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以17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鸦片战争前后300多年中国茶叶发展为主线,论述了中国茶叶对世界茶叶发展的贡献:一是鸦片战争前,中国茶叶的发展拓展了国际市场,推动了欧洲饮茶风气的兴起;二是中国人民的禁烟斗争,使英国鸦片与茶叶的贸易转向南亚等国,南亚等国引种中国茶种的热潮进一步兴起,促进了中国茶叶的传播。  相似文献   

2.
我们通过比较分析中英两国的茶叶经济贸易状况,发现中英茶叶经济贸易结构存在很大的差异,导致中英茶叶经济贸易发展失衡,从而引起英国对我国茶叶出口的反倾销调查增加,这就更进一步让英国对中国进行了更加严格的出口管制,加深了彼此之间的矛盾,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同时,近年来,人民币波动造成双边经贸合作的不确定性增加,进一步降低了中国出口到英国茶叶的价格竞争力,这些都给中国和英国之间的茶叶贸易带来很多问题。之所以中英两国茶叶经济贸易存在这些显著的特点,是因为中英两国的国情有很大的不同,这些差异制约了两国茶叶经济贸易的发展,面对这些制约因素没有办法一蹴而就,但是可以运用合理的政策逐步去解决掉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西方贸易关系的转折点。古老的茶叶贸易在鸦片战争中扮演着何种角色,英国侵略者发动这场战争真实的目的是为了茶叶、为了鸦片,还是为了在正常贸易的名义下对中国长期有效的经济侵略。因此,从茶叶贸易的视角来解读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有助于我们厘清鸦片战争更为真实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茶叶是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在中英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英国的对华贸易,受到清政府闭关政策和对外贸易的严格限制,英国产品也受到中国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英国对华贸易长期处于入超地位。英国对华输出鸦片,以牟取暴利,弥补逆差。给中国带来严重社会危机;并导致鸦片战争。香港是中国固有领土,在鸦片战争后被英国占领。香港回归祖国,是香港繁荣发展的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5.
黄淑忠 《中国茶叶》2008,30(4):29-31
鸦片战争以前茶叶被西方人认为是惟一能够成为普遍消费品而又不与本国制造品竞争的货物。鸦片战争以前,中英贸易的大宗货物中茶叶列为中国出口商品第一位。英国是武夷茶的最主要消费者。早在1657年,伦敦的咖啡店就开始出售武夷茶,1667年东印度公司第一次订购武夷茶100磅,1669年就上升为143磅,1678年为4717磅,  相似文献   

6.
彭迎春 《福建茶叶》2016,(11):347-348
中国是茶的故乡。随着中英贸易的不断繁荣发展,茶叶也成为沟通中英文化交流的桥梁。本文通过对中英两国的文化背景及茶文化特点对比,对中英茶文化的内涵有更清晰的了解和认知,对促进中英文化交流有着积极的影响意义。  相似文献   

7.
魏蔡连 《福建茶叶》2016,(8):380-381
中国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并且经历了47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国茶文化更加光彩夺目。在茶叶贸易不断繁荣与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大量的茶叶名称、茶类词汇也随着茶叶一同输入到西方国家中。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研究英语体系中茶语的翻译对中国茶文化普及与茶叶贸易发展都具有非常巨大的现实意义。但是从目前英文茶语翻译的情况来看,由于中英茶文化中存在的差异,导致一部分茶语在翻译中出现变形以及缺失的情况,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前,电子商务这一模式在各个经济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茶叶贸易中也是如此。电子商务模式对茶叶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它极大的推动了茶叶贸易活动的进行。本文将从茶叶贸易发展现状,电子商务模式在茶叶贸易中的应用及影响,电子商务模式在茶叶贸易中凸显的自身不足问题,如何在茶叶贸易中更好的应用电子商务模式这四个方面来着重探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对茶叶经济贸易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茶叶的发祥地,拥有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内涵,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茶叶随着中英贸易的频繁往来,成为了链接两国文化的桥梁和纽带。在不同语言体系的文化氛围和文化思维习惯之中,形成了中英茶文化的不同思维和价值观认同,我们通过比较中英茶文化的不同,从而更好地理解茶文化的深邃内涵和精华,并以此为媒介,推动中英文化的交流与互通。  相似文献   

10.
文斌  丁启红 《福建茶叶》2016,(2):210-211
英国是西方国家中茶文化发展最快速、体系最完善的国家,正是因为英国人热爱饮茶,视茶为时尚、健康的饮品,因此茶叶自传入英国以后,就迅速得到了普及和发展,进而形成了非常具有英国特色的英式茶文化。而中国作为茶的发源地,自然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拥有4000多年的茶文化历史,其中蕴藏了太多传统文化内涵,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因此,从世界范围来看,即便是英国,其茶文化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也难免会受到中国的影响。在茶叶贸易逐渐频发之后,红茶在英国大范围普及,才演变成今天以红茶为主的品饮文化,而英语作为英国人的母语,在以整个文化背景为基础的发展条件下,茶文化的渗透,必然会带给英语巨大的影响。本文针对中英茶文化的比较,对英语教学进行几方面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历史学家和对茶叶有研究的人都知道茶在过去几个世纪的政治和贸易进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东印度公司当时无人望其项背的垄断地位,引发北美独立战争的波士顿倾茶事件,以及由于茶叶等贸易引起的巨额逆差而最终触发的鸦片战争是其中引述最多,并影响巨大的事件。这些事件显示了在18和19世纪对于茶的需求丝毫不亚于今天我们对于石油的饥渴。这当然有些说远了,但是无论如何我们可以明确下来的是:茶叶是国际贸易中的典型贸易。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多方证明茶叶贸易随着时代而变化着、演进着。两个世纪以前,斯里兰卡和肯尼亚与茶还是那样的陌…  相似文献   

