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文化思想理念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有效性,通过培养学生的耐心、韧性、坚强提升特殊学生的心性与品格,让特殊教育质量得到更有效的平衡,有效提升德育教学质量。本文将从特殊教育的使用方式与实践来展开论述,将教学当中的有效性进行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文化交往日益成熟的今天,各种不同文化体系之间实现了完善交流,因此,跨文化交流就发展成为文化交流的新常态,同时也对整个文化体系下语言与文化元素之间的交流与应用提出了相应要求。本文拟从跨文化交流的基本特点分析入手,结合当前英语教学活动的特点内涵认知,通过融入中西茶文化体系的发展状况,从而探究茶文化视域下的英语教学模式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3.
孙祝斌 《福建茶叶》2022,(3):149-151
基于当前课程思政建设热潮,高校英语教学中应关注课程思政教育,而课程思政教育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支持是传统文化,必须以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的融合带来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育和良好道德素质的提升.在传统文化中茶文化是十分重要的文化构成,其也具有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天然优势,基于东西方茶文化所对应的文化差异学习,进行跨文化交际教学...  相似文献   

4.
当前时代是发展人才的时代,高等教育在这一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与国际化接轨的过程中,英语的学习逐渐成为目前高等教育中的重头戏。然而,现实情况是,当前的英语教学难以取得理想的结果,需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人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通过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引导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手段。以茶文化视角来研究大学英语教学,可以从大学生心理状态调整、差异教学手段的应用、自觉学习习惯的养成、学生整体素质四个角度来进行。  相似文献   

5.
在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完善的教学理念和机制内涵关系到整个教学活动开展的实际效果,尤其是随着当前教学机制不断完善,如今在教学活动推进过程中,创新教学理念,提升实践教学内涵,意义重大。本文拟从问题角度认知当前整个大学英语教学活动的具体开展状况分析入手,结合整个大学英语活动开展的价值作用,通过探究整个茶文化体系中所具有的实质性内涵,从而分析融入茶文化理念的大学英语教学机制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际交流的逐渐深入,社会各界对于英语人才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优秀的英语人才,在掌握基本英语词法、语法的同时,还需要对文化交流进行深入地学习和理解,但在此方面,传统的英语教学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论述了在新媒体时代将茶文化融入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进而提出了在英语教学中融入茶文化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7.
体育产业发展路径的拓展与延伸,应逐渐从物质层面向精神层面过渡与融合.且加大大众的参与性,令他们与体育运动建立密切关系.这样,才能真正助力体育产业全面、长期、健康发展.相关人员应以茶文化元素为点缀,做到体育产业中隐藏功能的特色化凸显.善于拓展休闲体育场馆功能与服务,设置具有文化意境的茶餐厅.从茶文化中获得新启示,进一步完...  相似文献   

8.
陈静 《福建茶叶》2021,(2):137-139
茶文化视域下,将茶文化融入到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茶文化学习习惯,而且还可以渗透到英语的语言工具中来感知茶文化英语的本质,从而丰富英语教学内容,提高英语教学的实效性.为借助于茶文化来促使高校英语教学的创新改革,本文拟从茶文化相关内涵简析入手,对茶文化应用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  相似文献   

9.
英语是大学教育中的必修课程,该课程存在已久,因此形成了一套较为固定的模式。自茶叶进入西方,西方便开始孕育出自己的茶文化,因而形成茶文化的东西差异。以东西方茶文化差异作为切入点,在英语教学中能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同时也能丰富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0.
新文科大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无论在教学质量还是教学规模上都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现代社会多元化的思想价值观也对大学生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价值观、行为规范等方面自成体系。大学英语教学融入茶文化元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英语专业水平,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还有助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培养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目标。  相似文献   

