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秋季是蜂群越冬的准备时期。在秋季要注意培育越冬适龄蜂,更换老劣蜂王,留足越冬期间蜂群所需的饲料,防治病虫害和预防盗蜂的发生。强壮的蜂群在越冬期间比弱小群消耗饲料少,蜜蜂的死亡率低,越冬  相似文献   

2.
浅谈如何培养强壮的越冬蜂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方蜂群越冬的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与蜂群的强弱有直接关系,在同样的条件下,强群越冬较为安全。但是在培养越冬蜂季节,蜂群处于衰退时期,蜂王产卵力下降,如果管理措施不当,则很难繁殖成强壮的越冬蜂群。我根据近年来的试验和观察,对如何培养成强壮的越冬蜂群问题提出以下看法。  相似文献   

3.
下川东的大叶桉(以下简称桉树)。主要分布于海拔180~600公尺的平坝、浅丘地带,以梁平、开江、万县、万市乡而集中。于9月下旬始花,10月初进入盛期,11月上旬进入尾期,来年1月结束,是当地意蜂蜂群(以下简称蜂群)越冬前培育越冬适龄蜂和贮备越冬饲料的唯一主要蜜源。这段时期的蜂群管理。不仅关系到当年蜂群的安全越冬,而且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来年的养蜂生产。但目前有许多意蜂场;没有根据这段时期的气候、蜜源和蜂群  相似文献   

4.
山东南部地区蜜蜂越冬期一般自“立冬”算起至次年“立春”止,前后尚有一个十分重要的“过渡”时期,约占周年蜂群生活的1/3。蜂群越冬成绩如何,直接影响下年春蜜的收成和全年计划的完成,常被视为蜂群生存的一“关”。无论定地饲养的蜂场还是越冬去南方繁殖的蜂场,都不能忽视这一时期的蜂群管理工作。蜂群的长年管理工作虽然很多,但归根结底不过两个方面:(一)保存和积累蜜蜂“劳力”;(二)科学使用蜜蜂“劳力”。这两个方面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不过在不同时期各有侧重罢  相似文献   

5.
<正>蜂群的安全越冬,是搞好养蜂生产的重要环节,现将笔者在陕北地区蜂群越冬期间的经验介绍如下:一、培养强壮健康的越冬蜂群培养强壮而健康的越冬蜜蜂是保证安全越冬的基础,强壮健康的蜂群生产力高,越冬适应性强。有些蜂场秋季蜂群强,可是一到冬季,在蜂群没有明显病害的情况下,大量削弱,甚至陆续死亡,其原因是在培育适龄越冬蜂之前,没有有效控制蜂螨的危害,缩短了越冬  相似文献   

6.
蜂群安全越冬,对群势大小有直接关系,因为越冬期是按蜂群大小来定温度。我县地区,越冬期长气温低。几年来掌握了蜂群越冬的生活习性,六框以上的蜂群适于越冬。所以我们养蜂同志对越冬的蜂群,在繁殖期就抓紧。多繁殖越冬蜂,达到壮群入  相似文献   

7.
正人们对蜂群越冬的温度非常重视,而对蜂群越冬空间往往是忽视的,通过这两年的观察发现,蜂群越冬期空间的大小对蜜蜂寿命影响很大。在丹东地区,越冬期间一般是4~5脾蜂的蜂群,死亡蜜蜂数量比较少,强壮蜂群死亡的数量偏多。我一直以为蜂群小,非适龄越冬蜂的数量少;蜂群大,非适龄越冬蜂的数量也多,所以在越冬期,强群的死亡蜂数量  相似文献   

8.
《中国蜂业》2016,(2):26-27
正一、什么情况需要合并蜂群1.度夏和越冬是南方中蜂一年中困难时期,对于不能安全度夏或越冬的蜂群需要合并。2.度夏和越冬期间,蜜蜂群势削弱,经度夏或越冬后没有什么繁殖能力的弱群应合并。3.强群能多采蜜,在大流蜜期即将到来而未繁殖起来的弱群应及时合并,利于采蜜。4.蜂群失王以后,既无老熟王台,又无贮备产卵蜂  相似文献   

9.
室外越冬的蜂群在越冬期间,个别蜂群可能出现伤热。了解蜂群发生伤热的原因及掌握处理已经伤热蜂群的方法,使蜂群在越冬期间尽可能少发生伤热或不发生伤热。将已发生伤热蜂群的损失降至最低限度乃至安全越冬是养蜂员的职责。根据过去的经验,笔者认为越冬群发生伤热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越冬群巢门留得太小或因死蜂堵住了巢门,蜂群内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排出箱外。  相似文献   

10.
林凤秋  孙烨 《中国蜂业》2007,58(12):20-20
蜂群越冬最关键的两大问题是蜂群群势要强,贮蜜要足。在北方,5~6框蜂以上的群势最好,低于4框蜂,越冬不安全。实践证明,强群越冬蜂群损失约1/10左右,而弱群要损失1/2以上,相差悬殊。因此,只要消除不利蜂群越冬的环境条件,蜂群安全越冬才有保障,现将不利蜂群越冬的条件总结为  相似文献   

