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灭治林木果树、土壤堤塘白蚁的特效药WYA—8202白蚁诱杀剂该品系目前国内防治林木果树、土壤堤塘白蚁的首选药剂。多次在国际、国内获奖。目前已有18个省市的2180余家林业、水利、果树、药材单位使用,投放WYA—8202白蚁诱杀剂(简称“8202诱杀剂...  相似文献   

2.
WYA-8202白蚁诱杀剂是1982年研制成功,经不断改进完善,已成为防治地林,果树、水库堤坝,药材和食用菌蚁害的理想药剂,在南方各省推广应用,防治林,果面积13500hm^2,土质库坝1753座堤圹334km,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WYA-8202白蚁诱杀剂是1982年研制成功,经不断改进完善,已成为防治林地、果树、水库堤坝、药材和食用菌蚁害的理想药剂,在南方各省推广应用。防治林、果面积13500hm ̄2,土质库坝1753座,堤矿334km,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使用WYA-8202林木白蚁诱杀剂防治杂交竹苗地效果好四川长宁,号称“蜀南竹海”。发展竹子是我县经济建设的主要内容,而竹苗大部分由我圃供给。近年,我们发现优良品种———杂交竹苗频频遭受白蚁危害,不但将竹苗的根须吃完,甚至竹杆也吃掉,致使杂竹苗成片死亡...  相似文献   

5.
林地土栖白蚁的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武平危害林木的土栖白蚁主要是黑翅土白蚁、黄翅大白蚁.其分布广泛,危害120多种林木,尤其对新造的幼林危害更甚.近几年武平县林地土栖白蚁的发生和危害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林木生长,为抑制其危害,采用林地上施放白蚁诱杀包,灯光诱杀有翅繁殖蚁,化学药剂防治,人工挖巢灭蚁等方法进行防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我国林木白蚁发生危害特点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长江以南林木白蚁危害严重时引起树干蛀空,材积降低,林木死株率高达14%一50%。林木白蚁发生危害由北向南蚁种延增,危害趋重;土白蚁、散白蚁、家白蚁等三类白蚁危害林木的部位各有侧重;家白蚁、散白蚁有远距离扩散传播能力,应尽力控制蔓延;人工林内白蚁危害受地形因素的影响十分明显,两山夹一洼、两坡夹一洼或三面环山簸箕形山坡,因座北朝南、窝风向阳,蚁群密度大;土栖白蚁在人工林内有随机和嵌纹两种分布型。林木白蚁防治对策:1.因地制宜地造林,科学地进行幼林抚育;2.加强对白蚁的检疫工作,减轻林木和木材损失;3.蚁害严重的林分,用毒铒诱杀法减轻蚁害;4.用75%灭蚁灵药粉和灭蚁灵诱铒剂,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和蚁害治理。  相似文献   

7.
白蚁是“不冒烟的森林火灾”,又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之说。如果您发现白蚁需要治理,请找我们:只要打个电话,或来封信,我们将派出从事白蚁防治与研究的高级工程师,为您精心治理。1 业务范围1-1 林木白蚁对危害工业原料林、用材林、防护林、经济林的白蚁,可承包治理。1-2 果树白蚁对危害各种果树的白蚁可承包治理。1-3 堤坝白蚁因对白蚁危害而致水库土坝、江河(湖)堤坝形成塌坝、管涌、漏水的,可承包治理。1-4 房屋白蚁对危害各种类型的现代建筑和古建筑的白蚁,可承包治理。1-5 提供灭治药剂主要用于防…  相似文献   

8.
白蚁是我国林木的重要害虫之一。它对林木的危害具有隐蔽性强、危害大、防治难的特点 ,白蚁防治是当前林业生产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 ,寻找一种高效益、低投入 ,实施便捷的防治措施 ,以有效控制林木蚁害是当前的迫切任务之一。传统的白蚁防治主要是挖巢法 ,饵料掩埋诱杀法 ,烟制毒杀法 ,直接喷粉法。以上防治措施对蚁害的防治都有不同程度的效果 ,但相对而言都有投资大 ,施工困难 ,技术性强等缺点。本文阐述的林木白蚁简易诱杀技术是根据白蚁喜食甜食和莽萁草的特点 ,通过近 5年的防治试验研究总结出的一种低投入、易掌握、效果好的防治措…  相似文献   

9.
圆唇散白蚁(Reticlleitermes Labralis Hsiaet Fan)在山西省是新记录种,利用扇形嗅觉仪在室内进行了4种植物性诱杀剂对圆唇散白蚁引诱效果的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引诱效果最好的是氟虫胺诱杀管,其次为吡唑类诱杀管,而生物诱杀包和克蚁灵诱杀条对圆唇散白蚁没有引诱效果。  相似文献   

