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2 毫秒
1.
白僵菌和肿腿蜂对松墨天牛幼虫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不同温度、不同剂量下用白僵菌侵染松墨天牛越冬4龄幼虫,结果表明:20~25 ℃是白僵菌作用松墨天牛的最适温度范围.20 ℃时3种浓度剂量的白僵菌孢悬液在松墨天牛体内有效继代校正宿存率均达最高,分别为58%、95%、100%.通过白僵菌、管氏肿腿蜂及携带白僵菌的管氏肿腿蜂分别对松墨天牛4龄幼虫的作用比较发现:第7天时,单独接种白僵菌的最高死亡率在25 ℃条件下是26.3%;单独接肿腿蜂的最高死亡率是55.0%;携菌肿腿蜂的最高致死率为94.4%.林间防治试验表明:肿腿蜂携带白僵菌使松墨天牛幼虫死亡率达到61.1%,而肿腿蜂使松墨天牛幼虫的林间致死率是40.8%,白僵菌的为0.肿腿蜂携带白僵菌可对松墨天牛幼虫起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从受侵染的美国白蛾蛹体内分离出白僵菌菌落,并对该白僵菌菌落进行纯化,获得白僵菌纯菌落。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悬滴法研究了不同湿度、紫外线、营养液和不同培养基对球孢白僵菌Bb01菌株营养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Bb01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在此温度下,15h孢子萌发率在100%;在湿度为100%的条件下菌丝生长良好,孢子萌发率高;经紫外线照射18h孢子萌发率在0%~17.00%范围内,而对菌丝生长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用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蜡蚧轮枝孢菌(Verticilliumlecanii)及2种菌混合物配制成0 5×109~5 0×109孢子/mL,在室内和野外对松墨天牛幼虫进行了防治试验。室内试验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和蜡蚧轮枝孢菌对松墨天牛幼虫均有较强的致病性,2种菌混合使用致病作用倍增。球孢白僵菌对松墨天牛的寄生率为5%~32%,平均20%;蜡蚧轮枝菌的寄生率为2 9%~25%,平均14 9%;2种菌混合物寄生率为12%~76%,平均47 9%。野外试验表明,球孢白僵菌防治效果为50 43%,蜡蚧轮枝孢菌防治效果为38 66%,2菌混合物防治效果为69 69%。  相似文献   

4.
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研究和技术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研究以及二十二年来在省内66个县撒放900t白僵菌粉,防治142万余亩松林松毛虫,实践证明应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不会影响养蚕业,不会增加家蚕的僵病数量,这主要是由于防治松毛虫用的是松毛虫白僵菌,它对家蚕致病力低,对松毛虫致病力高,菌株不同;放菌治虫后,白僵菌数量很快消退到原来自然界的水平;松毛虫白僵菌在自然界的数量达不到使家蚕致病的数量。白僵菌的生产解决了三大技术难点:产品干燥技术,机械分离白僵菌孢子技术和高孢粉生产技术。解决了白僵菌的生产问题。明确了使用方法:纱布袋撒粉、机械喷粉和飞机喷洒;确定了放菌量,常规菌粉0.5~1.0kg/亩,高孢粉1.0~10.0g/亩;明确了放菌时间,每年10~11月份,3~4月份防治越冬代松毛虫;浙南、浙东南、沿海县市是我省最适合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的地区,白僵菌的防治效果在70%以上。解决了白僵菌的使用问题。全省已广泛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有些地区白僵菌防治面积占总防治面积的1/3,已成为我省防治松毛虫的主要手段。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挽回损失折合人民币3184.09方元,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为在北方应用白僵菌防治油松毛虫,笔者采用从灵丘县干旱林区分离得到的油松毛虫病原球孢白僵菌菌株Beauveria bassiana CGMCC NO.1573制备的孢子悬浮液和营养型湿菌粉剂,分别在冬季和春季对越冬的油松毛虫幼虫进行防治。结果显示:用2×106个/mL孢子悬浮液的防治效果不好,校正死亡率只有21%~29%;冬季用菌粉防治效果较好,感染率达到70.4%~85.4%;春季施用菌粉15 d~20 d,感染率达47.1%~54.5%.结论认为,在树干基部和枯落物下撒施"白僵菌营养型湿菌粉剂"集中防治越冬幼虫是北方防治油松毛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试验结果表明,白僵菌与3.6%广谱型杀虫双颗粒剂混合施用,能有效控制金龟子幼虫对蔗根的危害,相对防效达75%~85%,显著或极显著优于单独使用白僵菌或农药处理。  相似文献   