11.
蜂群越冬因受各种条件的制约,有的蜂群能安全越冬,有的蜂群则会全群覆灭,蜂群越冬确实是个难题。怎样才能使蜂群安全越冬呢?笔者有如下体会。①越冬蜂群的群势“要强”“勿弱”:要想做到强蜂越冬,必须常年保持强群,特别要做好秋繁工作。单王群越冬不少于8框  相似文献   

12.
蜂群的安全越冬,是搞好养蜂生产的重要环节。现将笔者在实践中的体会介绍如下。培养强壮健康的越冬蜂群强壮的蜂群生产力高,越冬适应性强。培养强壮而健康的越冬蜂是保证安全越冬的基础。有些蜂场秋季蜂群强,可是一到冬季,在蜂群没有明显病害的情况下,大量削弱,甚至陆续死亡。其原因,是在培育越冬适龄蜂之前,没有有效的控制蜂螨的危害,缩短了越冬蜂的寿命。在入窖前的越冬蜂,一群  相似文献   

13.
<正>根据笔者几十年对高寒地区蜂群安全越冬对比和总结发现,在高寒地区因蜂群越冬时间长,普遍出现在同一地点,窖外越冬蜂群比窖内越冬的蜂群越冬期整群死亡率低、工蜂死亡比例小,在同等群势和同样管理方式窖内和窖外越冬蜂群差距较大。在无其他因素影响的前提下,窖内越冬的蜂群因通风不良缺氧造成损失占相当大的比例。很多蜂场蜂群越冬效果不佳,不是饲料不足,也不是螨害,更不是蜂群弱。饲料质量很好而越冬蜂群整群死亡率达30%以上,蜂群出窖后工蜂  相似文献   

14.
蜂群越冬,分室内越冬和室外越冬,室内越冬需要越冬室和房舍,室外越冬较为简便,可以就地取材,利用锯末子、稻皮、麦余头、树叶、碎草等做包装物,为蜂群生活适应外界气候而增强保温作用,让蜂群生活在自然的温度和湿度当中,再附加以人为管理措施,从而保证蜂群安全越冬。室外越冬的优点是:蜂群越冬安全,节省饲料,蜜蜂体质健壮,早春复壮速度较快,但室外越冬在缺乏成熟经验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5.
<正>立冬过后华北地区定地饲养的蜂群便进入越冬期。由于每年气候条件不同,养蜂人根据天气变化调整蜂群的内、外包装,让蜂群安全度过漫长的5个月的越冬期。无论是采用10框箱还是16框箱饲养蜜蜂,一般都是室外越冬,原址越冬的蜂群在75%左右,而室内越冬蜂群只有20%。越冬期间箱外包装的蜂群数量比箱  相似文献   

16.
养蜂问答     
养蜂问答问:蜂群越冬期需要花粉脾吗?越冬蜂群中放花粉脾对越冬有利还是不利?(江苏平莉)蜂群在越冬期,停止了育虫、泌浆、造脾等活动,不需要花粉了,因此,越冬的前、中期无需在蜂群中保留有花粉脾。越冬前期和中期在蜂群中存放过多的花粉脾对蜜蜂越冬是无益的,容...  相似文献   

17.
<正>蜜蜂在越冬过程中常因越冬前补喂饲料工作的疏忽或出现偏集等原因,造成越冬蜂群中后期饲料不足,使蜂群处于饥饿状态。这种情况发现不及时或解救措施不当,会影响蜂群越冬效果,甚至还会引起全群死亡。为此,必须对饥饿蜂群进行解救,以保证蜂群安全越冬。1.饥饿群的解救饥饿蜂群是指越冬群内还有少量饲料,蜜蜂尚处于饥饿状态。如发现不及时,蜂群会在5~10天内耗尽  相似文献   

18.
《中国蜂业》2014,(11):16-17
<正>高寒地区养蜂最大困难就是蜂群安全越冬。高寒地区蜂群越冬时间长,冬季寒冷,要让蜂群安全渡过严冬,应做到以下几个要点:1.培育大量适龄越冬蜂,越冬蜂群群势达到越冬标准。2.充足的优质越冬饲料,避免混入有害饲料。3.越冬蜂群无螨害和其他病害。适宜高寒地区饲养的蜜蜂品种。4.合理的蜂路和符合越冬标准的巢脾及科学合理越冬蜂巢布置。5.适合和满足蜂群越冬的场所和场地。以上5项是蜂群越冬的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19.
蜂群秋冬时节管理的好坏,是决定蜂群能否安全越冬的关键,又是来年蜂群发展快慢与产量高低的基础.俗话说:"越冬蜂群要适龄,蜜足群强场地静."这句话概括了蜂群对越冬的要求,也指出了蜂群安全越冬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中蜂在鲁中山区采集荞麦蜜源后,蜂群进入越冬期。如何采取措施使蜂群保存实力,安全越冬是关系到来年养蜂生产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来年蜂产品产量的决定因素。根据中蜂在鲁中山区越冬的习性和生产实践,应对越冬蜂群做好如下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