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国家湿地公园是国家湿地保护体系中极其关键的部分,它在改善生态环境、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植物多样性及其群落特征对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样线调查与标准样地调查法,对湖北长阳清江国家湿地公园的区系特点、主要植物群落和多样性特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长阳清江国家湿地公园现有维管束植物103科234属283种。样方调查显示,湿地公园范围内主要分布的植物群落有11种,分别为鸢尾群落、栀子群落、麻栎群落、马尾松群落、荞麦群落、慈竹群落、芭蕉群落、杉木群落、五节芒群落、香椿群落和地果群落。主要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6~15,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441~1.692,Pielou均匀度指数变化范围为0.123~0.585。该研究可为长阳清江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嘟噜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为基础,分析了该区域湿地植物区系特征、植被类型,物种组成、结构及分布特点。调查结果显示,嘟噜河自然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73科182属309种,湿地植被划分为4个植被型,7个植被亚型,17个群系组,19个群系,25个群丛,湿地植被物种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3.
国家湿地公园是国家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植物多样性及群落特征对国家湿地公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路线调查与标准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洈水国家湿地公园的野生植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该区域植物区系特点、主要植物群落类型和群落多样性数量特征。结果表明,洈水国家湿地公园范围内现有维管束植物472种,隶属117科328属。样方调查显示,湿地公园范围内共分布有13个主要植物群落类型,主要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丰富度变化范围在5~31,Shannon-Weiner指数变化范围为0.45~0.97,物种均匀度变化范围在0.28~1.40,该研究结果可为洈水国家湿地公园的管理提供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呼伦贝尔草甸草原群落进行石油污染控制胁迫实验,分析了草甸草原群落多样性的变化及其对石油污染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草甸草原植被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物种均匀度指数和盖度对石油污染胁迫没有明显响应(P0.05)。不同生活型的植物功能群植物的相对生物量具有波动性特征。  相似文献   

5.
大山包湿地属于典型的季节性湿地,湿地面积斑块状分布极易受到外界干扰。以大山包沼泽化草甸为研究对象,利用样方法调查大山包湿地外来物种的种类和分布情况,并采用TWINSPAN分类方法将湿地群落划分为有外来物种分布的群落和无外来物种分布的群落,对群落多样性进行分析,研究外来植物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有外来物种分布的群落为菊状千里光(Senecio laetus)+车前(Plantago asiatica)的Ⅰ群落、小灯心草(Juncus bufonius)+细芒羊茅(Festuca stapfii)的Ⅲ群落、水马齿(Callitriche palustris)+尼泊尔蓼(Polygonum nepalense)的Ⅳ群落;无外来物种分布的群落为尼泊尔蓼+透明鳞荸荠(Heleocharis pellucida)的Ⅱ群落。从多样性指数来看,有外来物种分布的群落(Ⅰ、Ⅲ、Ⅳ)其Shannon-Wener指数、Simpson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均高于无外来物种分布的群落(Ⅱ),有外来物种分布的群落其物种多样具明显优势。白花三叶草在6种外来物种中,扩散能力最强。白花三叶草为豆科植物,改善了湿地的土壤肥力,促进沼泽湿地物种多样性增加。  相似文献   

6.
长江口北支湿地植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长江口北支湿地植物资源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种子植物的物种组成、区系特征、湿地植物群落类型及其特征和典型湿地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口北支湿地分布有种子植物57科157属212种,其中裸子植物5科6属6种,被子植物52科151属206种(包括单子叶植物8科31属37种,双子叶植物44科120属169种),主要由草本植物组成。野生植物区系简单,植被演替还处在初级阶段,以湿生的和水生高等草本植物为主,世界广布和泛热带分布型占主导;菊科、禾本科、豆科为植物区系的骨干。海三棱蔗草群落、藤草群落、芦苇群落、大米草群落为该区四种典型湿地植物群落,群落的单纯度指数除芦苇群落的较低外,其他三种群落均很高,物种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除芦苇群落的较高外,其他三种群落均很低,验证了物种多样性与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呈正相关,与单纯度呈负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小秦岭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分类及林下植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河南省小秦岭自然保护区设立72块标准样地,通过对植物多样性的调查,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方法将其森林群落划分为7个类型,分析了不同群落类型中林下植物的多样性,探索了不同群落类型中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差异,结果表明:阔叶林中植物物种多样性最大,物种丰富度、多度、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较高,只有物种均匀度指数较小;针阔混交林中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较高;3种针叶林中,油松和华山松植物多样性总体上比较相似,而秦岭冷杉中植物多样性则相对较小;灌丛矮曲林与针叶林相当;竹林中物种多样性普遍较低。  相似文献   