12.
一、国际茶叶贸易的新格局当前国际茶叶贸易出现了新格局,这对我国茶叶生产与出口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国际茶叶贸易新格局,主要表现在印度、斯里兰卡茶叶一统天下的局面和英国茶叶进口大国的地位均已发生动摇,随之而起的是中国、肯尼亚、印度尼西亚茶叶的掘起和苏联茶叶进口大国地位的急剧上升以及巴基斯坦茶叶进口的  相似文献   

13.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中国对外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非凡的机遇,同时也给中国传统农产品出口贸易提出了挑战。中国的茶叶发展历史源远流长,是世界上著名的产茶大国,也是茶叶的起源地,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较大。近年来,中国茶叶贸易量持续增长。茶叶贸易往来的频繁,这就避免不了贸易纠纷,无论是国内纠纷还是国际贸易摩擦都会对茶叶贸易产生不利。基于"一带一路"的背景,本文分析了中国茶叶贸易的优劣势、机会和威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规范茶叶贸易法律法规问题,以及创新茶叶出口模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茶叶是我国出口贸易的主要商品之一,曾长期独占世界市场。十八世纪八十年代为中国茶叶出口的全盛时期。但自此以后,由于各种原因,使我国茶叶生产与贸易一落千丈,在国际市场上,渐渐地失去了垄断地位。本文就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茶叶生产和贸易的兴衰过程及其原因作一概述。一、茶叶生产与贸易的发展我国是茶的故乡,其栽培距今大概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早在1628——1644年(明末崇祯年间),我国茶叶已输入俄国,不过为数甚  相似文献   

15.
郝静 《福建茶叶》2016,(10):39-40
茶叶在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国,19世纪茶叶是中国最重要的出口商品,曾经占据中国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到了19世纪末由于生产方式落后,茶叶的质量得不到保障,缺乏市场竞争力,加上税收杂多以及多年战乱中国出口茶叶急剧下降。茶叶贸易是近代中西关系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近代中西贸易的主要商品就是茶叶。茶叶贸易对茶叶的发展、交通运输的改善以及经济的繁荣都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本文简单研究并分析了近代中国与西方的茶叶贸易,对近代中国的茶叶贸易与西方的茶叶贸易进行了对比,并阐述了近代中国茶叶贸易衰减的原因,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茶叶是近代中国对外贸易中最重要的商品之一,出口趋势对现代中国进出口贸易和国民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从茶叶在贸易平衡中的度量作用如促进近代中国茶叶生产技术以及工艺水平的发展,促进一些地区的经济繁荣,以及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的视角入手,最后从一个新的视角去分析中国茶叶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中国输日茶叶贸易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中日两国茶叶贸易的相关统计数据为依据,对中国输日茶叶贸易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并从日本茶叶生产和消费结构、绿色壁垒、日本茶饮料的发展及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中国输日茶叶贸易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其中绿茶和乌龙茶的输日潜力较大,同时日本茶叶生产和消费结构对中国输日茶叶贸易影响最大,从根本上决定了输日茶叶贸易必将进一步扩大,而茶饮料市场并未对输日茶叶贸易构成实质影响,日本政府的绿色壁垒及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的劣势在中国输日茶叶贸易中起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唐代茶叶贸易的发展对唐代经济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研究茶叶贸易是了解唐代贸易发展水平和产业管理制度的一面镜子。唐代茶叶贸易发展从性质上来看具备商品属性,在贸易交换中,茶叶的流通领域和范畴非常广泛。同时茶叶贸易的发展能够带动相关的行业领域快速的发展。本文概述了唐代茶叶贸易发展的总体状况,并从茶叶贸易与产业管理制度的研究视角,进一步肯定了唐代茶叶贸易与产业管理所发挥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9.
陶德臣 《中国茶叶》2008,30(5):29-32
一、马克思对中英茶叶贸易发展状况的准确把握 历史上中英茶叶贸易是中西最重要的茶叶贸易。英国自17世纪始饮茶之事,嗣后茶叶逐渐成为人们的嗜好品。到了18世纪中叶,每个家庭,不管其地位多少低下,都要喝茶。18世纪末,英国消费的茶叶,“平均每人每年超过两磅”。据美国人威廉·乌克斯统计,英国每年人均茶叶消费量不断攀升。  相似文献   

20.
贾清艳 《福建茶叶》2016,(7):333-334
英国是一个相对传统的国度,也是欧洲茶文化自主构建最迅速、最完整的国家。在茶叶由中国传入欧洲之后,英国人非常热衷于饮茶,由英国王室和贵族开始,逐渐普及到英国平民,由一个奢侈品转变为英国全民最为时尚、最为健康的饮品和生活日用品。英国建构了自己的茶文化体系,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中国茶文化的渗透和影响,在分析中英茶文化差异的前提下,要以中英茶文化为媒介,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理解和驾驭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