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烤烟井窖式移栽对烟地病虫害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区对比试验在思南县孙家坝镇大兴村黎子坪组研究了烤烟井窖式移栽对烤烟病虫害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井窖式移栽方式较烤烟常规移栽方式减少了地老虎危害的数量,增加了野蛞蝓、蜗牛类软体动物的数量;能有效地降低病毒病发病率,尤其是PVY,对根茎性病害的影响不大;可推迟病毒病的始发期。综合认为,烤烟井窖式移栽方式可有效减轻病毒病危害。生产中在移栽至封口阶段要注重防治地下害虫,尤其蛞蝓和蜗牛等软体动物,减少虫害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针对红大烤烟品种易感"两黑病"、病毒病的情况,在总结历年病害防治工作基础上,在2005年烤烟移栽至生长期受持续高温干旱灾害性气候条件影响下,开展了133.33 hm2红大优质烟"两黑病"、病毒病综合防治示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烤烟与草木樨间作对烟草病害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 烤烟间作草木樨处理对烟草病毒病有明显的控制效果,普通花叶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极显著下降,防治效果为22.58%~80%。间作能不同程度地减轻烟草真菌类病害的危害,防治效果为44.50%~52.91%。在本试验条件下间作对细菌类病害的控制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2012到2014年攀枝花市烤烟病毒病300个样本和育苗期烟苗、营养基质、营养液、烟田上季遗留烟株残体及烟田田边杂草采用ELISA方法进行了病毒病检测,明确了主要发生种类4种和优势种TMV,弄清了烤烟生长期病毒病的初侵染源为烟田上季遗留的烟株残体。  相似文献   

5.
对耒阳市烤烟主要病害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侵染性病害主要是烟草炭疽病、烟草病毒病(含TMV、CMV、PVY)、烟草黑胫病、烟草青枯病;非侵染性病害主要是烟草气候斑点病和缺素症等。同时,结合当地生态条件和有关试验及调查结果,提出综合防治技术,该技术对烟草主要病虫害的防治具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2012~2014年攀枝花市烤烟病毒病300个样本和育苗期烟苗、营养基质、营养液、烟田上季遗留烟株残体及烟田田边杂草采用ELISA方法进行了病毒病检测,明确了4种主要发生种类和优势种TMV,弄清了烤烟生长期病毒病的初侵染源为烟田上季遗留的烟株残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邦禾生物有机肥在烤烟生产上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3~2015年在邵武市沿山不同海拔区域开展邦禾生物有机肥和常规施肥对照的大田生产示范试验,研究邦禾生物有机肥对烤烟生长发育、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与常规施肥相比,施用邦禾生物有机肥能够促进烟株生长发育且顶叶开面效果好,对花叶病、青枯病、赤星病具有一定防治作用;施用邦禾生物有机肥的烤烟经济性状表现较优,可有效地降低烤烟烟碱含量,提高烤烟总糖、还原糖含量,使内在化学成分更趋于协调,但烤烟产量提高不明显。[结论]邦禾生物有机肥可用于烤烟生产,应进一步对邦禾生物有机肥进行不同施用量的梯度试验,为生物有机肥在烤烟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烤烟间作草木樨对烟草病害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烤烟与草木樨间作对烟草病害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烤烟间作草木樨处理对烟草病毒病有明显的控制效果,普通花叶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极显著下降,防治效果为22.58%~80%。间作能不同程度地减轻烟草真菌类病害的危害,防治效果为44.50%~52.91%。在本试验条件下间作对细菌类病害的控制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对云南烟草病毒病进行了调查采样,应用病毒分离提纯技术、电子显微镜技术开展鉴定研究,得出:(1)烟草病毒病在田间的症状以花叶病为主,但多为复合症状,诊断价值不大;(2)云南烟草病毒病原以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马铃薯病毒Y (PVY)为主、烟草蚀纹病毒(TEV)发生较为普遍,但为害不严重,此外有马铃薯病毒X (PVX)一种球形病毒[可能是番茄斑萎病毒(TSWV)]也有零星发生,以症状来看,还有环斑、曲叶、丛枝、条纹等类型,但未分离到明显的病原;(3)病毒病原的分布在云南主要烤烟栽培品种上没有明显差异,而与采集地点不同有明显的不同,即其分布主要与生态类型有关.同时,对烟草病毒病重病区宾川开展了集中采样鉴定研究并进行了初步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10.
综合介绍了考烟的病毒病类型、发病原因、发病症状及防治措施,为广大烟农防治烤烟病毒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明确烟蚜和病毒病在耒阳市的发生规律,探索当地气象因素对烤烟病虫害发生的影响,项目组充分利用历年烤烟病虫害田间观察数据,开展了耒阳市气象因素与烤烟烟蚜和病毒病发生情况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耒阳市烤烟生产中烟蚜的发生程度与气象因素相关密切,烟蚜越冬基数与1月的平均气温呈正相关,烟蚜的2个发生高峰期时间与2—4月平均气温呈负相关,此间的高温天气对烟蚜高峰期的出现有提前作用;烤烟病毒病的始发期和2个发病高峰期与烟蚜的2个发生高峰期均呈正相关,病毒病的发生时间随着烟蚜高峰期提前而提早出现,发病高峰期与4月中旬、5月下旬的平均气温均呈显著的负相关,与降雨量及空气相对湿度呈正相关,表明4—5月的高温天气有利于病毒病的提前发生,较多的降雨和高湿天气有利于延迟病毒病高峰期的出现;病毒病的病株率与4—5月黄板诱蚜量呈正相关,表明烟蚜发生量越大,病毒病的病株率就越高。因此,为确保当季烤烟正常的生长,应及时防治烟蚜,以控制病毒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蚜虫是烤烟上的主要害虫,而且是烤烟病毒病的主要传播媒介,严重影响了烤烟的产量和品质。掌握蚜虫在烤烟上的发生规律,适期开展防治,对文山县烤烟生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2005-2009年的定点监测表明:烤烟蚜虫在烤烟团棵期迁入、定居,发生危害高峰期是烤烟旺长期。一天中有翅蚜活动的高峰期是10:00~14:00时。  相似文献   

