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化橘红始花期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及预报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研究化橘红开花规律,预测化橘红开花时间,为化州市开展化橘红观赏旅游活动提供技术支持,本文利用2012—2018年化州市化橘红物候观测资料,与同期气象观测数据,对化橘红始花期与气象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并建立化橘红始花期预报模型。结果表明,化橘红始花期与部分月份的温度、日照、雨日、最高温度等相关度较高,其中1月地面平均温度(X1)对化州市化橘红始花期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上年10月日照时数(X2)和1月下旬平均最低气温(X3)。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得到化州市化橘红始花期的预报模型Y=122.0427-2.9445X1-0.1341X2-0.7358X3。利用该模型对化橘红始花期进行回测,误差在0~1天,准确率较高。对2018年化橘红始花期日期进行预测,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之间相差1天,预报值基本吻合。建立的预测模型能准确预测化州市化橘红始花期。  相似文献   

2.
贵德县梨树花期冻害特征及冻害年型预测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为了探讨果树花期冻害年型预报技术方法,以期为决策部门和生产一线的广大果农提供优质气象服务。利用青海省贵德县1961—2010年4月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资料,分析了贵德县近50年来4月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的变化趋势,同时利用4月梨树花期期间日最低气温,将贵德县梨树花期冻害年型划分为严重冻害(Td≤-4.0℃)、中等冻害(Td≤-2.0℃)、轻度冻害(Td≤0.0℃)、正常年型(Td≤2.0℃)4个状态。在逐年状态分型的基础上,运用马尔科夫链转移概率模式计算了各种状态下的转移概率矩阵,建立了贵德县梨树花期冻害年型的马尔科夫链预测模型,得出2011—2015年处于“严重冻害”的概率较大。根据检验,2011、2013年预测值与实况相符。  相似文献   

3.
桂花花期气象预报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为了更准确地提供桂花开花期的预报,利用桂林市近15年的始花期观测资料,普查分析气象原因,挑选气象因子,用统计分析方法,建立预报模式。结果表明,温度、湿度、日照、降水对桂花开花期有明显影响;影响桂花花期的原因比较复杂,在实际进行花期预报时,根据时间提前的长短,又可以分为长期预报和短期预报,长期预报又为气候预测,只是花期偏早或偏迟的趋势预测,短期预报则是临近开花前1周的预报。长期预报模式和短期预报模式在2013年的业务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基于多元回归的高寒地区油菜产量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准确预测高寒地区油菜产量提供方法支持。笔者利用1991—2015年青海省贵南县气象局观测的油菜产量资料和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影响油菜产量的气象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油菜产量的主要气象因子是春油菜生长期6月、7月降水量。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建立了春油菜产量预测模型。用所建立的预测模型对历年油菜产量进行回测,回代效果总体较好。  相似文献   

5.
为准确预测高寒地区油菜始花期提供方法支持。笔者利用1991—2017年青海省贵南县气象局观测的油菜始花期资料和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应用气候倾向率和Mann-Kendall突变法等统计分析法探讨了油菜始花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油菜始花期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随着气候变暖,高寒贵南地区油菜始花期以3d/10a的趋势逐年延迟,始花期在1998年前后发生了一次突变。油菜始花期与5月份的平均气温和≥0℃积温呈显著正相关,与5月份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风速的正相关极显著,与5月降水量和相对湿度之间的负相关极显著。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建立了油菜始花期预测模型。用所建立的预测模型对历年油菜始花期进行回测,回代效果总体较好。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基于2012—2021年在盐池县收集的黄花菜生长周期观测数据以及同一时期盐池国家基本气象站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黄花菜初花期与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黄花菜初花期与4月上旬—6月中旬的日照时长以及气温稳定超过11℃的累积温度有较强的相关性。利用这一发现,我们构建了一个预测模型,并对2022—2023年的黄花菜初花期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际观测值的偏差仅为1~2 d。这表明所建立的预测模型能够准确预测黄花菜的初花期,这对于满足当地特色产业的服务需求、促进县域旅游业和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开展成都市秋桂花期精细化气象服务,建立秋桂花期气象预测模式,本研究基于成都市2004—2016年桂花物候观测与气象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法开展成都市秋桂花前、花期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研究,结合桂树生育特性建立秋桂始花期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花前降雨充沛,5日滑动平均气温稳定通过23℃后,秋桂3~6天进入始花期;秋桂花期喜雨晴相间,花期日平均气温20~24℃,雨日、降水量、日照是影响花期长短的主要气象因子;秋桂始花早晚与2月下旬旬最高气温、旬日照时数和7月下旬雨日呈正相关;与10月下旬雨量、5月下旬雨日呈负相关。研究建立的成都市秋桂始花期预测模型经回代验证历史拟合率较高,具有较好的预报效果,能提前20天预测,可用于秋桂初花期中长期预报,为成都市桂花观赏提供精准化的气象服务。  相似文献   

