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是茶的故乡和茶文化的发源地,茶圣陆羽著的《茶经》是中国茶典籍中的代表作《,茶经》一书有着丰富的文化专有项,其英译对中国茶文化的对外传播极其重要。本文在文化专有项理论的指导下,对《茶经》的英译现存问题提出针对性的翻译策略,旨在最大化保留茶文化内涵的同时畅通文化交流,以此为茶典籍以及其他中华文化典籍的英译实践提供有效借鉴,从而促进我国茶文化即其他传统文化的译介和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2.
我国作为茶文化的发源地,其发展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在千年的文化积淀中,茶文化演变成了茶学、茶画、茶诗以及茶故事等丰富多彩的茶文化表现形式。任何茶文化专有名词的翻译对于英译人员来说,都是非常有挑战性的,尤其是茶学典籍中专业术语的的英译更是让人颇费周折。本文以茶文化的传播为契机,结合茶学典籍英译与我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的辩证关系从三个方面对我国茶学典籍中的茶文化知识进行了透彻性分析,并以当前茶文化对外传播对于茶学典籍英译的基本要求为立足点,深入探析了茶学典籍集中的"文化融入"与"文化信息",最后基于茶文化对外传播这一视角对茶学典籍英译策略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可以通过尝试互文关联翻译策略、文化融入翻译策略来促进我国茶文化的海外传播。  相似文献   

3.
我国广西壮瑶医药文化承载着我国传统的自然观以及生命哲学,重视我国广西壮瑶医药对外推广工作,对于提升我国广西壮瑶医药文化影响力、推动我国广西壮瑶医药文化取得与时俱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过程中,我国广西壮瑶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工作者可以对我国茶文化英译经验做出借鉴,从而为我国广西壮瑶医药英译质量以及我国广西壮瑶医药文化对外传播成效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在对一带一路倡议下广西壮瑶医药对外传播与翻译的重要性做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研究与探讨了茶文化英译对中国传统医药对外传播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三字经》是中国蒙学典籍的代表作品之一。在其英译进程中,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当今,中国译者主动对外译介中国蒙学作品正是文化自信提升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而且历史悠久的茶文化在我国一代代人的继承与传播中得到了充实和发展,而且随着传播学的发展,我国的茶文化走出了国门,逐渐走向了世界,这就需要茶文化的典籍英译工作的开展。但是对于其相关工作人员来说,茶文化的典籍英译工作是有非常大的难度的,既要注意传统文化的融入,同时还要兼顾翻译内容的准确性,尤其是在传播学视域下,茶文化的典籍英译工作必须要做到审慎严格,并且要促进我国茶文化的多元化向外发展,利用传播学这一平台促进茶文化的对外输出,提高我国文化的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6.
陈昕 《福建茶叶》2022,(3):286-288
茶学典籍英译工作的开展能促进我国经典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化传播和发展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从目的论视角,针对茶学典籍英译工作的开展进行了探究,从文化传输的角度对茶学典籍英译工作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以茶学经典《茶经》的英译为例进行针对性分析,旨在能借助研究工作的开展为茶文化翻译提供相应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中国优秀文化要想实现对外传播,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典籍英译,虽然我国的典籍英译工作自建国以前就已经开始了,但是甚少有翻译家对宋朝茶诗进行翻译研究。宋朝时期的茶文化十分繁盛,尤其是在整体的茶文化发展历史过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在宋朝的茶类作品当中存有大量的互文现象。本文主要在互文性的基础上对宋代茶诗进行英译研究,希望对宋朝文化翻译研究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传统文化传播工作中,典籍翻译是提升传统文化对外传播成效的重要手段。在对典籍翻译工作以及传统文化传播工作做出探索的过程中,茶典籍翻译与茶文化对外传播能够带来较多有益的经验,因此,以茶典籍翻译与茶文化对外传播为例探讨我国典籍翻译工作以及传统文化传播工作的发展,对于我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成效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推动我国传统文化传播成效为出发点,对茶典籍翻译工作中存在的互文现象及其翻译策略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茶文化博大精深,陆羽所作的《茶经》与清代廷灿所作的《续茶经》都是我国著名的茶典籍,将这些著名的茶典籍进行英文翻译,是中国传统茶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和方式,而我国目前的茶典籍英译还不够完善,为此,如何实现对茶典籍的英文翻译是当前翻译工作者思考的重大课题,为了更好地使中国传统茶文化对外传播,我们需要结合英语语料库,进行茶典籍翻译之中的资源共享,更好地提升英语语料库在茶典籍英文翻译中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彭纯芳 《福建茶叶》2022,(4):176-178
中国茶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在世界范围内都影响深远.在全球化已成为必然趋势的今天,茶文化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已传播至全球各个领域.茶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已成为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因素.中国茶文化的对外交流离不开译者的翻译和传播.然而,在国际茶文化交流中,特别是在中译英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对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茶文化作为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特征,在中国文化的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尝试从异化和语义翻译的角度分析经典茶文化译作中的典型例子,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出茶文化英译的原则和策略,以期为后续茶文化相关典籍的汉英翻译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就文化缺失的定义、文化与翻译的关系进行了简单说明,接着对我国传统茶学典籍英译中的文化缺失现象进行了细致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对文化缺失视角下传统茶学典籍的英译策略提出两点建议,希望能够有助于我国茶学典籍的翻译和茶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13.
认知语言学对于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立场主张在于:语言的语义不仅仅是客观的真值条件,而且也是主观和客观的结合;不同的文化体系所含有的文化"隐喻"也不同;跨文化交际要注重两种文化的"互文性"置换。当前茶文化对外传播视域下茶文化英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对外传播的茶文化专有名词翻译错乱;茶文化内涵翻译的不到位;茶文化英译的"文化融入"不足。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茶文化英译策略建议主要有两点:一是基于茶文化专有词汇平行语料库的翻译策略;二是基于接受理论的归化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为降低文化缺失背景下对传统茶学典籍英译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我国茶文化的不断发展,笔者以《文化缺失背景下传统茶学典籍的英译策略研究》为课题,从引言入手,对产生文化缺失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析了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与当前中国传统茶学典籍英译过程中表现出的文化缺失现象,最后探究了文化缺失背景下传统茶学典籍的英译策略,给出了笔者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茶文化传播发展的过程中典籍英译原则与技巧的合理运用非常重要,翻译的准确性会直接关系到各国之间的茶文化交流。为了能够提高中国茶文化在国际上的地位与影响力,必须要普及茶文化典籍的英译原则与技巧,本文就以此为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中国经济取得的成就让世界有目共睹,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掀起来的"汉语热"的浪潮也越来越高,中国的文化正在慢慢地受到世界的青睐。那么,我们通过对外传授汉语的方式来传播中华文化,将会加深文化的影响力。纵观整个中华文化,"茶文化"占据重要的位置。中华文化在对外教学方面的着力点明显不足。因此,本文试图从茶文化的视角,研究和分析对外汉语教学对中国茶文化的传播作用。  相似文献   