13.
大白菜病毒病的识别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大白菜病毒病又叫孤丁病、花叶病、抽疯病,是大白菜三大病害之一。目前,防治病毒病的药剂虽然不少,但效果都不太明显。因此,对大白菜病毒病,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应用康福多、安泰生联合防治辣椒病毒病大田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防治辣椒病毒病的主要途径是控制有翅蚜量,减少蚜虫对病毒病的传播,通过康福多与安泰生的联合作用对辣椒病毒病进行防治试验,最终结果表明效果与病毒A的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但明显好于硫酸锌与10%吡虫啉WP的处理.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引进烤烟品种KRK26在泸州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对其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病及黑胫病的抗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KRK26对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病的抗性表现为中感(MS),对黑胫病表现为感病(S)。建议,烤烟新品种KRK26大面积推广种植时,注意对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病和黑胫病提早防治,特别要注重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6.
6种杀菌剂对太子参病毒病和叶斑病的药效对比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行60%百泰水分散粒剂、20%菌毒克星、平平佳粉剂+营养增效剂、10%世高水分散粒剂、万兴、凯润等药剂防治太子参病毒病和叶斑病的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平平佳粉剂600倍液+营养增效剂100倍液对太子参病毒病和叶斑病防效优于其他5种药剂.建议在太子参病毒病和叶斑病发生初期使用平平佳粉剂600倍液+营养增效剂100倍液,间隔10 d防治1次,连续防治3次,之后每隔20~30 d,进行定期预防.  相似文献   

17.
烟草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调整,黑龙江省通河县烤烟种植面积越来越大,由于受气候影响加之种植品种不抗病等诸多因素影响,近几年烟草病毒病普遍发生,日趋严重,发病率一般为10%,重者达30%以上,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自2003年以来对烟草病毒病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烟草病毒病种类多,分布广,株系复杂,复合侵染普遍,田间症状识别困难,防治困难。目前还没有治疗效果理想的药剂防治烟草病毒病,必须采用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收到较好防效。  相似文献   

18.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不同药剂对防治烟草病毒病的效果。结果表明:4种药剂防治烟草病毒以6%抗坏血酸水剂、0.36%苦参碱可溶性液剂防治效果略好,20%克威特灵防治效果最差;4种药剂防治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病的效果总体效果略好,防治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总体效果略差。  相似文献   

19.
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联合临沂、聊城、莱芜试验站进行了防治辣椒病毒病的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1.5%植病灵水乳剂、20%丁香酚水乳剂、2%几丁聚糖水剂和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种药剂防治辣椒病毒病的效果分别为57.4%、49.6%、54.6%、53.8%和47.8%。在辣椒缓苗后,用6%寡糖·链蛋白或20%丁香酚或2%几丁聚糖连续喷药3次,对辣椒病毒病有明显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0.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不同药剂对防治烟草病毒病的效果。结果表明:4种药剂防治烟草病毒以6%抗坏血酸水剂、0.36%苦参碱可溶性液剂防治效果略好,20%克威特灵防治效果最差;4种药剂防治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病的效果总体效果略好,防治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总体效果略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