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茶叶产业结构变化,红茶的需求量逐年增大。规模化、品牌化的生产方式迫切需要加工工艺的自动化、标准化、智能化。文章针对红茶加工的原料判定、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主要工序,解析其过程中特征品质的变化指标,综述了视觉技术、图像处理技术、智能算法等在各工序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同时,对未来茶叶加工的智能化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为智能化红茶生产线建设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茶叶生产大国,无论是具体的生产技术,还是产业品种与类型都实现了丰富构建。传统红茶生产中,其技术应用和设备状况都相对落后,从而影响了整个红茶的品质,因此,在智能化和技术化系统化融入的今天,立足精品红茶诉求,综合应用电力节能技术,就成为重要诉求。本文拟从精品红茶技术设备创新的时代背景入手,结合精品红茶自动化加工设备的电力节能技术应用要求分析,从而研究基于精品红茶生产的自动化加工设备电力节能技术应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正红茶是国际茶叶市场的主流产品,约占世界茶叶贸易量的75%,我国作为世界产茶第一大国和红茶发源地,红茶生产承担着艰巨的历史重任~([1])。我国虽然是茶叶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但是红茶产区大都是茶企规模小、茶农人均产值低,茶园投资投工少,良种化率低、机械化率低~([2])。为提高红条茶的机械化生产水平,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与广东省农业机械研究所联合研发了红条茶连续化清洁化生产线~([3.4.5]),并在英德基地装配使用,本文通过生产线与单机生产中的工艺对比,提出一个适合生产线加工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4.
正红茶发酵机的系统控制,若能实现逻辑运算、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顺序控制等操作的指令,通过模拟式、数字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发酵的生产过程。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有关设备,都按易于使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设计,则将非常适用于红茶的自动生产和加工,使整个生产过程达到智能化控制,有效控制茶叶发酵环境的温湿度和自动供氧排氧,可大幅度提高茶叶的品质和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7月3日,山东日照市茶叶机械化采摘现场会暨红茶机械化加工技术培训班在岚山区召开。山东省农机修配管理站站长、日照市各区县农机局分管局长、农机推广站长,全市有关茶叶加工企业负责人和技术人员等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茶叶》2011,(9):6-7,19
目前,红茶是世界上消费区域最广、生产量最多、国际贸易量最大的茶类。国际上红茶的主要消费区域是欧洲、美洲和亚洲,其次是非洲、大洋洲。2010年,全球茶叶生产总量406.7万吨,红茶产量为270万吨,占66%;全球茶叶出口总量172.9万吨,红茶出口量为130万吨,占75%。近年来,随着全球一体化的不断发展、饮食与消费结构的不断变化、资本流动的不断推动,中国国内的传统红茶和新兴红茶生产得到快速恢复与迅猛发展。2010年,中国茶叶产量为141.3万吨,红茶产量为9万吨,占6.4%;茶叶出口总量为30.24万吨,红茶出口量为3.66万吨,占12%。2010年,中国红茶在"金骏眉"的带动下,成为新的茶叶消费热点,并在市场上迅速推广开来。随着红茶文化的推广和红茶消费的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7.
正红茶是全球第一大茶类。201 2年全球茶叶总产量为429.9万吨,红茶产量272.7万吨,占世界茶叶总产量的63.4%。近年来,随着全球一体化的不断发展、饮食与消费结构的不断变化、资本流通的不断推动,中国的传统红茶和新兴红茶生产得到快速恢复与迅猛发展。红茶成为中国茶叶市场上的消费热点,并迅速推广开来。其中广东红茶主要以清远英德市的英德红茶为主。据统计,目前英德全市茶园总面积4万亩,其  相似文献   

8.
19世纪中叶,印度、斯里兰卡和日本等国的茶叶生产获得快速发展,改变了中国茶一统天下的历史。进入20世纪,印、斯红茶和日本煎茶的加工已迈向全面机械化,然而,这时期的中国,由于正处于世界列强的瓜分之下,茶叶生产每况愈下,更谈不上茶叶机械化的发展,使中国茶叶长期处于手工生产状态。 一、中国茶叶机械的发展历程 20世纪初期,国外茶叶机械的发展。逐步引起我国茶业界的关注,先后派出一些茶界人士出国考察机械制茶,开始从国外引进部分茶叶机械,进行试验性机械制茶和开展机器仿制。30~40年代,各地的茶叶试验场和改良…  相似文献   

9.
周小芬 《中国茶叶》2014,(10):32-32
本刊讯 9月中旬,浙江省首条投产“工夫红茶可视化连续自动化加工生产线”落户武义更香茶厂。该生产线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叶阳研究员团队牵头、华中农业大学等9家单位共同开发,已被列入“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工夫红茶关键加工智能化装备及自动化生产线研制与示范”项目。  相似文献   