8.
油用牡丹花期预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菏泽市2008—2019年油用牡丹花期观测资料及相应气象要素,利用滑动平均、相关分析及逐步回归等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影响菏泽市油用牡丹始花期早晚的主要气象因子。结果表明:温度条件是影响油用牡丹始花期主要的气象因子之一,并与花期呈显著负相关;日照、降水及日较差等气象条件与油用牡丹始花期相关均不显著。选取2008—2018年对牡丹花期影响较大的气象因子,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油用牡丹始花期预报模型,可分别于3月21日、4月1日发布花期预报。模型历史回代(允许误差均在±1天),并对2019、2020年进行试报,准确率均为100%,拟合程度较为理想,试报效果较好,满足气象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9.
化州市晚稻稻飞虱主害代发生期及发生程度气象预测模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化州是广东省重要的水稻生产基地。稻飞虱是化州市主要的水稻害虫之一。笔者就6代稻飞虱发生期和发生程度与气象条件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利用气象因子预测稻飞虱的发生与发展,以提高稻飞虱发生期和发生程度预测的准确性。应用SPSS分析软件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对广东省化州市1996—2011年的晚稻稻飞虱主害代调查资料和气象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筛选出适合的气象预报因子,分别建立晚稻稻飞虱主害代成虫高峰期、若虫高峰期、发生程度和发生面积统计预报模型,用2012年和2013年的资料作为独立样本用于模型效果检验。结果表明,上述预测模型均通过0.01显著性统计检验。将化州市1996—2011年各年度对应的气象观测数据代入各式,模拟值与实测值的逐年变化趋势比较吻合,相对准确率分别为87.5%、93.8%、90.9%、94.2%。对建模内预报值和2012、2013年预报应用效果进行验证,模拟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可以为该区稻飞虱预测预报服务。可见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法对化州市晚稻稻飞虱主害代(6代)的发生期及发生程度进行预测,只要所选择的气象因子与相应的实测值有较高的相关性,就能较准确预测出发生期及发生程度范围;在稻飞虱发生期和发生程度模型建立中,选取的气象因子取了前驱值,所建立的模型更具预测性。  相似文献   

