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盆景代表作 这件作品创作于1976年,1984年刊发于本刊试刊号封底,在1985年中国盆景评比展览上被誉为“给我们古老盆景带来新意”的作品之一。“《秋思》这件盆景作品问世的意义在于:一、在贫景中去探求艺术的共性规律和美的规律,并用以指导盆景的艺术创作和造型。  相似文献   

2.
盆景创始于中国,然后传入日本,现风靡世界。日本盆景和中国盆景一样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都在寻求作品诗情画意和意境的表现。随着中日盆景交流的日趋频繁,中国盆景人对日本盆景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日本盆景无处不透着中国的影子,却又无处不体现出日本特有的民族个性。千人千思想,万人万模样,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才有助于推动中国盆景艺术事业的发展,在此,本刊开启"日本盆景"这一话题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3.
正福建依山傍海,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誉,山地、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植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闽派盆景以福州、厦门、泉州为中心,具有悠久的历史,盛于明清,精于近代,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深受江浙、岭南各派乃至日本盆景的影响,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这主要表现在对榕树桩景的造型上,闽派盆景以榕树为盛,榕树为秀,享有"榕树独传"的美誉。中国盆景艺术大师柯成昆对榕树盆景情有独钟,作为闽派盆景传承人,在造型技法上吸取南、北之长,采用蓄技截干,讲究树干虬曲,扎片结顶,造型洒脱自然,飘逸多姿。既有常绿树种的磅礴气势,又  相似文献   

4.
杜鹃,花、叶兼美,地栽、盆栽皆宜,每年四五月份,正是赏花好季节,中国2019重庆千盆杜鹃盆景展,日本第48次鹿沼杜鹃盆景展、2019上野杜鹃盆景展、第24次宇都宫杜鹃盆景展如期开展,本期精选其中几组不同造型样式的精品杜鹃盆景,与大家共同领略中国盆景的人文之趣与日本盆景的雄健之美。"  相似文献   

5.
张钧和 《花卉》2012,(6):36-37
(一)丛林盆景 丛林式盆景,广州人称“并林”.日本人叫“寄植”这是由三株树木以至多株并合于一盆,表现丛林野景的艺术造型。这种丛林盆景的成败关键在布局,  相似文献   

6.
<正>在观赏盆景时,很多人都喜欢拿日本盆景与中国盆景作比较,并且认为日本盆景要比中国盆景好。我认为两者各有所长。比如,在作品的创意、神韵、灵气、意境上,日本盆景不如中国盆景,但在盆景的健康、长势上,日本盆景又要略胜一筹。中国盆景有相当部分处于"亚健康"状态,色泽不亮、颜容不佳,少数盆景还提前进入退化衰老状态,令人惋惜,而日本盆景从整体形态上给人一种苍劲葱郁、生机勃勃的感觉。我想,差距的形成主要还是在培育管理方面。我们不妨从日本民族性格谈  相似文献   

7.
《花木盆景》2014,(3):7-7
邱政 1976年生于广东,现居重庆。毕业于广州仲恺农业工程大学植保与园艺本科专业,现任山城盆景痴友会所法人、广东省盆景协会理事。初学时深得岭南盆景名师陆学明、苏伦、刘仲明、李伟超等先生的热心教益,先后在广州“岭南盆景之家”、深圳“盆景世界”、佛山“中国盆景大观园”求学。得益于林鸿鑫大师的言传身教,并举荐到台湾和日本勤工俭学,得到了梁悦美教授和小林国雄大师的教导,专攻松柏类的栽培与造型。  相似文献   

8.
在众多的盆景素材中,大型的柏类桩材十分难得。10年前我利用花农丢弃的刺柏球为原材进行去主干、留侧枝、加大水肥管理,就地造型的方法,现已培养近百棵大中型刺柏盆景。其干枝造型过渡自然,树势张驰有度,颇有日本柏类盆栽的风格,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一、选桩去干选取根系分布自然、露根、最好有坐地弯的刺柏球进行根部的  相似文献   

9.
正[编者按]2018年5月23日至5月28日,日本皋月协会为纪念创立70周年,在东京上野恩赐公园举行了杜鹃盆景展览。日本是皋月杜鹃原产国,栽培养护历史久远,绵延至今,品种非常丰富,在杜鹃花系中是世界闻名的一朵奇葩。皋月杜鹃花期为农历的五月间,农历五月在中国古代夏历中又名"皋月",后传至日本,即为五月份的别称,皋月杜鹃的名称由此而来。皋月杜鹃花朵缤纷美丽,色泽鲜艳饱满,在园林应用中具有很高的价值。同时它还具有枝叶繁茂,萌发力强,耐于修剪和根桩造型奇特等特点,因而也是优良的盆景素材。在本次上野恩赐公园杜鹃盆景展览上,我们即能欣赏到许多优秀的日本皋月杜鹃盆景作品,花枝丰盈,树相绮丽,令人赏心悦目。  相似文献   