7.
白僵菌和绿僵菌林间感染星天牛成虫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白僵菌和绿僵菌的菌条,在林间通过星天牛成虫在木麻黄树干的菌条上自由爬行接触的方法,对星天牛成虫进行感染试验。结果表明:林间星天牛成虫接触白僵菌和绿僵菌菌条13 d后,死亡率达100%(对照组死亡率仅为16.7%),致死中时(LT50)分别为6.77 d和5.93 d;感染白僵菌和绿僵菌菌条的天牛成虫存活期分别为7.9 d(3~13 d)和7.1 d(3~13d),极显著低于对照的26.1 d(8~43 d)。说明利用白僵菌和绿僵菌菌条林间防治星天牛成虫效果显著,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球孢白僵菌YFCCFQ001发酵液的抗菌活性以及不同培养基对其抗菌效果的影响,用乙酸乙酯萃取球孢白僵菌YFCCFQ001发酵液,旋干后得到提取物,采用抑菌圈法测定其对6种耐药性人体致病细菌以及8种普通人体致病细菌的抗菌活性,并通过单菌多产物策略,改变培养基碳氮源,检测抗菌效果的变化。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YFCCFQ001提取物对4种耐药性致病细菌(溶血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8种普通致病细菌均有抗菌活性(其中关于球孢白僵菌对副溶血性弧菌、短小芽孢杆菌、无乳链球菌、福氏志贺氏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的抗菌活性未见文献报道)。不同氮源对其抗菌活性影响显著,其中胰蛋白胨抗菌效果最好,对3种耐药性致病细菌和6种普通致病细菌均有活性。研究发现了球孢白僵菌对耐药性致病细菌的抗菌活性,以及不同培养基对球孢白僵菌发酵液抗菌活性的影响,为真菌中新型抗菌天然产物的寻找和利用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越冬的马尾松毛虫幼虫上树取食期(4月),喷施含孢量110亿/克,活孢率82.9%,施菌量为37.5kg/hm2的白僵菌粉剂后,感染白僵菌的马尾松毛虫,每平方米11.3头,蛹期死亡率42.0%,第二年蛹期死亡率26.1%。在马尾松毛虫下树越冬期(11月),喷施含孢量48亿/克,活孢率76%,施菌量为30kg/hm2的白僵菌粉剂后,越冬期间,马尾松毛虫死亡率32.2%;第二年白僵菌致死率63.3%;第三年白僵菌致死率13.3%。  相似文献   

10.
于2022年,在福建省东山县西埔镇梧龙村木麻黄防护林开展林间单独施用及混合施用白僵菌、绿僵菌粉炮防治木毒蛾幼虫试验。结果表明,在木毒蛾的2~3龄幼虫期,在林间施放白僵菌粉炮60个·hm-2防治木毒蛾,校正防效可达78%以上;施放绿僵菌粉炮30个·hm-2防治木毒蛾,校正防效可达80%以上;施放白僵菌和绿僵菌粉炮各15个·hm-2混合防治木毒蛾,校正防效可达84%以上。表明林间应用白僵菌和绿僵菌粉炮防治木毒蛾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且二者混合施用也表现出一定的增效效果。  相似文献   

