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羊肚菌液体培养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人工栽培羊肚菌(Morchella)液体菌种生产的最佳工艺,以梯棱羊肚菌(Morchella importuna)菌株FY2为材料,通过单因素筛选不同培养温度、初始pH值、接种量、碳源、氮源对液体发酵的影响,根据单因素筛选结果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进行液体配方和发酵条件的优化,为工业化生产羊肚菌菌丝体相关产品的开发及液体菌种在栽培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单因素筛选结果表明:羊肚菌菌丝最适宜温度为25℃,菌丝体干重最大,显著高于其他温度处理;最适初始pH值为7,菌丝体干重最大;当接种量为5%和10%时,菌丝体干重都达到4.0g·L~(-1),差异不显著,所以综合成本考虑,确定最适接种量为5%;羊肚菌菌丝在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中菌丝体干重较大,达到5g·L~(-1)以上,但是差异不显著,综合成本考虑,选择葡萄糖做为羊肚菌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羊肚菌菌丝在有机氮源中,黄豆粉生长的最好,有可能与黄豆粉是混合氮源,营养比较丰富有关,在无机氮源中,硝酸钾生长的最好,而这两种氮源中羊肚菌的菌丝体干重差异不显著,所以综合成本考虑,选择黄豆粉做为羊肚菌菌丝生长的最佳氮源。  相似文献   

2.
外界环境对香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表明,香菇菌丝体在多种培养基上均能正常生长,其中尤以在玉米-棉子壳综合培养基或马铃薯综合培养基上生长较优;最佳生长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5.5~6.5;适宜碳源为麦芽糖或甘露醇;适宜氮源为牛肉膏或蛋白胨.  相似文献   

3.
李丹  李玉 《安徽农业科学》2013,(23):9564-9566
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温度、pH及光照对巴氏菇(Agaricus blazei)菌丝生长速度及长势的影响,通过观察、测量分别筛选出了适宜该菌株生长的最佳培养基.巴氏菇的菌丝体生长最佳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浓度为7%,最佳无机氮源为硫酸铵,最佳有机氮源为酵母膏,浓度为0.5%;最适生长温度为22.5~27.5℃;最适pH为6.5~7.5;菌丝体生长不需要光照.  相似文献   

4.
研究不同碳源、氮源、碳氮比及培养基初始pH值对海金沙内生真菌JH001菌株菌丝生长和产红色色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果糖为碳源、以硝酸铵为氮源、碳氮比为40∶1、pH值为5的培养条件有利于海金沙内生真菌JH001菌株菌丝的生长及产红色色素;不同的碳源、氮源、碳氮比及培养基初始pH值对内生真菌JH001菌丝生长率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5.
氧化乐果降解菌假单胞菌L-3发酵条件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氧化乐果降解菌假单胞菌L-3最佳的生长条件和最优的碳氮比,在含一定浓度氧化乐果的液体普通培养基中,对菌株在不同温度、pH值、通气量、接种量条件下发酵培养,通过测定光密度值绘制生长曲线;在氧化乐果的基础发酵培养基中选出最适的碳源和氮源,优化出碳氮源的最佳配比.结果表明,L-3最佳生长条件为30℃、pH7.0、接种量3%(装液量100 mL);最佳的碳源、氮源分别为蔗糖和NH4NO3;最适的碳氮比为6:5.  相似文献   

6.
郑秋桦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450-7451,7453
探讨来自粤北不同地方香菇菌株的共性与差异,并研究香菇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通过拮抗试验明确了各菌株之间的拮抗关系;通过组织培养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C/N、pH、维生素、温度、湿度和光照时间对香菇菌株生长的影响。4株香菇菌株都来自粤北不同地方,但相互之间表现出拮抗关系,表明4株菌株的亲缘关系较远。香菇的最佳碳源是葡萄糖或蔗糖,最佳氮源是酵母膏或黄豆粉,碳氮比为10~30∶1,初始pH值控制在5左右;在培养菌丝体时要注意避光培养,培养温度不宜过高或者过低,最适温度为25℃,在培养基中添加VB1或者Vc均可促进菌丝体的生长;培养基的湿度控制在60%最佳。4株菌株的亲缘关系较远,并且野生菌株具有较强的生长势,具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粗腿羊肚菌菌丝栽培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产自云南丽江的粗腿羊肚菌(Morchella crassipes)人工栽培时不同碳源、不同氮源、不同温度及不同酸碱度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粗腿羊肚菌菌丝能利用多种碳、氮源,其中以可溶性淀粉和麦芽糖作为最佳碳源,以硝酸钾或硝酸铵作为最佳氮源;菌丝生长的最适pH值为6~7.5,最适温度为18~25℃。  相似文献   

