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采用分光光度计法研究了灵芝芝蕾、芝柄、分化菌盖及成熟子实体等生长阶段的多糖与三萜类物质含量。结果表明,芝蕾发育阶段多糖含量最高,随着灵芝的生长发育,多糖含量逐渐降低;而三萜类物质含量则相反,芝蕾发育阶段最低,随着灵芝的生长发育逐渐升高,到成熟子实体阶段含量又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2.
不同林下栽培方式对灵芝生长和培养料碳素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设置露天(T1)和遮阴(T2)两种林下栽培灵芝试验,研究分析不同林下栽培方式对灵芝子实体产量、绝对生物学效率、主要活性成分以及培养料碳素转化的影响,并监测子实体发育阶段CO2排放通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T1栽培方式相比,T2栽培方式灵芝的子实体产量和绝对生物学效率平均高出36.76%,总三萜酸含量平均高出17.67%,而多糖含量平均低25.30%,并且其间的差异达显著性水平。同时,T2处理的灵芝子实体碳素转化率平均高出48.56%,碳素损失率平均高出28.96%,菌渣残留率平均低25.62%。在子实体发育阶段T2栽培方式下CO2平均排放通量平均高出46.23%,与环境空气湿度呈显著负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24。  相似文献   

3.
灵芝(Ganoderma lucidum)是一种重要的食药用真菌,在化妆品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本实验以红麻副产品栽培中华红芝子实体为研究对象,利用酿酒酵母和保加利亚乳杆菌进行发酵试验,即分别向灵芝浆液中接种6.5%酿酒酵母,6.5%保加利亚乳杆菌,6.5%酿酒酵母和6.5%保加利亚乳杆菌,并对三种接种方式的发酵液美白与抗氧化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酿酒酵母和保加利亚乳杆菌复合发酵中华红芝子实体,其发酵液抗氧化能力和美白功效最好,其总糖含量为369.6μg/mL,三萜含量为249.3μg/mL,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40.5%、超氧阴离子清除率为20.96%,酪氨酸酶抑制率为42.4%,显著高于中华红芝子实体水/醇提取液,具有良好的化妆品应用前景。此外,中华红芝子实体发酵液中灵芝三萜为其主要美白功效成分。  相似文献   

4.
江西省棉花研究所研究人员利用棉花秸秆栽培灵芝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包括筛选适宜品种和配方,总结出一套棉花秸秆栽培灵芝高产技术。适合棉花秸秆栽培灵芝的品种为赤芝、中华芝、美芝等,高产栽培的最佳配方为棉秆60%、棉籽壳20%、麦麸15%、玉米粉2%、石膏粉1%、磷肥1%、石灰1%。  相似文献   

5.
通过香菇菌株"18"液体菌种和固体菌种对比试验,观察菌丝走菌情况、污染率、满包时间、子实体形成时间,研究夏栽香菇液体菌种生产的可行性与优势,为专业化、规模化、工厂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从采集于云南临沧的野生灵芝子实体中分离纯化获得纯培养物,编号为YAASM4672,结合形态学与ITS序列分析鉴定其分类学地位,并设计了9种栽培种培养基,测定其栽培特性。结果显示,采集到的菌株YAASM4672为灵芝(Ganoderma lingzhi),其形态特征与分子鉴定结果一致。该菌在2号栽培种配方上,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农艺性状(覆土组优于露地组)表现最好。菌丝体白色,长势浓密,38 d满袋,平均生长速度达(5.89±1.01) mm/d;菌盖黄色,直径达66.00 mm,平均生长速度最快为(4.14±1.07) mm/d,与其他配方相比,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差异(P<0.01);菌柄褐黄,其长度、直径分别达到84.00 mm、18.00 mm。驯化的野生灵芝菌株YAASM4672人工栽培最优配方为:78%玉米芯、18%米糠、2%高粱粉、1%石膏粉、1%白砂糖,覆土能促进其子实体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
灵芝又名赤芝、神草、万年草、红芝、木灵芝等。灵芝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灵芝属。在这个属中主要用于人工栽培供药用的有红芝(赤芝)和紫芝。1灵芝的有效成分及药用价值灵芝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药用历史。中医名著《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指出:灵芝有“益心气生血,助心充脉”,“安神,坚筋骨,利关节”、“益脾气、补肝气,益精气”等功效。近代研究灵芝主要有以下几种有效成分。1.1灵芝多糖已分离灵芝多糖有200多种,其中大部分为β-葡聚糖,少数为α-葡聚糖,多糖链由三股单糖链构成,是一种螺旋状立体构形物,其构形与…  相似文献   