8.
G316工程建设对汉江国家湿地公园植物多样性影响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G316河谷段改线工程所途径的汉江国家湿地公园沿线设置72个样方,进行植物多样性调查,结果表明:工程建设区共出现有维管束植物26科40属59种,有11种植物群系类型,植物种类以杨树、狗牙根等为优势,群落植物多样性均偏低;预计工程建设将使301 t植物生物量受到损失;由于工程建设占用土地面积较小,不会导致物种灭绝和影响物种的正常繁殖生长,植物多样性的降低也极为有限.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湖南安乡书院洲国家湿地公园规划调整后夏季水鸟变化特征,于2015年和2018年夏季,采取样线调查法对湿地公园内水鸟的群落结构、时空分布和湿地类型的关系进行了调查分析,共记录到水鸟2目3科11种,均为夏候鸟,无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规划调整后湿地公园湿地类型与水鸟物种数量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湿地类型与水鸟空间分布有较大的相关性,其中永久性河流湿地主要影响白鹭等物种分布,牛背鹭的物种数量主要受人工湿地面积的影响。书院洲国家湿地公园范围调整后,生境异质性增加,水鸟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提高。  相似文献   

10.
摘要:在G316河谷段改线工程所途径的汉江国家湿地公园沿线设置72个样方,进行植物多样性调查,结果表明:工程建设区共出现有维管束植物26科40属59种,有11种植物群系类型,植物种类以杨树、狗牙根等为优势,群落植物多样性均偏低;预计工程建设将使301 t植物生物量受到损失;由于工程建设占用土地面积较小,不会导致物种灭绝和影响物种的正常繁殖生长,植物多样性的降低也极为有限。  相似文献   

11.
植物构筑型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日益受到相关工作者的重视, 系统地分析植物构筑要素为更深入地研究植物的形态结构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介绍了研究植物构筑型的意义、植物构筑型的研究历史, 归纳总结了植物构筑型的有关概念, 讨论了当前的研究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植物鉴别方法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植物鉴别不仅是植物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工作,也是农业、林业、牧业、工业、商贸、考古、检验检疫等领域科研、教学、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文中系统介绍了基于植物形状、大小、颜色、味道、组成、结构、纹理等外部特征的人工鉴别方法,基于燃烧、光谱、色谱、质谱、热差、细胞、孢粉、生物化学、分子生物等分析的辅助人工鉴别方法,以及基于计算机、网络、摄影、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自动鉴别方法, 总结了国内外植物鉴别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基于现代信息技术集成的植物自动鉴别方法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以避免植物鉴别技术和方法的低水平重复研究,促进植物鉴别技术和方法研究的创新。  相似文献   