8.
不同碳源及氮源对羊肚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不同碳源、氮源对羊肚菌菌丝生长的作用。【方法】以羊肚菌M-4菌株为供试材料,以该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的菌落长势、直径,菌丝生长速率、生长指数为指标,考察15种碳源、27种氮源对羊肚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羊肚菌具有较广的碳源及氮源谱,其对15种碳源和27种氮源均能利用,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氮源为尿素时,菌丝长势较好,菌丝生长速率和菌丝生长指数分别为10.84,10.26 mm/d和54.20,51.30;羊肚菌对复合氮源、氨基酸、铵盐利用较差;在含不同碳源、氮源的培养基上,羊肚菌菌丝生长曲线差异较大。【结论】羊肚菌生长的最佳碳源、氮源分别为可溶性淀粉和尿素。  相似文献   

9.
研究培养基中不同碳源、氮源、碳氮比、N含量对猴头菌生长时菌丝体胞外木质素酶(漆酶、愈创木酚酶、多酚氧化酶)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培养基对猴头菌菌丝分泌胞外木质素酶的作用不同,以猴头菌菌丝分泌胞外木质素酶活性为指标筛选的培养基中,最佳碳源为D-木糖、氮源为乙酸铵、碳氮比为20 : 1~30 : 1、N含量是0.32%.  相似文献   

10.
蛹草菌菌丝体培养条件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培养基、环境因素(温度、pH、光照)、营养条件(碳源、氮源)对蛹草菌菌丝体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蛹草菌菌丝体在PDA综合培养基和沈农5号培养基上生长状况最好,在PDA培养基、PDA麸皮培养基生长最差.菌丝体在15~25℃范围内均能生长,其中在25℃条件下生长状况最好,而且随着温度的升高,生长状况明显增强,30℃和件下生长成侵,35℃停止生长.菌丝体对酸碱度要求不严,在pH5.0~8范围内均能生长,其中在pH6.5~7.0生长最好.菌丝体在非光照条件下比在光照条件下生长旺盛.对不同碳源、氮源吸收各异,其中以甘露醇为碳源,以牛肉膏为氮源生长状况最佳.  相似文献   

11.
向日葵轮纹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Fr.)Keissler.)的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5℃,适宜的pH值是4~6。在不同的培养基上培养以PDA、向日葵种子煎汁琼脂培养基生长最佳。在氮源试验中,以KNO_3生长得最好。在以麦芽糖、乳糖等6种不同的碳源培养基上,以麦芽糖、乳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最快。  相似文献   

12.
[目的]获得荔枝菌的部分生物学特性及其产多糖的最佳条件。[方法]比较4种培养基,筛选出最适合荔枝菌菌丝体生长的培养基,并用正交设计方法,以生长量等为指标,研究荔枝菌产多糖最佳条件。[结果]玉米麦麸加马铃薯综合培养基最适合荔枝菌菌丝体生长;荔枝菌菌丝体生长最适温度为25.0℃,最适pH值为6,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酵母粉。正交试验表明,在玉米麦麸加马铃薯综合培养基中添加蔗糖1%、酵母粉0.3%,调节pH值至7,为菌丝体生长和产多糖的最佳条件。[结论]了解荔枝菌的生物学特性、最佳产多糖条件,有利于对其进行人工驯化栽培。  相似文献   