11.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突破了英语教育停滞在课堂教材上的误区,将营造积极学习氛围作为宗旨,以提升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作为目标,受到大学生广泛喜爱。而我国茶文化,经过历史不断发展与变迁,构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西方茶文化。所以,要注重教育创新和学习创新,将茶文化融入到英语第二课堂构建中,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自主性,培育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基于对茶文化的概述进行解读,明确茶文化视域下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构建的意义,而后总结出具体构建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杨伟祺 《福建茶叶》2023,(6):133-135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具有非常鲜明和独特的东方文化特征。当下为进一步推动我国传统文化发展,需要促进茶文化和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如此也有利于助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不断提高个人的综合素养。鉴于此,高校学生思政教育需要明确茶文化对高校学生思政教育优化价值,立足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在茶文化背景下的优化现状,从发挥茶文化对学生培养的影响力、注重茶文化对思政教育推动作用等路径出发,更好培育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时代的发展,多样的传播媒介为茶文化传播提供了技术条件,本文结合5G时代背景下,对茶文化传播路径进行探索,5G具有时效性、丰富性、互动性的特点,目前,茶文化传播的趋势逐渐年轻化,利用5G技术,可以对茶文化进行云直播、云视频的沉浸式场景化体验,以及借助融媒体进行茶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14.
史倩 《福建茶叶》2023,(11):1-3
自古以来茶为国饮,中华茶文化承载了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史,从茶艺、茶道到茶文化,茶在我国文化中被赋予了特殊的内涵,也深刻影响了全球茶文化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原理是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和理论工具,与茶文化存在高度相通之处,更能够全面彰显茶文化的价值,为茶文化在当代弘扬提供依据。研究立足于马克思主义视域,结合生产力发展的现实状况,探讨茶文化如何在全球化时代更好地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王成 《福建茶叶》2021,(5):154-155
现阶段,中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到高速发展阶段,国内各大高等院校办学条件均得到相应完善,学校管理工作也更加规范、专业.高等院校档案管理工作是其管理工作的关键构成部分,也逐渐开始趋向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由此亟需高素养、高水平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来满足高校档案管理提出的要求.我国茶文化发展历史悠久,其独特内涵与精神对学校档案管理发挥...  相似文献   

16.
王菲菲 《福建茶叶》2016,(9):267-268
茶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的重点组成部分,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弘扬民族文化、体现民族精神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传承茶文化,需要从教育事业入手,加强学生对茶文化的理解,充分感受茶文化的魅力。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在英语教学中融入茶文化,对茶文化的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对茶文化的概况进行了简要的描述,分析了茶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详细讨论了茶文化传承与创新视域下英语教学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前大学英语教改成果都难以发挥出预期的效果,可见当前的工作重点应努力建立起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上来。借助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魅力来影响学生和感染学生,则成为了现阶段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通过在茶文化视角下来研究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将可从:重视对大学生学习心态的关注调适、实施差别化的教学内容与手段应用、引入合作学习促进学习自觉的形成、基于学生整体表现来进行成绩评定等四个方面进行模式构建。  相似文献   

18.
目前,部分年轻人对自己国家的认同感不足,具有崇洋媚外的思想,而英语教学内容多涉及西方文化,我国传统文化内容较少。因此,在高校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增加民族自信,促进文化输出。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历史悠久,现已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将茶文化融入高校英语教学,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养成茶文化学习行为,还能丰富英语教学形式,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促进高校英语教学的改革创新工作。本文针对茶文化的内涵、应用茶文化的意义展开研究,并提出高校英语教学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当前阶段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思想教育内容的高度单一化、同质化;思想教育方式的替代性;教育对话方式的课堂化。茶文化中蕴含的思想教育文化模或表现有三:一是茶德为思想教育提供了道德情怀;二是茶道为思想教育提供了仪式感;三是茶文化资源为思想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教育素材。茶文化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提升可以尝试通过内嵌于茶文化生活的教育目标体系、服务型思想教育策略、交互主体性教育方式等路径实现。  相似文献   

20.
中国茶文化理念和内涵十分丰富,经历长时间的发展,也进一步推动信息化茶文化元素的形成。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为了有效发挥茶文化体系的价值作用,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价值理念影响和培养,需要立足于目前高校学生思政教育教学结合茶文化的意义,分析针对茶文化背景的学生思政教育方法。同时,通过强化思政资源开发的认知、构建完善的思政教育结构,以及加强教育模式的创新改革,可以推动基于茶文化的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合理发展,为其教育和学生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