10.
茶叶是尤溪县传统的优势产业,实现茶叶生产的机械化是茶产业发展必经之路。本文分析了尤溪县茶叶机械化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以期实现茶叶机械化的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茶树栽培历史悠久,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四大茶区,即华南茶区,西南茶区,江南茶区和江北茶区。华南茶区位于中国南部,是中国最重要的茶区之一,主要包括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等省份,茶树资源丰富,主要生产乌龙茶、红茶、绿茶、黑茶如六堡茶等。研究华南茶区主要茶叶加工技术不仅育利于提高华南茶区的茶叶品质,而且有利于提高华南茶区茶叶生产效益,对推动华南地区整体经济效益具育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对华南茶区主要茶叶种类及加工技术的相关性研究进行了综述,概述了华南茶区主要乌龙茶加工技术、红茶加工技术、绿茶加工技术、黑茶加工技术等,为后续研究华南茶区主要茶叶加工技术提供参考,以促进华南茶区茶叶产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茶叶的生产加工模式正在从半机械化逐渐转向机械化、标准化、自动化。我国茶叶种类和花色品种众多,不同茶区和茶企的加工工艺技术上有着较大的区别,市场多样化的趋势明显,为了适应茶叶市场的需求变化,企业必须要对自身的生产加工过程进行优化,应用计算机技术,完善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成了必然发展趋势。本文对目前我国茶叶生产加工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茶叶生产加工过程中计算机智能化平台的构建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茶叶贸易经济全球化,极大地促进了茶叶生产机械化、功能化发展,而机电一体化技术结构,也趋于不断完善的阶段。利用故障诊断技术,能够为一体化设备保驾护航,改善茶叶生产加工现状。因此,本文分析了茶叶机械加工工艺及优越性,研究了茶叶机械加工的工艺要求,结合茶叶机电一体化压缩设备诊断技术现状,提出了通过降低人为操作故障的发生概率,提高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准确度,构建基于云网络传感器实时检测系统等方式,目的是改善现有的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实现茶叶机械化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曾乐天 《福建茶叶》2016,(11):31-32
茶叶是我国传统农作物的主要出口产品,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我国茶叶生产加工的领域范围广、劳动力丰富、茶类品种繁多,具有先天的生产优势,并在后天种植面积和产量稳定发展的情况下,茶叶生产长期居世界第一。但是随着红茶逐渐成为国际茶叶市场的主导产品,我国茶叶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减弱。文章在对茶叶外贸竞争力相关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为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茶叶贸易发展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前言 随着我国茶叶科学研究和制茶机械化的不断发展。解放后特别是大跃进以来,茶叶的产量和品质都有着显著的提高,其中红茶的生产方式和工艺技术也有很大的改变,利用鲜叶原料制成的分级红茶主要的特点是:渴色红亮,溢味浓而富收敛性,外形上叶茶、碎茶、片  相似文献   

16.
茶叶机电一体化压缩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如今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人们物质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茶叶贸易也逐渐开始覆盖全球。在我国茶叶订单不断激增的今天,茶叶生产机械化、科学化能够极大的促进我国茶叶生产,茶叶机电一体化压缩能够让茶叶的制作效率大幅提升。本文便是在对茶叶加工工艺进行分析探讨的基础上,探讨在茶叶机电一体化当中压缩设备故障的相关诊断方法,寻找解决故障的技术。  相似文献   

17.
在茶叶生产与供应过程中,需要充分注重健康元素的有效融入,因此,在红茶安全产销过程中,必须充分注重结合物联网技术的内涵和应用特征,通过创新融入时代内涵,从而实现基于物联网的红茶安全产销体系建设的最佳效果。本文拟从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状况分析入手,结合红茶安全产销体系的构建意义分析,通过融入基于物联网的红茶安全产销体系构建机制分析,从而为红茶产业体系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8.
万源是川茶产业重镇,达州市核心茶区。2015年以来,万源红茶生产从无到有,规模逐步扩大。为促进万源红茶进一步发展,笔者就万源红茶的总体规模、加工工艺和产品品质开展了调查分析,据此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在生产管理上加大科技投入,针对工艺技术加强基础性研究;二是消除内部竞争,扩大技术交流和开放合作。  相似文献   

19.
烘焙是提升茶叶品质,去除茶叶中不良杂味,增加茶叶贮存时间的有效措施。为了提高茶叶的烘焙效果,一般采用机械化烘烤机进行茶叶加工,以实现茶叶品质的提高。本文通过比较茶叶的手工生产、机械生产的优缺点,探讨了茶叶烘烤与贮存的重要性与功效,结合单片机PLC实时控制系统设计原理,提出了基于单片机的PLC实时控制系统下,茶叶烘烤机的设计的原则。这为研究和推广新型自动化、程序化的茶叶烘烤机奠定了基础,也为高品质茶叶的生产加工提供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0.
郑火娇 《福建茶叶》2011,33(4):29-32
中国是红茶的创始国,红茶在世界上拥有广泛的爱好者。随着红茶受到越来越多茶叶爱好者的喜爱,如何进一步提升红茶品质,生产出满足市场消费需求的红茶也日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拟从红茶品质的形成机理为切入点,探讨影响红茶品质的因素,并以此探讨改进与提升红茶品质的相关措施,旨在为茶叶生产技术人员以及科研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