13.
草原白蘑是我国珍稀食用菌资源,由于草场退化及人为过度采集,产量不断下降。为了保护草原白蘑且对其进行更好的开发利用,对其生长因子进行单因子研究。结果表明:选取菌褶处的组织进行分离菌丝体,萌发率为38%。草原白蘑的菌丝体生长的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酵母膏;当碳氮比为20:1~30:1时,菌丝生长较快。最适合菌丝体生长的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6.5~7.0。VB1浓度为10mg.L-1时能促进菌丝体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荸荠枯萎病菌生长发育温度10~35℃,pH值3~13.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0~25℃、pH值7~8;产孢最适温度25~30℃、pH值6;菌丝体在荸荠培养基上生长较快,产孢量以PSA培养基上最多;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25℃、pH值7~9,致死温度55℃.  相似文献   

15.
研究以油松外生茵根真菌浅黄根须腹茵(Rhizopogonluteolus)的子实体作为分离材料,通过采用组织分离方法获得纯菌种。以菌丝体生长速度和生长状况为参照标准,将菌种接种于不同培养基,筛选出茵丝体生长最适基础培养基为PACH,在此基础上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其pH值,碳源,氮源等培养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丝体生长最佳pH值,碳源及氮源分别为6.0、葡萄糖和酒石酸铵。通过pH值、碳源及氮源3个较优水平的正交试验,确定在(pH5.0+牛肉膏+蔗糖)组合中茵丝体生长速度最快,而在(pH6.O+牛肉膏+葡萄糖)组合中茵丝体生长状况为最佳。  相似文献   

16.
对粗毛纤孔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表明:粗毛纤孔菌菌丝生长可利用多种碳源和氮源,在以蔗糖为碳源、谷氨酸为氮源的培养基中生长最佳;适宜pH值为8~8.5;适宜生长温度为20~25℃;在黑暗条件下生长更好;最适宜培养基为PDA培养基。在25℃、PDA培养基上,粗毛纤孔菌10d便可在直径为9cm的培养皿上长满。  相似文献   

17.
对大球盖菇菌丝体生长的营养条件及环境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乳糖为碳源时,菌丝干重最大,长势强壮,为最适碳源;最适氮源为黄豆粉,菌丝长速最快且菌丝干重最大;无机盐对菌丝生长影响较大,试验范围内测得最适无机盐为硫酸钙。同时对大球盖菇菌丝体生长的温度和pH值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菌丝在15~30℃范围内均可生长,但不同温度条件下菌丝生长状况不同,在25℃时,菌丝长速最快,且干重最大,为最适生长温度。菌丝培养基pH值为5.0~8.0时均可生长,当pH值为6.0时菌丝干重最大,长速较快,最适宜大球盖菇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18.
五株羊肚菌生物学特性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五株羊肚菌菌丝在PDA培基上的生长特性及在不同碳、氮源培养基上生长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的羊肚菌菌丝在同一培养基上生长特性差异较大,且同一种羊肚菌在不同的碳氮源培养基上生长特征也不同;pH值对五种羊肚菌菌丝长势及生长速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油茶茶苞病原菌——细丽外担菌(Exobasldium gracile)的生物学特性,研究了温度、光照、pH值、不同培养基及不同碳氮源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生长的温度范围为5~30℃,最适温度为25℃;在pH值4~8均可生长,最适pH值为7;PDA培养基和NA培养基比较适宜病原菌的生长,加入油茶叶煎汁对病原菌生长没有显著影响;对碳源的利用以蔗糖最佳,对氮源的利用以硝态氮最佳;光照对病菌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更好开发利用野生博湖蘑菇资源,为博湖蘑菇的人工栽培及商品化生产提供优质的母种、原种和栽培种。【方法】设置不同碳源、氮源、温度、pH值、农业有机物等培养基配方研究博湖蘑菇的菌丝体生物学特性。【结果】结果表明,博湖蘑菇菌丝生长最适的碳源为蔗糖,最适温度为22℃,最适的pH为6.0,最佳有机物配方为马铃薯加蔗糖,最佳原种培养料为谷粒和麦粒。【结论】野生博湖蘑菇菌丝能够在马铃薯加蔗糖的母种培养基和以谷粒、麦粒为主的原种培养基上良好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