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樟子松不同类型苗木造林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对5a生樟子松移植桶苗、容器苗及2a生裸根苗的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根系生长及树高生长的调查、分析得出,用移植桶苗及容器苗造林,比用裸根苗成林速度快2~4a,成活率及保存率也明显提高;经ABT生根粉、HRC保苗剂等处理过的2a生樟子松,成活率与用容器苗及移植桶苗的成活率相近,造林成本比较低。因此,提倡因地制宜,在不同的立地条件及生产条件下,选用不同的苗木造林。  相似文献   

2.
结合当地雨季造林生产,于2007年7月份在淄博市博山区大李村南的荒山上进行了容器苗造林试验.结果表明:虽然遇到了持续12 d的高温干旱,但应用平衡根系无纺布和塑料袋2种容器小苗造林的2个树种成活率均达到了85%以上.与应用裸根大苗相比较,君迁子树种提高了13.6%和12.3%,侧柏树种提高了9.5%和9.7%,容器苗与裸根苗之间的成活率差异显著.生长状况以无纺布小苗最好,塑料袋小苗次之,裸根大苗最差.  相似文献   

3.
TCP植物蒸腾抑制剂对荒山造林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荒山造林中使用TCP植物蒸腾抑制剂能显著提高苗木造林成活率。容器苗造林,起苗前2d~3d叶面喷洒植物蒸腾抑制剂1次,栽植后间隔10d叶面喷洒,连喷两次,容器苗造林成活率提高7.6%;裸根苗造林,栽植前用植物蒸腾抑制剂蘸根处理,栽植后间隔lOd叶面喷洒,连喷两次,成活率提高24.0%。使用TCP植物蒸腾抑制剂可降低造林成本,节省人力,财力和物力。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日本落叶松裸根苗、轻基质容器苗和黑塑料杯容器苗的苗木质量及造林效果的对比研究得出,轻基质容器育苗能够显著提高落叶松的苗高、地径及一级侧根数量,苗木质量较高;在不同立地条件下,采用轻基质容器苗造林能够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及造林苗的新梢生长量,是适宜在冀北山区推广的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5.
辽西石质山地容器苗造林技术及效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定点测试与大面积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辽西石质山地容器苗造林技术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适合该地区的容器苗造林技术;通过容器苗与裸根苗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幼林生长及造林成本对比分析,得知容器苗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分别比裸根苗高30.3和24.0个百分点,容器苗的缓苗现象比裸根苗轻,容器苗造林可节省费350.60元/hm2。  相似文献   

6.
针对油茶造林成活率不高的问题,调查了不同油茶苗木类型对造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容器苗的造林成活率及造林后幼林长势明显优于裸根苗,以无纺布轻基质苗最好,造林成活率达90.6%。苗龄对容器苗造林成活率有较大影响,其中以3年生容器杯大苗的造林成活率最高,造林成活率达98.3%。容器杯实生苗的造林成活率及造林后幼林前期生长要优于容器杯嫁接苗,但花芽出现的时间较容器杯嫁接苗要晚。  相似文献   

7.
干旱瘠薄山地侧柏容器育苗与造林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侧柏不同育苗时间对苗木高生长的影响、不同材料的育苗容器对造林损失率的影响、侧柏容器苗与裸根苗在瘠薄山地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在土质、纸质、塑料3种材料的容器中,以塑料容器苗造林时损失率最低,效果最好。容器苗造林成活率比裸根苗造林成活率高60%左右。  相似文献   

8.
针对太行山低山土薄、干旱,油松裸根苗造林成活率低的现状,进行油松容器育苗造林试验研究。试验采用长15cm,折径7cm,厚度0.02mm的塑料袋为容器,以松林土或山坡草皮土为基质。圃地宜在郁闭度为0.3左右的杨树林冠下。7月下旬栽植最为适宜(百日苗)。容器苗造林成活率达99.0%,裸根苗仅为39.5%。容器苗还可节省投资,节约土地,提早成林。  相似文献   

9.
樟子松不同苗木类型造林技术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波  朱弘 《防护林科技》2011,(5):84+89-84,89
详细介绍了樟子松不同苗木类型—裸根幼苗、容器苗、移植大苗的造林技术,并从成活保存率、造林成本、造林季节等几个方面对3种不同苗木类型造林效果进行了客观评价。为3种苗木类型的实际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杉木容器育苗过程中容器规格、营养土配方、容器扦播和播种育苗及造林技术等问题作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营养袋苗造林可延长造林季节,在相同的立地条件下造林成活率明显高于裸根苗,且造林后无明显缓苗期,当年苗木生长量大于裸根苗。  相似文献   