10.
对林木白蚁的危害特性、寄主树种和主要蚁种及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鉴定和研究。明确了黄翅大白蚁为主要蚁种;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证明,锐劲特、天王星对林木白蚁击例快、防效显著、持效期长,且成本低廉,为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日趋严重的林木蚁害开辟了捷径。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新饵剂林间诱杀技术在湖北省黄冈、襄阳、恩施、荆门等地,于黑翅土白蚁Odototermes formosanus(Shiraki)活动旺盛期进行诱杀防治。5月中旬—6月下旬工蚁出巢取食为害时进行第1次诱杀,防治效果可达80%,10月上旬—11月中旬第2次诱杀,防治效果达到98%以上。黑翅土白蚁对不同寄主树种的为害由重到轻依次为香樟,马尾松,杉木,槲栎,女贞,檫木,枫香。新饵剂在不同寄主树种上连续2次诱杀黑翅土白蚁,诱杀效果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白捕特微胶囊防治白蚁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7—2003年在浙江余杭开展白捕特微胶囊防治白蚁试验,5种药剂质量浓度(62 5,125,250,500,1000mg·kg-1)的触杀作用试验结果均达100%,最低质量浓度62 5mg·kg-13d后的死亡率也达到100%;驱避效应、木块抗蚁效果理想,只有经低质量浓度(62 5mg·kg-1)处理过的土壤,白蚁才能穿越一定距离。野外土壤处理试验,经250~1000mg·kg-1药剂质量浓度处理过的土壤对白蚁的防治效果与药液浓度呈正相关趋势,其中1000mg·kg-1浓度组,经过5a的防蚁效果仍达100%,6a后的防蚁效果达80%,同时,经风化处理后对其药效影响不明显。白捕特微胶囊对于黄胸散白蚁比家白蚁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园林家白蚁的为害特点,提出根据不同的筑巢类型采用钻孔、诱杀灭蚁的有效方法灭治大树家白蚁。  相似文献   

14.
我场常见的白蚁有6—7种,以黑翅土白蚁和黄翅大白蚁对林木危害最大,对杉木的危害尤为严重。我们认真学习了外地挖白蚁的经验,两年来解剖了六十八个以巢,初步了解白蚁的生活习性和危害规律,能比较正确地判断蚁巢位置。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压烟法防治白蚁的试验,其方法和效果如下:压烟方法在蚁巢附近开探测沟,一般在入土2—3尺深左右即可发现白蚁主蚁道。确定蚁道走向后,在通向主巢的蚁道下方挖一个烟包洞,以能放下一公斤烟剂即可,燃后将烟剂放入洞内点燃。当见发浓的烟时,用铁制挡烟板将洞口盖住,挡烟板应比洞口略大,并用泥土密封挡烟板四周,不让烟从洞口外溢,而后将打气筒与挡板上气眼接好,打气压烟6—8分钟,使烟  相似文献   

15.
白蚁是危害树木的重要害虫之一,杉木幼林和果树受害更为严重。据我们在枫桥、陈蔡、璜山、浣纱等地区的调查,杉木林蚁害率一般在百分之三十左右,严重的达百分之九十;果木林(主要是板栗、香榧)一般蚁害在百分之五十左右,严重的达百分之八十以上。林木遭受蚁害,轻则枝叶萎黄,影响生长,重则枝干枯萎,树身空心,不能成材,果树产量大幅度下降,严重破坏林业、果木  相似文献   

16.
“8202-0”灭蚁灵诱饵剂防治林地土栖白蚁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8202-0灭蚁灵诱饵剂防治杉木中、幼林土栖白蚁,每公顷施药量600g,分作150个小包,用随机法或迹象法设置150个施药点,在施药时铲去的5cm表土后垫上杂草,并施药1小包,然后覆杂草压泥或石块,2月后,在地面上产生炭棒菌指示,且产生的炭棒菌丛面积与死亡蚁巢体积成正相关,经过1984~1985年两年防治,灭蚁效果达100%,控制了土栖白蚁危害。  相似文献   

17.
1999年起,对危害广州沙面古卉树和大树的白蚁种类进行调查和全面防治,结果表明:危害沙面古树和大树的门蚁种类有台湾乳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黑翅上Odontotermes formosanus和散门蚁Reticulitermes sp.采取了常用的引蚁出巢、毒饵诱杀和直接杀灭的全面防治措施后收到了明显的效果,2003年经专家检查验收,证实沙面的古树和大树没有发现有白蚁直接危害。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林木白蚁研究概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综述林木白蚁的种类、危害、受害树种及危害特点,回顾国内外对林木白蚁的研究历史,剖析了目前国内林木白蚁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厦门白蚁种类名录与常见白蚁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记载厦门白蚁种类4科12属21种,其中9种为厦门新记录种。为害林木的主要有家白蚁、黑翅土白蚁、黄翅大白蚁,介绍了此3种白蚁常见寄主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土栖白蚁对农、林、水利水电的危害是人所共知的。近年来,各地广泛开展了材料防白蚁、微生物灭蚁和化学灭蚁等综合防治方面的研究。但从整个情况来说,白蚁的防治工作还比较薄弱,确需进行白蚁综合防治新途径的研究。一九七五年以来,我县采用直流电动烟熏器毒杀白蚁,为大面积防治林木白蚁发挥了很大作用。但由于农药引起的环境污染,昆虫抗药性所引起的问题等,因而目前对害虫的控制正朝着综合防治的方向发展,其中主要的方法之一,就是信息激素的研制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