13.
Modelling plant growth and architecture requires two consecutive and complementary approaches. The first is a qualitative botanical analysis, in which the development sequence of a tree is studied by the identification of various levels of organisation and of homogeneous subunits. All of these — architectural unit, axis, growth unit — follow particular growth processes which can be described by using the second approach,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Modelling of the functioning of meristems based upon stochastic processes has been carried out since 1980, in combination with a large amount of experimental work on temperate and tropical plants. Calculations involved in tree simulations from field data are based upon the probabilistic Monte Carlo method for the topological part and on analytical geometry for the morphological part. Computer graphics methods are then used to visualise the computed plant. Several sectors in agroforestry are concerned with application of such plant architecture modelling: tree growth and yield, radiative transfers, timber quality and mechanics, simulation of competition, interaction between plant morphology and physiology.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从景观的视角对长沙市湿地中应用较多的再力花、香菇草、蒲苇、粉绿狐尾藻和睡莲等5种外来植物的入侵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根据综合得分将入侵性划分为Ⅰ~Ⅳ四个等级(得分由低到高),其中得分为Ⅱ级的有再力花和香菇草,得分为Ⅲ级的有蒲苇、睡莲和粉绿狐尾藻,5种植物的初步评价结果与实际表现比较一致;权重方面,群落生态>个体生态>群落景观,群落景观上5种植物得分相差不大且处于及格线上下,群落生态中的2个多样性指标权重较大且得分差距也较大,个体生态除睡莲外其他得分非常低,此现象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梳理总结叙事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讨论植物景观的叙事性内涵和特征,并从时间组织方式、空间组合方式、文化意蕴表达3个层面对植物景观叙事性的表达方式进行探讨,试图将叙事性表达的历史文化和人文体验融入到现代的植物设计语汇中,以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和延续场所文脉,从而为体验者创造有情感意义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植物的认知是植物景观设计的前提,植物最大的特性是生命特质,但与此同时还具有审美、文化等被赋予的标签特质,优秀的植物景观设计就是在准确理解和把握园林植物的基础上才可以做到相地合宜、构景得体。  相似文献   

17.
广州市野生湿地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广州市野生湿地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统计,共记录了野生湿地植物142种(含变种),隶属于46科,98属,各样地物种丰富度指数加权平均值为9.83,其中从化流溪河温泉湿地、南沙十八涌湿地、增城鹤之洲湿地和花都湿地公园等4个湿地丰富度指数大于广州市湿地野生植物平均丰富度指数.按照生活型划分,广州野生湿地植物以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如灯心草(Juncus effusus)、风车草(Cyperus alternefolius subsp.flabelliformis)等;按照生长环境划分,以中生类型占优势,如五节芒(Miscanthus oridulus)、水翁(Cleistocalyx operculatus)、蓼(Polygonum kawagoeanum)等;按照生态习性划分,以阳生类型占优势,如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秋茄(Kandelia candel)、风车草等;按照生活方式划分,以挺水类型占绝对优势,如风车草、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等.湿地建设应先进行资源调查,科学规划;建设过程中应尽量保持原生湿地环境,优先选用本土植物;同时加强监督执法和普及资源保护宣传.  相似文献   

18.
广州市城市绿地的墙面植物及其景观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对广州市城市绿地的墙面植物景观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常见植物种类组成及不同墙体材料对墙面植物的影响,并对156个植物景观单元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调研范围内记录植物71种,隶属于37科58属,最多为天南星科,有7种;应用频度最高的3种植物分别是绿萝、合果芋和异叶地锦;挡土墙是最常见的应用墙体类型,表面较粗糙的毛石和花岗石则是最常见的墙体材料,适合大多数的藤蔓植物附壁生长;评价等级最好的23个景观单元主要以薜荔、绿萝、异叶地锦以及香荚兰等种类组成;文章最后对广州市城市绿地的墙面植物景观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集合种群理论研究现状及其在生物多样性保育中的应用。[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对集合种群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在生物多样性保育中的应用进行归纳总结。[结果]集合种群概念产生于1970年,主要指占据非连续生境斑块、局域种群间存在个体或繁殖体交流的复合体。集合种群主要包含5种结构类型,不同的结构类型具有不同的动态特征及保护主体。目前,国外集合种群理论已在生态学研究方面形成较完善的体系,但在遗传学与适应性进化研究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中国的集合种群研究以文献研究为主,基于数学模型的集合种群动态、生态位、Allee效应等纯理论的研究较多,经验性、实证性研究案例较少。植物集合种群的研究还存在植物种子散播、定居等移殖过程分析难题,制约着植物集合种群研究的发展。将数学方法、相关软件与传统生态学手段结合是解决以上难题的主要途径和方法。集合种群理论能够很好的分析濒危物种的空间分布、局域种群间的基因流强度、散布、定居等种群动态,从而为濒危物种保护策略制订和保护技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结论]今后的研究中,应加强集合种群理论在遗传学方面的研究和濒危物种保育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园林种植设计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工作,本文从生态学、艺术性、经济性的角度分析了园林种植设计的原则,进而实现植物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