11.
挖坑机造林使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BFW490型背负式挖坑机在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陈大镇林场挖坑造林的使用效果。结果表明:利用挖坑机造林能够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当挖坑直径为200mm(以下简称1200)和300ram(以下简称1300)时的工效分别是人工挖坑处理(以下简称CKJL)的5.40倍和4.78倍。每667m^2(亩)植树造林单挖坑环节1200、J300处理比CKR分别节省1.38和1.36工日;投入成本j200、j300仅为CKR的40.4%和44.4%,72004300可以减少投入成本55.75元和52.01元。不同处理造林10年生生长量存在差异,挖坑采用j200、j300处理与CKR处理相比平均胸径分别提高了2.4%和4.8%;平均树高分别提高了3.8%和1.3%;蓄积量都提高了12.9%。在闽西北山地使用挖坑机造林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造林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针对乡村造林质量不高的问题,分析了现有常规生态造林管理模式机制,提出了落实土地使用权和林产品收益权,关心未来投资收益,是私营造林成功的主要原因。从连续5年外援项目的实践和造林效果来看,参与式造林方法是乡村群众造林管理机制的创新,符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目标要求,对提高造林成活率和造林质量有显著作用,是适合甘肃农村情况,值得大力推广的先进的造林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胡伟青 《防护林科技》2010,(2):23-24,54
对广东省九连山林场于2004年春季在不炼山的情况下采用酸枣、火力楠、木荷等乡土阔叶树种营造的混交林,5 a后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不炼山的生态造林模式,其造林效果较好,表现为:以阔叶树为主的乔木层已覆盖了全部林地,灌木层也生长良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完好,很快形成了较稳定的复层结构。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2种地类条件下闽楠造林的效果及其制约因素,以江西永新县七溪岭林场裸地和林冠下栽植1年生闽楠轻基质容器苗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立标准地进行分析2种林地条件下的幼龄林时期闽楠的生长情况及环境因素对其作用;结果显示2种森林地类条件下,造林效果差异显著;林冠下栽植闽楠树高生长有优势,但其直径生长量和生物总量明显不如裸地下栽植的闽楠。因此,裸地栽植闽楠容器苗具有显著的培育优势,光照是闽楠生长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5.
根据造林检查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工作实践,提出了造林绩效的概念。通过数学推算提出了造林绩效的计算方法,并根据实际工作进行了验证,可以在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鉴于林木—菌根菌共生体在抗旱造林中的作用和应用潜力,从提高水分吸收能力及利用效率、改善植物养分状况、提高植物生长物质合成能力、增强植物生理生化调节能力以及共生体双方的多样性表现对生境的广泛适应性和抗逆性等方面对共生体在抗旱造林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7.
采用炼山+全面清理(处理1)、不炼山+局部清理(处理2)、不炼山+带状清理(处理3)、杉木近熟林局部清理套种毛竹(处理4)进行造林地不同清理方式的毛竹造林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造林地不同清理方式对毛竹造林的成活率、出笋数、成竹数均有极显著影响,以处理4造林成活率、出笋数、成竹数最高,分别达91.9%、418个·hm-2、403株·hm-2,且当年造林成本最低,为11490元hm-2,分别比处理1、处理3、处理2节省造林投资成本3285、2115、480元·hm-2.  相似文献   

18.
对福建省邵武市桂林乡乐昌含笑人工林进行调查,结果表明:8年生乐昌含笑与杉木1∶1混交林的乐昌含笑和杉木胸径、树高年均生长量、单株材积及总蓄积量均大于各自纯林。不同坡位9年生乐昌含笑人工纯林的胸径、树高及蓄积生长量均以下坡林分为最高,表现为:下坡>中坡>上坡。8年生乐昌含笑和杉木人工纯林的平均木生物量分别为31.55 kg和33.74kg;乔木层生物量分别为41.73 t.hm-2和45.55 t.hm-2;地上部分生物量的比例分别为94.28%和96.85%,灌木层和草本层所占比例较少;乐昌含笑和杉木平均木生物量各器官的比例分别表现为:干>根>枝>叶>皮、干>根>叶>枝>皮。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辽西干旱地区油松造林适合的穴植方式,试验设计了单株、双株和3株3种不同的穴植方式,比较了其造林的效果及成本,结果表明:造林当年,3种穴植方式造林成活率差别不大,造林2~3年后,成活率有极显著差异,以3株穴植的保存率最高,达87.2%,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造林成本也以3株穴植的最低,为3750元·hm^-2。  相似文献   

20.
采用苗龄1~4年生无患子苗木进行了造林对比试验,并且在林龄7年时分别对无患子的保存率、地径、冠幅、霜冻受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采用苗龄4年生无患子(造林后3年后调查)的平均保存率、平均地径最高,分别为97.3%,5.9cm ;平均冠幅以苗龄3年生(造林后4年后调查)的无患子最大,为3.8m。霜冻受害率以苗龄4年生无患子最低,为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