10.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有幸结识了常州宝盛园的主人——辛长宝先生,从此,我和盆景结下了不解之缘。盆景艺术起源于中国,后来流传到日本、韩国,近代又由日本流传到西方,现在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艺术。特别是近几十年来,世界盆景艺术发展的态势十分迅猛,尤其是日本,在培育技术、造型方法、工具材料、技艺传授、生产制作等方面,越来越科学,越来越规范。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动势盆景的发展之路,贺淦荪先生说:"在完善单体造型的基础上,走树石丛林,组合多变之路"。又说:"树石组合盆景能充分表现自然美,高度创造艺术美和意境美,传自然之神、作者之神于一体,熔思想性、艺术性于一炉,既弘扬民族文化,又展现时代精神,是中国盆景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盆景艺术创新的主攻方向,是让盆景真正步入艺术殿堂的必由之路"。树石盆景突破了树木盆景、山石盆景的局限性,组合形式上的多样性,表现情感内容的丰富  相似文献   

12.
2016年11月,日本盆景界名流福田次郎、木村正彦、森前诚二等一行应中国江苏省盆景协会联盟主席张小宝先生之邀赴常熟进行了中日盆景文化交流。在张小宝先生的积极促成下,木村正彦等将于2017年开始提供曾荣获日本盆景最高荣誉的作品在花木盆景杂志刊出。新年伊始,本刊首先刊登木村先生在中日盆景友好交流大会上的发言,期待与读者共同感受异域盆景大师的平凡匠心。  相似文献   

13.
<正>登载在即将在日本举行的第8届世界盆景大会海报上的象征之树——真柏《飞龙》,被誉为日本自然界保存下来的"最后的山采名树",它是原世界盆景大会的组织者、即28年前经过艰苦的努力、在日本举办了第1届世界盆景大会的蔓青园第3代传人加藤三郎先生、和世界顶级的盆景作家、如今虽已76岁但还在孜孜不倦饱含热情活跃在盆景创作活动  相似文献   

14.
潘景 《花卉》2009,(8):32-32
盆景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之一,于唐代由中国传到日本,并由日本传到欧美各国。近十年来,中国盆景得到我国与欧美等地人仕的爱戴,每年部举行不少盆景展览。  相似文献   

15.
肖遣 《花木盆景》2007,(2):28-29
2006年5月,位于华盛顿的美国国家盆栽盆景博物馆举办了“杜鹃专题盆景展”,展出的作品虽然不多,但这些作品的造型自然,姿态各异,没有受日本盆景形式的束缚。从作品树干、根盘、花片的分布和外形轮廓上,可以领略到作者精湛的养护和制作水平。  相似文献   

16.
以柽柳制作垂柳盆景,是当代人对中国盆景艺术的创新贡献。王选民大师是柽柳盆景创作的主要代表人物。盆景《黄河之春》(见右图)为其代表作之一。该盆景造型优美,题名意味深长,不仅表现了国土上春天的自然美景,而且在寓意上反映了中国的社会变迁和时代特色,堪称一首祖国春天的赞美诗。  相似文献   

17.
我与盆景     
楚风园,位于海南省海口市凤凰花城内,现有博兰、香兰、雀梅、金银花等各类成型、半成型盆景数百件。园主胡某,湖北松滋人, 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新闻副教授,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会员,海南省盆景专业委员会高级顾问。胡某虽供职于省委机关,然于仕途淡然,惟喜舞文弄墨,于盆景根艺尤其痴迷。2000年租得一块地儿创建楚风园,亲手制作盆景百余件。有盆景作品和盆景鉴赏文字见诸报端。艺术上主张以材施艺、因树造型,以为自然之树、之山水乃上帝造物,只能“模仿”其万一,盆景创作的所谓“高于自然”,无异于痴人说梦。  相似文献   

18.
日本行     
盆景艺术起源于中国,但它通过日本的努力而风靡于世界。作为一个中国的盆景爱好,想了解一下、亲眼看一下日本盆景的底细究竟如何,这种心情想必大家是能理解的。我们怀着对中国盆景的热爱,相约在一起,终于如愿以偿,圆了这我久远的梦。  相似文献   

19.
参观了第七届中国盆景展览,在欣赏了本届的参展作品之外,还有幸学习了历届金奖作品。虽用时不多,但却直观地感受到近三十年来中国盆景的发展,这个直观的感受主要来自盆景造型程式的变化上。  相似文献   

20.
读者茶座     
《花木盆景》2008,(8):15-15
虽然日本盆景源自中国,但在某些方面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如栽培养护方法上,合理利用生长要素,科学防治病虫害,莳弄得郁郁葱葱;造型技艺上,运用先进工具得心应手,舍利干做得出神入化;制作态度上,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几年乃至几十年一以贯之。诸如此类,值得我们反过来虚心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