10.
利用1991—2020年哈密国家基准气候站杏花物候观测资料和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哈密绿洲杏花始花期变化趋势、气候成因及主要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0 a来,哈密绿洲杏花始花期呈提前趋势,平均始花期为4月3—4日(闰年为4月2—3日);杏花始花期与1月平均最低气温、1月中旬和3月上旬平均最高气温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3月及中下旬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平均地温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3月上旬日照时数呈显著负相关;与3月、3月中下旬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与1月下旬、3月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初日呈极显著正相关。利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杏花始花期的预测模型,通过回代检验和预报检验,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可为杏花始花期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老河口市砂梨花期的物候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掌握湖北省老河口市砂梨花期的物候规律,利用老河口市20年的砂梨裂蕾期、现蕾期、初花期和盛花期4个物候期数据及温度、降水量、空气湿度、日照时数等气象数据,结合冬春农历节气,比较立春和雨水至各物候期≥0℃、≥5℃与≥6℃的有效积温及其标准差,分析各物候期日序、日数与冬春气象要素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雨水至裂蕾期、初花期与盛花期≥0℃的活动积温和标准差小于立春至各物候期的活动积温和标准差,由此确定老河口市砂梨花芽的萌动日期更接近雨水节气。(2)立春至各物候期、雨水至各物候期≥0℃、≥5℃与≥6℃有效积温的标准差呈依次减小的趋势,且在有些年份≥7℃的有效积温为0℃;确定了老河口市砂梨开花的生物学零度为6℃左右。(3)冬至至立春的气象因子对砂梨花期无显著影响,而立春以后的活动积温对各物候期影响显著,日照时数对砂梨现蕾期至初花期、降水量及平均空气相对湿度对砂梨裂蕾期至现蕾期有显著影响。(4)砂梨初花比当地榆树和加拿大杨初花期均晚5~16日。该研究结果为老河口市砂梨花期预报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利用新疆喀什地区喀什市、叶城县、莎车县、巴楚县、麦盖提县1984—2019年杏树物候期观测资料,与同期逐日平均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以及日照时数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对杏树开花始期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拟为开花期预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各气象因子中,最低气温对开花影响最大,其次为平均气温和日照,降水及其他气象因子影响较小。研究区气温与杏树开花期正相关,1984—2019年间,喀什地区2月下旬至3月下旬最低气温、平均气温增加幅度为0.2~1.7℃/10 a,杏花芽膨大期、花芽开放期、开花始期分别提前5.3~8.7、3.1~5.6、2.2~3.6 d/10 a。杏树开花期预报服务中,喀什地区偏北、偏南、偏东区域逐日平均气温分别稳定通过≥0℃的初日~第34天、第39~41天、第37~39天,或开花始期前稳定通过≥0℃的积温分别达到250、270~280、250~270℃,或杏树开花始期前5日滑动平均气温均稳定通过≥12℃拟作为杏树进入开花始期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梨花期气候异常波动引起的坐果数偏少的问题,以2015年上海金冠蜜梨种植园的5种梨树品种为材料,对蜜梨开花期、坐果数进行实地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与奉贤地区的实测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天气现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适宜开花坐果的气候条件为持续3~4天以上以晴为主或晴雨相间天气,开花后前3天或开花盛期的日平均气温应≤15℃,最高气温应≤25℃;子房发育期遇冰粒天气有受冻现象,易产生劣质果。梨开花期遇温度过高使花期缩短而影响坐果数,冰粒天气对果实商品性有较大的影响,通过花粉树间作、嫁接、人工授粉、利用小气候效应调节花期等栽培措施,可避开和减轻开花坐果期不利天气的影响,提高坐果数和果实商品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给当地政府、农业部门、农户提供准确及时的玉米发育期预报,根据玉米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播种的温度指标,通过分析辽阳市1956—2010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与5℃初日间隔日数和稳定通过5℃初日的相关性,利用日序与间隔日数建立回归方程,预测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初日,在此基础上做出玉米播种期预报;利用灯塔市农业气象观测站1981—2010年资料,分析玉米从播种到成熟各个发育期发育速度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经过对各时段的相关性检验,发现玉米从播种到成熟期间各发育期间隔日数与≥10℃活动积温相关性最好,从出苗到成熟玉米感温性、感光性都比较强,由此建立播种-开花及拔节-成熟的天数预报模型,预报玉米开花及成熟期。经检验,3款预报模型相关系数、复相关系数及F值均达0.01显著水平,回代与实况值有着比较一致的变化趋势,回代和预报绝对误差(ABSE)和标准误差(RMSE)在2.0~4.3天,可以满足农业气象服务需要,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基于气候适宜度的陕西烤烟单产预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预报陕西省烤烟单产,对陕西省烤烟种植气候特征进行分析,建立基于代表县综合气候适宜度的陕西省烤烟单产预报模型。研究利用1995—2014年陕西省13个代表县的烤烟产量数据及气象资料,选取成熟期平均气温、旺长期降水、大田生长期可用时间、大田期日照时数作为影响因子,计算其基于隶属函数的综合气候适宜度指数,分析陕西省烤烟气候适宜度分布特征,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基于代表县综合气候适宜度的陕西省烤烟单产预报模型。结果表明,烤烟单产预测值与实际单产值拟合率较高,平均相对误差为3.74%。2014年陕西省烤烟单产预报结果准确率为92%,相对误差为7.96%。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可作为烤烟产量预报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