林类高校开展耕读教育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耕读教育是农林院校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弘扬我国耕读传家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抓手。文章通过解读耕读教育课程设计的内涵与外延,以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硕士公共必修课“现代农业创新与乡村振兴战略”为例,分析该课程“读—耕—再读”的课程设计方案,通过强化农科特色,突出“三农”本色,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拓展课程实践形式,实现了良好的课程效果。耕读教育要融入课程改革,需要全程贯穿育人目标,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构建耕读结合的课程实践体系,以此探索新时代赋予耕读教育的新模式与新内涵。  相似文献   

12.
耕读教育对于农业类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优秀耕读文化的传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推广传承耕读教育既是当下的时代课题,也是人才培养的实践要求。针对农学专业开设耕读课程的必要性、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改革与创新点等方面进行论述,为农学耕读课程教学更好地开设农业发展史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开展耕读教育涵养“三农”情怀的保障机制走出一条兼具时代气息和学科特色的立德树人之路。  相似文献   

13.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一种政治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事实上,我们实践工作中往往片面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单一化和教育形式的呆板化;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往往被我们所忽视,致使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应有的实效性。文化自觉作为和谐社会、各民族文化发展的共处之道,当然也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性的创新之路。如何提升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需要我们在工作中拓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资源,挖掘其文化价值,切实提升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14.
高校顺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越来越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互动关系,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双向构建优势,提出了构建的对策:教育理念层面实现互相融合、教学内容层面实现丰富升华、实践活动层面实现有机结合和组织管理层面实现系统完备。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耕读教育是弘扬我国耕读传家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抓手,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载体,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保障。目前国内耕读教育研究处在起步期,相关研究有亟待完善深化之处,主要表现为:教育内容有待深入挖掘,研究方法实证性有待加强,涉及对象有待进一步拓宽。今后应深化理论研究,为新时代耕读教育提供内容滋养;提升问题意识,加强实证研究;加强系统观念,拓宽实践领域。  相似文献   

16.
基于49所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实施进展情况的问卷调研,分析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实施进展情况与问题。调研发现,涉农高校通过课程教材建设、基地建设与实践活动开展、师资队伍及校园文化建设持续推动耕读教育实施。推动耕读教育进一步走深走实需要涉农高校深入把握耕读教育新时代内涵、完善耕读教育教学体系建设、健全耕读教育保障机制建设,同时拓展“大耕读”教育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以河北农业大学农科在校学生为对象,分析和研究其在新形势下存在的艰苦奋斗精神不足、甘于奉献精神淡薄、求真务实精神减弱、学农为农思想不稳等表现及其原因。从工作实际出发,提出了从加强感恩教育、专业思想教育、思辩意识教育及艰苦创业精神教育入手,发扬和传承太行山精神,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有关社会主义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党的农村工作的生命线,对促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必须继续丰富和践行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和拓展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立和完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提升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党在农村工作的生命线,对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做好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追求.要坚持"四个创新",即创新教育理念、创新工作方法、创新教育内容与创新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20.
网络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通过对网络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挑战的分析,指出网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新途径,提出网络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