17.
茶典籍是茶文化的集中体现,是人们认识和理解茶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其对外翻译对于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茶典籍对外翻译的现状,而后从归化和异化两个方面分析了茶典籍翻译中通常采用的两种文化处理策略,最后则通过想象美、意境美和音韵美在译文中的再现讨论了茶典籍翻译对文化传播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茶典籍是我国茶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华文化的智慧结晶,在当代文化"走出去"战略的背景下,茶典籍翻译体现出极大的文化价值和时代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茶典籍翻译对于中华文化传播的价值,而后指出翻译的过程也就是信息编码和解码的过程,存在信道容量与信息承载量不协调的情况,最后从拓展信道宽度、删减冗余信息两个方面,探讨了如何科学地翻译茶典籍,以实现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  相似文献   

19.
李达  高歌 《福建茶叶》2022,(2):276-278
茶文化作为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文化之一是联系我国与其他国家贸易往来的重要载体.我国茶叶种类繁多,然而茶叶名称术语却没有统一的标准,译名五花八门,严重影响了我国茶叶贸易的稳定发展和我国优秀茶文化的对外宣传.茶叶名称的准确英译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当前中国茶叶名称英译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提出了我国茶文化对外...  相似文献   

20.
程玮 《福建茶叶》2016,(9):343-344
茶典籍是我国古代茶文化的载体,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性。在茶典籍对外传播中,既要准确传达出相关茶学信息,又要保留其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然而,在实际的茶典籍对外翻译活动中存在不少的问题,导致茶典籍传播中出现弱化阐释现象。本文以中国茶典籍经典之首《茶经》为例,探讨了中国茶典籍对外翻译策略,以期为茶典籍翻译实践提供借鉴,促进中国茶文化的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