11.
宜昌市楠木类树种资源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5~2017年对宜昌楠木类树种资源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宜昌习惯将樟科中的楠属、润楠属树种及琼楠属、山胡椒属的部分树种统称为"楠木",已发现17种,按起源划分乡土6种,引进11种;按属划分楠属6种,润楠属9种,琼楠属1种,山胡椒属1种。由于人为砍伐和生境破坏,加上自身繁殖率低的原因,楠木类树种自然资源近于枯竭,部分楠木类树种引进栽培获得成功,保护和发展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2.
Fu Gaofeng;Yang Shanglai;Zhang Shuangying;Gao Benwang(Institute of Forestry and Science in Yichang City ,Yichang 443111;Dalaoling Nature Reserve Administration of Yichang Three Gorges, Yichang 443000)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麻城青檀种群结构、数量和动态变化,采用样方法对种群进行调查,通过划分种群龄级并进行龄级动态分析、对种群动态进行了时间序列预测和种群Fourier级数分析,结果表明:青檀种群第3和6龄级数量减少,7龄级无存活植株,种群动态指数Vpi=22.83%,种群为增长型,但抗风险能力弱;预测种群未来高龄级植株数量增加;第3龄级为种群波动小周期。青檀种群是经过环境筛和种内种间竞争共同作用的结果;利用近自然法辅以人工优化种群的结构和功能,是保护青檀天然种群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别从五倍子资源分布、产业发展历程、发展前景以及挑战等方面作了综述。同时,针对湖北省五倍子发展现状,提出了发展建议,为相关部门制定五倍子产业发展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崖柏茎段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探讨0.1%升汞不同消毒时间对外植体消毒效果;不同盐浓度的培养基对外植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0.1%升汞消毒12 min污染率最低,杀伤率低,表面灭菌效果最好;1/2MS培养基上培养愈伤组织长势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通过收集湖北省杉木人工林地理信息和温、湿度相关气候因子数据,利用ArcGIS软件和最大信息熵模型,对湖北省杉木栽培区域进行划分,并找出影响杉木栽培的主要气候因子以及适宜栽培的区域,为杉木人工林的科学布局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湖北省杉木气候区划可以分为3个等级:最适宜区、较适宜区和不适宜区,其中最适宜区面积为1.86×10~6 hm^2,较适宜区面积为3.23×10~6 hm^2,适宜区域主要为鄂西山区和鄂东南低山丘陵区;2)模型ROC曲线检测AUC值为0.916,利用二类清查人工林信息验证准确率达到96.22%,说明模型预测效果较好;3)刀切法分析对预测贡献率较大的主要为反应水分条件及水热同步的指标,排名前4位的因子分别为最湿季平均温度、最湿季降水量、年降水量和最湿月降水量。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进行了云平台架构、大数据分析、云部署、存储架构以及云平台功能等设计,实现了省、市、县三级一体化森林火灾实时监测预警,有效地提高了湖北森林防火管理水平和监测效率,解决了当前全省各地市州县森林防火平台各自为政、多地部署、维护困难、预警不及时等一系列问题,为管理部门森林防火决策提供了合理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从1990年开始,利用禅寺丸甜柿品种作父本,新安牛心柿作母本,进行杂交育种。历经十几年的杂交育种工作,培育出具有早结果、早丰产、品质优、抗性强等优良特性的柿树新品种。通过试验结果综合分析,优1、优2、优3、优4、优5等5个系号1995年栽植当年就有部分幼树开始结果,均比对照品种提前4a结果,其中“优3”第1年平均株产量0.26kg,第2年平均株产量5.2kg,第3年平均株产量达35.6kg,开始进入丰产期,第4年平均株产量达96.7kg。在所有参试系号中“优3”的产量最高,明显高于其他4个系号。“优3”平均单果重168g,果实为高脚四方形,果顶平或微凹,果面有较明显的4条对称纵沟,果皮金黄色,2001年依据果形定名为黄金方柿。  相似文献   

19.
以恩施州各县市的古树名木统计数据为信息来源,调查了恩施州境内的古楸树资源。结果发现:楸树在恩施境内广泛分布,生长海拔范围300~1400m,主要生长在房前屋后,土地平缓肥沃地带,受人为干扰严重,伴生的乔木、灌木、草本等种类丰富多样。所有调查样本总体上树高平均值为18.45m,胸径为46.04cm,最大一棵树龄在600a以上,不同地点楸树的叶片、果实、树皮颜色、腺点等特征形态各异,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这为楸树优良品种选育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湖北省六大生态区通山、浠水等8个县市区精准灭荒科技支撑现状的调查,在明确精准灭荒各类主体科技支撑职责的基础上,分析了全省精准灭荒科技支撑在科技意识、科技手段等方面存在的6类主要问题,提出了转变观念、因势利导等6种应对策略和措施及相关建议,以期省委省政府为提高湖北省林业精准灭荒效率、促进全省林业科技进步有关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