8.
秀珍菇属中温偏低型菌类,子实体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16-22℃。栽培的形式和培养料的处理方法很多,但以熟料袋栽成功率最高,是大棚规模化生产的首选方式。在秀珍菇子实体原基分化与形成菇蕾阶段,进行温差刺激,可促使出菇早、子实体发生整齐、管理方便,生物转化率高且稳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栽培料配方添加锌、硒微量元素对大球盖菇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方法]设置 9 个栽培料配方处理,并添加锌、硒微量元素,测定各处理大球盖菇菌丝长势、出菇时间、产量、生物转化率等指标。[结果]富硒香菇菌渣 30%+ 玉米芯 70%配方,熟料栽培产量 35 574.32 kg/hm2,产量排名第 1 位,生物转化率 56.9%;富硒黑木耳污染棒渣 70%+ 熟玉米芯 30%配方,熟料栽培产量 32 870.13 kg/hm2,产量排名第 2 位,生物转化率为 52.6%。[结论]香菇菌渣、玉米芯、黑木耳污染料等熟料栽培大球盖菇产量高,特别是黑木耳污染料栽培,不仅可将原料循环利用,还可减少环境污染。栽培料中添加适量的硒元素也可有效提高大球盖菇产量。  相似文献   

10.
木麻黄是沿海防护林的主要组成树种,本研究对海南木麻黄上生长的木腐菌物种多样性和病原木腐菌种类进行了调查。旨在探索木麻黄上具有开发价值的木腐菌资源和了解木麻黄上的病原木腐菌种类。本次调查共采集木腐菌标本355份,隶属于2门、3纲、8目、9科、21属共61个种。主要由多孔菌科和灵芝科真菌组成;木腐菌的多样性与温度和降雨量息息相关;有8种寄生于木麻黄活立木的木腐菌:南方灵芝、褐灵芝、黎母山灵芝、上思灵芝、热带灵芝、薄盖灵芝、二孢假芝和有害木层孔菌。  相似文献   

11.
概述灵芝资源的分类地位、生态分布及开发利用现状,并引用相关数据对野生灵芝和栽培灵芝的主要活性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野生灵芝活性成分差异较大,而栽培灵芝的活性成分以及含量则由品种和栽培条件决定;野生灵芝与栽培灵芝都有较强的促进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且作用效果无显著差异;野生灵芝和栽培灵芝均具有较好的抗应激、抗疲劳作用,栽培灵芝在镇静作用上比野生灵芝的稍强。分析认为,通过改进栽培技术可提高栽培灵芝的某些成分和功效,并优于野生灵芝,这将为灵芝的栽培及野生灵芝资源的保护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并科学引导人们以栽培灵芝代替野生灵芝作为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一套大豆套种灵芝绿色循环周年生产模式,促进灵芝产业发展.[方法]利用自然温度,当年生产灵芝菌袋,并在菇房出菇一潮后将菌袋埋入田中;第2年套种大豆,利用大豆田的土地资源及光、温、湿、气等有利条件进行出菇;大豆收获后秸秆再利用,灵芝收获后菌渣还田成有机肥.[结果]大豆和灵芝套种干灵芝比对照不套种平均增产7.97...  相似文献   

13.
在老龄胶园林下进行鹿角灵芝的棚栽试验,结果表明:鹿角灵芝菌丝生长状况良好,成活率为95.3 %-98.1 %,鹿角灵芝的子实体也能充分发育;单袋鹿角灵芝鲜重41.71-92.4 g,干重29.6-48.2 g。鹿角灵芝适宜在橡胶人工林下做棚栽种植。  相似文献   

14.
长白山灵芝中糖类物质分析及方法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测定长白山灵芝糖类物质的含量。方法: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灵芝中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葸酮-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灵芝中总糖的含量为19.65%,还原糖的含量为8.66%,多糖含量为10.49%。结论:灵芝中总糖和多糖含量均较高。  相似文献   

15.
灵芝木质素降解酶研究及其潜在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灵芝不仅具有很好的药理活性,而且具有高效降解木质素的潜在特性。为进一步了解灵芝木质素降解酶作用机制及其表达调控,促进灵芝木质素降解酶研究和相关产业发展,分别对木质素降解酶组成和生物降解机制、灵芝木质素降解酶表达调控以及灵芝木质素降解酶潜在应用前景进行评述,并针对灵芝降解木质纤维素过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16.
广藿香为多年生芳香草本或半灌木植物,是我国著名的南药之一。通常以其干燥地上部分入药,具有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等功效,是多种中成药的重要原料。此外,以其提取的广藿香油是世界上医药工业和轻化工业的重要原料,经济价值高,应用市场前景广阔。广藿香为热带地区引入我国栽培,种质类型单一,遗传基础狭窄,资源极为有限。由于长期的自然环境和人工栽培的影响,广藿香种质产生了一些变异和分化,目前主要分布于我国广东、广西、福建和海南等南方省(区),按照产地将其分为牌香、肇香、湛香和南香4种。广藿香在种植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连作障碍现象,且由于田间管理粗放,其产量和品质不稳定,受品种、产地、栽培技术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近年来,随着分子生药学的发展,其主要药用成分广藿香醇和广藿香酮的内在分子调控机制相关研究开展顺利,目前关于广藿香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其有效成分的药效药理、生物合成及代谢调控方面,而对种质资源及栽培技术的系统性研究不足。优良的品种和高效规范的种植技术是药材产量和质量稳定的基础,为充分利用广藿香药材资源,进一步推广广藿香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本文主要综述了广藿香的生物学特性、种质资源研究现状、栽培技术中的瓶颈及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广藿香栽培过程中养分管理技术缺乏,连作障碍问题严重,提出要加强广藿香的繁殖技术和品种选育研究,积极推进广藿香的规范化种植,以期为广藿香的产业发展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适合寒地种植不同生育期的水稻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在苗期设置不同光质和光照度的LED灯光照射处理,研究光对寒地水稻秧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寒地在冬季实现室内培育水稻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两种光质处理对水稻秧苗的影响相似;不同水稻品种对光的反应有所差异,但提高光照度后水稻秧苗有叶龄进程加快、根数增多、茎基变宽、地上部干质量和根干质量增加、壮苗指数提高的趋势,适当增加光照度有利于培育水稻壮苗。与对照相比,光照度1 700 lx左右时水稻秧苗素质较差,光照度3 500 lx左右时水稻秧苗素质相近,光照度5 300 lx左右时水稻秧苗素质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Plant Production Science》2013,16(5):601-607
Abstract

We have studied establishment of cultivation technique of sweet sorghum for monosodium glutamate (MSG) production on dry land in Indonesia, where the supply of raw materials has become restrictive recently. Previously, we confirmed the feasibility of cultivation in this area during the rainy season. Meanwhile, cultivation during the dry season is also important because vast expanses of heretofore unirrigated fields have remained unused. The stem, which comprises internodes, is the main product of sweet sorghum used as a raw material by fermentation industries. This study analyzes differences in growth and yielding ability between dry and rainy seasons by comparing internode characteristics. A sweet sorghum cultivar – Wray – was cultivated in the rainy season from 1995 and in the dry season of 1996 in Madura Island of East Java, Indonesia. Stems of sweet sorghum cultivated during the dry season were shorter and lighter, with two fewer elongated internodes than those of plants raised during the rainy season. They accumulated sugar slower and to a lower peak, but they were inferred to be harvestable for a relatively long period during 30–60 days after anthesis. Through research of internode characteristics, the difference in stem length was inferred to result from differences in internode numbers (25%) and in individual internode length (75%). The difference in weight seemed to result mainly from the fewer elongated internodes. Further experiments must explore the cultivation period (sowing and ratoon crop), varieties, and planting density to establish a sweet-sorghum cultivation technique that is suitable for the dry seas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